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景观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安康>紫阳县景观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紫阳的“锣鼓草”俗

《三秦采风》


  紫阳山区,每年到了农历的四五月,公历的六月左右,包谷苗薅第二遍或第三遍草的时节,常常要“打锣鼓草”。
  “锣鼓草”,一般在人多的场合才“打”它,人们手握薅锄,在地头排成一字长蛇阵,歌师傅是最能唱歌的人,胸前挎一面小鼓,另两个“联手”是歌师傅帮唱的人,一个手提大锣,一个提小锣,三人站立阵前,歌师傅—声“架势(开始)罗”!锣鼓就敲打起来,薅草人也就开始薅草了。歌师傅唱“薅草来,薅草来,各人塞口各人排。两边排起人字路,中间排起钓鱼台。”这是在指挥调动薅草队伍的阵势。“塞口”就是工作面,每唱—节,敲一节锣鼓。最后一句,三人重复着齐唱,也有全体薅草人齐唱的,那更是热烈豪壮,声震群山。
  唱完一段,又敲一通锣鼓“冬当、冬当,冬冬冬当”……锣鼓点子紧凑,薅锄紧扣锣鼓点子的节奏,挥舞着热烈欢快,你追我赶,锄头撵着锄头,谁也溜不了空儿,一晌能锄一匹山。“薅草莫薅呐吊颈草,一颗露水它又活了。薅草要薅米筛花,十人过路九人夸!”这是要人们薅草必须认真。吊颈草,是指根部没能铲断的草。锣鼓草歌的歌词,多是现编现唱,内容广泛,或逗趣骂笑,或唱历史传说,或斗智。逗趣骂笑的,都诙谐幽默,一般叫“扯白歌”,就是把事物颠倒着唱的歌。如:“说扯白来就扯白,哄起人来了不得,十冬腊月开桃花,五黄六月下大雪”。斗智的歌,就是“盘山歌”,一问一答,“啥子过河不脱鞋?啥子过河横起来?啥子背上背八卦?啥子背上长青苔”?“牛儿过河不脱鞋,螃蟹过河横起来,乌龟背上背八卦,石头背上长青苔”。紫阳的锣鼓草歌,多是四句头,比较规整,曲凋简单、明朗、流畅、情绪热烈,活泼、朴实。通过打锣鼓草,可以鼓舞人的劲头,大大提高工效,是一种把劳动同娱乐结合起来较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深为当地群众的喜爱。 

出处: 《三秦采风》

陕西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陕ICP备10200749号-2

地址: 西安市长安北路18号 邮编: 710061 您是第 位访客!

Copyright © www.sxlib.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