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论著 > 唐代帝王陵墓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柒 唐肃宗建陵/三 陵园石刻

刘向阳


  建陵陵园内原置石刻的品类和位置与此前的乾陵、泰陵等大体相同,主要分布于陵园最南端朱雀门外长861米的司马道两侧和其它三门之外,计有石狮4对、石人10对、石马5对,每马左侧前后各有牵马驭手1个、鸵鸟1对、翼马1对、石柱(华表)1对;玄武门外另有石马3对。由于自然和人为的破坏,目前可见者惟42件(不包括清代及以后碑刻)。
  1.陵园石蹲狮
  位于陵园内城四门之外,各1对,共计8尊。其中,青龙门外南侧石狮高1.56米,长1.24米,胸宽0.87米;北侧石狮高1.50米,长1.30米,胸宽0.55米;两狮相距16米。朱雀门外东侧石狮高1.50米,长1.24米,胸宽0.8米;西侧石狮高1.57米,长1.20米,宽0.9米。两狮相距18米。白虎门(西门)北侧石狮高1.51米,长1.32米,胸宽0.55米;南侧石狮高1.55米,长1.34米,胸宽0.56米。两狮相距14米。玄武门(北门)东侧石狮高1.45米,长1.30米,胸宽0.75米;西侧石狮高1.50米,长1.40米,宽0.80米;两狮相距16米。
  建陵石狮均踞于双层石座上,形制与泰陵石狮基本相同,均鬣毛下垂,毛端回卷;胸肌强劲发达,前肢挺拔有力。它们或突目张口,虎视眈眈;或闭嘴嗔视,力量含蓄,威严地守护在陵园内城四门之外,整个造型雄伟生动,古朴逼真。
  2.司马道石刻
  位于陵园内城朱雀门之外至最南端两阙楼遗址之间。东西列间距60米。从南往北依次为:
  石柱
  石柱(或称华表)原置1对,现存东列1件。其形制与其它帝陵大体相同。惟石础座已不见此前帝陵石柱石座上所雕十二瓣覆莲环座,而代之以微凸圆盘环座。西侧石柱已倒埋在沟道之中,地面原处仅留两层础座。上层础座上圆下方,其中心有一直径0.43米、深0.25米的圆卯,座高0.53米,长宽各1.51米;下层座高0.15米,长宽各1.81米。东侧石柱裸露地面部分高7.60米,已断为两截。下半截安装在础座上,上半截顶端为一覆莲顶盖,其上雕一球体。石柱柱身亦阴线刻蔓草和瑞兽纹饰。
  翼马
  翼马1对,位于石柱之北28米处。翼马是象征吉祥和驱除鬼怪的神兽。建陵神道东侧翼马除前半身露出土外,后半身全埋在土崖中。西侧翼马除前右蹄略残外,其余完好。马高2.45米,身长2.4米,立于双层石座上,四蹄与上座相连。形制与泰陵基本相同。头顶生一独角,竖鬃耳而俯首,背宽体圆,肌腱强劲,卷云翼欲展而挺立,腹下凿流云,似在空中。从正面看跃然欲驰,从侧面看屹然耸立。雕刻之精致在诸唐陵中最为突出。
  鸵鸟
  鸵鸟1对,位于翼马之北32米处。分别雕于长1.81米,高1.21米,厚0.23米的石屏上。鸟身长1.45米,高1.10米,头颈弯曲折于翅外,全身被覆麟羽,尾微下垂,立于山巅,作回首张望状。鸵鸟是建陵诸石刻中仅有的高浮雕。
  仗马
  仗马5对,位于鸵鸟之北约32米处,每对仗马南北间距30米。马身残长1.48米~1.88米,残高1.20米~1.8米。体态肥硕,头饰络、辔头,剪鬃垂尾,鞍鞯俱全,惟其脖下正中雕有一直径0.18米的圆球状铃,这在唐陵石刻仗马中是罕见的。建陵仗马的左前、后原各有1个着武士装的牵马驭手,今仅存1件,仆倒在石马道东侧由南而北一号仗马西约50米处的沟岸上,牵马驭手无首,残高1.21米,宽0.59米。
  石人
  石人(翁仲)原置10对,现存19件,位于仗马北32米处。每对石人南北间距30米。东文西武。石人身高2.16米~2.65米,胸宽0.70米~0.90米。文官头戴有珰附蝉进贤高冠,着广袖袍衣,袍前绅后绶,腰系革带,饰双佩,高头舄露袍外,双手执笏于胸前,神态庄重肃穆。武官头戴高山冠,着广袖袍衣,袍前绅后绶,腰系革带,足着武士靴,靴头露袍外,双手拄剑,剑穗绕于剑柄,神态威严。
  建陵司马道石人文左武右的列班位置是不同于泰陵以前诸唐陵石人的,据《新唐书·仪卫志》(卷23上)记载:“朝日……百官就班,文武列于两观,……文班自东门(左)而入,武班自西门(右)而入……百官班于殿庭左右……”。这和建陵石人文左武右的列班位置是相吻合的。同时,建陵石人中文、武各10人的制式也合乎唐朝廷“朝日”的仪式。在唐朝廷文官中,只有五品以上的官员才有入朝序班的资格。按规定,文官入朝序班时,“先一品班,次二品班,次三品班,次四品班,次五品班,每班尚书省官为首。”这五个品级的官员中一至四品都是正、从各1人,惟五品是正一从二共3个人。这就比陵墓石人文官数多1人,好像不合制度,但如果把10个文官按五个品级的正、从品理解,就正好合乎唐代的礼制了。“武班供奉者立于横街之北,次千牛中郎将,次千牛将军,次过状中郎将一人,次接状中郎将一人,次押柱中郎将一人,次排阶中郎将一人,次押散手仗中郎将一人,次左右金吾卫大将军。”这个数目和建陵武官石人数目相吻合。由以上情况可以看出,建陵司马道列置文武各半的10对石人,且列班位置是左文右武,已不仅仅是简单的仪式,可能还代表着唐肃宗朝的文武百官衙署,这个问题可以从石人的服饰不同得到证实。
  建陵石刻是在“安史之乱”后唐朝社会经济由盛而衰的状况下雕置的。从各类石刻的风格来看,体态虽普遍较以前唐诸陵石刻体型略小,雕琢也较粗疏,但其本身雕刻比例较合理,刻工较精细,手法洗练,风格古朴且透有秀气,保留了盛唐时期的石刻艺术风格,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由于建陵司马道沿山设置,其两侧及南面都是深沟巨壑,道路崎岖难行,游人比较稀少,因而石刻保存比较完好,为现在保存石刻较多较完整的一座唐陵。
  

唐代帝王陵墓(修订本)/刘向阳著.—西安:三秦出版社,201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