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唐代帝陵概况 > 唐代帝陵文物艺术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唐陵石刻艺术-仪卫人马-立仗马

王双怀


  唐代诸陵在祥鸟之北均有五对醒目的高头大马,人们在习惯上称之为“石马”。这些石马不是战马,也不是普通的马匹,而是充当仪卫角色的“仗马”。古人认为“在天莫如龙,在地莫如马。”马是“甲兵之本,国之大用。安宁则以别尊卑之序,有变则以济远近之难”①,因而对马特别重视。秦始皇陵有兵马俑,汉景帝阳陵也有兵马俑,从庞大的战马群体可以想见当时对马的重视程度。自霍去病墓前列置石马之后,人臣墓置石马者渐多,帝王陵前也开始设置石马。唐人封演在《封氏闻见记》中说:“秦汉以来,帝王陵前有石麒麟、石辟邪、石象、石马之属,人臣墓前有石羊、石虎、石人、石柱之属。”②石马等石刻的设置,也是模仿帝王生前的仪卫。
  秦汉以来帝王陵墓上的石马目前尚未发现,可能已不复存在。文献中也没有留下具体的记载,其形制和布局已不得而知。但唐陵神道上的石马现在仍可以看到不少实物。从这些实物来看,绝大多数陵墓都是十匹马,分为五对,排列在神道的两侧。这些石马象征帝王生前立于宫门之外的仗马。
  仗马是天子仪仗的一个组成部分。《新唐书》卷47《百官志》载:“巨龙厩日以八马列宫门之外,南衙立仗马,仗下退。”《唐会要》卷65载:“天宝八载七月二十五日敕,自今南衙立仗马,宜停,其进马官亦省。十二载正月,杨国忠奏置立仗马及进马官。”又载:“大历十四年七月十日,闲厩使奏置马随仗,当使准例,每日于月华门立马八匹,使下厩去。”从这些记载来看,唐代南衙外的仗马为八匹,而唐陵神道上的仗马为十匹。对此有人感到不解,说取数为十,当与太宗时期的“十骥”有关。事实并非如此。《旧唐书》卷44《职官志三》载:“进马旧仪:每日尚乘以厩马八匹,分为左右厢,立于正殿侧宫门外,候仗下即散。若大陈设,即马在乐悬之北,与大象相次。进马二人,戎服执鞭,侍立于马之左,随马进退。”显然,宫外常设仗马是八匹,而大陈设时还有两匹,加起来正好十匹。唐以后历代的仗马大体上都是十匹。
  仗马要经过严格的挑选和训练。《新唐书》卷223《李林甫传》载:李林甫居相位凡十九年,固宠市权,欺下瞒上。谏官皆待禄养资,没有人敢出来诤谏。有一个姓杜的补缺上书言事,被贬为县令。为防止其他人言事,李林甫说:“明主在上,群臣皆顺之不暇,亦何所论?君等独不见立仗马乎,终日无声,而饫三品蒭豆,一鸣,则黜矣!后虽不欲鸣,得乎?”由此可见,所谓“仗马”实际上就是仪仗之马,每日要在“进马官”的控制下立仗充当仪卫,不能鸣叫,也不能随便走动。
  朝堂外立仗马是为了显示朝廷的礼仪。陵墓神道上设置仗马自然也是要显示帝王生前的威仪。唐陵除在陵前神道设十匹仗马外,还在陵的北门置仗马六匹,其用意与南门外神道仗马相同。至于北门外设六匹仗马,大概是用来代表“六闲”的。
  唐陵置仗马可能开始于太宗昭陵。唐人封演说:“国朝因山为陵,太宗葬九嵕山,门前亦立石马,陵后司马门内又有蕃臣曾侍轩者一十四人石象”③。昭陵石马已不存在,究竟是否仗马,很难作出判断。乾陵以下,仗马和“进马”(即控马者)犹存,很可玩味。
  乾陵神道仗马五对,每匹长约2.8米,高约1.9米,头有衔镳,背置鞍鞯,披障泥,备马蹬,身着鞅鞦。各马的细部不大相同。马鬃多为披鬃,也有栽鬃和三花。马尾有垂尾也有缚尾。马饰有的鞅、鞦系挂杏叶,有的鞅、鞦系挂珂饰,有的鞅系杏叶,鞦系条饰物,还有的鞅系珂饰,少数仗马於鞍后置火珠。原先各马左侧可能都有一位控马者,现在东列南数第一至第三和西列南数第一至第四仗马的旁边各有控马者一人,略如《唐六典》所载之制。乾陵北门外阙址北90米有一对仗马,东西列间距29.9米,东列仗马北15.5米,又有仗马和控马者石座,其大小和形制与神道者相同。
  桥陵五对仗马大小基本相近,马体肥美,唯马饰有所不同。东列仗马鞅鞦所系饰物,除南数第三仗马为珂形装饰外,其余均为唐代流行的杏叶,叶中实以宝相花。南数第三匹仗马有圆形马镫,鞍鞯侧系五鞘孔绦带,鞍后马背之上置火珠,形如覆莲盆,直径约20厘米。其它仗马未置马蹬。西列南数第四仗马,马头转向北(左),马裁短鬃,前有攀胸,系挂杏叶,但后无鞯,有鞍,无镫。南数第三、第五匹仗马均披鬃,鞅鞦俱全,鞍鞯齐备,其侧均有五鞘孔绦带,除南数第三匹仗马的鞅鞦系挂珂饰外,其余仗马均无马镫。桥陵北门外仗马共三对,除西列南数第一仗马为缚尾外,其余仗马的形制、大小均与神道仗马无异。泰陵仗马均已残毁。从所存部分看,马背有鞍无蹬,马身置鞅鞦,其下系杏叶。马裁短鬃,尾下垂。
  泰陵北门外仗马三对,同神道仗马。建陵仗马形制略同泰陵,其变化之处主要是在马颈下系一圆球状的东西,如足球大小。马前原来均有一控马者,现多已残毁,仅存其一。崇陵仗马均残,从残存部分看,马背置鞍鞯、披障泥,饰鞅鞦,马尾下垂。崇陵北门外有三匹残石人,身穿窄袖袍,腰系革带,双手拱握,脚著小靴,当为控马者。此处原有仗马,已佚。景陵仗马形制与建陵同,马头较长,马面有当卢,系络头,口衔镳,脖下系铃,有鞍鞦、无马镫,马身无饰物,马尾下垂。景陵北门外仗马三对,除西列第三匹仗马为缚尾外,其余仗马均与神道仗马形制相同。光陵现存两匹残缺仗马,马背置鞍鞯,均无马镫,披障泥,系鞅鞦,饰杏叶。有一残石人,腰系环带,上有袴,从服饰看,系控马者。光陵北门外有仗马3对,均残,残存部分表明,其形制同神道仗马。端陵现有仗马2匹,均残。置鞍鞯、披障泥无马镫,饰鞅。贞陵仗马马背置鞍鞯,无马镫,披障泥,马身鞅鞦及饰物简化,马尾下垂,脖下系铃。较其它唐陵石刻中之仗马特殊者,贞陵仗马马背之上凿有圆窝。贞陵北门外仗马形制与神道仗马同。简陵仗马现存仅余西列,形制同贞陵。简陵北门外仗马现存3匹,形制亦与神道仗马相同。
  从这些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唐陵的仗马制度,即南门外神道置仗马五对,北门外三对,每匹仗马旁均有控马者,且大小、形制相同或者相似。
  仗马是唐代从“六闲”中挑选出来的体形、毛色、个性最好的马,也是最聪明的骏马。唐人挑选骏马的标准依然是:头要方,目要明,眉骨要高,耳朵要竖,鼻孔要大,脊背要强,腿膝要长,等等④。这些特点在唐陵仗马身上都得到了体现。仗马照例都要进行装饰。唐代文献中没有留下如何装饰仗马的资料,我们可以从后代的情况加以推测。《清会典图》载清代仗马身上装饰着珠光宝器,看上去十分华丽。《三才图绘》上所绘明代仗马也很华贵。唐代的仗马要享受三品官的待遇,想必也装饰得十分豪华。
  从唐陵实物来看,仗马头上的络头,额上的叶形当颅,身上的攀胸、鞅鞯、火珠等装饰都十分考究。仗马在雕刻方面趋于写实。马头一般不大,而马肌均较发达。腿部因要支撑庞大躯体显得较为粗壮,其余部分比例均称,看上去很有精神。当然,唐代近三百年,仗马的造型也发生过一些变化。前期的仗马高大、雄壮、粗犷、有神;后期的仗马则变得清秀、逼真。无论是前期的马还是后期的马,在雕刻上都是值得称道的。 
  ① 《史记》卷三○《平准书》,《后汉书》卷24《马援列传》。
  ② 《封氏闻见记》卷六《羊虎》。
  ③ 《封氏闻见记》卷六《羊虎》。
  ④ 《初学记》卷二九《相马经》。 

荒冢残阳—唐代帝陵研究/王双怀著.—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