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墓的名称及形制
刘庆柱,李毓芳
长陵又称“长山”,也叫“长陵山”。如《水经注》卷八记载:成国故渠“又东迳长陵南,亦曰长山。”《三辅黄图》则称长陵为“长陵山”。刘邦的陵墓以“长”名陵,我们想这是因为长陵所在地古称“长平”或“长平阪”①的缘故。也有人认为,“长陵”是以西汉首都“长安”的第一个字命名的。
高祖陵墓封土的底部和顶部平面均为长方形。底部东西 153米、南北135米,顶部东西55米,南北35米,封土高32.8米。这与古代文献的记载大致近似②。
吕后陵在高祖陵东南280米,封土形状与高祖陵相同。其封土底部东西150米、南北130米,顶部东西50米、南北30米,封土高30.7米。
长陵与长安城隔渭河遥相对峙,南北相距27里。晴天丽日,如果站在未央宫前殿遗址的高台上,巍峨的“长陵山”清晰可见。
《汉书·地理志[上]》记载:“长陵,高帝置”。可见刘邦生前已为自己选址,修了陵墓。长陵的工程设计和施工主持者,可能是萧何与阳成延。
①《汉书·宣帝纪》卷八:甘露三年春,“使有司道单于先行就邸长安,宿长平。上自甘泉宿池阳宫。上登长平阪,诏单于毋谒。”如淳注曰:长平阪“在池阳南,上原之阪有长平观,去长安五十里。”颜师古注曰:长平在“泾水之南原,即今所谓眭城阪也。”《三辅黄图校证》第18页:“望夷宫,在泾阳县界长平观道东。”陈直按,“此宫遗址,今在咸阳顺陵村东北。”长平观所在的长平,应在顺陵附近。汉高祖长陵在泾河之南原,位于顺陵村东北,其地应为“长平”或“长平阪”。
②《三辅黄图校证》记载:“长陵山,东西广一百二十丈(据张澍揖本《三辅黄图》为“一百二十步,”此载为确。折今165.6米),高十三丈(折今29.9米)。”
西汉十一陵/刘庆柱,李毓芳.—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