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景观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安康>旬阳县景观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黄州馆

陈中谟


  黄州馆位于蜀河镇后坡,为清代“黄帮”(即黄州籍客商)所建,原名黄州帝主宫,因其为黄州客商聚居的会馆,俗称黄州馆。据现存清光绪元年(1875)碑记云:黄州馆初为黄州“在蜀贸易之诸君倡举而成”。其始建不早于清代中期。
  黄州馆坐西向东,背依山坡,南靠汉江,面对蜀河,全部殿宇均为清代砖木结构建筑。自前到后,作台阶式上升。建筑虽系分期造作,但以中轴线为基准,左右对称,层次分明。既与我国传统的宫殿式建筑格局相符,又具有浓厚的南方建筑特色。整个建筑旖旎美观,而不失庄重大方。
  正殿 面阔11.65米,进深7.96米,硬山式顶。
  拜殿 在正殿之前,相距8.25米,面阔与正殿相同,进深8.2米。檐柱高6.2米,中柱高8.3米,亦为硬山式顶。 
  乐楼 与拜殿相对。乐楼为高台建筑。从形式上看,似重檐楼阁。楼顶为歇山式顶,正脊正中镶嵌瓷瓶,两端安有鸱吻,岔脊上用灰泥作汉文装饰,翘角有45度生起。乐楼前台不设山墙,观众可以从正面和两侧观看演出。楼上有金匾一幅,楷书“鸣凤楼”三字。书法严谨俊逸,字径约70厘米,相传为武昌某状元所书。乐楼门枋刻有浮雕,天花板作八卦装饰。整个乐楼上下错落、翼角重迭,制作精巧。 
  门楼 与乐楼相接,实际为乐楼后墙的随墙门。门面饰作三重檐牌楼。正楼高约10米,额枋为石雕,门前和台阶上有对称的石狮和抱鼓。中柱、边柱以及次楼均为砖砌,砖面模印有阴文楷书“黄州馆”三字。牌楼与乐楼巧妙相接,浑然一体,其设计之精心,构筑之巧妙,不可多得。
  另外,乐楼前两侧,有对称的厢房数间,厢房现为两层,楼上有廓,可作看台。拜殿前还有石栏及石碑二通。石碑均为光绪元年(1875)所立。其中一通记录该馆创建历史、捐款者姓名及银钱数目;另一通为罗姓“黄帮”成员卖房给黄州馆以还旧帐的“卖房还帐”记事碑。 

出处: 《旬阳县志》

陕西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陕ICP备10200749号-2

地址: 西安市长安北路18号 邮编: 710061 您是第 位访客!

Copyright © www.sxlib.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