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景观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宝鸡>宝鸡市景观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陈仓故址

柳荫


  (一) 
  陈仓,今名宝鸡。相传,因境内有陈仓山,故名。古陈仓历史悠久,《宝鸡县志》载:“神农所生,庖羲所治,黄帝都焉。”唐、虞、夏、商为雍州陈国(黄帝后,姬姓国)。商末为岐封内地虢叔采邑。周为畿内地西虢,后曰小虢。东周为秦地陈仓平阳。秦为内史地陈仓平阳。汉为右扶风陈仓,曾名虢、蒯城、平阳亭。东汉为右扶风陈仓、平阳亭。汉末属汉安郡,曰陈仓。三国时属魏国陈仓,晋曰陈仓,晋武帝咸宁四年(公元278年),一度分置为陈仓、蒯城。前秦置武都郡苑川县。北魏为武都郡平阳苑川。太平真君六年(公元445年)置平阳县。西魏,改武都为洛邑。大统十六年(公元660年)移苑川治于陈仓故城,复名陈仓县。北周改陈仓为显州,改洛邑为朔州,短期即废。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显州为陈仓;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洛邑为虢县。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改陈仓县为宝鸡县。五代、宋、金、元、明、清、民国均名宝鸡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市、县分设,市置原城区,县设虢镇,仍名宝鸡。
  (二)
  据《元和郡县志》载:“陈仓故城在宝鸡县东二十里。有二城相连,上城秦文公筑,下城魏将郝昭筑。”陈仓故址的情况是:
  一、秦陈仓城 即陈仓上城。城址位于宝鸡市金台区陈仓乡戴家湾村与卧龙寺村之间的北坡平地带,距市中心约10公里。《史记·秦本纪》载:“文公十六年逐羌戎,筑城而居。”以其境内有陈仓山,故名陈仓城。《汉书·郊祀志》说:“(秦)文公十九年获若石,云于陈仓北阪,城祠之。”据此可知,秦陈仓城(陈仓上城)建于东周平王二十一年(秦文公十六年,公元前750年)。秦陈仓城区,现在均成农田,遗址规模尚待发掘探明。
  在秦陈仓故址区东,原有一座“卧龙寺”。相传,为唐明皇驻跸宝鸡时住宿的地方,因而赐名“卧龙”寺。民间传说,清康熙皇帝微服探望他的老师党崇雅时,也曾宿于此寺,并御书《卧龙寺》匾。卧龙寺系佛教一支,为古宝鸡八大寺院之—。现在寺庙虽毁,地名尚存。
  二、汉陈仓城 即陈仓下城。三国时魏明帝太和二年(公元228年),魏将郝昭筑。《元和郡县志》载:“魏太和中,郝昭筑陈仓城。”位于宝鸡市金台区陈仓乡斗鸡台之陇海铁路隧道上边,距市中心区7.5公里。据《宝鸡县志》记载:(汉陈仓城) “在今治东15里原坡中,自下视之,一望坡地,浑无区别。傍原而上,至其地则*(左马右上圭下石)然宽平。后倚原麓,前横高岸,势踞建瓴,可容兵马数千,诚异境也。”汉陈仓城虽已颓废,但其残址仍留。
  据《三国志·郝昭传》、《三国志·诸葛亮传》、《水经注》载,蜀汉后主建兴六年(公元228年)冬,诸葛亮兵发“祁山”,兴师伐魏,军过散关,筑石鼻寨(今石羊庙地),兵围陈仓,与魏将郝昭争陈仓城。清人有诗描述诸葛亮兵围陈仓的情景,诗云:“纶巾羽扇来云栈,渭水秦山作战场。图定中原存汉址,再驱故道度陈仓。屯兵峪口军容壮,拔帜城头士气扬。纵有郝昭能固守,应知寸土莫非王。”
  (三)
  陈仓故址的主要名迹有:
  祀鸡台 《宝鸡县志》云:祀鸡台亦名“宝夫人祠”、“祀鸡祠”、“陈宝祠”。 《双书·郊祀志》载:“(秦)文公获若石,于陈仓北阪。城祠之。……命曰‘陈宝’。”《括地志》说:“‘宝鸡神祠’在汉陈仓县中。”巨瓒曰:“陈仓县有宝夫人祠。”韦昭曰:“祠在陈仓县,宝而祠之,故曰陈宝。”《汉书·成帝纪》载:汉建始二年(公元前31年)正月,汉成帝纳丞相匡衡言,废“陈宝祠”祀,后来祠随城湮。《汉书·郊祀志》载:“成帝初,诏复陈宝祠。”汉永始二年(公元前15年),因为甘泉宫(当时在泾阳县云阳)大树被风吹断,汉成帝的皇太后又于永始三年十月初五下诏,恢复祭祀陈仓“陈宝祠”,故又在陈仓城东之斗鸡台大路旁新修了“宝夫人祠”。世人遂称其处为“祀鸡台”。在祀鸡台阶下,有一眼清泉,名叫“鸡跑泉”,传为神鸡饮水的地方。如今原祠已毁,当地群众又新修了一座小庙,鸡跑泉仍有水出。清代王士祯《祀鸡台》诗云:“东周已久换西秦,陈宝何须辨伪真。犹有汉家持节使,益州远祀碧鸡神。”
  陈仓峪 即今位于宝鸡市十里铺陕棉十二厂背山长乐原后沟道。《宝鸡县志》说,陈仓峪“在县东十五里北阪中。其地前凸后凹,上倚高原,下临峻坡,天然营垒,实为凭险奥区。”史载,公元前206年(汉高祖二年),刘邦采纳萧何的意见,在汉中拜韩信为大将,出师东征,“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藏兵于此峪,尔后东进,还定三秦。后世遂把韩信屯兵的地方“陈仓峪”称为“陈仓汉址“。誉为宝鸡“八景”之一。现在,陈仓峪高屋建瓴的地形仍然依旧。在陈仓峪口,有一股清泉,泉水不涸不溢,终年细流,相传为韩信兴兵时马跑蹄踏作穴而出,故名“马跑泉”。清代徐冲霄《陈仓汉址》诗云:“汉王立马煎茶坪,韩信前驱十万兵。过渭东行十五里,天开坡垄作行营。暗渡陈仓本过客,大军小住一朝夕。至今气魄壮山河,陵谷沧桑留胜迹。”
  斗鸡台 在陈仓下城的前方,有一台地,地名“斗鸡台”。据民间神话传说:东海龙王的护宫大臣海鳌,为了霸占陈仓这块美丽富饶的地方,在渭河南岸和北岸两只神鸡之间挑拨离间,致使两只神鸡伤了和气,便在渭河北岸陈仓城前边的台地上斗起架来(另有一说,海鳌首先挑拨千阳岭上的一只妖鸡,黄昏报晓,致使一个青年脚夫搞错了出发驮粮的时间,后来脚夫便立志培养一只雄鸡,要将妖鸡斗败,以期报复。适逢,二郎神杨戬担山路过这里,他箩筐里担的西王母瑶池的一只金鸡,协助脚夫斗伏了妖鸡)。结果两败俱伤,一只神鸡栖于陈仓山顶,一只神鸡栖于千阳岭上乌山,变成了石鸡。现在,鸡山和乌山之上,还存在着铁铸的“神鸡”原型。后人因此把二只神鸡斗架的地方叫做了斗鸡台。

出处: 《宝鸡县文史资料》第10辑

陕西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陕ICP备10200749号-2

地址: 西安市长安北路18号 邮编: 710061 您是第 位访客!

Copyright © www.sxlib.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