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景观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安康>旬阳县景观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红军老祖”墓

陈中谟


  “红军老祖”墓,位于旬阳县城东北120公里的双河碾子沟内。墓居九龙山和大座山的环抱之中,座南向北。墓内安葬着两位壮烈牺牲的红军战士。
  “红军老祖”的来历是这样的:1935年7月,由程子华、徐海东同志率领的红二十五军奉令离开鄂、豫、陕根据地,北上与陕甘宁二十五军和二十军会师。鄂、豫、陕边区各路游击队合编为二十五军七十四师,在陕南开展游击战争。坚持在旬阳潘家河一带的第五游击师,依靠群众,大力宣传党的政治主张,为受苦受难的群众报仇伸冤。组织群众发展生产,建立民主政权。某部高忠宽指导员,不但作战时身先士卒,而且平时注意钻研解救民众病痛的医术,经常给群众看病。从红军到达旬阳潘家河之日起,一年多时间里高忠宽指导员日夜奔忙为群众治病,宣传革命道理,先后治好1000多农民的疮疾和各种疾病。最使人们难忘的是,给一位姓刘的孤老婆医治伤寒病,他整整在茅草棚里守了四天四夜,使奄奄一息的刘老太死而复生。由于他妙手回春的医术,使当时流行的麻疹断了根,人们称他为“得道神医。”
  1935年10月21日,第六游击师的一部,在九龙山佛爷庙,与郧西地方武装艾光清相遇,在激战中虽击溃艾光清三百多名乡勇。但高忠宽指导员和一位姓崔的战士,却被躲在山石后面的敌人用土炮击中而光荣牺牲。
  两位红军战士牺牲之后,农民曹友升不顾白色恐怖,让出自己的耕地,安葬了烈士遗体;农民林振荣,冒着杀头的危险,亲自给烈士撰文立碑;许多贫苦农民深信红军“得道”“显圣”,死后仍能为穷人治病,消灾灭难。所以四季八节纷纷到红军烈士墓上培土、垒石、铲草、栽树,敬称红军烈士为“红军老祖”。1978年陕西省文物局拨专款,在“红军老祖”墓附近山麓修建了红军纪念馆。
  今日“红军老祖”墓,周围苍松翠柏郁郁葱葱,花草繁茂似锦。每逢年节,陕鄂边界一带群众携带果品水酒和香表炮仗到墓前祭奠,以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崇敬。 

出处: 《安康史略》

陕西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陕ICP备10200749号-2

地址: 西安市长安北路18号 邮编: 710061 您是第 位访客!

Copyright © www.sxlib.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