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景观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宝鸡>宝鸡市景观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蒙峪沟柴胡

《宝鸡市渭滨区志》


  柴胡又叫蒙胡,本区蒙峪沟等地的山坡或溪涧,野生甚多。至今,这味草药,质地上乘,驰名中外,属主治感冒良药。
  柴胡名称的由来,有一段历史神话传说。有年初春早晨,炎帝神农和妻子正在品尝试验新挖来的一种草药,几位族民慌慌张张走到炎帝身旁,拉他快给人看病。当赶到蒙峪沟华阳岗时,天色已晚,炎帝顾不上休息,先给病人诊脉观相。一连看了三个重病人,皆发冷发烧,不思饮食。炎帝沉思之后,走出洞外,借着月光,走到一堆柴草垛前,发现一株野草向他摇晃,随即伸手摘取一片草叶细嚼,只觉全身轻松舒适,根据他“尝百草”的经验,认定这种草是治风寒病的珍品。于是,他拔下一株,洗净后放到陶壶里煎熬,当晚病人服下发了汗,大见奇效。
  此后,大家问:治病的草药叫什么名字,炎帝神农却大笑一阵,随拔一把叫大家看,并坦然讲:“这种草蒙峪沟俯首皆是”,接着又讲:“昨夜,从柴堆旁找来的,在陶壶里煎的,又是在古月晚照下治疗的,我看,就叫“蒙壶”吧,或者叫“柴壶”吧。因壶和胡同音,后人又认为古月为“胡”。几千年流传,今为“柴胡”。

出处: 《宝鸡市渭滨区志》

陕西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陕ICP备10200749号-2

地址: 西安市长安北路18号 邮编: 710061 您是第 位访客!

Copyright © www.sxlib.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