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景观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宝鸡>宝鸡市景观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社火与社火脸谱

《神秘的宝鸡》


  “社火”是在继承中国周秦汉唐时期的白戏、散乐和古代锣鼓、舞蹈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而形成的民间集体游艺活动。据说,社火最早起源于古周原的傩舞,由远古的图腾崇拜和祭祀巫舞发展演变而来。属于游戏艺术的一个品种。
  宝鸡民间的社火至今保留着西周祭祀庆典的特征,鼓乐仪仗中隐隐可见西周时期的鼓点乐章,其装扮的内容主要是神化了的周秦汉唐故事和戏剧人物,如“武王伐纣”、“三国争战”等。每年在元霄节和农历二月初二前后开展这项活动,以庆年年丰收,岁岁平安。社火分地台和高台社火两种。
  地台社火,在宝鸡的一些山区,人们利用晚间设灯出演,衣物道具少,节目灵活多样。除了表现一些古典戏剧的精彩片断外,还有中国传统的“狮子舞”、“龙灯舞”、“纸马”“旱船”等,配以特殊的鼓乐节奏,表演得奇异而生动。宝鸡西北部千阳地区的《八大棍》和《猴舞》最引人注目。《八大棍》为八人头戴英雄帽,腰扎红彩带,手持五尺棍,分两队入场对打,配以紧慢强弱不同的鼓乐,激烈豪放,有古代士卒上阵交锋的雄姿伟态。《猴舞》相似于杂技、武术,有平地“跟头”、架上“倒立”,等动作,看起来相当奇险。
  高台社火是白天化妆起来进行表演的社火。有车社火、马社火,高跷、高芯等,可逐村游行演出。每到一地,列队行驶,彩旗前导,鼓乐为先,各个节目依次排列,保持整齐肃穆、井井有序的队形。为招引观众注目,有时妆扮一位丑角,反穿皮袄,乘跨无鞍骡马,佩带串铃作为开路先锋,凡通过人山人海的盛会戏场,往往持两柄枣条,挂上黄彩摇绕前行,示众开路,社火团队必须按固定姿势表演,绕场三周方再离去。这些大型高台社火,使用道具繁多,扮演故事丰富,脸谱样式奇特,很受观众欣赏。
  车社火鉴于一车一座的特点,所扮内容多为小型独幕节目,如《斩秦英》、《断桥》、《黄鹤楼》、《三对面》等。马社火一般扮有《黑虎灵官开道》、《三战吕凇),《牛头山》等具有马背征战特点的故事;高跷社火鉴于扮演者足踩木腿,条件有限,一般为道具轻简而花稍的节目,如《关羽保皇嫂》、《赵匡胤送京娘》、《拾玉镯》等,高芯社火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多玄妙惊险,扮演者多为6—7岁儿童,节目多是神话故事中的《麒麟送子》、《天仙配》等。如《麒麟送子》节目中,芯端所饰的仙女,“稳坐莲台,高踞云霄”,用一线绳悬吊婴儿凌空浮动,示意送给人间的情景,令人有奇玄惧怯之感。有的芯子顶端扮饰的角色,菱足着绣鞋,单踩垒卵的形象,维妙维肖,丝毫看不出破绽,显得格外新颖奇特,颇有杂技之特色,近年来,宝 鸡市区逢重大节日,社火“狂欢”盛况空前,往往集中各县乡社火精华,届日集中于市区游演。千面红旗迎风招展,百面锣鼓震耳欲聋,百辆社火彩车徐徐行进,各类大型舞蹈队列翩翩起舞,高芯载着千姿百态的“仙女神童”凌空而过,丑角、“大头娃娃”妙趣横生,锣鼓声、礼炮声和观众的欢呼声交织一起,汇成了周秦后裔的狂欢大潮。
  由于受到中国古典戏剧的影响,宝鸡的社火逐渐形成了固定的化妆习俗和模式,不同人物的脸谱已经定型,称为“社火 脸谱”。
  社火脸谱具有原始图腾崇拜的遗传特色。不同的人物性格、形象,都要通过脸谱来表现塑造,以便观众识别欣赏。社火脸谱化妆用色有红、蓝、白,黑、绿、紫、金、银等。红为忠,白为奸,黑为正,黄为残暴,蓝为草莽,绿为义侠,金银色为神妖。在周秦故地上,有不少民间“化妆师”,平日笨手笨脚,目不识丁,然而却能将长相平庸的村姑,打扮成头梳高髻、面如凝脂的绝代美女杨贵妃。一个白面后生,貌无丑相,经“化妆师”们寥寥几笔涂抹,便成为天真活泼,逗人喜笑的“淘气儿”。脸谱的化妆为社火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
  除了直接运用于社火化妆的脸谱艺术外,后来还出现了墙壁悬挂的脸谱,如浮雕一般,挂在家中室内起镇邪作用。其次,还有雕刻描绘于树桩上的脸谱,绘于木马勺背面的社火脸谱。形成了多种独特的脸谱艺术,下面说说神奇的“蚩尤木马 勺脸谱艺术”。
  蚩尤木马勺脸谱与社火脸谱和传统戏剧脸谱所不同的是,它绘在桃、柳木马勺背面,且专绘蚩尤形象,逼真生动,令人望而生畏。是关中民间的避邪镇宅之物。
  蚩尤是中国神话中的人物,传说他“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耳鬓如剑戟,头有角”,与轩辕黄帝多次争战,后被黄帝擒杀。然而,民间一直将蚩尤看成勇猛善战,剽悍威武的战神。从姜太公时起,便开始祭祀蚩尤,汉高祖刘邦建立蚩尤祠,希望通过祭祀活动得到力量和保佑,以取得战争胜利或驱除邪恶。民间也逐渐用蚩尤形象作为镇宅避邪的吉祥物。之所以选择木马勺画蚩尤,其理由是木马勺象人头形,便于表现蚩尤形象。古代有桃、柳避邪之说,木马勺多为柳木所作,本身已有避邪之效,再画蚩尤就更具神力。
  1988年,宝鸡电视台拍摄了一部专题介绍木马勺蚩尤脸谱艺术的电视剧,定名《乡之魂》,在美国一电视节隆重推出,获得头奖,令西方观众叹为观止。
  1990年汉城奥运会上,南朝鲜传统艺术仪仗中有蚩尤马勺脸谱出现,被当作青祥物高擎于杆顶。可见蚩尤脸谱艺术渊源流长。而它的渊源,就在中国古老的周原之上,渭水河畔。

出处: 《神秘的宝鸡》

陕西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陕ICP备10200749号-2

地址: 西安市长安北路18号 邮编: 710061 您是第 位访客!

Copyright © www.sxlib.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