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两汉帝陵之形势及分布 (一)西汉帝陵
王子云
秋色从西来,
苍然满关中,
五陵北原上,
万古青濛濛。
——唐 岑参
箫声咽,
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
年年柳色,
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
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
西风残照,
汉家陵阙。
——唐 李白
中国帝王之盛营山陵始于秦始皇。然秦祚短,除始皇陵外,二世子婴之墓均简芜不足道。其能立有规模制度,处以开朗雄伟之地势而自成一系者,则当首推西汉各陵。西汉十一帝均葬于陕西关中咸阳长安一带之高原上,修整巍峨,于百数十里外即可望见。其中除文帝灞陵系就灞水崖岸依山起陵及宣帝杜陵系筑于长安东南之鸿固原上而外,余九帝皆葬于渭水北岸之咸阳原上,面临渭水,遥对终南,气势雄阔,无与伦比。
咸阳原一名毕原,又曰毕陌,原为周文王子毕公高之封地。又因周初王季曾都于毕之郢邑,亦曰毕郢。以在咸阳之北,故通称咸阳原或咸阳北阪。为一东西横亘之土原,东起咸阳东北之高陵县境,西达武功东原,绵延百五十余里。原上广阔如平地,满列墓冢如星罗棋布,尽为周秦以来帝王后妃王子公主将相名臣归骨之所。惟以年代悠远,除极少数外,墓前大多已失碑碣标识而不能指出为何人之墓地矣。汉代九帝陵夹立其间,修平高峨,佼然独异,大有俯视群伦,独步千古之概。
古者帝王多尚薄葬,所谓不封不树,率无丘陇可见。孔子曾云:古者墓而不坟。《春秋纬》云:“天子三仞,树以松。诸侯半之,树以柏。大夫八尺,树以药草。士四尺,树以槐。庶人无坟,树以杨柳”。是周以前之坟制,其形实甚矮小,殷商以前更无论矣。自嬴秦兴起,极务骄奢,养生固求豪华,送死亦极尽奢侈。观其命名天子之墓为“山陵”,可知兴建规模之宏大。虽终秦之世,仅盛营始皇一陵,然帝陵之盛大营造实自秦始。汉继秦后,对帝王山陵之兴筑亦尽极炫耀,当时虽有规定之制度,但今日吾人所见之汉陵,其高大实远过之。陵之外形为正方锥形,似金字塔而无顶,远望如一小山。四周之坡度及棱角,虽经两千年之风霜,犹极修整,足见当日建造工程之坚固。各陵虽筑于平地上,但以其地位多居于高原之巅,故益显其外体之伟大。在咸阳原上之九帝陵中以武帝茂陵之规模最大。其陵约高二十余丈,在相距八十里外之西安城垣上遥望之,犹如一矗立之山丘。
筑于咸阳原上之西汉各帝陵,自西而东,有若行列。其间距离五里至二十里不等。最西者为武帝茂陵,位于兴平县之东北。次为平帝康陵,次为哀帝义陵,位于咸阳之西北。次为成帝延陵及元帝渭陵,位于咸阳正北。次为昭帝平陵,位于延渭二陵之东。再次为高帝长陵,位于咸阳东北。最后为景帝阳陵及惠帝安陵,则位于高陵县之西南。各陵前均有清乾隆间毕沅所立石碑。兹依据《咸阳县志》及日人足立喜六之《长安史迹考》,并参以今日各陵实存情形,图列各陵方位如下:
关于各陵方位记载,各书稍有出入。近世考古家对各陵之正误颇为怀疑,正误辨正亦甚有理,其详见后章。此段乃依照一般公认及毕碑所指者为据。
(二)东汉帝陵
东汉定都洛阳,故其帝陵亦均在洛阳附近之北邙山。考北邙亦称北亡,因自周秦以来即为帝王将相埋骨之所,故以亡山称之。以在洛阳之北,故称北亡。实际上所谓邙山,亦与关中咸阳原相同,仅为一横亘之高原。东汉诸帝陵亦系筑于高原上之高处,远望亦如山丘,惟观察其现存之外形,其方锥形之棱角,则远不及关中各陵之整齐与显明。
除光武原陵在孟津县境,献帝禅陵在修武县境,殇帝康陵已无陵丘可考而外,余九帝均在洛阳境内,陵前均有乾隆初年洛阳知事龚松林所立石碑。兹以各陵现存情形并参照《洛阳县志》及《汉书·注》所记,以今日洛阳城为中心,图列各陵之位置如下:
东汉各陵以明帝显节陵最宏伟,而以冲帝怀陵及质帝静陵为最小。其方位各书记载亦颇有谬误。如光武原陵,据《后汉书·注》引皇甫谧《帝王世纪》均谓在洛阳西北十五里,但实际位于今洛阳东北四十五里,已属孟津县境。记明帝显节陵谓在洛阳东南三十七里,章帝敬陵在洛阳西北三十九里,实际此二陵固同在洛阳之东北。又谓桓帝宣陵在洛阳东南,而实在洛阳之东北,兹就今日各陵实际情形,依帝序表列如下:
汉代陵墓图考/王子云著.—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