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墓
刘庆柱,李毓芳
董仲舒(公元前179~前104年),广川(今河北景县西南广川镇)人,汉代哲学家,自幼攻读儒家典籍,景帝时为博士。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董仲舒建议汉武帝尊崇孔子的学说,汉武帝采纳了他的意见,抑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在中国封建社会长达两千多年的统治地位。在教育上,他主张立太学,设庠序;在人事制度方面,提出州郡举茂才孝廉,开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科举之先声。董仲舒在朝廷当官后,家徙茂陵邑,年老时“去位归居”于此,后在茂陵邑家中去世。《太平寰宇记》卷二十七记载:“董仲舒墓在县(兴平)东北二十里。”今兴平县南位乡策村东南250米,茂陵东北652米有一墓冢,当地群众称“次冢”,相传为董仲舒墓。此冢底部长71米、宽30米,冢高14.3米。
西汉十一陵/刘庆柱,李毓芳.—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