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陕西帝王陵 > 研究机构 > 机构介绍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茂陵博物馆


  茂陵博物馆位于陕西省咸阳与兴平之间的五陵塬上,距西安约40公里,是一座以汉武帝茂陵、霍去病墓及大型石刻群而蜚声海内外的西汉断代史博物馆。 
  民国时期,西京筹备委员会负责人张继为保护茂陵文物古迹,于霍去病墓北侧建立茂陵小学,并在校内附设“茂陵办事处”。 1956年在霍去病墓址建立茂陵文管所,负责保护霍去病墓上遗存的大型石雕、茂陵陪葬墓及陵区遗存的遗址遗迹。1961年3月4日,茂陵、霍去病墓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9年12月茂陵文管所晋升为茂陵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 
  茂陵是汉武帝刘彻之陵墓,西汉帝王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由于陵的所在地原属汉代槐里县之茂乡,武帝建陵于此,故称茂陵。其周围有陪葬墓20多座,有汉武李夫人、卫青、霍去病、霍光、金日磾等墓藏。武帝为纪念霍去病生前河西大捷的战功,特在茂陵旁修建了一座象征祁连山的墓冢,境界逼真,墓上有各种巨型石刻群,雕刻手法简练,借石拟形,浑然天成,气势浑厚,达到形神兼备的艺术化境,是我国时代最早、最大、保存最完整、最具有艺术价值的大型石刻群,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声誉,素为中外艺术大师所赞仰,被视为人类艺术之瑰宝。为了保护这批大型石刻,茂陵博物馆建立在霍去病墓前。  
  茂陵博物馆现收藏文物4283件,藏品以西汉大型石雕和汉茂陵周围零散征集收藏的汉代文物为主要收藏内容。其中:一级藏品69件(国宝14件,占咸阳市国宝总数的70%),二级藏品53件,三级藏品577件。现已发现的汉代四神纹空心砖、鎏金马、鎏金银竹节熏炉、错金银铜犀尊、四神纹玉雕铺首等汉代珍贵文物,对研究西汉历史和艺术审美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尤其是茂陵一号陪葬墓从葬坑中出土的236件文物中,就有18件铜器刻有铭文,对于研究西汉青铜冶铸业、官营手工业、度量衡制度、工艺技术、器物定名等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为判断一号坑的时代和墓主提供了重要依据。目前, 250件(组)珍贵文物用于陈列展示。其中石刻伏虎、出土文物鎏金马、青玉雕铺首、四神空心砖等多次在美国、英国、日本、法国、韩国、摩纳哥等国家和地区展出,引起轰动。 
  建馆以来,茂陵博物馆利用馆藏文物搞好阵地宣传,充分发挥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青少年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红领巾实践教育基地”、“关心下一人代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六个基地的教育作用。向广大游客,特别是青少年进行宣传教育,激发游客的爱国热情和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自觉性。年接待免费人数40多万人次。同时与咸阳师范学院建立了共建实验实践基地,与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共建教育基地。 
  茂陵博物馆是融文物、古建、园林为一体的西汉断代史博物馆,为全国最早的西汉历史文物与陵墓现场保护管理机构。馆藏文物数量多、品位高,展品绚丽多彩,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文化艺术结晶。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