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唐宣宗贞陵 > 贞陵陵墓与陵园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贞陵陵园石刻

刘向阳


  贞陵陵园原置石刻的品类及形式与此前的顺宗丰陵相同,主要有石狮、华表、翼马、鸵鸟、仗马和石人,分布于陵园内城四门之外和长达505米的司马道两侧。现存石刻38件(包括祭坛遗址上的两尊无头石雕像),均为青石质。
  贞陵是晚唐帝陵的代表,陵园布局基本上承袭了“因山为陵”的原有格局,但又有其独特之处。如陵园西城墙北段,在山巅自然石崖上开凿小道,以利用山梁东侧特有的悬崖峭壁来代替土筑夯打的城墙;在陵园石刻方面,内城白虎门外的蹲狮,雄踞于门阙之外的山梁上,距白虎门325米。各类石刻的形制与组合、虽然遵从了此前的泰、建、崇、庄等帝陵,但形体已见差小,雕工拙朴、粗疏。特别是司马道两侧的石人像,既无中唐帝陵精细圆和的资质,也没有盛唐帝陵粗壮魁梧的气势,更没有初唐帝陵古朴新奇的风格,反映了唐王朝政权根基溃败,国势衰竭的景象,成为亡国前夕窘迫荒凉的写照。
  据文献记载,贞陵早在五代时期就被耀州节度使温韬所盗掘,地面石刻文物亦屡遭破坏。但目前所存遗迹遗物仍为研究晚唐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特别是石雕刻艺术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贞陵陪葬墓文献无载,调查亦无发现。 

唐代帝王陵墓/刘向阳著.—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9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