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刑名之学与文化、艺术、教育领域的复兴
胡芳
由西汉高、惠、文、景四代统治者大力提倡的,在汉初占据主导地位的黄老刑名之学是怎样一种学说呢?
黄老之学是托名黄帝之言,崇尚《老子》之术的一种学术流派。
它的特点是:强调君权和统一,主张文武并用,刑德兼施,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用镇压与拉拢相结合的手段巩固封建统治;用天地自然之道来附会人间世事、社会关系,把封建等级制度永恒化,以此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认为统治者只要顺从自然之道,简明法度,以静制动,就可以“无为而治”。其代表著作有《老子》、《经法》、《十六经》等。黄老思想的出现顺应了历史潮流,符合汉初社会现实,因此受到了朝廷百官和广大百姓的拥护和认可。尽管如此,黄老之学并没有独尊,汉代前期是以黄老之学为核心内容,吸取儒、墨,糅合阴阳、名、法,王霸杂用,构成了新的封建思想体系。
汉代前期的统治者在思想文化方面的政策,打破了秦代定法家为一尊的局面,只要有利于汉王朝统治的思想学术,都可以兼容并蓄。儒、墨等诸子百家在不同程度上相继复活,思想领域也活跃起来。一些文人学士参加政治活动,探寻“文武并用,长治久安”之策。文帝时贾谊倡导太学,虽未能实现,但朝廷礼聘秦博士,集诸子传说,置诗、书、礼、易博士。文帝多次下诏举士,亲自问策,授予要职,开汉代选士之端。贾谊的《治安策》、《过秦论》、《陈政事疏》,晁错的《论积存贮疏》、《募民实塞书》、《言兵事书》等都是千古名作。贾谊在一年之内连续升迁,官至中大夫;晁错也是当朝名士。《汉书·晁错传》载:“错数言宜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书凡三十篇。孝文虽不用,然奇其才。”
景帝即位后,选士、养士之权逐渐集中到皇帝手中,纳人为中央集权服务的轨道。朝廷中的博士在皇帝制定诏令和商议国事时,可以发表意见讨论时政得失,参与朝廷各种法令、政策、措施的制定和修改。儒学已经蔚然复兴,董仲舒、胡毋生以治《公羊春秋传》被景帝立为博士;伏生仍然以硕儒大师的身份讲授尚书;治学申(不害)、商(鞅),尤攻尚书的晁错在景帝即位后任御史大夫,深得景帝信任;以苏秦的游说辞和书信为主要内容的“纵横之学”,继续作为一种“热门”的显学而广为流传。文景时期,长安城中广立学馆,博士官在京讲学授课,全国各地郡县都派学生从师受业。这时,文化思想空前活跃,各类人才不断涌现,如司马相如、扬雄、邹阳、枚乘等都是当时的散文、辞赋大家。
当此之时,儒家代表人物袁固与道家代表人物黄生在汉景帝面前进行关于“汤武革命”的学术争论的事被司马迁载入史册。
当时汉景帝端坐在正中,袁、黄两人立在景帝面前,文武大臣有旁听者立于左右。
黄生滔滔不绝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并总结说:冠再破都必须戴在头上,鞋再新也只能蹬在足下,桀纣虽然不道也是人君,汤武即是圣贤也属臣下,“所以汤武非受命也,乃弑也!”
袁固则反驳说:当时天下人心皆归汤武,所以汤武是受命而立。并反问道:按照黄生的理论,汉高祖取代暴秦即天子位也是不对的吗?袁、黄二人争论不休,最后两人都将目光转向景帝,希望皇帝能支持自己的观点。
景帝面对这场争论也无法判定谁是谁非。景帝暗自思索:如果承认黄生正确,就等于承认汉高祖代秦而立是大逆;如果承认袁固正确,就等于说将来汉天子不道就可以取而代之。支持两人中的哪一位,都不利于汉朝的统治。看到群臣都等待着他的裁决,景帝沉吟了片刻只好说:
“食肉毋食马肝,未为不知其味也;言学者毋言汤武受命,不为愚。”模棱两可地制止了这件事。
有好事者将这件事告诉了窦太后。好黄老之术的窦太后认为儒生的气焰比较嚣张。为贬低儒家,太后令宣袁固入见,要问《老子》书。此举本来就有刁难找事的成分,不料袁固不识好歹,回答说:“此乃妇人言耳。”窦太后大怒,当即罚他下圈与野猪决斗,想让野猪咬死他,为自己出了这口恶气。迂腐的袁固这才知道自己得罪了皇太后,后悔已经是来不及了。袁固本是一介书生,被押到野猪圈里看见两只野猪呲着獠牙,红着小眼,弓着后腿支撑着庞大的身躯就要向他扑来,吓得腿抖如筛糠。幸亏景帝闻讯,一路小跑来到猪圈栅栏外,迅速将自己随身携带的一把利剑暗中递给他。事关生死之际,袁固这才鼓起勇气连滚带爬,奋力杀死野猪,得以死里逃生。
窦太后自己喜好黄老之术,还下令皇太子和外戚都得读黄老之书。直到汉武帝统治初期,窦婴、田蚡、赵绾都推行儒术,窦太后十分不悦,竟下令把丞相窦婴、太尉田蚡罢官,把御史大夫赵绾逮捕入狱,给尊儒学派以严厉打击。害得汉武帝只好把雄心暂时按捺下去,直到4年以后窦太后死,武帝才得以施展雄心,顺应当时的社会和历史条件,做到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初,休养生息,缓和社会矛盾,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的政治措施初见成效。惠帝四年(公元前191年)废“挟书律”,高后元年(公元前187年)又“除三族罪,妖言令”。汉朝廷多次派人“求亡书于天下”,许多散失于民间的书籍陆续收入朝廷。汉惠帝时广开民间献书之路,一些隐匿在民间的学者,开始从秦末战火的灰烬中寻求断简残编,致力于文化经典的辑佚工作。文、景两代也都特别重视收集图书典籍,景帝之子河间王刘德以金帛收购古籍,很多百姓都被重金吸引前来献书,河间王因此收集了许多难得的好书。早在刘邦入关之时,有远见卓识的汉丞相萧何首先将秦朝廷的国家图书档案保存下来。未央宫北边的天禄阁和石渠阁,是汉朝廷储藏图书典籍的地方,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档案图书馆。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恢复,文化教育提上日程。国盛而文兴,汉代地方官办学校制度创始于景帝时期。当时蜀郡文化落后,蜀地太守文翁每年都派学生前往长安从博士受业,司马相如就是其中之一。文翁还在市里设立官学,名为“成都学馆”,招募民间子弟学习并可免除其徭役。学成后依学生的成绩分派官职,优秀学生可被派做郡县吏。“县邑吏民,见而荣之。”数年间,争欲为学馆弟子,富人出钱而求之,于是蜀中学馆林立。鲁人申公在家授徒,独重诗孝,门下弟子约数千人。
汉景帝阳陵探秘/胡芳.—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