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论著 > 乾陵文化研究(六)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武则天与“文章四友”

赵文润


  一代女皇武则天,不仅是杰出的女政治家、军事战略家[1],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女文学家、诗人[2]。这不仅表现在她撰写的碑文、诗篇等文学作品的内容丰富、语言绚丽,而且更突出地表现在她与许多著名文人的关系密切,具有息息相通的文人情结。史载,诗人杜审言“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为文章四友,世号‘崔、李、苏、杜’”[3]。武则天与崔融、李峤、苏味道、杜审言四位文人的态度,与同政治家、军事家相比较,少了许多严峻与猜疑,多了几分亲切与信任。因而备受崔融等文人的敬重与推崇。
  一 武则天与崔融
  崔融(653—706),字安成,齐州全节(今山东济南)人。自幼刻苦读书,少年时代即才思敏捷,擅长诗文。“初,应八科举擢第,累补宫门丞,兼直崇文馆学士。中宗在春宫,制融为侍读,兼侍属文,东朝表疏,多成其手”[4]。依清代史学家徐松据《册府元龟》、《唐会要》等史书考证,唐高宗上元三年(674)正月,崔融应“八科举”中的“词殚文律科”而考中[5],时年二十二岁。其后“累补宫门丞,兼职崇文馆学士”。崇文馆,原名崇贤馆。“显庆元年(656)三月十六日,皇太子宏(即李弘),请于崇贤馆置学士,并置生徒,诏许之”。“至上元二年(673)八月二十七日,改崇贤馆为崇文馆(避章怀太子讳也)”[6]。崇文馆实际上是设在东宫左春坊南的一所贵族学校。崔融考中进士后不久,便被唐高宗、则天武后任为“宫门丞,兼直崇文馆学士”,成为宫中贵族学校的教授,足见对他的信任。不仅如此,李显在东宫为皇太子时(680—683),“制融为侍读,兼侍属文,东朝(即东宫)表疏,多成其手。”这时唐高宗因病委托武后处理部分政务已多年,虽以高宗名义令崔融为侍读,实出武后心意,反映出武后深知崔融的多才精通儒学,堪当太子导师。太子李显亦甚为崔融的擅长诗文所折服,因而上奏表疏,多出于崔融手笔。
  据《旧唐书》记载:“圣历中(698—700),则天幸嵩岳,见融所撰《启母庙碑》,深加叹美,及封禅毕,乃命融撰朝觐碑文。”[7]此事,《新唐书》删去“圣历中”,说“武后幸嵩高(即嵩山),见融铭《启母碣》,叹美之,及已封,即命铭《朝觐碑》”[8]。可见两《唐书》皆认为武则天是在登嵩山封禅时,目睹到崔融所撰《启母庙碑》(或称《启母碣》),十分赞赏;而武则天虽然多次幸嵩山,笔者已有考证,但她登嵩山封禅则只有一次,据《资治通鉴》卷205及两《唐书》则天皇后本纪记载,是在万岁通天元年(696)腊月,则天女皇举行登嵩山封禅盛典。改元万岁登封,改嵩阳县为登封县[9]。
  由于其文笔受到女皇武则天的特别赞赏,具有独特的魅力。从此崔融官运亨通。“自魏州(治今河北大名东北)司功参军擢授著作佐郎,寻转右史。圣历二年(699),除著作郎,仍兼右史内供奉。四年(应为三年),迁凤阁舍人。久视元年(700),坐忤张昌宗意,左授婺州(治今浙江金华)长史。顷之,昌宗怒解,又请召为春官郎中,知制诰事。长安二年(702),再迁凤阁舍人。三年(703),兼修国史”[10]。国史,即一国或一朝的历史。崔融能参加撰写大唐建国以来的历史,是女皇武则天对他的最为器重的表现。崔融为了答谢女皇的知遇之恩,在撰文修史的同时,亦积极参与朝政,直言谏诤。“时有司表税关市,融深以为不可,上疏谏曰:‘伏见有司税关市事条,不限工商,但是行人尽税者。’”崔融对于这种凡是通过关口,“不限工商,但是行人”,皆要纳税的有关规定,提出6条不可的理由,甚有说服力。“疏奏,则天纳之,乃寝其事。”可见崔融并不是一个只会舞文弄墨的书呆子,他既理解古人的经典论述,又掌握现时的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状况。其中对当时海陆交通的发达,论述极为精辟:“今行者皆税,本末同流。且如天下诸津,舟航所聚,旁通巴、汉,前指闽、越,七泽十薮,三江五湖,控引河洛,兼包淮海。弘舸臣舰,千轴万艘,交贸往还,昧旦永日。”[11]已成为当代史家论证大唐盛世疆域辽阔、交通发达的经典史料。而这段精辟论述出自崔融于长安三年(703)给女皇武则天的上疏,又恰好证明武则天统治的晚期经济确实发展,海陆交通异常发达。
  长安四年(704),崔融“除司礼少卿,仍知制诰。时张易之兄弟颇招集文学之士,融与纳言李峤、凤阁侍郎苏味道、麟台少监王绍宗等俱以文才降节事之。及易之伏诛,融左授袁州(今江西宜春)刺史。寻召拜国子司业,兼修国史。神龙二年(706),以预修《则天实录》成,封清河县(今河北清河)子,赐物五百段,玺书褒美”[12]。而主编《则天实录》的是著名史学家吴兢。史载,中宗神龙中(705—707),吴兢“迁右补阙,与韦承庆、崔融、刘子玄(刘知几)撰《则天实录》成,转起居郎”[13]。而上述《旧唐书·崔融传》则更明确说明,武则天于神龙元年(705)十一月病逝后不久,即于神龙二年(706)撰成。崔融的文笔优美、语言华丽,受到史家们的高度赞扬。《旧唐书》说:“融为文典丽,当时罕有其比,朝廷所须《洛出宝图颂》《则天哀册文》及诸大手笔,并手敕付融。”[14]《新唐书》说:“融为文华婉,当时未有辈者。朝廷大笔,多手敕委之,其《洛出宝图颂》尤工。”[15]由于武则天器重崔融,崔融对武则天的政绩、文学才能亦竭力推崇。他的《则天哀册文》(亦称《武后哀册》),是他费尽心思撰写出来的、举世公认的一篇佳作。《旧唐书》说,崔融“撰哀册文,用思精苦,遂发病卒,时年五十四。以侍读之恩,追赠卫州刺史,谥曰文。有集六十卷”[16]。《新唐书》的记载与此基本相同,说崔融“撰《武后哀册》最典丽,绝笔而死,时谓思苦神竭云。年五十四。赠卫州刺史,谥曰文”。比《旧唐书》增加了一句“膳部员外郎杜审言为融所奖引,为服缌麻”[17]。足见“文章四友”之间的深厚友谊非一般“文人相轻”可比。更难能可贵的是,崔融撰《则天哀册文》,竭尽心力,为女皇武则天“绝笔而死”,这在历史上极为罕见。
  唐中宗神龙二年(706)五月庚申(十八日),在哀乐和哭声中,国子司业崔融写的《则天大圣皇后哀册文》,随同武则天的灵柩,埋入乾陵(在今陕西乾县梁山)地宫。通篇内容充实,文采飞扬,笔调深沉,对女皇发自肺腑的仰慕之情,溢于言表[18]。今人读后亦深为震撼[19]。
  二 武则天与李峤
  李峤(644—713),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是隋内史侍郎元操从曾孙,世代为著姓,其父李镇恶,襄城(今属河南)令。“峤早孤,事母以孝闻”,自儿童时起便渐有学业。二十岁中进士,不久任监察御史。“时岭南邕、严二州首领反叛,发兵讨击,高宗令峤往监军事。峤乃宣朝旨,特赦其罪,亲入獠洞以招谕之,叛者尽降,因罢兵而还,高宗甚嘉之”。又升任给事中。其后,酷吏来俊臣构陷狄仁杰、李嗣真等官吏,奏请诛之,武则天令李峤与大理少卿张德裕、侍御史刘宪审现其狱。“德裕等虽知其枉,惧罪,并从俊臣所奏”。李峤说:“岂有知其枉滥而不为申明哉!孔子曰‘见义不为,无勇也。’”乃与德裕等列其枉状,“由是忤旨,出为润州司马,诏入,转凤阁舍人。”经过这次考验,武则天才亲知李峤不仅为官耿直,而且文笔特佳。史载,“则天深加接待,朝廷每有大手笔,皆特令峤为之”[20]。或称“文册大号令,多主为之”[21]。
  李峤没有辜负武则天的信任,积极为时政出谋划策。“时初置右御史台,巡按天下,峤上疏陈其得失曰:陛下创置右台,分巡天下,察吏人善恶,观风俗得失,斯政途之纲纪,礼法之准绳,无以加也。然犹有未折衷者,臣请试论之。夫禁纲尚疏,法令宜简,简则法易行而不烦杂,疏则所罗广而无苛碎。窃见垂拱二年(686)诸道巡察使所奏科目,凡有四十四件,至于别准格敕令察访者,又有三十余条。而巡察使率是三日已后出都,十一月终奏事,时限迫促,簿书填委,昼夜奔逐,以赴限期。而每道所察文武官,多至二千余人,少者一千已下,皆须品量才行,褒贬得失,欲令曲尽行能,则皆不暇。此非敢堕于职而慢于进退可以责成,得失可以精覈矣”[22]。
  接着,李峤在上疏中又提出具体建议。并恳切地说:“陛下试用臣言,妙择贤能,委之心膂,假温言以树之,陈赏罚以劝之,则莫不尽力而效死矣。何政事之不理,何禁令之不行,何妖孽之敢兴?”女皇武则天看后,甚为欣赏,“善之,乃下制分天下为二十道,简择堪为使者。会有沮议者,竟不行。寻知天官侍郎事,迁麟台少监”。李峤的建议和女皇的措施,虽然因有反对意见而不曾实行,但女皇从此更加信任李峤,李峤的官运亨通,不久出任宰相。史载,“圣历初,与姚崇皆迁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俄转鸾台侍郎,依旧平章事,兼修国史”[23]。据《通鉴》考证,李峤与名臣姚崇同时被女皇任为宰相,确有其事。圣历元年(698)冬,十月,“以夏官侍郎姚元崇(即姚崇)、秘书少监李峤并同平章事”[24]。久视元年(700)秋,七月,闰月,“以天官侍郎张锡为凤阁侍郎、同平章事。鸾台侍郎、同平章事李峤罢为成均祭酒。锡,峤之舅也,故罢峤政事”[25]。“舅甥相继在相位,时人荣之。峤寻检校文昌左丞、东都留守。长安三年(703),峤复以本官平章事,寻知纳言事。明年,迁内史,峤后固辞烦剧,复拜成均祭酒,平章事如故”[26]。
  长安末年(704),武则天要在洛阳白司马坂建造大佛像。李峤上书说:“造像虽俾浮屠输钱,然非州县承办不能济,是名虽不税而实税之。臣计天下编户,贫弱者众,有卖舍、帖田供王役者。今造像钱积十七万缗,若颁之穷人,家给千钱,则纾十七万户饥寒之苦,德无穷矣。”[27]看来李峤很关怀贫弱百姓的饥寒。但因武则天崇佛心切,未曾采纳李峤的上疏。不过仍让李峤担任宰相,直至神龙元年(705)正月宰相张柬之政变、女皇武则天退位。
  中宗即位,李峤以附会张易之兄弟,出为豫州刺史,未行,又贬为通州刺史。数月,征拜吏部侍郎,封赞皇县男。无几,迁吏部尚书,进封县公。神龙二年(706),代韦安石为中书令。初,峤在吏部时,志欲曲行私惠,冀得复居相位,奏置员外官数千人。至是官僚倍多,府库减耗,乃抗表引咎辞职,并陈利害十余事。中宗以峤昌言时政之失,辄请罢免,手制慰谕而不允,寻令复居旧职。三年,又加修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封赵国公。景龙三年(706),罢中书令,以特进守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28]。
  景云元年(710)六月,睿宗李旦即位,李峤出任怀州(治今河南沁阳)刺史,致仕(退休)。“初,中宗崩,峤尝密请相王(李旦)诸子不宜留京师。及玄宗(李隆基)嗣位,获其表宫中,或请诛之”。中书令张说对玄宗说:“峤诚懵逆顺,然为当时谋,吠非其主,不可追罪。”玄宗从其言,遂将李峤“贬滁州(治今安徽滁县)别驾,听随子虔州(治今江西赣州市)刺史畅之官。改卢州(治今吉林敦化)别驾,卒,年七十”[29]。
  李峤生于唐太宗贞观之治的后期(644),终于玄宗开元元年(713),仕历高宗、则天女皇、中宗、睿宗、玄宗五朝,最受女皇器重,则天、中宗两朝为宰相,政绩虽一般,但文才出众。史家称赞说李峤“其仕前与王勃、杨盈川(即杨炯)接,中与崔融、苏味道齐名,晚诸人没,而为文章宿老,一时学者取法焉”[30]。他“有文集五十卷”[31]。《全唐文》中李峤有文8卷(卷242至卷249),其收所撰各类文章135篇[32],真可谓“大手笔”。其中与武则天及其武周政权关系密切且扬名史坛的有《大周降禅碑》《宣州大云寺碑》(卷248)《攀龙台碑》《懿德太子哀册文》(卷249)等等,在“文章四友”中尤长于撰写碑文。
  三 武则天与苏味道
  苏味道(648—705),赵州栾城(今河北栾城)人。“少与乡人李峤俱以文辞知名,时人谓之苏、李”。20岁考中进士。不久出任咸阳(今陕西咸阳)尉。著名将领裴行俭时任吏部侍郎,不仅有杰出的军事才能,亦好结交文才,知苏味道是进士出身,又文笔出众,“先知其贵,甚加礼遇,及征突厥阿史那都支,引为管记”。皇太子李弘裴妃之父裴居道“再登左金吾将军,访当时才子为谢表,托于味道,援笔而成,辞理精密,盛传于代”。足见苏味道能成为当时“文章四友”之一,是因为他以才思敏捷、援笔立就而闻名于世。
  延载初(694),女皇武则天闻知苏味道文采出众,“历迁凤阁舍人、检校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寻加正授”。先于李峤四年,当上了宰相。证圣元年(695),“坐事出为集州(治今四川南江)刺史,俄召拜天官侍郎。圣历初(698),迁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三品”,又被女皇武则天任用为宰相。实际上武则天是看中他才思敏捷,可为其起草诏令等,并非让他辅助执掌政事。《旧唐书》本传评论说:“味道善敷奏,多识台阁故事,然而前后居相位数载,竟不能有所发明,但脂韦其间,苟度取容而已。尝谓人曰:‘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摸稜两端可矣。’时人由是号为‘苏摸稜’。”[33]《新唐书》本传评论说:“味道练台阁故事,善占奏。然其为相,特具位,未尝有所发明,脂韦自营而已。常谓人曰:‘决事不欲明白,误则有悔,摸稜两端可也。’故世号‘摸稜手’。”[34]就是这位“苏摸稜”或称“摸稜手”,女皇武则天甚为知晓他的为人,曾让他二上二下。“延载中,以凤阁舍人检校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岁余为真。证圣元年(695),与张锡俱坐法系司刑狱。锡虽下吏,气象自如,味道独地饭蔬,为危惴可怜者。武后闻,放锡岭南,才降味道集州刺史。召为天官侍郎。圣历初(698),复以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三品。更葬其亲(《旧唐书》本传说“请还乡改葬其父”),有诏州县治丧事。味道因役庸过程,遂侵毁乡人墓田,萧至忠劾之,贬为坊州(治所中部县,今陕西黄陵西南)刺史。迁益州(治今四川广汉)大都督府长史”[35]。武则天令其上,是为了提高权势,更好地发挥大手笔的作用;让其下,是为了体验民情,行文内容更加充实。
  神龙初(705),中宗李显即位后,苏味道“以亲附张易之、昌宗,贬授郿州(治今四川眉山)刺史。俄而复为益州(治今四川广汉)大都督府长史,未行而卒,年五十八,赠冀州(治今河北冀县)刺史”。苏味道“有文集行于代”[36]。经查,“有文集十五卷”[37]。
  四 武则天与杜审言
  杜审言“字必简,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晋征南将军预远裔”[38]。史载,杜预(222—284),字元凯,“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也。祖畿,魏尚书仆射。父恕,幽州刺史”。杜预任西晋高官,镇南大将军,因灭吴之功,死后追赠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著作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等[39]。这样看来,杜预原本为杜陵人,是杜审言的远祖。后来杜预后裔的一支居襄阳,后又迁居巩县(今河南巩县)。史载,“杜易简,襄州襄阳人”,“易简从祖弟审言”[40]。审言父杜依艺,位终巩县令[41]。杜审言是何时生于巩县,史书无记载,只说成年后“审言,进士举,初为隰城(治今山西汾阳)尉”。杜审言“雅善五言诗,工书翰,有能名”。但为人恃才傲物,为当时文人所疾。高宗乾封(666—668)中,苏味道为天官侍郎,杜审言预选,试判毕,对人说:“苏味道必死。”人问其故,他说:“见吾判,即自当羞死矣!”又曾对人说:“吾之文章,合得屈(原)、宋(玉)作衙官;吾之书迹,合得王羲之北面。”史家评论:“其矜诞如此。”
  其后,杜审言任洛阳丞。洛阳时为大唐东都,684年后为神都,杜审言能当上洛阳丞,证明其的确有才干,后又因“坐事贬授吉州(治今江西吉安)司户参军,并与州僚不合,司马周季重与员外司户郭若讷共同罗织审言罪状,系狱,将因事杀之”。审言长子杜并,年13岁,勇敢捍卫父亲,“怀刃以击之,季重中伤死,而并亦为左右所杀”。周季重临死前说:“吾不知审言有孝子,郭若讷误我至此。”审言因此被免官,还东都洛阳,亲自撰文祭祀长子杜并。这场暴力事件,在当时引起很大震动。“士友咸哀并(杜并)孝烈,苏颋为墓志,刘允文为祭文”。后来女皇武则天闻听此事召见杜审言,将加擢用,问:“卿欢喜否?”杜审言立即喜形于色、蹈舞谢恩。女皇武则天令其作《欢喜诗》,“甚见嘉赏,拜著作佐郎。俄迁膳部员外郎”。足见武则天看重的是杜审言“雅善五言诗,工书翰,有能名”,并不介意他的恃才傲物。这就是女皇与众不同的用人特点。
  神龙元年(705)正月,宰相张柬之等人在太子李显同意的情况下,发动军事政变,逼迫武则天退位,中宗李显即位。杜审言“坐与张易之兄弟交往,配流岭南”。不久中宗又“召授国子监主簿,加修文馆直学士。年六十余卒。有文集十卷”[42]。大学士李峤等奏请加增,中宗“诏赠著作郎”[43]。崔融为武则天绝笔而死,杜审言为崔融披麻带孝服丧礼,表明他表面上狂傲,骨子里率真;亦表明他对武则天的感恩,对崔融文才的崇敬。《全唐诗》收编杜审言《诗一卷》,共38首,有关“文章四友”的有3首《送崔融》、《赠崔融二十韵》、《赠苏味道》。其中《赠苏味道》:
  北地寒应苦,南庭戍未归。
  边声乱羌笛,朔气卷戎衣。
  雨雪关山暗,风霜草木稀。
  胡兵战欲尽,虏骑猎犹肥。
  雁塞何时入,龙城几度围。
  据鞍雄剑动,插笔羽书飞。
  舆驾还京邑,朋游满帝畿。
  方期来献凯,歌舞共春辉。[44]
  杜审言虽然曾经一时彰显狂傲的个性,嘲讽“苏味道必死”(意思是苏味道亲眼看到我的才能必然羞愧而死),表现出“文人相轻”的一面;而又撰写较长的诗篇送给苏味道,表明他对苏味道“援笔而成”的文学才能,以及名将裴行俭率军征突厥时引苏味道为管记的从军历史,还是很佩服的。
  杜审言病重时,宋之问等前去问候,审言道出肺腑之言:“甚为造化小儿相苦。”说明他的痛苦是由于思念长子杜并因尽孝而死。杜审言次子杜闲,杜闲的儿子杜甫[45]。就是说,杜审言的孙子便是鼎鼎有名的“诗圣”杜甫。“杜甫字子美,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曾祖依艺,位终巩县令。祖审言,位终膳部员外郎,自有传。父闲,终奉天令”[46]。杜甫的父亲杜闲,任职奉天(今陕西乾县)令,并终于奉天令。杜甫生于何时何地,两《唐书》本传中没有确切记载,其生年是史家根据杜甫病逝的年代及年龄向前推算出来的。史载,上元二年(761)冬,杜甫投奔友人、成都节度使严武。代宗永泰元年(765)夏,严武病故,“甫无所依”,紧接着“蜀中大乱。甫以其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长江三峡)”。后寓居耒阳(今属湖南)。永泰二年(766),杜甫“啗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于耒阳,时年五十九”[47]。史家又说大历中,耒阳令“具舟迎之,乃得还。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五十九岁”[48]。据此,有的学者推断杜甫生于太极元年(712),死于大历五年(770)[49]。这一推断,与杜甫年59岁相符合。但杜甫生于何地?学者大都认为杜甫是河南巩县(今巩义市)人,有的学者认为杜甫于先天元年(712年,四月至五月为睿宗太极元年,其后为玄宗先天元年)“生于河南巩县”[50]。看来此问题尚需进一步探讨。但是,从杜闲终于奉天令,其子杜甫“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51]的记载,可以看出杜甫在少年之前那段童年岁月,很有可能是在奉天县(今陕西乾县)度过的。于是杜审言、杜闲、杜甫祖孙三代便与乾县、乾陵文化联系起来。这是乾县人民应当引以为自豪的。
  综上所述,武则天与“文章四友”的关系,展现出她对当时文坛杰出人物的推崇与信任,亦彰显出这位女皇在人格上的多面性。作为一代女皇、政治上的强人,她在建立与巩固武周政权的过程中,表现出打击政敌的严酷、无情;作为一代才女、文坛上的首领,她在继承与弘扬盛唐文化的过程中,又显示出对待文人的关怀与器重。崔融得到则天武后的推崇,虽然始于科举考中,但深加赞美崔融的文笔,还在他撰写几篇碑文之后,致使崔融与其心灵相通,十分崇敬。李峤成为武则天的心腹文人,不仅因为他为官耿直,更因为他的文笔特佳,从此“朝廷每有大手笔,皆特令峤为之”。苏味道被武则天所重用,从地方官咸阳尉升任宰相,不仅因其进士出身,更由于他文笔出众,才华横溢。杜审言受到女皇的亲自召见,并委以重任,亦是因为杜审言“雅善五言诗,工书翰,有能名”,并不介意其恃才傲物。由此可以看出,武则天与“文章四友”的关系,诠释了女皇与文坛英杰的人生心语,展现了女皇与众文人和谐共处的人生真谛。我们沿着这个思路深入研究,才能真正、全面地解读女皇武则天绚丽多彩的人生,丰富多样的个性。
  注释
  [1]赵文润:《武则天》,西安出版社2007年版;拙著《话说女皇武则天》,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赵文润:《论武则天在文化史上的贡献》,原载国际唐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华传统文化与新世纪》,三秦出版社2004年版。
  [3][45](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201《杜审言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736页。
  [4](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94《崔融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996页。崔融字安成,“擢八科高第。累补宫门丞、崇文馆学士”,见《新唐书》卷114《崔融传》,第4195页。
  [5](清)徐松撰:《登科记考》(上),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64页。
  [6](宋)王溥撰:《唐会要》(中),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117页。
  [7][10][11][12][14][16]《旧唐书》卷94《崔融传》,第2996—3000页。
  [8][15][17]《新唐书》卷114《崔融传》,第4195—4196页。
  [9]赵文润:《武则天与登封》,原载《武则天与嵩山》,中华书局2003年版;后收入拙著《武则天与唐高宗新探》,三秦出版社2008年版。
  [13]《旧唐书》卷102《吴兢传》,第3182页。
  [18]《武则天》,第299页。
  [19](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20《则天大圣皇后哀册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982页。
  [20][22][23][26][28][31]《旧唐书》卷94《李峤传》,第2992—2995页。
  [21][27][29][30]《新唐书》卷123《李峤传》,第4367—4371页。
  [24](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6,则天后圣历元年(698),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537页。
  [25]《资治通鉴》卷206则天后久视元年(700),第6548页。
  [32]《全唐文》卷242—249,第1079—1115页。
  [33][36]《旧唐书》卷94《苏味道传》,第2991—2992页。
  [34][35]《新唐书》卷114《苏味道传》,第4203页。
  [37]赵文润、赵吉惠主编:《两唐书辞典》,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449页。
  [38][43]《新唐书》卷201《杜审言传》,第5735页、第5736页。
  [39](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34《杜预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025—1032页。
  [40]《旧唐书》卷190《杜易简传》,第4999页。
  [41][46][47]《旧唐书》卷190下《杜甫传》,第5054—5055页。
  [42]《旧唐书》卷190《杜审言传》,第5000页。
  [44](清)曹寅主编:《全唐诗》(全二册)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78页。
  [48][51]《新唐书》卷201《杜甫传》,第5738页、第5736页。
  [49]吴枫、陈伯岩编著;《隋唐五代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70页。
  [50]王仲荦著:《隋唐五代史》(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149—1150页。
  (赵文润,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乾陵文化研究(六)/樊英峰主编.--西安:三秦出版社,2011.1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