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景观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宝鸡>宝鸡市景观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金台观和张三疯子

张宁 陈云高


  金台观修建于元朝末年,当时的规模和名气都不很大。到了明朝洪武年间,金台观来了一位云游道人姓张名三丰。由于他的事迹传奇民间,人称张三疯子。他不论春夏秋冬,总穿着一身千补百纳的道士服,外披一件蓑衣,举止邋遢,不修边幅,人们又叫他张邋遢。
  纸人锄地
  有个时期,张三疯子给人家打短工。他有个脾气,白天睡觉,晚上干活。有一次,他给一家锄地,主人不放心,鸡叫三遍从坑上爬起 来去看他。发现几天才能锄完的地,他不到一个晚上就锄完了,他正在大树枝杈上打着呼噜睡觉呢!主人唤醒他问:“这地是谁给你锄 的?”他笑着答道:“锄地的人都在地头睡觉哩!”主人忙跑到地头,借着月光找了半天,发现了十多个纸剪的小人,一个手中拿着一 把纸剪的锄头。主人拣起纸人,跑过来问他:“你说的锄地人是不是它?”他答道:“你看除了它们,还有人没有?”主人惊呆了,半响 喃喃地说:“你莫非是神仙不成……”
  坐芦席去平凉看戏
  有一天晚上,五、六个小伙子在张三疯子这儿闲谈。听一小伙说,他家原在甘当平凉。可他长这么大,还没到平凉去过哩!张三疯子问道:“想不想回平凉?”
  那小伙子说:“想去,可四百多里路,去一趟不容易呀!”
  张说:“要去的话也不难。”说着,他到窑洞里边拿出一张芦席卷成筒筒。他把耳朵凑近席筒的一头,听了一阵说:“哎,今晚平凉 有戏,唱的是《五家坡》。”
  大家一听,非常奇怪,都说老道和他们开玩笑。
  张三疯子说:“不信?来,你们自己听一听。”小伙子们都把耳朵凑近席筒去听,梆子叮叮桄桄,胡琴吱吱噜噜,唱腔清脆激昂,嗬,确实是在唱戏。
  张三疯子问大家:“想去看吗?”
  众人纷纷表示想去看。张三疯子说:“要去,也不难,我带你们去。可有一件,你们得听我的,我叫咋办就咋办。”
  大家一致表示,一定听老道的。问他啥时候去?他说:“马上去。”说着,他把席筒放松,弄粗,叫大家一个跟着一个往进钻。当他叫大家从席筒钻出莱,已经是平凉的戏台子下边了。大家惊喜地回头去看,席筒不见了,只见张三疯子笑嘻嘻地走了过来:“现在看戏 吧,可不要乱走,戏一完咱们就一块儿回去。”
  看完戏,他把大家找到一起,引到平凉城北的河边。河里正在发洪水,他叫大家不要害怕,闭上眼睛,喊过一二,就往河里跳。大家都照他的吩咐办了,睁眼一看又回到了金台观。可一点人数,差了一个人。原来那一个是个家庭富有的财东娃,他看见河里洪水滔滔,心里害怕了,他闭了眼睛,在张三疯子喊过一、二的时候,别人都跳了,只有他没有跳。到他睁睛看时,大家都不见了,没有办法只得沿途乞讨,过了五、六天才回到家里。
  翻转瓦罐
  相传金台观张三疯子的窑洞里有一只瓦罐。一般的瓦罐耳朵都在外边,可那只瓦罐耳朵却在里边。
  原来他到年老的时候,脚腿不便,走不动路了,每顿饭就由观里的小道士给他送到窑洞里吃。每次吃完饭,小道士取碗的时候,总是 看见他吃过饭的碗干干净净,象洗过一样。小道士很奇怪,可也为敢问。一次,道士就立在窗外偷看。原来他吃完饭以后,又用舌头把沾在碗里的饭渣仔细舐净。
  小道士为他舐碗是饭可能不够吃,于是给他送饭不用碗而用罐子,想着:你就想舐也舐不成了。可是,等他吃过饭,把罐子取出来一看,又舐得干干净净,一次,两次,三次,每次都是这样。小道士更加奇怪,罐子比碗深,何以舐得?有一次,小道士给他送了饭,又到窗外偷看,只见他把饭吃完以后,两手抓住瓦罐的口沿,捏呀捏呀,瓦罐像牛皮做竹罐子一样,慢慢就翻过来了。他翻一节就舐一节儿,全部翻完,全部舐完。小道士非常惊奇,就在他全部舐完的时侯,连忙走进窑洞:“呀!师父,你把瓦罐翻过来啦!”
  张三疯子抬头看了一眼小道士,鼻子里嗯了一声,双手轻轻放下瓦罐没有说话。
  从此,那个翻过来的瓦罐,再没有复原。
  这些神奇的故事在民间很快流传开来,人们才知道张三疯子,原来是闻名的道士,连当今皇帝明太祖都曾想请他去呢!这一来,张三疯子身价十倍。他讲经说道,祛邪医病,问卜算命,每天上观里来的善男位女,络绎不绝,老百姓都说他是神仙。
  有一天,张三疯子忽然告诉人们,说他要死了。他自己为自已写了一篇“墓志铭”,躺在床上就断了气。道士们和百姓纷纷赶来,为他剃头换衣,装殓入棺。不料,棺材抬到坟地.忽然棺材里发出呻吟声,人们忙揭开棺盖,张三疯子一骨碌坐了起来,他竟然起死回生了!
  张三疯子复活以后,就离开宝鸡云游四川去了。传说观里的道士,就把那个耳子翻在里面的罐子作为珍宝一直保留下来。从此,金台观就有了名气。观上香火鼎盛,道徒不断增加。布施收入剧增,由一个原来普通小道观,成了规模宏大,金碧辉煌的大观。这里有吕祖、文昌、修真、朝阳、飞升之仙等洞室;有后稷,三官、三清、元帝诸殿;有太皇宫.鸣凤楼等楼堂。登观远眺,秦岭渭水,尽收眼底,是宝鸡一大名胜古迹。

出处: 《宝鸡民间风物传说》

陕西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陕ICP备10200749号-2

地址: 西安市长安北路18号 邮编: 710061 您是第 位访客!

Copyright © www.sxlib.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