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浡
宝鸡县的白萝卜,个个大,味道甜,生吃能克食,熟食可大补。传说,*(左口右外)起先是神农氏在天台山尝百草时发现的,后来,在九龙泉旁边试种,就这么传下来了。
这白萝卜味道最好哩,还要数下马营的。*(左口右外)达土头厚,水色好,白萝卜的水格外饱,吃了还能祛风清火。因此,到了清朝,党阁老在朝当了宰相,成天山珍海味吃不完,还不忘每年叫家乡人给他送些白萝卜,开胃补身子。
据说,党阁老的舅家是下马营永清堡寇姓大户。他小时就在舅家长大。念书也在永清堡南边,寇家崖顶的三官殿里。他从小有了吃萝卜的瘾,老来做官还记着哩,每天不吃点,就不舒服。
一天,党阁老正在相府吃萝卜片儿,门子报说康熙皇帝看他来了。他急忙起身把圣上迎进来。行罢礼,坐下之后,康熙忽然看见了桌上的萝卜片儿,就问阁老,这是什么?阁老说是萝卜。康熙楞住了。又问这能干啥?阁老说吃哩。一听说这青青的片儿能吃,康熙当下高兴了,拿起一片咬了一口,哎哟!那来这么好的仙味哟,他一连吃了几片,过了一阵,肚里“咕噜”响了几下,把历年聚的食积,当下克开了。他觉着浑身轻松,走时,叫随从带了十多个萝卜。
康熙为啥喜欢吃萝卜呢?原来他从小叫山珍海味吃腻了。猛一吃这东西,就觉着香的要命。没料想,康熙吃萝卜时辰不长,也上了瘾。大臣们一听皇上爱吃这,也想方设法,到阁老门 上要白萝卜吃。即讨皇上喜欢,又能巴结丞相。一时间,京城吃白萝卜成了风气。
可是,阁老府里存的萝卜不多呀。把这些吃完了,皇上和大臣们都想的不行。咋办哩?有的大臣撺掇皇上下诏书免了。宝鸡百姓听说,都觉着这是个便宜。谁知,种了几年萝卜,好多人穷得连饭都吃不上了。
原来,每年向皇上进贡的白萝卜,要精挑细选,常常一亩地挑不出多少。挑出的怕冻着,得用丝棉裹住。往往从宝鸡运到京城时,十个有六个就坏了。这么一来,要上够贡数,就得多种亩数。加上来回运送,耗费资金人力。可把宝鸡百姓害扎了。
有一年秋上,萝卜快下来的时候,党阁老回家乡探亲。他一听说萝卜贡害得父老日子没法过,就连他舅家也为这遭了大殃,心里可急坏了。他原以为这是好事,给乡亲一个减轻负担的机会,那想到,把事弄翻背了。咋办哩?他眉头一皱,计上心头。找来宝鸡县令,悄悄给他嘱咐了一阵。
这年九月,宝鸡进萝卜的车队和往年一样,按期进了京城北京。只是送萝卜的人和先前大不相同,脖子上个个长着个瓜葫芦一样的肉蛋。
一走动,三晃荡,既有趣,又怕人,当下轰动了满京城。人们都撵来围着看稀奇。
既然稀奇,太监当然要报给皇上知道。皇上成天寻稀奇事哩,这机会咋能错过,就命人把这一伙带来细看。皇上从小在深宫,见的全是俊男美女,从来不知世间还有这么丑怪的人。一看,吓了一跳。一细问,才知道是进萝卜贡的。问他们为啥脖子上长个大肉疙瘩,*(左口右外)些人说,是自小叫萝卜吃的来。皇上一听吃萝卜就要长这怪东西,吓得忙摸脖项。外些人还说,他们来的,是吃得少的。吃得太多的,肉葫芦比这还大,头重脚轻,出门爬着走哩。
康熙一听,想起以前吃过的萝卜再看看面前的怪人,心里直发潮,叫快点把拉来的萝卜倒了。萝卜贡也免除了,宝鸡百姓照旧纳皇粮。
其实,这是阁老的点子。算他为百姓办了件好事。
讲 述 者:寇存林 男 67岁 文盲 汉族 农民 马营镇永清村
搜集整理者:李 浡
流 传 地区:马营镇
搜 集 时间:1981年7月20日
出处: 《宝鸡县民间故事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