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唐代帝陵概况 > 唐代帝陵文物艺术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唐陵石刻艺术-祥瑞鸟兽-狮子、犀牛

王双怀


  据文献记载,关中唐陵有136蹲狮子。经过一千多年的历史岁月,有些狮子被毁坏了,但仍有一百多蹲狮子保存下来。狮子不在神道,而在陵园四门之外,也是唐陵中十分醒目的石刻。 
  狮子做为陵墓石刻始于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陵墓置石狮更为常见。帝陵置石狮当以北魏静陵最早。南朝人臣墓置石狮,帝陵则置天禄、辟邪。唐初李虎、李昞被追封为帝,永康陵和兴宁陵均置石狮。昭陵以南的礼泉县后寨村有石狮一对。自乾陵始,以后诸唐陵之陵园四门外各置石狮一对。
  狮子原产于非洲和亚洲西部,大约在西汉时期传入我国。《汉书·西域传》载:汉武帝时,“巨象、狮子、猛犬、大雀之群食于外囿,殊方异物,四面而至”。大概自张骞开通丝绸之路以后不久,我国就有了狮子。从东汉开始,西域诸国常把狮子作为贡品献给中国。《后汉书·章帝纪》载:章和元年(87)“西域长史班超击莎车,大破之。月氏国遣使献扶拨狮子。”章和二年,“安息国遣使献狮子扶拨。”西域诸国之所以向中国贡献狮子,主要是因为他们把狮子奉为神兽的缘故①。但当时中国人见到狮子只是觉的高大、凶猛、希奇,并没有把它当神兽来看待。后来随着佛教的传入,才对它重视起来。狮子在佛教中被神化。佛教比喻佛祖讲经“演法无畏,犹狮子吼。其所讲说,乃如雷震”,又说“佛为人中狮子”。故人们开始敬畏狮子。狮子被描绘成“铜头、铁额、钩爪锯牙、弥耳跪足、目光如电、声吼如雷”的“绝域之神兽”,说它有“拉虎吞貔,裂犀分象”的本领。人们在敬畏狮子的同时,又把狮子雕成石像,置于门外,让它代替辟邪,成为大门的卫士。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向中国贡狮子的记载屡见于史书。社会上所雕凿的石狮也进一步增多。不仅宫殿门外有了狮子,而且石狮也被置于陵园门外,成为陵墓石刻中的新成员。
  唐代中外关系进一步发展,中亚和西亚地区的国家亦多次遣使献狮。在唐人看来,“狮子为兽中之王”,“虎见之而伏,豹见之而睨,罴见之而跃”,以狮护门可固若金汤。故唐陵石狮均置于陵园四门之外。
  从有关资料来看,唐陵四门外置狮当始于献陵。献陵四门外有八只守门神兽,许多人都认为是老虎,并且说石虎在唐陵石刻中仅见于高祖献陵。这种说法是值得怀疑的。唐初曾追封李渊的祖父和父亲为帝,并为之扩建坟墓,分别称作“永康陵”和“兴宁陵”。现在永康陵和兴宁陵中置有石狮,昭陵以下唐代诸陵也有石狮,为何唯独献陵不置石狮?有人曾经对此进行过解释,认为“献陵置虎而不置狮,主要原因有二:第一,唐初讳虎为武(因李渊祖父名虎),如改‘虎贲’为‘武贲’、改‘白虎’为‘白兽’等。高祖年号‘武德’。当时对‘虎’是崇仰的。第二,唐初李渊尊崇道教,认老子李耳为其祖,在佛教影响日益扩大之际,作为道教的信徒自然不会把佛教的圣物——狮子置于其陵园门阙。加之石狮作为帝陵门兽当时并未形成定制,自然置放石虎也就不会引起厚非”②。事实上,这种解释是不能令人信服的。
  首先,唐初讳虎为武是因为唐高祖李渊的祖父名虎,与作为动物的虎没有任何关系;唐初改年号为武德,是表示要以武立德,救民于水火之中,也与虎没有什么关系。所以并不能说明当时对虎是“崇仰的”。唐初推崇道教但并没有排斥佛教,再说道教中也没有把老虎奉为神灵,没有规定陵墓上只能置虎,不能置狮。昭陵以下诸陵中的石狮就是明证。
  其次,武德五年(622)西突厥曾向唐高祖进献过狮子。贞观九年(635),康国也向唐太宗进献过狮子。史载贞观九年,康国贡狮抵达长安,太宗大喜,命虞世南为之作颂③。大画家阎立本亦有《职贡狮子图》传世。这说明唐太宗并不排斥狮子。相反,说明他对狮子这种动物还是比较感兴趣的。李渊死于贞观九年,当时康国正好进贡了狮子,因而仿制狮子,置于献陵的可能性很大。
  再者,献陵神兽,现在尚有存者。从实物来看,身躯浑圆,姿态凝重,头髗硕大,颈粗短,背平阔,四腿伫立,垂尾,腹下透雕,分明是雌狮的形象。所以,应当说献陵四门外的动物是狮而不是虎。
  昭陵石狮在造形上为行狮,四蹄拉开,昂首挺胸,凝视远方,牙齿外露,鬃毛后披,也是一种母狮的形象。这种造型在武则天生母杨氏顺陵中达到高峰④。顺陵的行狮是雄狮,体形很大,头高3.05米,身长3.61米,胸阔1.4米,可谓之“巨狮”。狮头高抬,张口如吼,鬃毛卷曲后披,四肢强劲有力。体形饱满,肌肉发达,威武雄壮,令人惊叹。唐高宗和武则天在给太子弘修恭陵时,始在陵前设置蹲狮,至乾陵遂为定制。
  乾陵门狮左右分列,5个保存较好,3个已经残缺。狮连座通高3.35米,宽1.18米,作工精致,看上去高大凶猛,威慑力很强。定陵门狮仅存3头,其它均已残毁。石狮卷鬣、嗔目、合口,没有乾陵石狮那种逼人的气势。桥陵南、北和西三面门狮均左牡右牝。牡狮卷鬣、合口,牝狮披鬣、张口。唯东门二狮转首相顾而视,左牝右牡,与其它三神门石狮牝牡的位置相反。泰陵门狮个体变小,但造型强劲有力。建陵门狮形制与泰陵基本相同,雕刻精细,肌肉发达。崇陵门狮一般身高175厘米,宽85厘米。牡狮头圆、卷毛,颧骨突出,表情严肃,狮尾从右腿上部卷出。牝狮披毛,口张得很大,作怒吼之状,尾巴从左腿上部卷出,与牡狮对称。景陵门狮头呈方形,额部与眉脊突出,造形呆板,雕刻粗疏。与其它陵园所不同的是,景陵北门外还有两对小石狮子。光陵门狮略同景陵石狮,头呈方形,眉脊突起,颧骨突出,躯体肥壮。庄陵四门外石狮大小不尽相同。南门西列者造形肥硕,比例向横宽方向发展。北门外二狮坐北朝南,面陵而置,与其它石狮排列方法不同,似经后人移动。端陵现存六狮,形制同庄陵,造形僵化。贞陵门狮形制与崇陵相同,刻工比较精细,但仍是有形而无神。其余诸陵狮子也都显得比较温顺,已失去了兽王的威风。
  从上述情况来看,唐陵狮子经过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初唐献陵、昭陵的狮子在造型上为走式,在雕刻方法上尚有魏晋遗风。乾陵门狮由走式变为蹲式,体形高大,造型夸张,雕工精良,气宇轩昂,既保持了狮子凶猛强劲的特性,又使狮的造型理想化,增强了狮子的装饰效果。以后诸唐陵石狮,均为蹲踞式。自睿宗桥陵以下,诸唐陵石狮牝牡有别,一般为左牡右牝,牡狮卷鬣合口,牝狮披鬣张口。从泰陵开始,狮子的体形变小,虽然也有一些精品,但总的说来艺术成就有所下降,不像前期狮子那样传神,那样富有魅力。
  犀牛仅见於高祖献陵,在唐陵石刻中不具有普遍性,可以说是一个特例。犀牛在上古时期曾生活于我国境内,但自商周以来,数量急剧减少。到春秋战国时期,犀牛已很少见,犀角成为难得的珍品。此后,犀牛便逐渐被神化了。有人说,犀牛“力无不倾,吻无不靡”⑤。还有人说:“犀角通天,向水辄开”⑥。魏晋之后,邻近产犀的地区和国家常把犀牛作为重要贡品,送至我国。在唐代,西域、南亚和东亚地区献犀於中国的事也很多。其中贞观初年林邑国献犀的事影响较大。林邑即占城,位于今越南中部。武德六年(623),林邑王范焚志遣使入唐朝贡。武德八年(625),再次遣使来朝。唐高祖李渊对此非常高兴,特设九部乐招待来使。临行又向林邑王赠送了不少锦彩,使两国关系进一步改善。故贞观初林邑国又有进贡驯犀之举⑦。
  贞观九年(635)唐高祖死后,唐太宗即令雕刻石犀,置于献陵。石犀右前足下刻有“高祖怀远之德”六字,可知太宗当年设置此犀具有纪念意义,目的是为了歌颂李渊怀柔远方的功德。献陵石犀原为一对,现在一头已陷入地下,另一头放在碑林博物馆中展览。该犀系由一块巨石雕刻而成,通长3.4米,高2.07米,重约十吨,身体庞大。鼻角上扬,嗔目合口,背平腿短,通体遍饰麟纹,既大方又美观,可谓初唐石雕艺术的珍品。
  ① 李毓芳:《唐陵石刻简论》,《文博》1994年第3期。
  ② 李毓芳:《唐陵石刻简论》,《文博》1994年第3期。
  ③ 《旧唐书》卷一九八《康国传》。
  ④ 顺陵在陕西咸阳东北的洪渎原上,离咸阳国际机场较近。
  ⑤ 《艺文类聚》卷九五《兽部·犀》。
  ⑥ 《太平御览》卷八九《兽部·犀》。
  ⑦ 《旧唐书》卷一九七《林邑传》。 

荒冢残阳—唐代帝陵研究/王双怀著.—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