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唐宣宗贞陵 > 唐宣宗李忱

  

复兴天子唐宣宗—李忱

刘向阳


  唐宣宗李忱(810~859),是唐宪宗李纯的第十三个儿子,穆宗之弟,敬、文、武三宗之叔父。继武宗为唐代第十七任皇帝,公元846年~859年在位。唐宪宗元和五年六月二十二日(810年7月27日),孝明皇后郑氏生于长安城东内大明宫。初名李怡。长庆元年三月二十二日(821年4月27日),穆宗李恒封为光王。会昌六年(846)三月,武宗疾笃,宦官马元贽等矫诏立为皇太叔,迎入宫中,勾当军国政事,并改名李忱。是月二十三日,武宗驾崩,二十六日(846年4月25日),李忱于武宗柩前即皇帝位,时年37岁。次年改年号为“大中”。
  李忱幼时,沉稳寡言,外人均以为不慧。“十余岁时,遇重疾沉缀,忽有光辉烛身,蹶然而兴,正身拱揖,如对臣僚。”穆宗抚其背曰:“此吾家英物”,“及监国之日,哀毁满容,接待群僚,决断庶务,人方见其隐德焉。”(《旧唐书·宣宗本纪》卷18下)自幼历尽艰难,深知民间疾苦的李忱即位后,视自己为宪宗的直接继承人,对宪宗朝以后诸帝推行的制度均行更改,并治弑宪宗之党,多加杀戮。大中元年(847),天下大旱,李忱即“以旱避正殿,减膳,出宫女五百人,放五坊鹰犬,停飞龙马粟。”(《新唐书·宣宗本纪》卷8)盖欲以俭约化天下。
  李忱在晚唐诸帝中是一个比较有才干的皇帝。为了加强吏制,他恢复了德宗贞元初期制定的官吏督察考核制度,明令“谏议大夫、给事中、中书舍人未曾任刺史、县令,或在任有脏累(即有贪脏枉法、贿赂腐败的事情发生)者,宰臣不得拟议。”县令五考、诸州三考后,方得改移他任。自今“永为常式”。对观察使、刺史中有奇才异政者,“闻荐试用”。同时规定,地方官吏在改任之时,“册书所交户口如能添至千户,即兴超迁;如逃亡至七百户,罢后三年内不得任使。”由于李忱明察果断,用法无私,从谏如流,贤能效用,政刑不滥,君臣同心,使大中以来的朝政较文、武二宗之朝有所稳固。故史家赞曰:“大中(宣宗年号)之政,有贞观之风焉”,李忱也赢得了“小太宗”的美誉。
  李忱俨然一位有作为、有正气的英明君主。他在位期间,政刑不滥,贤能效用,尤其是大唐帝国威望的逐步恢复,使曾一度与唐为敌的吐蕃、回纥等部族重新归附。大中三年(849)吐蕃内乱,宰相论恐热以秦(今甘肃秦安)、原(今宁夏固原)、安乐(今宁夏同心东北)三州及石门、石峡、六盘等七关军民百姓来降;沙州(今甘肃敦煌)张议潮乘机率民众起义,驱逐吐蕃守将,自摄州事,遣使上表唐朝廷。此后,张议潮修治兵甲,且耕且战,收复河西土地。大中五年,张议潮派其兄议泽入朝,献上瓜(今甘肃安西东南)、伊(今新疆哈密)、西(今新疆吐鲁番东南)、兰(今甘肃兰州)、岷(今甘肃岷县)等十一州图籍。宣宗遂于沙州置归义军,以议潮为节度使、十一州观察使。自至,天宝末年失去的河、湟之地在近百年之后又回归唐朝(《通鉴》卷249),大唐帝国的统治大有东山再起之势头。但是,李忱没有抓住这个有利形势来振兴国威,只是一味地倒行逆施,特别是刚继位时,一反武宗除去浮图的作法,下令复兴佛教。他认为,佛教“虽云异方之教,无损至理之源。中国之人,久行其道,釐革过当,事体未弘。其灵山胜境、天下州府,应会昌五年四月所废寺宇,有宿旧名僧,复能创修,一任主持,所司不得禁止。”于是,举国上下、大兴土木,出现了新的崇佛热潮。“故僧、尼之弊皆复其旧”(《通鉴》卷248)。后因修寺颇费财力,朝臣屡次上谏,才下诏加以限制。同时,他又将武宗朝宰相李德裕驱遂出朝,贬为潮州司马,不久,又贬为崖州(今海南琼山东南)司户。对武宗时期裁减的冗官也一一复设。李忱的倒行逆施,激化了社会矛盾。大中九年至十二年(855~858),浙东、岭南、宣州等地相继发生兵变(《通鉴》卷249),节度使或被杀,或被逐。同时,一个个实权在握的节度使亦相互倾轧,自称留后,不肯听命,唐帝国大厦的基础开始四分五裂。至是,以励精图治,明察秋毫而有“小太宗”之称的李忱,终无复仁恩之意。“自是而后,唐衰矣!”(《新唐书·宣宗本纪》卷8)
  大中十三年(859),年界50岁的李忱,渐感体力不支,便听信医官李玄伯、道士虞紫芝的鬼话,开始服食“金石”丹药,以求长生。起初他觉得精力有所好转,十分高兴。但不久药性发作,背上生疽,卧床不起。八月七日(859年9日7日)病死于长安大明宫之咸宁殿。群臣上谥号曰“圣武献文孝皇帝”,庙号“宣宗”。咸通元年二月丙申(十五日,860年3月11日)葬于贞陵(《通鉴》卷250)。唐懿宗咸通十三年(872)十二月,追谥为“元圣至明成武献文睿智章仁神聪懿道大孝皇帝”(《旧唐书·懿宗本纪》卷19上)。 


唐代帝王陵墓/刘向阳著.—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9

唐代帝王陵墓/刘向阳著.—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9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