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新 赵家栋
上古时候,神农开始教黎民百姓耕田地、种庄稼。那时候,既没农具,又没耕牛,先是靠着一双手,用手开荒,挖地点种;后来用上了石镰石铲,虽说这比手强一点,可是,辛苦一天,还播种不下巴掌大一片。神农觉得这样既费力气,又费时间,总盼着能有个省时省力的好办法。
有一天,神农和族民们上山打猎,见到一只野猪,用嘴在地上一拱一拱的,不一会儿,地上拱出了一道沟渠,两边翻起松软的沃土,于是,仙照着野猪拱土的办法,用一棵弯曲的、碗口粗细的树干,将顶端用石斧斫尖①,栓上藤条,让族民们推的推、拉的拉,果真地面“拱”出了一道道沟渠,“拱”起了松软的沃土。这种“拱”土的工具,比起石镰石铲省时省力,大家非常喜欢使用,还给它起了个名字叫“耒耜”②,这便是人类史上的第一张犁。
神农并不满足:用好多人推拉一张犁,还是太费事,能不能用什么东西代替人拉犁呢?想着,想着,他想到了天宫里为王母耕种蟠桃的“天牛”来……
迷茫中,神农听到金牛星说道:“夜晚三更,我派天牛下凡,你去南天门黄牛沟赶它们。”
一觉醒来,东方发亮,神农才知自己做了一梦。可是,他还是要去黄牛沟,看看那里到底有没有金牛星派来的天牛。太阳刚刚露出山顶,神农带着一伙族民,出了南天门,来到黄牛沟。荷!黄牛沟果然有一群黄牛:有的在清溪旁饮水,有的在山坡上吃草,有的在追逐嬉戏,有的在顶角争斗。可是,那不是天宫降临的天牛,而是一群野牛。神农心想:管它天牛野牛,只要它能帮着拉犁种田就好。神农下令,让族民们围赶野牛,野牛却不听从这位人间帝王的命令,它们在山沟里乱跑乱跳。神农让人折来了一些藤条,大家围着一只野牛,便给它的鼻孔里穿上一支藤条,这下,野牛虽说还在挣扎蹦眺,却再也无法逃跑了。
族民们牵着藤条前边拉,野牛使着劲往后拽,一点也不顺从。神农折过一支树枝,顺口喊了声“打——”,这“打”字刚刚出口,野牛又象疯了似的乱吼乱蹦。慌忙中他又喊了声“起——”,说来也怪,听到“起——”声,野牛便乖乖地停了下来。机灵的神农这才喊了声“打——起!”野牛便服服贴贴地跟着人们回到了村落。经过人们一段饲养驯服,野牛从此变为家牛,成了人们耕田拉车的家畜。
至今,宝鸡一带盛产黄牛。据说,驰名中外的“秦川牛”,就是黄牛沟那群野牛的子孙。
田三民讲述
张维新 赵家栋搜集整理
出处: 《炎帝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