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论著 > 风水与西汉陵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九、奢哉渭陵

韩养民


  渭陵是汉元帝刘奭(前76—前33)和皇后王政君(前71—前13)的同茔异穴陵墓,位于咸阳市渭城区周陵乡新庄村西南约600米处。
  1.撞亡秦钟汉元帝
  汉元帝刘奭,是汉宣帝与许皇后在民间所生之子。汉宣帝即位,刘奭年仅二岁。地节三年(前67),封刘奭为太子。黄龙元年(前49)即位,是为汉元帝。
  据《汉书》记载,汉元帝多才艺,善史书,能鼓琴吹箫,“柔仁好儒”,“征用儒生,委之以政”。“好儒术文辞,颇宣帝之政”,朝廷要职多为儒生担任。如以“明经洁行”仕至御史大夫的贡禹,以《鲁诗》致仕、代贡禹为长信少府、御史大夫的薛广德,以《诗》仕为御史大夫、丞相的匡衡,主持石渠阁会议、评《五经》同异的名儒萧望之等。倘若说,汉武帝尊儒术仅是提倡而已,那么汉元帝尊儒术已作为制度实践到社会政治体制中。当此之时,攻读五经成了干禄仕进的敲门砖。
  汉元帝为太子时,见宣帝用法过峻,未免太苛,趁机进言宣帝用儒生,遭宣帝疏远,曾预言:“乱我家法者,太子也。”宣帝这一预言却是独具慧眼,而且为元帝的历史证明是言中要害。元帝即位后,关东十一郡国闹水灾,人民相食,元帝却只知打猎取乐,“日日撞亡秦之钟,听郑、卫之乐,驰骋干戈,纵恣于野”(《汉纪》卷二二)。而宗室贵族极度奢侈,一般官僚也“贪财贱义,好声色,上侈糜,廉耻之节薄,徭辟之意纵”(《汉书·匡衡传》),加之自然灾害严重,社会矛盾尖锐,汉宣帝中兴局面已去不复返了。
  值得补充的是,在汉元帝统治期间,重用宦官,宦官弘恭,石显专权,任石显为中书令,执国柄,赏赐达一万万钱。赋役繁重,西汉开始由盛而衰。
  竟宁元年(前33),正月,元帝赐王樯为阏氏,为太子举行冠礼,不久,他就死于未央宫,享年42岁,在位16年。同年七月,葬渭陵。
  2.后妃墓
  汉元帝皇后王政君(前71—13),祖籍东平陵(今山东济南东)人。祖父王贺是汉武帝时的绣衣御史,父王禁,为廷尉史,好酒色,妻妾甚多。儿子八个,女儿四个。政君是正室李氏所生。李氏除生政君外,还有两男,嫡长子王凤和四子王崇,至于王曼、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等兄弟六人,均为庶出。王政君自幼读书鼓琴,一学便会。五凤四年(前54),18岁的王政君入掖廷为“家人子”。适值太子刘奭爱幸的妃子司马良娣患病,危在旦夕,太子遍访名医,终无疗效。司马氏在弥留之际:向太子说:“妾死非由天命,可能是姬妾心怀妒忌,咒我至死。”说着,泪下如雨。太子也哽咽不止。过了数日,司马氏便死了。太子悲痛不已,不再与其他美人相见。宣帝闻讯,十分着急,便嘱王皇后,选后宫宫女数人,赐给太子。及至太子入宫,便选五人,站立太子身旁。时太子思念良娣,不愿选人,只是父皇善意,勉强瞧了一眼,信口说道:“有一佳人尚可。”是时,王政君靠近太子,衣绛衣,女官便以为看中这绛衣女郎,立即向宣帝禀报,遂下令把政君送入太子宫。王政君初入宫,好多日不见召幸。及至太子悲情稍减,偶与政君相遇,见她妖艳无比,惹得太子意动神摇,好像得了仙女一般。是晚令她侍寝。说也奇怪,太子本有姬妾十余人,七八年间不生一子,偏是政君得幸,便生一男,宣帝大喜,取名为骜,号太孙。过了两年,宣帝死,太子即位,是为汉元帝。王政君也被立为皇后,子以母贵,王政君所生之子,自然是皇太子。
  王政君立为皇后之后,其父王禁位特进,王禁弟王弘任长乐卫尉。王禁长子王凤为卫尉侍中。竟宁元年(前33)元帝死,太子刘骜即位,王政君为皇太后,王凤为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王氏从此得势,所以史书上载“王氏之兴自凤始”。不久,王氏兄弟五人同日封侯,执掌权柄。平帝时,王政君以太皇太后临朝,侄王莽为大司马,领尚书事,专权妄为。王氏一门凡十侯、五大司马。8年,王莽代汉,新莽始建国五年(13)二月,王政君死,享年84岁,合葬渭陵。史家班彪评道:王政君“历汉四世为天下母,享国六十余载,群弟世权,更持国柄,五将十侯,卒成新都”(《汉书·元后传赞》)。盖棺论定,对她的功过这一结论是公允的。
  元帝的后官里,除了王皇后外,还有傅昭仪、冯婕妤两位佳人,受宠一时。王政君被立为皇后不久,就受到冷遇,汉元帝就宠爱傅昭仪。傅昭仪,系河内温县人,早年丧父,母亲改嫁,傅氏无奈,流入长安,侍奉上官太后,颇为太后赏识,晋为才人,赐给太子刘奭,为太子宠幸,太子刘奭即位,是为汉元帝。汉元帝即位后,拜为婕妤。傅婕妤凭着那天生丽质,深得元帝欢喜。就是宫中侍女,亦能善待,宫中侍女人人感恩婕妤,有口皆碑。不几年,傅昭仪生下一女一男,女为平都公主;男名刘康。永光三年(前41),封刘康为定陶恭王。定陶恭王多才多艺,深为元帝宠爱,傅婕妤升为昭仪。元帝对傅昭仪、定陶恭王母子,喜爱有加,甚至皇后、太子,远所不及。喜新厌旧的元帝常有废太子而立恭王之心。此事,当时引起朝野议论,以《诗》致仕的儒生、时任光禄大夫的匡衡,曾上书规谏,劝元帝辨明嫡庶,不可见异思迁,超越尊卑。元帝遂令匡衡为太子太傅,但宠爱傅昭仪母子,依然如故。元帝死后,傅昭仪随定陶王至封国,称定陶太后。十年后,定陶恭王死,其子刘欣为王。成帝无子,绥和元年(前8),立刘欣为皇太子。次年四月,刘欣即位,是为汉哀帝(前25—前1),尊傅氏为恭皇太后,后改为帝太太后,元寿元年(前2)死,哀帝下令以皇后礼仪将祖母合葬渭陵,称“孝元傅皇后”。
  至于冯婕妤与傅昭仪贵贱不同。冯婕妤之父是宣帝时率兵击破莎车、累官至左将军、封关内侯的冯奉世,上党潞县(今山西潞城东北)人。冯婕妤为冯奉世长女,名嫒,由元帝纳入后宫,生子刘兴,冯氏亦拜婕妤,受宠与傅昭仪不相上下。冯婕妤在受宠时,还作了一件令时人称道不已的壮举,那是元帝永光五年(前39)冬,元帝与后宫妃嫔,去长杨宫射熊馆校猎,文武百官一律侍从。到了射熊馆,元帝在场外高座,左有傅昭仪,右有冯婕妤,还有后宫美女,不可胜述。元帝一生好打猎取乐,到了猎场,岂能静观。许多武将纷纷猎射,捕得飞禽走兽,到御座前报喜,元帝大悦。到了午时,元帝还是余兴未尽,跑到虎圈前,观看斗兽。两位佳人,自然侍奉。那虎圈中的各种野兽,原本各归各栅,不相连合。但虎圈官吏为讨好皇帝,便将各种野兽放至同一圈内,立即咆哮跳跃,互相斗殴。正在这时,忽有一只野熊,跃出虎圈,竟向元帝奔来,元帝御座前有栅栏拦住,野熊把前两爪攀住栏上,竟欲纵身跳入。吓得御座的佳人,魂魄飞扬,争相各顾奔命。傅昭仪也是抱头鼠窜。只见冯婕妤不慌不忙,挺身向前,挡熊而立。元帝见此大惊,正要呼她躲避,恰好武士跑来,各持兵器将野熊打死。冯婕妤脸色如旧,漫步而归。元帝便问道:“猛兽前来,人人逃避,你为何反而向前?”冯婕妤道:“妾闻猛兽抓人,得人便止。我恐熊至陛下,侵犯陛下,便以身挡熊,免得陛下受惊。”元帝听了,赞叹不已。傅昭仪听了自叹不如。经过这次佳人救皇帝,元帝拜冯婕妤为昭仪,封其子刘兴为中山孝王。到了这时,傅、冯两昭仪,位均势敌,两不相上下了。冯昭仪日渐得宠,冯奉世父子,并列公卿,显赫一肘。元帝死后,冯媛为中山孝王太后,随王就国。
  3.陵园
  渭陵在今咸阳市渭城区周陵乡,陵园为夯土城垣,平面近方形,边长400—410米,墙基宽4.5米,每面各辟一阙门,现东、西、南门阙址仍存,残高2米,阙址周围散布砖瓦残片及文字瓦当等。在陵园中央是夯筑封土,呈覆斗形,底边长175米,顶边长50米,高25米,陵园西北为王皇后陵,距帝陵约380米,东北350米处为傅昭仪墓。
  王皇后陵在今周陵乡新庄村,是同茔异穴的合葬墓。因王皇后活了84岁,是西汉末年的老寿星,所以又称此陵为“长寿园”,平面呈方形,方形陵是西汉最尊贵的葬礼。长寿园边长300米,四面各辟一阙门,可喜的是四门阙址依然残存,四门阙址依然堆积有汉代砖瓦及“长乐未央”,“长乐无极”等文字瓦当,也曾出土令专家称颂不已的玉马、玉辟邪等。夯筑封土居陵园中央,呈覆斗形,封土前有清代陕西巡抚毕沅误立的“周康王陵”碑一通。
  在新庄村、帝陵东侧,又有傅昭仪之陵墓。因陵位于帝陵东侧,又称“渭陵东园”。王莽执政时,借口傅昭仪“冢高与元帝山齐”,调集10余万人,历时20余天,将东园冢夷平,遂成废冢。近年文物普查时,尚存东园残冢,东西长170米,南北宽150米,残高2米。附近村民称残冢为“塌塌冢”。现存如此低矮的墓冢,可能就是被王莽夷平的傅昭仪的残冢。
  在渭陵北360米处,近年发现一处建筑遗址,东西长约200米,南北宽约100米,建筑墙基、平面方砖、居住面尚存,还出土了一批精美的玉雕动物,有玉马、玉熊、玉辟邪、鎏金错银铜鼎、铜编钟等,做工考究,造型精美,小巧玲珑。从遗址和出土文物分析,可知此处当为礼制建筑。
  元帝建筑渭陵时,关东11个郡国闹水灾,庶民相食,惨不忍睹。而撞亡秦之钟的汉元帝,却兴师动众,耗资亿万为自己修建坟墓,真是骄奢淫逸到了极点,如此荒淫腐朽,江山岂能稳固?
  4.陪葬墓
  渭陵陪葬墓群在帝陵东北500米处。这些墓群排列有序,东西四行,每行七座,俗称“二十八宿墓”,面积约5万平方米。原有封土28座,现尚存12座,均呈覆斗形,底边长20—37米,残高1.5米—8米。《重修咸阳县志》又称这一墓群为“七妃墓”,“七”自然言其多,并不是元帝只有七个妃子。但从出土的文物分析,这些墓很可能是元帝的妃嫔之墓。近年来在墓区发现建筑遗址,曾出土“长生无极”、“长乐未央”和“永奉无疆”文字瓦当,以及残砖瓦和散水卵石等。
  在帝陵南约500米处,东西排列着5座汉墓,因距渭陵较近,疑为渭陵的陪葬墓。
  据《汉书》等记载,陪葬元帝陵的达官、近臣有王凤、王莽的妻子和冯奉世等,但墓址不详,仅从文献记载简述如下:
  王凤(?—前22),东平陵(今山东济南东)人,字孝卿。妹王政君为元帝皇后。初为卫尉侍中。及至成帝即位,拜舅父王凤为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不久,其弟五人同日封侯。成帝无心国政,朝廷一切政务由王凤办理,内外官吏皆出其门下。王凤专权11年,阳朔三年(前22)八月死,据《汉书·元后传》载:汉成帝“临吊赠宠,送以轻车介士,军陈自长安至渭陵”,可谓隆重之极。
  王莽之妻王氏,系昭帝末年丞相王诉的重孙女,王氏之父王咸,承袭祖父封爵为宜春侯。王莽18岁与王咸之女成婚。两人同姓,又同乡,夫唱妻随,孝敬老人,生活简朴。王莽母亲患病,三公九卿、列候派夫人探问病情,王氏出门迎接,衣短衣,腰里系着布围裙,客人误认她是王家奴婢。王莽代汉后,杀其子,王氏涕泣失明。地皇二年(21),王氏死于长安,“谥曰孝睦皇后,葬渭陵长寿园西,令永侍文母,名陵曰亿年”(《汉书·王莽传》)。长寿园是王政君的陵园,在渭陵西北,王莽代汉后,改太后为“新室文母”,让其侍奉姑母。近年曾在渭陵附近出土“亿年无疆”的文字瓦当,也许这些遗物就是从“亿年陵”中出土的文物。“亿年陵”现已无法寻觅。
  冯奉世(?—前39),字子明,祖籍上党潞县(今山西潞城东北)人,后徙杜陵。其先冯毋择、冯去疾、冯劫皆为秦将相。到了汉文帝时,其先冯唐,曾为代相,名噪一时。汉武帝时,冯奉世以良家子选为郎。昭帝时以功补武安长。不久,学《春秋》,读兵法,前将军韩增选为军司空令。宣帝时,以卫侯持节出使大宛。时莎车贵族杀汉官员,破坏汉在西域的统治,他率兵击破莎车,莎车王自杀,威振西域。宣帝封冯奉世为光禄大夫、水衡都尉。元帝即位后,为执金吾。其长女冯媛选入后宫,封为婕妤,生子中山孝王刘兴。永光二年(前42)秋,陇西羌人反,元帝派冯奉世率1.2万人以领兵屯田为名,屯驻临洮(今甘肃岷县),之后率兵合击击败羌人。次年二月,胜利返回长安,封为左将军,赐爵关内侯,食邑500户。永光五年(前39),冯奉世去逝,葬渭陵。因他是外戚,在其坟墓周围营造了园邑,也许冯昭仪之陵布在冯氏墓园附近。


汉代雄风—风水与西汉陵/韩养民编著.—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1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