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的渭滨》
1993年8月23日,新建的炎帝陵一期工程在炎帝的诞辰地常羊山上竣工。
炎帝陵原建在神农尝吃“断肠草”中毒殒命之地天台山,因途艰路遥,为后人寻根问祖谒拜始祖带来诸多不便。为弘扬姜炎文化,振兴宝鸡,让宝鸡走向世界,让世界认识宝鸡,宝鸡桥梁厂和神农乡政府联合成立了炎帝陵筹建委员会,1992年12月15日,在常羊山上举行了奠基仪式。1993年4月初,炎帝墓冢落成,17日至19日隆重举行“移灵”典礼,24日至26日为始祖举行“开光大典”。
感谢宝鸡桥梁厂和神农乡,他们办了一件功德千秋恩泽子孙后代的大好事,让炎帝魂归故里,朝夕欣赏着子孙们的建设成就该是很快慰的事吧。
炎帝陵由陵前区、祭祀区、墓冢区三大部分组成。陵前区的神农门和祭祀区的羊首亭上下对峙,在苍松翠柏之中遥相辉映。一条由999个石级构筑的人行阶道和两条3公里长的盘山公路直达山顶,沿途设有休息平台。
7月初7日为民间拜陵朝圣之日。
多么神圣的999,华夏神州天长地久。
多么凄美的7月7,炎黄子孙倾注爱心。
参拜人一步一个台阶地攀登,腿酸了身困了出汗了,为的是感悟一番炎帝神农的开拓奋进精神,更为了将一份汗水一份情意洒向先祖曾经拓荒耕耘收获的这块土地,让情意与血汗相融,开出华美的花,结出丰硕的果。走完吉利的999,到了,到了这山环水绕的灵秀地,到了这天阔地厚盛载庄严肃穆流溢万民爱心的圣地。炎帝陵建筑为清式庑殿,颇具松寮野趣返朴归真之风情。高4.5米的帝像坐于宽敞的帝殿中央,头部上方有一只口衔九穗禾的丹雀神鸟往复飞旋。就是它于5000年前送来了神谷,多么富有诗意。院内东西建有偏殿,内设有史料、图片及名人字画等。墓冢建在常羊山顶峰,青砖围砌,高9.9米,四周松柏环绕,庄严肃穆。牌楼、山门、大殿、墓冢依轴线空间序列,顺山就势纵向排开,高低起伏,气势宏大。褐红色的建筑,黛绿衬映,更显火红,以此象征着炎帝的火德。
帝像前摆满了祭品。一杯杯寿酒一盘盘鲜果,一炷炷馨香一支支红烛,仿佛化成了5000年前的图腾。不,那不是图腾,那是现实。看,山上山下瓜果飘香稻禾流鲜,丰收的喜讯在秋韵里涌动。似乎一切都在诉说:人,不能无根,人生,不能没有五谷没有医药没有音乐。炎帝,您不是神,您是人,有血有肉有精神的人!我们用“华夏始祖”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来囊括您5000年的沧桑5000年的伟业,我们做一个9.9米宽大的棺椁来安息您伟大的灵魂,我们用民间故事来时时把您恋念。
鸡峰山高高不过炎帝神农的功德,渭河水长长不过炎黄子孙对先祖的情意。
炎帝神农氏,您是一座丰碑,永远耸立在中华儿女的心中!
出处: 《可爱的渭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