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浡 冯东耀
公神鸡飞到南阳,母神鸡一个在鸡峰山上,天天早起叫鸣,喊醒山下的鸡子鸡孙,为人间准点报时,日子还算快快活。过不多久,一天早晨,听不到神鸡叫了。天明后,突然从天上掉下个血糊糊的肉蛋蛋。落在渭河南岸的山沟沟。它一挨地,就化成一滩血水,渗进土里。过一会,这地方裂开口子,从里慢慢冒山个女娃。她看去有十一、二岁了,却没有三八高。腿短身子长,瘦得皮包骨,满头秃疮,没一根头发,满脸麻窝窝,一只眼瞎了,另一只跟斜着。嘴歪到东边,鼻子又据到西边,满身上还淌脓血哩,样子丑得天下没有第二个。她还不会说话。
丑女娃一出世,瘦得能叫风刮跑。她身上光溜溜的没穿一件衣服,就爬到对坡一家,要了些补丁袄胡乱穿上,在路边拾根柴棍,拣个破碗,就到处讨饭去咧。一进村,有钱的人嫌她脏臭,就把大门关了。有的还放恶狗咬哩。这么以来,她时常饿肚子,吃到的都是剩饭。挨过一天又一天,老不见她长,还*(左口右外)么瘦,骨头差点掉出来。身上的疮照旧流脓血。这日子夏天还好凑合,到冬季不是睡在破庙里,就是钻柴禾堆。成夜缩做一团,冻得打颤颤。这样,很快过去两三个年头,她就在南山根下要饭长大了。人都认得,见面就叫她丑女子。她也不记恨,谁叫就吭声。她除过狗咬忽了,才在没人处淌儿滴眼泪,平常就没见她叹过气。人们见她又善良又可怜,就时常帮顾。有的还给些草药,可她的疮啥药都不认。看这一托儿好了,*(左口右外)一片又烂了。她长到十六岁,该是找婆家的时辰了。可是连打了几十年光棍的,一见她都躲开了。她也不难过,照旧讨饭过日子。
有一年冬上,雪下得睁不开眼。丑女过了清水河,翻过两架坡,都没讨到一口吃的。后来爬到鸡蜂山怀前的一个旱塬上,实在没力气了,就昏倒在雪窝里。麻钱大的雪片,不一会就把她埋没了。这时节,塬根的神庙里,出来个道人离老远瞅见了她,忙跑来把她抱到廊檐下。等她醒来,又取些供果让她吃。这个道人就是燃灯佛。他收留了她。从此,丑女有了落脚处。她早晨扫完院子。还照旧到一打圆讨饭。要的多了,就攒下,谁没吃的就送谁。晚上,丑女随燃灯佛打坐,她颂不了经,就成夜望着经本出神。燃灯佛坐多久,她坐多久。一年三百六十天,半回也没缺过。这样修行了两年零十个月,先前的呆劲就慢慢退了,脸上也有了光彩,那一只眼虽不好看,却明得象镜子。
一大早起,天冷得出奇。丑女刚出庙门,就见个讨饭的老婆婆倒在地上冻僵了。她一看老人只穿件破衫子,赶忙脱下身上的补疤棉袄给穿上。丑妇女就这么一件破棉衣,脱给别人,她就要受冻。可是救人要紧啊。老婆婆醒来了,也不说声谢,转身就走。丑女冷得打颤颤哩,却不责怪老人。说也怪,等老人走得看不见了,丑女反倒不冷了。她要回庙里,一转身,浑身冒热气,就象立在蒸笼里。那些疮一见热,当下痒得难受极了。她想到庙里取些凉水洗,又怕污了佛祖。实在支不住了,就跑到庙东头塬边的一家院子讨水。屋里出来个老婆子,面熟熟的,好象在那达见过,一时又记不起来。老婆婆端来一木勺开水,她却没处装。想张口借个瓦盆,又怕弄脏家俱,惹人家生气。正没奈何,低头看见了自个的破衣襟,忙把它撩起来。老婆婆也不问成不成,顺手往里一倒,转身进了屋。
丑女疼庠得差点要哭,蘸了热水就往疮疤上抹。说也怪,抹到那达,那达的疮就收口坐痂了。她以为是做梦哩,一看撩襟里的水,还是热烫烫的。她一下子高兴得浑身乱抖。也顾不得开水烫指头,就不停地抹呀抹。一会会身上的痂脱光了,露出雪白的皮肉和两个圆圆的奶头。出世以来,她头一遭看到自个这么美,不由得脸上笑出了泪花。
丑女正要接着往头上摸水哩,没做意,抬头见南边不远处,有个俊俏的小伙子,飞一样朝她奔来。她吃了一惊,忙撩起水朝坡下跑。年轻小伙见她蛮跑,就喊:“等等!”这一喊,丑女心里越发慌,跑得也更快飞。到了沟底,她打了个趔趄,衣襟里的水淹出了两滴。头一滴落地,化做一朵大莲花。二一滴掉在花心,变成一泉清水,四季长流。打这以后,人们就叫它莲花池。
丑女只顾往前跑,翻过一道梁,见后头没人,腿反倒软了,瘫坐在地上,大口大口喘气。这时节,小伙子又撵上了,她忙立超身跑。刚抬脚,没踏实,身子一趄,把半小碗水从衣襟里淌出来。这半小碗水一挨地皮,变成了腿粗的股股,一下子就冲了个深洞,成了一眼井。这就是如今的东沟井。丑女望着井愣了一下,就叫小伙追近了。她看没处躲,忙藏在井旁的树林子里。小伙到井边寻不见人,以为她寻了短见,就“扑通”一声跳下去咧。丑女也不管他,撩起水蛮往回跑。她一气子爬到塬上,才知走错了方位,来在东塬边。想回去,又怕小伙子从井里上来追她,只好跑到东塬下的小山沟里,坐在一块白石头上,撩起衣襟里的热水,往满头上抹,不一会,头上的秃痂掉光了,脸上的麻点也没了。低下头在渠渠一照,脸蛋白净得象十五的月亮,丑女再把热水往头上抹。出奇得很,竟长出了山瀑一样的长发。她又试着摸瞎眼,瞎眼一子亮了。她兴糊涂了,朝腿上、身上不述地摸。眨眼间,腿变长了,腰变细了,嘴巴象樱桃,眉毛象柳叶。花衣裳都叫她摸出来了。丑女当下变成了天仙。她再往嘴上狠劲抹了些,张口一喊,声音象铃铛。她愣住了,想笑哩,却哭了,哭得很伤心,眼泪湿透了衣襟。她越哭越觉得身子轻,脚也慢慢离了地。她知道,要成仙得到上界去,心里兴的了不得。可是,她在人世过了这么多年,虽是吃了不少苦,倒底还是凡间的五谷把她养大的,今日要离开,真有些舍不得,泪珠子就越发多了。升了两丈多高,她忽记起,临走得留点念物。一低头,看见了衣襟里的热水,就顺手一抛,*(左口右外)些水“哗”地落下去。不一会,就见山沟的石缝里,流出一股热气腾腾的温温水。从此,这一股热水就成年累月地淌,至今还是热的。人们就把它叫温泉,把这道沟叫温水沟。沟口的村子也叫这名儿。
丑女越升越高,最后在鸡峰山上消失了。后来,人们在那里修了庙,尊她为鸡峰娘娘。她倒下水的地方,也修了庙,称她圣母娘娘。温泉就在庙院里的南边,叫做王母池。这达是游玩的好地方。凡是皮肉上有瑕点的,到温泉洗几回,病就好了。给丑女倒热水的老婆婆,究竟是谁?她哪来的宝水?这还得从头说哩。
原来,杨二郎把鸡蜂山放在秦岭上,羞恼了玉皇大帝。他就派个天使下凡,查勘是谁把山担到这达的。没拟想,天使一追根,连神鸡配婚姻给凡间引鸡种的事,也一古脑儿搞了个清清楚楚。天使回天宫一说,可把玉皇爷气美了。他先把太白金晃关到太白山上,以管教不严的罪名,罚他永世不得回到天界。然后派天兵天将来鸡峰山把母神鸡抓回去,在灵霄殿上大刑烤问,是谁先起邪心来?母神鸡叫天将打烂了身子,总不改口供,咬定是她的错,与公神鸡没挂牵。问不出眉眼,玉帝又气又恨又没法。最后说:“你想吃一刀死个痛快,孤家偏要你受够罪再杀。你既爱人世,就消了你的仙籍,贬为凡人,去下界尝够尘世的苦头。”
说毕,他把手一挥,叫天将拔掉母神鸡身上的毛。活拔毛比火烧还厉害哩。拔一根,就象往心窝扎一刀子。痛得她喊娘叫老子,死去又活来。毛拔完了,她变成了血糊糊的肉蛋蛋,叫天将提住腿扔到下界,落在南山里,变成了丑女。
玉帝处罚母神鸡的事,后来叫王母娘娘知道了。有一天,她从瑶池宫的窗口观看凡间景致,忽然瞧见了母神鸡。见她变成了丑八怪,心里不由得发酸,就想了个主意,变个讨饭婆,倒在燃灯寺门前,试试丑女的心肠,丑女把自个的棉衣给她穿上。她知道丑女是个乖娃娃,就回到天宫,在瑶池舀了一勺洗浴的香汤,再变个农家婆,把汤例给她。
母神鸡在尘世走了一场,又回到鸡峰山顶,王母就封她管天地间生龙育凤的事儿。称为圣母娘娘。她常年住在鸡峰上,人们又称她鸡峰娘娘。鸡峰娘娘怕妖怪把温泉的宝水偷走,就派龙凤二将在那里看守。他俩站的时间长了,就变成了两座秀气的石头山,人们叫它龙凤山。
据说,有一年,北山的鳖灵精偷偷来温水沟,想喝干温泉水,脱掉身上的毒疙瘩成仙。龙和凤知道鳖精光给人间下瞎瞎雨,干坏事,就显了形,来收拾它。两家呼风唤雨,恶斗了一回。鳖灵精敌不住跑了。从此,它只在北山里兴妖作怪,再也不敢过渭河。因此,鸡峰山下就很少下冰雹,常年五谷丰登。
那回,撵丑女的小伙子,不是寻她学瞎,*(左口右外)是公神鸡从南阳路回来会母神鸡,几年都没见上面。后来打听她被贬到人间,才变成小伙撵来了。母神鸡做了凡人,自然不知道。直到她变成了仙女上了鸡峰山,二个才团聚了。
母神鸡变成丑女,在尘世把苦头吃扎了。自从她管上生龙育凤事,给天地万物送的儿女个个都精明伶俐,再不叫出一个丑八怪。天下的飞禽走兽,花鸟虫鱼,男男女女,打这以后都成了俊模样,世间变得越来越美。玉帝一看大喜,就加封她为天使,让她给下界人王传信。据说,秦朝的穆公就是她引到天宫,见过一回玉帝。后来,穆公为她在鸡峰山修了个陈宝祠,尊她叫宝夫人。从此,朝朝代代香火不断。
讲 述 者:寇存林 男 67岁 文盲 汉族 农民 马营镇永清村
搜集整理者:李 浡 冯东耀
流 传 地区:马营镇
搜 集 时间:1981年8月20日
出处: 《宝鸡县民间故事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