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时代的兵种构成是怎样的
惠焕章,贾鹏
为实现自己“大一统”的政治目标,汉武帝即位之后,便对负责“外事四夷”的军队建制进行了改革与调整。作为保家卫国,开疆拓土的西汉军队,经汉武帝的一番改革,其兵种主要由以下三部分构成,即“材官”、“车骑”、“楼船”。
“材官”,又称之为“材官蹶张”,指的是擅长开弓射弩,舞枪弄棒,形体彪悍的常规步兵。汉武帝时代,为了对付北边虎视眈眈的匈奴军队,汉武帝要求此兵种除应具备弓弩射术外,还必须熟练与骑兵、车兵的协同作战能力。
“车骑”分为车兵、骑兵。车兵又分为“轻车”与“武刚车”两种。骑兵亦有“轻骑兵”与“重骑兵”两种。前者主要是利用其快速机动的特点来进行长途奔袭、短距离冲锋等作战部署;后者则是用于负责运输,其中重骑兵则兼有长途行军和远距离作战的职责。“武刚车”亦要为整个作战部队提供防御依托,即要驻防扎营、后勤辎重运输等。
“楼船”,即是今天所说的海军。此兵种的设置,主要是为进行平定东南越一带而准备的。该兵种不仅要演练海上攻防的套路,熟悉海上行军及饮食的特点,而且对登陆后的作战能力亦有较高的要求。
此外,汉武帝为了保证各兵种的战斗力,还为其配备设施进行了从严、从精的要求。如对骑兵而言,马的素质是极为重要的,于是便大力提倡“马政”,命“太仆牧师诸苑三十六所,分布北边、西边,以郎为苑监,官奴婢三万人分养马三十万头”。甚至为了得到西域的“汗血马”,不惜代价地攻打大宛国,并最终如愿。
可见,汉武帝对于西汉军队的改建,大大地提高了兵种的作战与协作能力,为后来的北伐匈奴、西定西域、南平三越、东征朝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汉武帝刘彻百谜/惠焕章,贾鹏.—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