陕西景观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宝鸡>麟游县景观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杖导清泉

《可爱的麟游》


  贞观初年,唐帝国获得了空前的安定,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唐太宗李世民志得意满,于唐贞观六年(632年),第一欢驾幸九成宫消夏避暑。 
  这年古历二月二日,李世民率领文武百官、嫔妃侍从出了都城长安,经武功、扶风,浩浩荡荡向九成宫进发。唐书记载,天子游幸,京城长安几乎倾城出动,光侍卫部队就有20多万人,其声势之浩大,场面之壮观就可想而知了。太宗一路走走停停,在他的出生地武功款待乡邻,在扶风法门寺进香拜佛,就这样走了一月多时间,于三月十五日才到九成宫。他一路鞍马劳顿,已精神困乏,疲惫不堪。深山有美景,此话不错。一到麟游,这里芳林盛景,气候湿润,建设华美,使他顿觉神情爽快,喜不自禁。夏天,长安城热得像要熔化金属一样,这里却微风轻拂,清凉可人。他称赞九成宫实在是安身歇体的美好住处,即使汉武帝的甘泉宫,也未必有如此舒适。他看到这里山青水绿,百鸟飞翔,走兽游斗,十分有趣,便登山观景,外出射猎,周游全县,一住便是半年。像现在九成宫镇的御驾河,洽铭窑乡的御驾塬、驾王塬,丈八乡的饮马泉等地名,都是由皇帝游览而得名。
  这年春,天旱少雨,加之皇帝驾临,人马剧增,宫廷饮水困难,皇帝焦虑。四月十六日这天,太宗李世民在宫城内策杖散步,走到宫城之西,突然发现有一块地方,土壤湿润,便用手杖一捣,一股清泉随杖而出。水源旺盛,清澈明亮,其味甘美,长流不断。皇帝这一发现,轰动了朝野,于是凿石围栏,引为一渠,解决了宫中饮水之难。这水饮之“可以导养正性,澄莹心神,映鉴群形”,文武大臣视为祥瑞之兆,纷纷引经据典加以朝贺。太宗非常高兴,即命魏征撰文记载这一件事,后欧阳询奉敕书丹,立石以志,这就是享誉海内外的“九成宫醴泉铭碑”。

出处: 《可爱的麟游》

陕西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陕ICP备10200749号-2

地址: 西安市长安北路18号 邮编: 710061 您是第 位访客!

Copyright © www.sxlib.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