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哲文
刘邦用了张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计谋回到汉中不久,又悄悄从汉中发兵,经凤县直取关中。一路上,神不知,鬼不觉,没几天就过了秦岭梁。
兵士们一看,明天就能赶到陈仓灭章邯,回咸阳,劲头一下上来了。加之北面是下坡,打头的一撒开腿楞跑,后边的不用说也象刮风一样飞奔。
眼看离大散关口子不到四、五里路了,忽然,前队来个猛刹车,站下不走了。队伍当下变成一条长龙,钉在深沟里。骑马走在队伍中间的刘邦,一看这情形,即当变了脸色。刚才,他还在心里暗暗庆幸,张良这一着棋就是厉害。不光把项羽这儿子当猪娃给哄卖了。一路上,顺当得就象喝油汤,没一点挡挂。没料想,军队突然停在这两面都是悬崖的狭谷里。要是章邯的兵在这打埋伏着,一眨眼,我刘邦可就完蛋了。唉!打仗夺天下。真是把命拿上当泥蛋蛋摔哩,说坏就坏。他望望山势,又看看兵士,额头上当下冒出一串凉汗珠珠。
刘邦急忙赶到队头,向前一望,不由得“啊”地惊叫一声。
原来,前方十几步远的路中央,卧着一条水桶粗的大黑蟒。那蟒足有四、五丈长,盘做一堆,把路尽边边占了,看去就象一座小山。它的头跟洗脸盆那么大,眼睛象两盏罩子灯,闪着绿光。口里吐出的火焰有五六尺长,颈竖起来有三丈多高,只要嘴轻轻一张,吞几个人不当回事儿。难怪兵士这么紧张。
刘邦也傻眼啦!他从没见过这大的虫虫。既让它挡了道,干脆退回去吧。一想,不行哎!南北就这一条道儿,再退回汉中,失掉战机,跟死在这里差不多,看来还得想法子过去。
刘邦毕竟是个灵人。眼睛一眨,便使出了他的拿手戏:耍赖。他本来就是一个市井无赖嘛。搞这一套,可算天下无敌。他的赖劲要是一上来,歪点点一提捉就是几个。只见他“刷”地抽出宝剑,指着大蟒,说:“我刘邦起事沛县,聚众十余万,除了暴秦,又要灭楚霸王。今日兵行到此,尔乃何方妖怪,竟敢挡我义师。倘若你已成仙,就该扶正灭邪。即为非作歹,何为仙呼?”
说罢,将剑插在路中央:“是仙,缠剑而亡,让大军过去,是妖怪,我大军恶人亦不惧,还伯你么?不肖与丑类争斗,请自归山。”
那蟒望望剑,忽然象闪电一样扑过来。刘邦惊得面如土色,在马上大叫一声:“我命休矣!”正要往下跌,却见蟒虫缠剑刎颈,自杀身死。或许是它痛的钻心,忽然长啸一声,头朝下,尾朝上,象一根擎天柱,端立在路中央。过了好一阵,才听“咚”地一声巨响,蟒身身倒在西山坡上,变成一道石粱。蟒头自然也是石的。就在姜水河两岸边搭着。它身上的鳞片也能看清。至今,*(左口右外)道梁和别处的山不同,不咋长树木花草儿,因蟒是在这里倒下去变成山的,后来,人就把它叫蟒倒山。
刘邦见大蟒死了,忙把手一挥,大军又向前进发。天黑时,正奸出了大散关,当晚悄悄歇在山脚下的太平庄上。刘邦进了帐蓬,才发觉衣裤全湿透了。胯裆里还有一股臊味!他鼻子一哼,摇头捻须,苦笑了一下。咋成这样了?是叫蟒虫吓的啊。连吓带累,他一倒在床上,骨头就散了架,乏的没一丝劲儿。俩只眼皮硬往一块凑合。刚闭严眼,忽见白天那条死蟒冲进帐蓬。吓得他“腾”地坐起来,问:“你……你你……来干啥?”
蟒睁着怒眼,说话了:“哼!我是千年修炼的蛇精。今日拦路,来向君王讨封诰的,没想你逼我缠剑丧身,这个仇非报不可。”
说罢,就要扑过来。刘邦急了,忙说:“事已到此,也没法挽回了。孤许你日后在平地上创建大业,该行了吧?”
这话一出,蟒即当不见了。刘邦说这话也是情急智生,哄三岁孩童罢了。项羽的势力比自己大几倍,谁坐江山还没个准儿哩。他能知道后来真个当皇帝呀?不过,他第二天领兵到了陈仓,打败了章邯,不久,又回到咸阳。费了周折,终究叫他灭了项羽,统一天下登了位,建起了西汉王朝。
到了西汉末年,朝里出了个叫王蟒的大臣。他杀了汉平帝,夺了汉家江山,创建了一翻业绩。据说,王蟒就是当年 大散关里头的蟒虫变的。刘邦叫他平地创业,他正好杀了“汉平帝”,得了位。
其实,大蟒当时看见*(左口右外)剑发光哩,认为遇上对头,就去咬,没想一碰,就刺死咧。至于倒下去变山,刘邦做梦,王蟒篡位这节事儿,恐怕是个巧合吧。
讲 述 者:白应喜 男 56岁 中师 汉族 教师 八鱼乡八鱼村
搜集整理者:白哲文
汉 传 地区:八鱼乡
搜 集 时间:1981年10月22日
出处: 《宝鸡县民间故事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