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馆藏文物
陕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茂陵博物馆馆址设在霍去病墓前,其地位于茂陵东部陪葬区,亦即茂陵园宝藏区的适中地方。秦兴厚葬,汉袭其俗,皇亲贵戚之间,竟相比奢。据载茂陵当年的建筑十分壮观。随着2000多年的流逝,茂陵园已经毁殆尽。只剩下一座座土阜巨冢,这些陪葬墓茔,除霍去病等五座墓前竖立有石碑外,其余均无碑碣可考,目前已很难确认真墓主是谁了。至于地下殉葬的物品,历史上记载,虽几经盗掘、搜罗,现在仍时有发现,足见当时埋葬品湮没地下之大与分布之广。
关于馆藏文物,大抵来源于茂陵附近的农村。新中国成立后,从中央到地方,经过各级人民政府对文物的重视、保护和宣传,群众交献文物,蔚然成风。迄今收集西汉各种类型文物达3068件。其中有1981年,在茂陵园内霍光墓冢以西约1000米处一个叫“羊头冢”的土阜南面,又发现了一大批铜器和鎏金制品,有铜鼎、铜温炉、铜耳杯、铜勺、铜釜、铜甑、鎏金虎、鎏金马、鎏金高擎竹节熏炉等200余件。经鉴定,全系西汉文物,且多实用品,内中有18件,上刻有铭文,记述了器名、质量、容积、制作年月,收藏之家等内容,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这次在茂陵园发现的文物,金属质量,和制作精度都达到很高水平,尤其是鎏金器物,格外优越、别致。如鎏金马、鎏金高擎竹节熏炉等。
所有收藏的文物,经过选择,按形制、类别,各拿出几件,分别在东西两个陈列室展出。其内容有:铜器、铁器、玉石工艺、瓦当、空心砖、陶器、陶俑、陶动物、铜镜和鎏金制品等共计240件。东展室为“茂陵珍贵文物展览室”。陈设了西汉出土最佳、最典型的文物30件,以供旅游者参观。兹将各类具有代表性的66件珍品文物记录于后。
第一节 鎏金银器
茂陵博物馆于1981年5月在茂陵陪葬区阳信墓南发现的鎏金马、鎏金高擎竹节熏炉。这两件颇具特色的珍贵文物,是西汉时期皇室、诸侯王府、贵族的遗物。被喻为工艺精湛、造型绮丽、风格雄健、质朴浑厚的中华瑰宝,驰名中外。工匠们在这两件金器上,倾注了全部的智慧和才能。镀涂、锻、刻、铆、磨、锤等工艺技术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创造出精美的珍品。反映了汉代工艺的发达和技术的成熟,也说明贵族的豪华奢侈,而平民则无权享受。
鎏金是一种高级金属镀涂技术,在中国应用很早,可以上溯到春秋、战国时代。到了汉时已基本掌握了鎏金技术,得到普遍而广泛的应用。
中国古代的鎏金技术,多用“泥金法”,文献记载:“‘水银’能消化金银使成泥,人以镀物也,”其方法是将金箔剪成碎片,掺入水银加热,使成稠泥状的金汞齐(齐:合金)。再将其与盐矾的混合液涂抹镀物,经加温、捶打、烘烤、压磨后,即成金光闪闪的鎏金。
一、鎏金马
1981年5月在阳信墓南,西吴乡豆马村农民平整土地时发现鎏金马。高62厘米,长76厘米,通体铜铸鎏金,昂首,翘尾,四腿直立,体态矫健。头部造型尤为生动,粉鼻亮眼,口微张,露出牙齿六颗,两耳竖立,耳间有鬃毛,颈上刻鬃毛。马的肌肉和筋骨的雕刻符合解剖比例,马体匀称合度,形象朴实稳重,堪称骏马。其身中空。静中含动,气度非凡,有一发千里之势。它在古籍中被称为“金马”,系以西汉时大宛产的汗血马(又称天马)为模特,精制而成的,是一种价值千金的礼品。
二、鎏金银高擎竹节熏炉
这件珍贵文物,于1981年5月在阳信墓(羊头冢)南与鎏金马同时同地出土。高58厘米,底径13.3厘米,口径9厘米,盖高6厘米。
竹节熏炉,铜铸,通体鎏金银。高柄竹节豆形,子母口,盖呈博山形,炉盘和炉身,分铸铆合,底座作圈足形,高7厘米,底座上透雕两条蟠龙,翘首张口,口衔竹节高柄。龙身满饰鎏金细纹鳞甲,反眼,须爪银。炉柄分五节,节上刻出竹叶枝杈。炉柄上端又铸出三条蟠龙,龙头承托炉盘,龙身鎏金,爪鎏银,线条活泼流畅,形象生动。盘腹下部有10组三角形,内雕饰蟠龙纹,盘口沿有鎏银宽带纹一圈。炉盖透雕多层山峦,云雾缭绕,炉盖口外侧刻铭文一周35字,“内者未央尚卧,金黄涂竹节熏炉一具,并重十斤十二两,四年内宫造,五年十月输,第初三。”底座圈足外侧刻铭文一周33字,“内者未央尚卧,金黄涂竹节熏炉一具,并重十一斤,四年寺工造,五年十月输,第初四。”
这件文物是中国古代金属雕塑和铸造艺术的瑰宝。它的用途是燃点熏香,以驱蚊和改善卧室气味。它的加工精度和表面光洁度已接近现代机械加工所能达到的水平。燃香后,青烟自博山式熏炉的透雕孔隙中袅袅而出,弥漫盖上山谷间,景象尤为动人。
这样以黄金护覆器物表面,既增饰了外观美,又能起防蚀作用。
三、错金银铜犀尊
铜犀尊,是战国时代用犀牛形状设计的酒尊,造型逼真生动,体现了犀牛刚强健壮的特点,仿佛具有生命力,体态酷似真犀。全身饰有错金银流云纹。背上有盖可开合,口侧有一管状短流,用以倾注。是一件极为精美的工艺品,也反映了当时青铜工艺的高度发展水平。重13.3公斤,高34.1厘米,长58.1厘米,宽20.4厘米。
此件铜犀尊,是1963年兴平县西吴乡豆马村的赵振秀在村北土壕发现。经专家鉴定,认为是战国时期的作品,为研究中国古代文化艺术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资料。
四、鎏金虎镇
鎏金虎镇一套四件,1981年5月1日,在茂陵陪葬区,阳信墓南,豆马村村民平整土地时发现,体形和制法完全相同。通体鎏金,内灌铅。高1.5厘米,长2.8厘米,重41.8克。
此物作为随葬品放置墓室四角,是古人迷信行为,用于驱逐邪恶作祟的东西,取威镇四方之意。它也可以在书画时压纸角,或摆在书案上作为一种装饰。
五、鎏金帽钉
帽是古代车辕头及尾头上的饰物。帽钉起加固帽的作用,叫帽钉。帽钉径1.2厘米,长1.3厘米,中心有一短钉,表面鎏金。铜泡,形如圆泡(俗称泡儿钉)。圆筒细长,上部作高凸弦纹,长2.3厘米,筒径1.1厘米。此件文物也是1981年在阳信墓南发现。
六、鎏金铜衔、镳
鎏金铜衔与镳,是1981年5月在茂陵园馆葬区阳信墓(俗名羊头冢)南发现。共10副。出土时有8副,镳都穿在衔两端的铜环中。其形制分为4式。工式4副,镳略作S形,两端似浆叶,中段有二横穿孔,鎏金。两节衔以小环衔接,两端为扁环穿镳,两端扁环,鎏金。镳长9厘米,衔长8.3厘米。其余Ⅱ、Ⅲ、Ⅸ式与Ⅰ式形制相似,唯衔与镳长短不一,略有差别。
衔是横勒在马嘴里,以便驾驭的器件,即马嚼子,另一端在马嘴外侧,与镳相接。镳是饰在马颊上的。成套的衔与镳出土时,互相联结在一起,使人们了解到当时使用的情况。
七、鎏金熏炉
此炉1981年5月在阳信墓南平地时发现。高7厘米,口径4厘米,盘径9厘米。
形体较小,通体鎏金,盖为半球形上带环钮,盖面铸出柿蒂纹,并有三角形和菱形镂孔,炉身圆腹,子母口,下有细柄,柄饰突出的带纹,用三个铆钉把柄固定在圆座上。
第二节 铜器
铜器是青铜器的简称。在中国考古学上,夏(前21世纪—前16世纪)、商(前16世纪—前11世纪)、西周(前1l世纪—前771年)、春秋(前770年—前476年),都属于青铜器时代。人类开始利用的铜,是“纯”铜,即天然铜,也叫红铜。青铜器,主要指先秦时期,用铜锡合金制作的器物。所谓铜礼器,就是铜祭器,是西周规定的整套礼制。铜器铭文,也称金文、钟鼎文,指古代青铜器上的文字,以别于后世的小篆。
青铜器在不同发展阶段中形成了各个时期的风格特征。据文献记载,远在4000年前的夏代,就已经铸造铜器,商代铸造技术有所提高,器类增多,造型准确,器壁匀薄,器身上饰有粗疏的动物纹、几何纹。商代后期的青铜器,制造水平达到了高峰,造型庄重,花纹细密,有祭祖、赏赐的铭文。战国时期青铜器向日常生活用具方面发展,而错金银技术提高了。秦汉以来,青铜器仍有所创新,轻便、精巧、实用是其特点。
茂陵博物馆收藏的铜器都是汉代工艺的精制品。
一、铜鼎
1981年5月发现,是阳信墓南出土的200余件中18件上刻有铭记之一。高19.5厘米,口径18.5厘米,腹径24厘米。其形制,口微敛,平唇,腹侧附两长方形耳,腹扁圆,饰凸起弦纹一周,下列三足,弧面形盖,上列三个环状纽,形中一纽上刻“×”符号,盖外侧与鼎腹外侧各刻铭文一处,盖铭为:“阳信家铜二斗鼎,盖并重十四斤四两,四年二月,工官得指造,第十二,函池。”腹铭为:“阳信家容二斗,并重十六斤,六年第十七,黄山。”
二、铜钫
西汉容器。1980年9月5日,在兴平县西吴乡齐家坡村发现,腹见方17.05厘米,上口见方11厘米,高37.4厘米,底12厘米。其形制,方口,长颈深腹,圈足,肩部有对称铺首衔环,素面。
三、铜温酒器
1981年6月在阳信墓南平整土地时发现。炉身高7.9厘米,口径8.8—13.6厘米,承盘高1.5厘米,杯高4.1厘米,口径长1.5厘米,杯与炉通高10.3厘米。此件温酒器,炉椭圆形,敞口,直壁,平底,下设三足,炉腹部有向外平伸的一个长把,柄端作桃形,炉底有盛灰盘,炉壁镂三角形孔,底镂两排条形孔,炉的口沿有四个方形支钉,炉承盘三足,手柄。
四、铜弩机与镞
1980年9月在兴平县南位乡道常村出土。弩,是中国古代先进的远射兵器。弩机则是安装在弩臂后部的瞄准和发射器械,其原理与近代火枪扳机相同。铜镞是安装在箭杆上的箭头。西汉的弩机和箭镞,均精巧实用。
五、斗
斗,即铜勺。是1981年5月在阳信墓中发现。为古代舀水的器具,《仪礼》:“司宫设罍,水于洗东,有枓。”枓即“斗”字。斗体一般呈椭圆形,腹较深,有圆筒形短柄,柄端有銎(音穷),可安木把,銎内尚有残留杉木痕,短柄背面刻铭文九字,“口平三邑家,斗重二斤”。
六、灯
1981年5月在阳信墓中发现。高37.1厘米,口径18.3厘米,底座径11.85厘米。灯作豆形,灯盘敞口,直壁,喇叭口形底,高柄,柄的中部有四条弦纹,下部有三条弦纹,灯盘与灯座分别铸成,盘心竖一根钎,盘底铸出柱榫,以插入柄端的銎内。灯盘外侧横刻铭文12字,“阳信家铜锭,高尺六寸,重九斤。”
七、日光镜
镜是古代照脸所用的铜镜,一般作圆形,照脸的一面磨光发亮,背面大都铸有扭和纹饰。这件日光镜发明于西汉。1986年3月11日在兴平县店张南堡子发现。圆形,直径11.2厘米。体轻较薄,周边作半圆形16个内向连弧纹,四叶纹纽座,座外有方形铭带,铭曰:“见日之光,天下大明。”铭外饰四乳丁纹及草叶纹。背面桥形钮。
八、铜漏壶
漏壶是中国古代的计时仪器,历代形制不一。传说中宋人罗泌所撰《路史》说:“黄帝时,浮箭为泉,孔壶为漏,以考中星。”比较醒目,并无确证,不足为信。但漏壶的使用,在春秋末或战国初期是可信的。《史记·司马穰苴列传》中有(齐景公时)司马穰苴“立表下漏待贾”之句,就是证明。大概到秦末汉初才有了特制的漏壶。漏壶一直沿用到明代,西方钟表传入中国以后,还并行地使用了一段时间。据载清朝乾隆时制造的漏壶,造型复杂而精确,当是漏壶计时仪器收尾的一次制作。
漏壶形制分为沉箭漏、淹箭漏、浮箭漏三种。1958年夏季,陕西兴平县砖瓦厂发现西汉早期墓葬器物——铜漏壶,是一种沉箭漏,它为圆筒形,素面,上有壶盖,下有三足,通高32.1厘米,口径10.6厘米。壶盖上有提梁,盖和梁的中央有正反对应的长方形插箭孔各一个,长1.75厘米,宽0.5厘米,用以穿插刻有时辰的标尺。壶身底端有一出水管,长3.8厘米,与筒壁垂直,其内径为圆锥形,外为圆柱形,口径0.3厘米,内外相接形成漏斗状,漏水即从管水平流出。这件漏壶也叫“漏刻”或“铜壶滴漏”,是中国西汉早期的计时仪器。
九、铜甗(yǎn)
甗,古代炊器,相当于现在的蒸锅。1961年在兴平县南位乡陈阡村出土。全器上下分为甑、釜、炉三部分合成。甑,小圆口,上有益,有箅,置食物,可以蒸。釜圆口,圈足,肩部有对称铺首衔环,置水,可以煮。炉在下部,可以填炭,烧火。
十、铜龟负螺山
兴平县西吴乡齐家坡村发现,龟为铜铸,是缩颈爬行状。龟背中空,边饰海波纹,内残存有海螺壳,镶嵌堆砌的假山,可能是表现海龟负仙山的传说。
十一、铜盆
1981年5月阳信墓南出土,高9厘米,口径32.7厘米。捶鍱制成,内壁鎏金,口沿下有鎏金宽带纹一周,腹下部及盆底呈浓黑色。
十二、臼
1981年5月阳信墓南出土,高6.2厘米,口径5.7厘米,底径4.8厘米,深5.2厘米。直口,圆筒形腹,平底,口沿与腹铸宽带纹一周,体形似药臼。附有磨棒,圆柱状,实心,长15厘米,宽1.5厘米。
十三、槽
1981年5月阳信墓南出土。高14.5厘米,长26厘米,宽8.8厘米。长方形,口大底小,槽壁弧形,底为圆底,四蹄形足,两长壁外各有铺首衔环两钮。
十四、铫(diào音钓)
1981年5月阳信墓出土。高4.8厘米,口径1.26厘米。敞口,沿向外折,深腹,圆底,腹部外侧刻铭:“阳信家熨铫,容二升。”
十五、温手炉
1981年5月阳信墓中发现,高12厘米,口径9—10厘米。呈椭圆形,直口,上覆盖,四条蹄形足,炉身、炉足分别锻制后,用铆钉结合,底镂四组长条形孔,腹部向外伸出宽带形把,把端作桃形,盖面套一小环,盖面镂饰蒂纹及“S”纹,盖沿外侧镌铭文,一行八字“阳信家铜温手炉盖”。
十六、温手炉承盘
1981年5月阳信墓中发现。连把长29.8厘米,口径20.7厘米,高2.6厘米,底径14.5厘米。大口,外折沿,浅腹平底,圆盘,口沿向外平伸,有一长形把,腹外侧刻铭文:“阳信家尚卧铜温手炉承盘,重二斤四两。”
十七、提链火炉
1981年5月在阳信墓南平地时出土。高37.4厘米,口径23.1厘米,腹径20.3厘米。锻制,炉身圆形,腹下设三条蹄状高足,无盖。炉壁镂竖立条形九孔,便于净除灰烬,炉身外设二钮附提链,外壁刻铭文,二行9字“阳信家铜炉,容斗五升”。
十八、钟
1981年5月在阳信墓南平地时发现。圈足径19.3厘米,高44.3厘米,口径16.5厘米,腹径34.2厘米。小口微外移,鼓腹,圈足,无盖,腹上部均有微微凸起宽带纹各一周,肩部宽带纹,上刻铭文竖行12字“阳信家钟,容十斗,重二十九斤”。
第三节 玉器
一、白玉猪
兴平县大阜学校学生杨银升,1971年3月15日,参观茂陵文管所出土文物时,听完出土文物的介绍后,深受感动,回家将他爷发现的珍贵文物——白玉猪,积极送交茂陵文管所。长9.5厘米,高2厘米,宽2.6厘米。
二、四神纹玉雕铺首
铺首是中国古代装置门环的兽首底座。此件玉铺首1975年7月19日于汉武帝茂陵东581.4米,南201.4米处发现。玉质经北京地质博物馆鉴定,认为它的矿成分是蛇纹石化大理岩,即由“方解石”矿组成,属于软玉。玉料的来源,按照成分、色泽、外观组织、比重、硬度等与现在被称为“蓝田玉”的矿石很相近。因此推测这件四神纹玉铺首是用古代的蓝田玉料琢制而成。
玉铺首形制呈方形扁身,面饰“四神”浮雕,高34.2厘米,宽35.6厘米,厚14.7厘米,重10.6公斤。正面雕成兽面纹,张目卷鼻,牙齿外露,形象甚为凶猛。衔环鼻梁,环已残缺。兽面两边四神纹:左青龙、右白虎,龙、虎均作昂首、长尾、奔走状,姿态生动。在白虎之下有玄武,状作龟咬蛇;在紧靠青龙身躯处,有一回首钩喙的朱雀,兽面上端龙,虎间饰有线刻流云纹。铺首的背面有突起的长方形钮,上有方孔,可以穿榫,孔内还有原在门扇上镶嵌的遗迹。
三、谷纹琉璃璧
璧是古代朝聘、祭祀用的礼器,质地是琉璃(古玻璃)的璧较为罕见。这件谷纹琉璃璧,1975年7月19日,在汉武帝陵东581.4米,直向南201.4米处与“西汉四神纹玉铺首”同时同地发现,直径23.1厘米,口径4.8厘米,厚1.8厘米,两面纹饰相同,内为小形粒状旋涡纹一周,中心为单线轮廓圆,表面有一层白垩物,成对称图案。
第四节 陶器
一、陶灶
西汉明器。长18.9厘米,宽12.1厘米,高9.4厘米。1966年12月北吴村出土,灶呈弓形,泥质灰陶,灶门在正面中部,周缘有阴刻门框,灶表面有灶口3个,后边有烟雾形烟囱,灶面左右前后刻鱼勺,盂及棱形图案,右角残。
二、绿釉陶灶
1966年茂陵火车站出土,西汉明器,长20.90厘米,宽16.7厘米,高11.6厘米,灶呈弓形,前面中部有一方形灶门,周缘有阴刻门框带纹,凸起,灶面前后有两个灶口,凸起的烟囱残,其面部刻有鱼、盂、环、勺等棱纹。
三、陶壶
西汉殉葬品。1978年10月,兴平县西吴乡豆马村出土。高31.5厘米,腹径25.7厘米,口径12厘米。侈口,口沿下有一道凹纹,长颈、鼓腹、假圈足,肩有一对模铆,铺首衔环。肩腹上饰飞禽走兽等动物。
四、陶罈
1966年兴平县西吴乡豆马村砖厂出土。高13厘米,口径8.7厘米,腹16.5厘米,底6.8厘米。平沿直口,折肩有弦纹一道,腹上有飞禽走兽动物图案一周,鼓腹,平底。
五、陶豆
1979年12月1日茂陵油库出土,底径9厘米,高12.1厘米。敞口,浅盘,长螺旋柄,高圈足,体身有一层黄色釉。
六、陶鼎
1979年12月1日在茂陵油库与陶豆同时发现。高18.5厘米,口径14.9厘米,腹径23.6厘米。盖为球面形,上有三个钮,饰有虎、龙草叶纹,子口尖唇内敛,深腹,两侧有长方形附耳,圆底。
七、陶仓
1978年10月豆马村出土,高25.8厘米,直径19.8厘米,足高3厘米,口径7厘米。灰陶,上为圆形攒尖房盖,三排板瓦,顶部开一直径10厘米的囤口,筒状,仓身轮制痕迹明显。
八、陶盒
1973年9月10日马跑泉砖厂出土。高12厘米,口径18厘米,底径9.5厘米。灰陶敛口,唇上有子母口,折腹,平底,盖为半球形,上有三个小钮。
九、绿釉陶鸡
1973年兴平县庄头乡仪空西堡出土。高15厘米,长15.5厘米。高冠,昂首,翘尾,腹中空,臀部有孔,体身施绿釉,椭圆形足。
十、陶鸡
1973年兴平县庄头乡仪空西堡出土,高13.2厘米,长13.9厘米。灰陶,昂首,翘尾,腹中空不规则,椭圆形足,合模作仿痕迹明显。
十一、陶猪
1973年兴平县庄头乡仪空西堡出土,长嘴、短腿、鼓腹、腹中空,合模体身,施缘釉,后左足残。
十二、陶鸭
1973年兴平县庄头乡仪空西堡出土,长24厘米,高16.2厘米,勾首栖息状,椭圆形座,体身施缘釉,尾残。
十三、陶磨
1975年10月兴平县西吴乡北吴村出土,直径11厘米,厚3.1厘米。灰陶,圆形中部有1厘米大的磨孔,磨盘表面有以同心圆排列的磨点纹。
十四、陶屯
1966年2月15日兴平县西吴乡上官道村出土,高23厘米,灰陶,上为圆形攒尖式房顶,三排板瓦,腹部开一直径3.7—4.6厘米的囤口,缘下有针根大小圆退气孔。
十五、陶钵(缽bō)
1979年12月1日,咸阳县马跑泉乡 马跑泉村村西建筑茂陵油库时,掘土发现西汉陶钵,高5厘米,口径12.3厘米,底径5厘米。灰陶,敛口,平底,腹下收,轮制痕迹明显。
十六、陶瓮
1979年12月1日,咸阳马跑泉乡,马跑泉村村西建筑茂陵油库时,掘土发现西汉陶瓮,高22厘米,腹径27.5厘米,口径14.8厘米,底径12.8厘米。灰陶短颈,底内凹。
十七、陶筒瓦
1966年2月8日,道常村发现西汉陶筒瓦,长45厘米,径13.4厘米。泥质灰陶,半圆筒状,表面1/2饰有绳纹,端残。
十八、黄釉陶仓
1966年兴平县南位乡陈阡村出土,高24.2厘米,直径14.8厘米,足高2厘米,口径5.2厘米,上为圆形攒尖房,三排板瓦,顶部开一直径5厘米的囤口,状仓身,上下各饰三组三道阴弦纹,平底三足,塑成樽抱头的猴头。
十九、陶奁
兴平县西吴乡齐家坡村出土西汉陶奁,高23.5厘米,直径20厘米,足高3厘米,口径19厘米。圆筒状,外饰有云纹及飞禽走兽等图案,盖顶为庐山尖状,三足为兽头形。
第五节 汉代空心砖
一、朱雀纹空心砖
兴平县西吴乡上官道村杨凤芹交,长114.5厘米,宽36厘米,厚17厘米。
此件朱雀纹空心砖,系西汉时为泥质灰陶,呈长方形,正面饰浮雕对称的朱雀纹,两头向外,两尾中上部饰一颠倒的桃子,前右两侧均饰朱雀纹。
二、龙纹空心砖
1969年7月3日兴平县西吴乡北吴村出土,长37厘米,宽18厘米,厚7.6厘米。
此件空心砖,系泥质灰陶,为西汉时期烧制,长方形,正面中饰浮雕龙纹,前右侧均饰有龙纹,左侧已残。
三、玄武纹空心砖
1974年8月29日兴平县南位乡道常村集体平地时发现。长117.5厘米,宽37.5厘米,厚17.8厘米。西汉时期烧制,泥质灰陶,呈长方形,正面中刻有浮雕龟蛇交尾纹,动物头面向内,中有草叶纹,把玄武(龟、蛇)隔开。
四、白虎纹空心砖
1974年8月29日,在兴平县南位乡道常村,社员集体平地发现。泥质灰陶,西汉时期烧制,残长45.5厘米,宽14厘米,残厚14厘米。呈长方形,一侧饰刻有虎纹。
第六节 瓦当
一、云纹
兴平县南位乡道常村出,为西汉时期烧制,泥质灰陶。外径15.45厘米,厚1.7厘米。
其形制,由同心弦线划分的三重区间,中心饰圆乳突出,外有一周联珠纹。第二区间饰半单线圈云纹,第三区间菱形和三角格纹。
二、屯泽流池
1975年8月10日,在霍光墓附近出土。兴平县西吴乡豆马村平整土地时发现。直径18厘米,厚2.8厘米。“屯泽流池”瓦当,其形制,中央有圆乳突起,外饰单线圈,当面分成四个扇面,用十字双格线隔开,字体系小篆。唯边较宽,边1/4残。
三、光(*(左白右龠))凷宇
1975年8月10日,兴平县西吴乡豆马村村民,在霍光墓附近平整土地时发现。泥质灰陶,直径18厘米,厚4.8厘米。中心有圆乳突起,乳外饰单线圈。当面用十字双格线,分成四个扇面,字体系阳文小篆。当边为阳刻双线纹饰。
四、道德顺序
1975年8月10日,霍光墓附近出土,直径15厘米,厚3厘米。其形制与“光(*(左白右龠))凷宇”当面相同,唯单线边部分残缺。
五、上林(二字瓦当)
兴平县南位乡策村出土,泥质灰陶,直径17厘米,厚5厘米。当面有单线轮廓,内置阳文篆书“上林”二字,按上下排列,笔画布局匀称,宽边,周边部分残缺。当背边棱突起有绳勒割及作仿时,手抹过的痕迹。
六、十二字瓦当
1974年8月28日,在南位乡道常村出土,直径19.3厘米,长筒长9厘米。形制圆形,宽边,当面有两圈篆书文字,中有双线“十”字纹,外圈八字“天地相仿、与民世世”,内圈四字“中正永安”。
七、加气始降
1975年8月10日,在霍光墓附近平地时发现。直径19.3厘米,厚5厘米,外缘有双线轮廓圆内中部有突起的圆心及连接的双线“十”字纹,把当面分成四个扇面,每扇面分书“加气始降”。字体篆字。
八、千秋万岁
这件“千秋万岁”瓦当,出土地点不详,直径18厘米,厚2.3厘米,当面形制,有单线轮廓圆,中部圆乳突起,及连接的双线十字纹,把当面分成四个扇面,每扇面分书一字,字体小篆,边轮残1/3,当背中部凸起。
九、延年益寿
1974年7月15日,兴平县银行集体交献。直径14.9厘米,厚2.5厘米。泥质灰陶,双线轮廓,中心圆乳突起,中有双格线,分成四个扇面,每个扇面各书一字,“延年益寿”,阳文小篆。
十、长生未央
1974年8月24日,群众交献。泥质灰陶。当面直径14.5厘米,厚2.45厘米。宽边,有单线轮廓圆,中心有圆乳突起,圆乳外有一圈单线,连接双十字线,把当面隔成四个扇面,扇面分书“长生未央”,字体为阳文小篆。
十一、长生无极
出土于未央宫遗址,系私人家藏,征集而来。亦是泥质灰陶,面径16.8厘米,厚2.6厘米。宽边,有单线轮廓线,中心点有圆乳突起,乳外又有一圈单线,及双十字线,把当面分为四个扇面,每个扇面各书一字,“长生无极”,字体为阳文小篆,苍劲挺拔。
十二、泱茫无垠
1975年9月18日,群众交献,泥质灰陶。面径18厘米,厚2.5厘米。宽边,并有单线轮廓线,中心有圆乳突起,乳外又有一小单线圈,连接双十字线,分当面为四个扇面,每个扇面各书一字,“泱茫无垠”,字体阳文小篆。
十三、流远屯美
1975年11月3日,茂陵博物馆征集,出土于霍光墓北100米处,泥质灰陶。当面直径为16厘米,厚1.01厘米。中心圆乳突起,乳外饰单线圈。用双十字格线,分成四个扇面,扇面分书“流远屯美”。字体阳文篆书。瓦当右边当边1/2残缺,对字无伤损。
十四、咸况承用
这件瓦当,是汉武帝茂陵附近出土,泥质灰陶,当面直径为14厘米,厚2.4厘米,宽边,并有单线轮廓线,中心圆乳突起,乳外有一圈单线,连接十字线,把当面分作四个扇面,每扇面各书一字,“咸况承用”,字体小篆。
十五、醴泉凉府
此件瓦当,也是汉武帝茂陵附近出土,泥质灰陶,直径14厘米,厚2.5厘米。宽边,有单线轮廓线。中心圆乳突起,乳外饰有一圈单线,与双十字线相连接。分当面为四个扇面,各书一字,“醴泉凉府”,字体篆书。
这些馆藏文物,其中有光彩照人的鎏金马、工艺卓绝的高擎竹节熏炉、玉雕铺首、琉璃璧、错金银铜犀尊等30多件稀世珍宝,被国家定为一级文物,曾在美国、日本、加拿大、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倍受赞美。尤其是鎏金马和高擎竹节熏炉上刻有高度、重量、制作和主人铸造年月,有的还刻有容积,为研究西汉的工艺技术、度量衡制度和经济生活状况提供了难能可贵的第一手材料,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价值。
第七节 馆藏古籍
茂陵博物馆收藏古籍书目表
茂陵志/陕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西安:三秦出版社,19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