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唐肃宗建陵 > 建陵简介

  

唐肃宗建陵

姜捷,孔昱


  建陵,是唐玄宗第三子肃宗李亨(711—762年)的陵墓,在关中唐十八陵中列第七位。建陵位于陕西省礼泉县正北15公里的武将山南麓(东经108°26′,北纬34°37′),包括今建陵乡凉马村南、坡阳村、围墙村北一带,海拔783米左右,依山为陵。其规模据《长安志》载:“封内四十里。”
  陵园背依武将山主峰(海拔1038米),西侧可遥见高宗乾陵所在之梁山,东北6.5公里处,又与高耸的太宗昭陵九嵕山相呼应。南侧则是山原下广阔的沃野平川和礼泉城镇。陵区属黄土山原沟壑侵蚀地带,自然地貌复杂。两条较大的深沟由陵园中部顺山势向南纵向切割,使陵园形成左、中、右三道山梁纵贯其间的山陵景观。中部山梁为陵园的中心,左右山梁正好成为陵园东西墙垣的天然基座。中梁南端的朱雀门(南神门)外,恰沿中轴线方向陡生出另一条纵向沟壑,伴随左右两侧延伸下来的二三条沟壑,最终在朱雀门以南2公里处环抱汇合收束成一条宽深的谷地,向南渐渐融汇在广袤的平川之中。这种沟梁顺势起伏,聚拢抱合的特定地形景观,体现着古人对“形势”和“气脉”喻义的笃信和追求,使陵区呈现出一种意味深长的“盘龙凤翔”形状,这是自中宗定陵开始出现陵墓堪舆新变化以来的又一具体表征。
  建陵陵主李亨,又名李嗣昇、李浚、李玙、李绍,小字阿奴。开元二十六年(738年)立为太子。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反。马嵬驿兵变后,被玄宗任命为“天下兵马元帅”,领朔方、河东、平卢节度都使,负责平叛。玄宗继续西奔,他则分兵北上至灵武(今宁夏灵武县西南)。天宝十五载(756年)七月,45岁的李亨在灵武即位,遥尊玄宗为太上皇,改年号为“至德”。任用郭子仪、李光弼,又借回纥兵平叛。至德二年(757年),由其子统回纥、大食及唐兵收复两京。先后重用宦官鱼朝恩、李辅国等操纵军政大权,导致宦官势力日益嚣张。更猜忌功臣,崇尚神佛,听任张皇后专权乱政,冤杀其子建宁王李倓。宝应元年(762年)四月初五,太上皇玄宗死去,张皇后谋杀李辅国,反为所害。受这一连串事件的惊吓,当年四月十八日,52岁的李亨死于骊山华清宫长生殿。在位7年,一生共得21个子女。
  李隆基、李亨父子两朝皇帝,死于同年同月(相差仅12天),在当时无疑是一件大事,但代宗似乎对建陵给予了更多的关注,曾下《厚奉建陵诏》,并任命郭子仪为山陵使,以厚葬其父。经过近13个月(加上闰月)同时对两座陵墓的兴造,代宗广德元年(763年)三月十八日,先按玄宗遗愿葬其于泰陵。9天之后的三月二十七日,安葬李亨于建陵,庙号肃宗,谥大圣大宣孝皇帝。哀册文则由兵部侍郎裴士淹撰。同时,又将早在开元年间去世的章敬皇后吴氏从唐长安春明门外初葬地迁来,一并合葬。 
  建陵的管理和维护,最初当由太常寺及直属的“陵台”这一管理机构具体负责。广德元年(763年)五月一日,肃宗葬后不到两个月,代宗升礼泉县为“赤县”,以奉陵寝。“赤县”制度是从开元年间陆续从关内道开始实行的,因皇陵所在当地而设,以保障陵寝供奉为主要目的,逐渐改制提升的一批陵县,均称为赤县,其县令官品高于一般县治。广德年间,代宗特诏驸马姜庆初任太常卿并兼修植建陵使,会同建陵使史忠烈等在陵园内大规模植树,由于“误毁连冈”,使陵区“龙脉”风水有所损伤,皆被赐死或诛杀。陵台机构遂转由宗正寺直辖。
  定期向陵寝上飨奉祭制度大体援初唐定制。代宗大历十四年(779年)九月诏,建陵于每年“朔望及岁冬至、寒食、伏、腊、社日各设一祭”。就在改制后的赤县成立不久,吐藩开始进犯长安,是年(763年)盛夏时节,建陵寝殿遭吐蕃军队焚毁。
  德宗建中二年(781年)二月,朝廷财政有所好转,即令重修造陵寝建筑,“复肃宗神座于寝宫”。这次重修的规模较大,以至贞元十四年(793年)德宗下令修造献、昭、乾、定、桥、泰、建、元等八陵的时候,根据毁损情况在其中7个陵区分别兴建几十至数百间不等的房屋,“惟建陵不复创造,但修葺而已”。同时还在修整之后的各陵寝建筑内部置备帷幄床褥诸事,“上亲阅焉”。这一重大举措,“荐馨香于九庙,崇经构于八陵”,对巩固社稷,强化对李氏政权的向心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然而,一旦社会发生动荡,帝陵往往成为起事者“毁其宗庙,断其龙脉”的破坏目标。宪宗元和十年(815年)十一月十一日,藩镇吴元济叛乱,“盗断建陵门戟四十七竿”,藉此向朝廷要挟。太和年间,文宗下诏修整包括建陵在内的被损坏诸陵。咸通四年(863年)二月,懿宗曾亲谒建陵等十六陵祭拜。这大概是肃宗死后惟一祭拜过建陵的唐代皇帝。
  唐亡后,陵墓处于无人管理状态。五代后梁开平二年(908年)起数年间,建陵等多数唐陵地宫被温韬聚众盗掘一空。后唐(923—936年)时期的统治者曾下诏表示修奉列圣陵寝,制定了一系列措施,但毕竟国祚短促,难以有效实行。
  宋初对前代帝陵给予了相当积极的重视。乾德四年(966年),宋太祖赵匡胤下诏:对唐玄宗、肃宗等“各给守陵二户”,长吏“三年一祭”。开宝三年(970年),宋太祖再次下诏,对被盗唐陵进行礼仪性重葬仪式,并封填了盗洞。次年三月,又下诏给先代帝陵修创庙宇,于泰陵、建陵等各新置守陵庙五户,“岁添植林木”。北宋神宗熙宁年间,司农部门为获取更多部门利益,竟允许在唐代陵区内耕垦,“唐之诸陵因此悉见芟刈”,一些陵区柏城树木甚至被“剪伐无遗”。
  元代至正四年(1344年),李好文在任陕西行台治书侍御史期间,作《唐肃宗建陵图》,载其于《长安志图》中卷,是为目前所见最早的建陵布局图。明初洪武九年(1376年),朝廷派国子生周渭等数十人分视前朝帝王陵寝,依历朝贯例重申百步之内禁止樵采,同时设置陵户。但明中叶以后,建陵日趋残破。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陕西巡抚毕沅曾在此立“唐肃宗建陵”碑石1通,是为了建陵最早设立的保护标志,迄今仍竖立在陵园献殿遗址上。
  20世纪40年代初,石璋如、王子云在分别考察唐陵的过程中,也都曾造访过建陵。从50年代起至80年代,中央和地方有关部门曾数次对建陵进行过一定程度的调查,初步了解了建陵现存遗址的存留状况。
  建陵可分为三个功能区:陵园以及神道为主体建置,其西南为下宫区,下宫区南部置陪葬墓。
  陵园坐北朝南,踞高临下,由黄土夯筑而成的一周城垣标志其封域范围,是为神墙。平面因三条纵贯的山梁而凸凹起伏,呈南宽北窄的不规则四边形。以四隅尚存角楼基址间距计,东、西、南、北四墙直线距离分别为1524米、1373米、1050米和879米。神墙早已坍毁,东墙尚留部分夯土残基。神墙四面中部各辟一门,称为神门,门外各置石狮1对,夯筑阙台1对。其中门前石狮援桥陵所开先例,以雌雄分立左右,雄者卷鬣,雌者直鬣。陵园后部为武将山主峰,北神门设在主峰北面缓坡之上。门外除石狮外,按定制应有的北门六骏石马尽失。至于凿山为陵的墓道入口,则置于主峰正南500米处陡然直下的沟谷尽头,恰好位于陵园东、西神门和南、北神门直线相交的中心位置附近。墓道封填方式援乾、定、桥诸陵惯例,用排列有序的青石条叠砌而成,石条间用铁栓板套接,铅水灌缝。献殿遗址(寝殿)位于墓道口南部突兀而起的中梁面上,南距南神门30米,长方形,东西长48、南部宽29米。在献殿南侧曾出土有“生肖”类石像(一说属“八佾舞于庭”类),高约0.4米左右,原数目不详。
  南神门外设神道,长763米。有趣的是,神道恰被一条沿门外中轴线切割出来的沟壑分为左右两半,神道石刻及乳台对称分列于沟壑两侧的裤腿状梁面上,间距160—180米。神道南端以一对乳台(门阙)为标志,石刻自南而北依次排列有:覆莲座八棱柱宝珠顶石柱1对、翼马1对、石屏高浮雕回首状鸵鸟1对(其中1只现藏碑林博物馆)、仗马5对(其中武士装控马人仅存1尊)以及文武分立左右的石人10对等。建陵石刻与同时期雕造的泰陵石刻大体相同,其布局承袭乾陵之模式,虽不及乾、定、桥等盛唐石刻那样硕大,但雕工之精细讲究,有过之无不及。特别是刻意追求对称,追求写实的风格,给人以深刻印象,堪称唐代石刻艺术的精华。另外,《长安志图》中所描绘乳台附近的肃宗庙(祠堂)遗迹,尚有待证实。
  下宫遗址,位于陵园南神门西南2.2公里处,地势较为平坦。当年下宫规模很大,目前这里仅存长110米,宽70米的建筑基址,与《长安志》“下宫去陵五里”的记载基本吻合。另有资料称:下宫遗址在乳台南1公里许的断崖附近,“唐代砖瓦碎块堆积成层”。恐定性有误,或许可能为陵署(台)性质的建筑遗迹。
  陪葬墓位于陵园南偏西约2公里的坡阳村。《唐会要》记载建陵陪葬墓仅汾阳王郭子仪墓1座,据《文苑英华》所录墓志,华州刺史李怀让亦陪葬建陵。此地原有封土6座,1961年调查时尚存3座,亦近夷平。另外,据调查,乳台东侧亦有3座封土墓。陪葬墓区迄今尚未发现碑石。郭子仪(697—781年),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肃宗时,平“安史之乱”有功,累官关内河东副元帅,加中书令,封汾阳郡王;代宗时联回纥击吐蕃;德宗时尊为尚父,进位太尉、中书令。郭子仪死后,德宗曾发布《赠郭子仪太师陪葬建陵制》,并在原有一品坟高规定的基础上“诏特加十尺”。该墓封土呈圆丘形,夯筑。墓前尚有明巡按陕西监察御史毕懋康立“唐汾阳王郭子仪之墓”碑1通。
  1956年8月6日,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建陵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4月20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了保护范围,其重点保护区为:城垣遗址(城垣四角角楼遗址、四门石狮、石马)周围外延30米;司马道(神道)地面石刻和门阙遗址周围外延2米。一般保护区:北至凉马村南,西至山西头村坡根底,东北至南岭盖细腰处,东至索山梁,南至东岭,西至和岭头沟底。建筑控制地带为:北至凉马村,西至礼相公路,东至索山梁东坡根底,南至坡阳村、围墙村。2000年成立建陵文管所。2001年6月25日,建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参考文献
  1.《唐大诏令集·厚奉建陵诏》卷七十六。
  2.《旧唐书·肃宗章敬皇后吴氏传》卷五十二。
  3.《唐会要·州县改置上:关内道》卷七十。
  4.《唐会要·缘陵礼物》卷二十一。
  5.《册府元龟·帝王部·奉先三》卷三○。
  6.《唐会要·陵议》卷二○。
  7.《资治通鉴·宪宗皇帝》卷二三九。
  8.《宋史·太祖本纪》卷二。
  9.(宋)洪迈:《容斋随笔·熙宁司农牟利》卷一。
  10.(明)王在晋:《历代山陵考》卷上。
  11.《旧唐书·郭子仪传》卷一百二十。




陕西文物古迹大观Ⅱ/陕西省文物局编.—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10

陕西文物古迹大观Ⅱ/陕西省文物局编.—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10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