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唐太宗昭陵 > 昭陵简介

  

唐太宗昭陵

陈安利


  唐太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合葬的昭陵,位于陕西省礼泉县东北22.5公里的九嵕山主峰上。主峰海拔1188米,气势雄伟,高耸挺拔,两侧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古时候,在天气晴朗的日子里,从古都长安向西北方向极目远眺,越过坦荡如砥的关中平原,就可以清楚地看到九嵕山雄伟的身影。早在一千多年前,唐代诗人杜牧就曾经留下了“乐游原上望昭陵”的著名诗句。
  唐太宗仿效秦汉以来封建帝王预作寿陵的惯例,登基之后,就为自己选定了陵园的位置和名称。当年唐太宗带兵打仗和在后来的狩猎中,对九嵕山一带地形很熟悉。他曾对侍臣说:九嵕山孤耸回绝,山高九仞,可置作山陵。说明他看中了九嵕山的山势雄伟,因而定为陵地。昭陵从贞观十年(636年)首葬文德皇后时开始营建,直到贞观二十三年(649年)葬太宗李世民后宣告建成,营建时间长达13年。这项浩大的工程是由当时著名的艺术大师阎立德设计并主持的。
  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很有作为的封建帝王,他的陵墓工程和总体设计思想,也充分体现了大唐帝国逐步走向繁荣昌盛这一时代的特点。
  昭陵陵园的规模是相当可观的。它北起九嵕山,南到今天的赵镇一带,南北长约十五公里,东达今天的东页谷村,西至庄河,东西宽十公里多,整体陵园占地面积约三十万亩。昭陵的陵园,在唐代还称为“柏城”,这是由于当时在陵园周围种植大量柏树的缘故。陵园周围为什么要种植柏树?据封演《封氏闻见记》记载:“《风俗通》云:《周礼》‘方相氏葬日入圹驱罔象’,罔象好食亡者肝脑,人家不能常令方相立于墓侧,而罔象畏虎与柏。”故墓前立虎与柏。或说秦穆公时陈仓人掘地得物若羊,将献之。道逢二童子谓曰:“此名为蝹,常在地中食死人脑,若杀之,以柏东南枝捶其首。”由是墓侧皆树柏。现在我们还可以从唐代诗人刘沧“原分山势入宫塞,地匝松阴出晚寒”的诗句中,想象出当年柏城周围的自然环境。
  昭陵的墓室,也称为“玄宫”或“寝宫”,凿于九嵕山主峰南侧山腰,它是陵园内最主要的建筑。据史书记载,唐太宗的寝宫建造得华美无比,“闳丽不异人间”。陵园周围,不仅有许多建筑物,而且在峭壁之上,还修筑了栈道。所谓栈道,就是在山崖险要的地方,架上木梁以沟通交通道路。《唐会要》一书就记载着昭陵“因九嵕层峰,凿山南面,深七十五丈为元宫,缘山傍岩架梁为栈道,悬绝百仞,缘山二百三十步,始达元宫门。顶上亦起游殿,……有五重石门。”唐代七十五丈约合今250米。杜甫在《重游昭陵诗》中,也有“陵寝盘空曲”的诗句,描写了当年架在九嵕山峭壁之上弯弯曲曲的栈道。守陵的宫女们可沿着栈道进入元宫,像平常在皇宫里一样供养、侍奉。后来,为了墓葬的隐秘安全,一些大臣建议拆除栈道。起初,高宗李治还不允许,经他的舅父长孙无忌的多次劝说,才算同意。从此以后,“灵寝高悬,始与外界隔绝”。至今在九嵕山峰东南至西南,还残存有当年的栈孔(小石洞)和牛鼻形穿孔石遗迹。这些石洞和石孔,在同一高度一字儿排列,孔径一般为0.2米左右。
  按史料记载,昭陵陵山有垣墙围绕,墙四隅建有角楼,正中各开一门,南曰“朱雀门”,北曰“玄武门”,东曰“青龙门”,西曰“白虎门”。
  朱雀门遗址在陵山正南800米处,门外有双阙台址,门内有献殿遗址。玄武门在陵山北侧600米处,门内依次有祭坛遗址和山门遗址。但陵园东、西门遗址、围墙遗址及角阙遗址至今尚未发现。陵山西南1150米处为下宫遗址。
  献殿位于朱雀门内,正对山陵,是举行祭祀活动的场所。现存殿址范围约四十米见方。殿南有三门,殿内砖铺地面,残墙断垣上残留有壁画痕迹。近年在献殿遗址采集到一件安放在屋脊上的鸱尾,还有大量的其他建筑材料。鸱尾复原高达1. 5米,底长1米,宽0.65米,重约一百五十公斤,以此件的高低来推算,献殿屋脊高十米左右,应该是重檐九间,才能合于比例,由此可以想见当年献殿是多么高大雄伟。
  朱雀门外阙台遗址,系陵园南门外阙台遗址。现存东、西二阙址,间距约九十米,均为夯筑,现状呈圆丘形。西阙址底径28米,残高8米;东阙址底径23米,残高6.5米。周围散布大量砖瓦残块。
  下宫建筑在陵山垣墙外的西南角,现存遗址平面长方形,东西237米,南北334米。四周尚存墙垣残迹,墙基宽3.5米。南北垣墙中央各辟一门,遥遥相对。墙垣内是一片平坦的夯土层,厚3—5米,下宫是供唐太宗灵魂起居的场所,也是守陵官员和日常侍奉人员居住的地方,因此,这里原建有大批房屋。唐贞元十四年(798年)昭陵下宫被野火焚毁,后建下宫遂迁至昭陵西南18里的瑶台寺。文献记载昭陵下宫“去陵十八里”,应该是后建的下宫。
  祭坛遗址,位于陵山北约五百米处玄武门内。遗址平面略呈长方形,南北长86.5米,东西宽53.5米。南高北低,由五阶台地组成,墙基、踏跺尚依稀可辨。在南边三个台地上,自南而北有寝殿、阁楼、东西庑、大门等建筑遗迹;在第四、第五台地上,除第五台地尚存门阙遗迹外,其余原来可能是空旷的场地。遗址内散布大量唐代砖瓦。一些砖上戳印有工官或工匠名字的陶文,如“官罗通”、“官匠张”、“工匠郑”等。祭坛遗址南50米有山门遗址,门址范围东西12米,南北3米。辟门洞3个,中门宽2米,边门各宽1.5米。山门东西两边各有墙垣遗迹。山门内当时为建筑院落,南为正殿,院中设方亭,东、西、北三面为廊。东、西廊各长20米,宽7米。
  祭坛原列置唐贞观时期14个少数民族首领的雕像。这些造型生动的石雕像是唐高宗命石匠雕琢而成的,象征贞观年间诸宾王归顺唐朝向唐太宗朝圣的情形,颂扬唐太宗统一海内的功德。唐太宗生前,平定突厥,和亲吐蕃,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深得各族人民的拥戴。太宗死时,突厥阿史那社尔、契苾何力请求殉葬,高宗派人“谕以先旨不许。蛮夷君长为先帝所擒服者颉利等14人,皆琢石为其像,刻名列于北司马门内”①。吐蕃弄赞“致书并献金银珠宝十五种,请置太宗陵座之前,高宗嘉之……乃刊石像其形,列昭陵玄阙之下。”②昭陵14尊少数民族首领石像,是唐太宗时期良好的民族关系的写照。清代学者林侗曾记述:“诸石像高九尺”,“皆深目大鼻,弓刀杂佩”,栩栩如生,极为壮观。这些精美的石雕像,清乾隆以后大多被毁。1965年秋天,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和礼泉县文教局对昭陵进行调查时,在祭坛发现了刻有突厥右卫大将军阿史那社尔、焉耆王龙突骑支、吐蕃赞普弄赞和高昌王麴智盛等名的石像座。1982年,昭陵博物馆在清理祭坛遗址时,又发现了于阗王伏阇信、薜延陀真珠毗伽可汗和婆罗门帝那伏帝国王阿那顺三个像座。至此,得石像达半数。另外,祭坛内还存有宋以降各代祭祀昭陵的石碑13通。 
  祭坛东西两庑(廊房),原有驰名中外的昭陵六骏浮雕。昭陵六骏是当年李世民统一全国,南征北战,驰骋疆场所骑的六匹战马。为了纪念六骏,李世民令绘六骏之形雕于石屏。工匠们运用高超的技艺,雕刻出六骏逼真的形象。相传六骏诸形出于唐代著名的画家阎立本之手,雕刻家依其形刻于石雕上。石屏高1.71米,宽2.05米,厚0.3米。石屏右上角或左上角有唐太宗自题四言赞美诗,由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书写。因年代久远,字迹漫漶,今已不可辨认。据《全唐文》所收赞文载:“特勤骠”是唐太宗与宋金刚作战时的坐骑,排列在东侧第一;“青骓”是和窦建德作战时的坐骑,排列在东侧第二;“什伐赤”是和王世充、窦建德作战时的坐骑,排列在东侧第三;“飒露紫”是攻洛阳时和王世充交战的坐骑,排列西侧第一;“拳毛騧”是和刘黑闼作战时的坐骑,排列西侧第二;“白蹄乌”是和薜仁杲作战时的坐骑,排列西侧第三。
  令人痛心的是,1914年,美国文物走私商人勾结中国的民族败类,把“飒露紫”和“拳毛騧”打碎装箱,偷偷地运往美国,现陈列在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1918年,美国文物走私商再次跟中国的民族败类勾结,把另外四具石刻骏马打碎装箱,准备运到美国,后来密谋败露,四具石刻骏马被西安的爱国人士截获,现陈列在西安碑林博物馆。
  昭陵陵园内的陪葬墓,以唐太宗的陵寝为基点,向南辐射排列成一个扇形。李世民的陵寝居高临下,“功臣密戚”和“德业佐时者”,作为一种无尚的荣誉陪葬在其前方。后来,皇室还允许臣僚申请陪葬昭陵,甚至就连子孙也可以从父祖而葬,因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陪葬群。现在初步可以确定的墓冢有187个,是中国古代陪葬墓最多的,也是古代中华民族杰出人物最集中的墓葬群。这种布局,也是唐太宗生前的安排。
  昭陵的陪葬墓,是按照墓主人生前与太宗关系的亲疏远近来排列位置的。妃子和生前受到皇帝宠爱的公主多埋葬在寝宫附近的“心腹”地域,而生前就受到皇帝冷遇的兰陵公主、清河公主墓则远离“心腹”地域。另外,受冷遇公主的墓葬形制、规模,与得宠公主的墓葬也有明显差别。昭陵的整体与陪葬方式,充分体现了封建皇权思想,也反映了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
  文武功臣的陪葬又有别于皇子、公主。文臣武将陪葬墓的建制排列与他们生前在唐长安城的官衔建制排列几乎是一致的,左边是文臣,右边是武将。尚书省属下的长官,安排在陵寝前方的右侧偏中,而战功累累的大将军,则被安排在陵寝的最前方,这一陪葬方式是昭陵的另一大特点。这一陪葬方式可以从魏征、李靖、李勣等人的墓葬位置安排上看得十分清楚。魏征的墓葬被安排在“心腹”附近的凤凰山上,依山凿石而成,墓前设置了一对土阙,李世民亲自为他撰写碑文。武将李靖墓葬的封堆,起筑成阴山、积石山之状,中间为圆锥形,两侧作长方形,东断西连,犹如连绵起伏的山峦,以旌其平定突厥、荡平吐谷浑之殊绩。另一名武将李勣的墓葬起筑成“品”字形的三个土冢,象征着阴山、铁山、乌德鞬山,以表彰其破突厥之功。值得注意的是,李勣墓前还侍立着石人、石羊和石虎,这无疑也是一种制度。据《封氏闻见记》记载说:“秦汉以来,帝王陵前放置有石麒麟、石辟邪、石马、石像之属,人臣墓则有石羊、石虎、石人、石柱之属,皆所以表饰坟垄如生前之仪卫耳。”由于魏征、李靖、李勣三人都有大功于唐,所以,他们几位不论在生前,还是在死后都享有特殊的“宠遇”。
  ①《资治通鉴》卷199。
  ②《旧唐书·吐蕃上》。


唐十八陵/陈安利著.—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5

唐十八陵/陈安利著.—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5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