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吏政治(二)——再祭屠刀威慑百官成功后走狗被烹
胡戟
整个社会好像都被女皇气魄非凡的排场震慑住了,在她堂堂正正地登上皇帝宝座时,再没有发生以往扬、豫、博那样公然举兵反抗的大事件。但武则天做女皇帝,那时也不是所有人都赞成的,朝内外反抗武则天的言行仍很普遍。为防备可能的颠覆活动,武则天称帝后继续任用酷吏,搞恐怖政策,直到万岁通天二年(697年)六月把来俊臣送上断头台为止。
这相当于武则天称帝的前期。这个时期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和斗争围绕着武则天要巩固帝位这一中心问题展开,武姓诸王与李氏争夺帝位继承权的斗争也很激烈。由于李唐宗室反对派的势力已被摧毁,这时滥刑主要用来打击反对派官僚。其间天授中和长寿二年(693年)两次遣使分赴诸道杀流人,殃及百姓,“宁岁为之饥馑,氓庶以之流离”①,引起社会不安。
这时期里发生的主要政治案件有以下24个,大部分是酷吏经办的。
其一是天授元年(690年)十月的宗秦客案。武则天堂姊之子凤阁侍郎宗秦客垂拱年间潜劝太后革命,武则天称帝后擢升他为内史,一个月后他即因贪赃罪贬为遵化尉,他的弟弟宗楚客、宗晋卿配流岭表。内史邢文伟连坐,贬珍州后自杀。年初遭周兴构陷贬儋州的前宰相韦方质被杀。
其二是李行褒兄弟案。道州刺史李行褒及其弟榆次令李长沙为酷吏唐奉一所告,以谋复李氏之罪被诛。徐有功固争不成,反被周兴诬为“故出反囚,罪当不赦”。②武则天不许系问,但仍免徐有功官。此案发时日不详,《资治通鉴》系于天授元年末。
其三是天授二年正月的刘行感兄弟案。尚衣奉御刘行感和他兄弟雅州刺史刘行实、渠州刺史刘行瑜、兄子鹰扬郎将军刘虔通等被酷吏来子珣诬谋反被诛。这是当年在盱眙县抵抗徐敬业而擢官的刘行举的兄弟侄子。又毁其父左监门大将军刘伯英的棺柩。宰相史务滋与来俊臣同审此案。来俊臣奏史与行感有私交,欲为遮掩反状。武则天怒,命来俊臣追究,史务滋恐惧自杀。他是武周革命后才和宗秦客等一起提上相位的。
其四是天授二年(691年)一二月的丘神勣周兴案③。丘是著名酷吏之一,自武则天指派他去巴州杀废太子李贤后“深见亲委”,垂拱四年镇压琅琊王李冲起兵后亲自挥刃尽杀博州官吏,“破千余家”,因功加左金吾卫大将军。此时下诏狱伏诛。有人告周兴与丘神勣通谋,武则天命来俊臣鞫审,张鷟记载了这有名的“请君入瓮”故事:
唐秋官侍郎周兴与来俊臣对推事。俊臣别奉进止鞫兴,兴不之知也。及同食,谓兴曰:“囚多不肯承,若为作法?”兴曰:“甚易也。取大瓮,以炭四面炙之,令囚人处之其中,何事不吐!”即索大瓮,以火围之,起谓兴曰:“有内状勘老兄,请兄入此瓮。”兴惶恐叩头,咸即款伏④。按法律,周兴罪当死,武则天赦免其死,改流岭表,在路上被仇家杀。
酷吏索元礼,扬州起兵后在洛州牧院首按制狱,他“性残忍,推一人,广令引数十百人,衣冠震惧,甚于虎狼”。⑤他和周兴前后杀戮各数千人,武则天“亦杀之以慰人望”。
丘神勣被诛后,武则天立故太子李贤长子李光顺为义丰王,算是对李贤亡魂的一种安慰罢!
其五是同年八月的张虔勖、范云仙案。张虔勖即嗣圣元年奉命与程务挺率禁兵入宫废唐中宗的羽林将军,事后擢升玉钤卫大将军。范云仙为内侍,亦有大将军衔。这时俱陷于狱。来俊臣审鞫,张虔勖等“不堪其苦”,向徐有功陈诉,来俊臣怒,命卫士乱刀杀之,枭首于市。范云仙自言历事先朝,也称冤诉苦,来俊臣不让他讲话,命截去其舌。“士庶破胆,无敢言者”。⑥九月,来俊臣又杀岐州刺史云弘嗣,和杀张虔勖一样,先砍头再造假案上奏,“敕旨皆依,海内钳口”。
其六是同年九月的傅游艺案。傅游艺即两年前带头上表劝进者,他载初元年(689年十一月改元)任合宫主簿(正九品上),一年之内历左补阙(从七品上)、给事中(正五品上),武周革命入相为鸾台侍郎(正四品上)同平章事,天授二年五月又加银青光禄大夫(从三品),服色在一年之间由青、绿而朱、紫,时人号为“四时仕宦”⑦。他还被赐姓武氏,其兄傅神童亦为冬官尚书,一时并受荣宠。但不过一个多月傅游艺便停知政事,降为司礼少卿。这时他还做梦登湛露殿,把这事告诉了亲信。不想被告发,以谋逆罪九月下狱自杀。武则天犹命以五品礼葬之。傅游艺在任时曾诬族皇枝,又首谋发六道使杀各地流人,所以在两唐书中被列入酷吏或奸臣列传。
其七是同年十月的岑长倩案。岑长倩是唐太宗宰相岑文本的侄子,武周革命时他屡陈符瑞,又上疏请改皇嗣李旦姓武,他自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四月入相,在位整十年,是则天朝最有资格的元老了,也因忤诸武意下制狱。当时凤阁舍人张嘉福使洛阳人王庆之等数百人上表,请立武承嗣为皇太子。岑长倩以皇嗣在东宫,不可更立。另一位资历较浅的宰相格辅元也表示反对,两人坚持不肯在奏表上署名。岑长倩还奏请切责上书者,出告示令解散。得罪了正跃跃欲试谋夺储君位置的武承嗣一伙。岑长倩和格辅元被武承嗣谮下制狱。当时一代名儒欧阳询之子宰相欧阳通也固争不可改立武承嗣为皇太子,于是来俊臣又胁迫岑长倩子岑灵原诬引欧阳通等数十人同反,来俊臣刑讯拷问,五毒备至,欧阳通终无异词。来俊臣又编造假供上奏,岑长倩、格辅元、欧阳通三位宰相一同被诛。
王庆之以为可以得逞,继续大肆活动。武则天问他:“皇嗣我子,奈何废之?”王庆之反问:“今谁有天下,而以李氏为嗣乎?”伏地以死泣请不已。后来还屡次求见,固请不止。武则天不耐烦了,命凤阁侍郎李昭德杖责以示教训。李昭德领旨将王庆之拉到光政门外,对朝士宣布:“此贼欲废我皇嗣,立武承嗣”,命人将他狠揍一顿,耳目皆出血,然后杖杀。鼓噪要废皇嗣改立武承嗣在宫外闹事的几百个市井轻薄恶少这才一时散去⑧。
其八也是天授二年十月的乐思晦、李安静案。乐思晦是唐高宗宰相乐彦玮之子,当年刘洎子上诉其父为褚遂良谮死,称冤请雪,被乐彦玮反对而止。乐思晦这时也任宰相,被酷吏杀。同时的右卫将军李安静是隋唐间名臣李纲之孙,其兄李安仁永徽年间为太子左庶子,李忠被废,“寮属奔散,独安仁泣拜而去。”⑨当武则天革命改唐为周时,王公百官皆上表劝进,李安静正色拒之。“独无所请”⑩。这时下制狱,来俊臣逼他供认谋反,李安静回答:“以我唐家老臣,须杀即杀!若问谋反,实无可对。”终于也死在来俊臣手里。这一家五世同堂,辈以义烈闻名。
乐思晦与李安静罹罪原因不明,看来是被酷吏罗织,查三代算老账致累。
其九是天授三年(692年)一月的狄仁杰案。此案中被来俊臣罗告的有三名宰相,即狄仁杰、任知古、裴行本,还有司农卿裴宣礼、前文昌左丞卢献(11)、御史中丞魏元忠、潞州刺史李嗣真。
当时有规定,下狱者一经讯问便承认谋反的可以减死罪,来俊臣以此诱迫他们认罪,狄仁杰叹息道:“大周革命,万物惟新,唐朝旧臣,甘从诛戮。反是实!”违心地服罪。判官王德寿还逼他诬引新入相的杨执一,武则天的本家外甥。狄仁杰痛不欲生,呼:“皇天后土,遣仁杰行此事!”以头触柱,血流满面,吓得王德寿告罪而退。狄仁杰趁狱中放松了看管,拆下被头帛,书写冤状,藏入绵衣里,交给王德寿,说天热了,让家人拆去丝绵。狄仁杰子狄光远拆出帛书,持以上告。武则天看后问来俊臣,来俊臣诡称狄仁杰等下狱,备受优待,苟无事实,安肯承反。武则天派通事舍人周琳前往检查,周琳唯唯诺诺,不敢抬眼皮。来俊臣还让王德寿伪造狄仁杰谢死表,交使者呈上。
狄仁杰等性命危在旦夕,这时出了一救星,竟是三个月前被处死的宰相乐思晦不满十岁的男儿。这位勇敢少年上殿求见,对武则天说:“臣父已死,臣家已破,但惜陛下法为俊臣等所弄,陛下不信臣言,乞择朝臣之忠清,陛下素所信任者,为反状以付俊臣,无不承反矣。”武则天意有所寤,召见狄仁杰,问他为何承认谋反,狄仁杰回答:“向若不承反,已死于鞭笞矣。”武则天又问为何作谢死表,弄清其中有诈,於是得免死。但按当时规定,凡被告,无论有罪无罪,都要受贬责处分,狄仁杰贬为彭泽令,任知古贬江夏令,裴宣礼贬夷陵令,魏元忠贬涪陵令,卢献贬西乡令,裴行本和李嗣真流岭南。
武承嗣和来俊臣、张知默等屡次抗表请申大法,武则天不许,一反过去的腔调,声称:“朕好生恶杀,志在恤刑。涣汗已行,不可更返。”(12)来俊臣又说出自南来吴裴房著姓的裴行本罪尤重:“潜行悖逆,告张知謇与庐陵王反不实,罪当处斩。”秋官郎中徐有功驳奏:“俊臣乖明主再生之赐,亏圣人恩信之道。为臣虽当嫉恶,然事君必顺其美。”(13)语气委婉地支持武则天施恩於无辜,裴行本被救,竟免一死。
同案下狱的魏元忠,即当年督促李孝逸迅速平定扬州的监军,无赖出身的侍御史侯思止按问时冲他喝道:“急认白司马,不然,即吃孟青。”孟青是杀博州起兵的琅琊王李冲的孟青棒,意思是不招供便用棒打。魏元忠不像不吃眼前亏的狄仁杰,还顶撞这个侯大,侯大怒,倒曳之,元忠慢慢爬起来,还说:“我薄命,如乘恶驴坠,脚为蹬所挂,被拖曳。”侯思止更怒更曳,扬言要以拒捍制使罪,奏斩之。魏元忠情急生智,唬这个不识字的恶棍:“侯思止,汝今为国家御史,须识礼数轻重。如必须魏元忠头,何不以锯截将,无为抑我承反。奈何尔佩服朱紫,亲衔天命,不行正直之事,乃言白司马、孟青,是何言也!非魏元忠,无人抑教。”一番教训,使侯思止摸不着头脑,以为自己信口胡说惹了大祸,“惊起悚怍”,连声说:“思止死罪,幸蒙中丞教。”搀扶魏元忠上床坐,恭恭敬敬地请教,魏元忠“就坐自若”,把这个愚昧不堪的酷吏美美捉弄了一顿。此事流传开来,时人以为谈谑之资,武则天听了也大笑不止(14)。后来魏元忠被召还复职,武则天问他:“卿累负谤铄,何邪?”魏元忠答:“臣犹鹿也,罗织之吏如猎者,苟须臣肉为之羹耳,彼将杀臣以求进,臣顾何辜?”(15)
同案的李嗣真,曾为御史中丞知大夫事,一年前上疏谏酷吏纵横,“恐为社稷之祸”,武则天未予理会,他被出为潞州刺史,这时被酷吏诬陷,配流岭南。万岁通天年间征还,死于途中,“则天深加悯惜”(16)。
此案前前后后一些事使武则天较多地了解了酷吏们的种种劣迹,促使她考虑改变法滥刑酷的作法,狄仁杰等这一批官员的免死,是继处死周兴、丘神勣、索元礼等酷吏之后迟迟走出的又一步。
其十也是天授三年一月的泉献诚案。泉献诚是高丽人,其父泉男生为高丽莫离支泉盖苏文的嗣子,莫离支相当于唐兵部尚书兼中书令职位,乾封元年(666年)泉男生继承该职,因内讧,被二弟逐出国而投唐。泉献诚被唐授左卫大将军,领羽林军。天授年间,武则天出内库金宝,令宰相及南北衙文武官内择善射者五人赌之,泉献诚第一,他奏曰:“陛下令简能射者五人,所得者多非汉宫。臣恐自此以后,无汉官工射之名,伏望停寝此射。”(17)武则天很赏识这意见,接受了。酷吏来俊臣找他索取金银宝货,泉献诚拒之不理,被构以谋反,下狱后被缢杀。后来武则天知其冤枉,追赠官爵,以礼改葬。
其十一为同年夏秋间的严善思案。监察御史严善思“公直敢言。时告密者不可胜数,太后亦厌其烦,命善思按问,引虚伏罪者850余人,罗织之党为之不振。”(18)因此被来俊臣诬陷,“谪交趾,五岁得还”。(19)
严善思打击罗织之党,是由于武则天指使支持才奏效,当时还有宰相李昭德、右补阙朱敬则、侍御史周矩等纷纷上疏面奏,攻讦酷吏的奸诈凶暴,要求省刑宽仁,武则天开始改变一年前对这类疏奏不予理会的态度,“由是制狱稍息”(20),酷吏稍稍收敛,武则天本人也似因政治空气有所和缓而心境轻松,已届古稀之年,不仅不衰老,反而齿落更生,当年九月因此改元长寿,取其吉祥。
其十二是长寿元年(692年)九月的李游道案。政治气候乍暖还寒,新案迭出。涉及此案的共有李游道、王璿、袁智弘、崔神基、李元素等5名宰相和春官侍郎孔思元、益州长史任令辉等人,被酷吏王弘义罗告,都流岭南,其中王璿是王德俭子,崔神基是崔义玄子,父辈都是武则天争皇后位时出过大力的亲信。李元素亳州谯人,其兄李敬玄“与赵郡李氏合谱”,所以《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二上》称之为赵郡李氏南祖房,其实伪冒。此时他们被酷吏罗告的具体情节不详,但整到他们头上也是一种新的动向。
这时酷吏来子珣坐事流死爱州(今越南清化)。
其十三是长寿二年正月二日(692年12月4日)的皇嗣妃刘氏、窦氏案。刘氏是李旦元配夫人,文明元年唐睿宗即位,她被册为皇后,这时降为皇嗣妃,是宁王李宪的生母。窦氏“姿容婉顺”,封德妃,是唐玄宗的生母。这一天她俩入宫朝武则天於嘉豫殿,同时遇害,被杀的原因是武则天宠信的户婢团儿欲私于李旦,被拒有憾,于是作桐人偷埋在二妃院内,诬为她们厌蛊咒诅的证据,将二妃害死,当时秘密埋瘗宫中,尸骨不知所在。景云元年(710年)睿宗即位后追谥刘氏为肃明皇后,窦氏为顺圣皇后,“招魂葬于东都城南”(21),韦团儿还想害皇嗣李旦,有人把实情上告,武则天立即将韦团儿处死。二妃冤死后李旦心里痛苦但口不敢言,“居太后前,容止自如”。情状十分可怜。
德妃母庞氏那时也因夜祷求解除妖异被奴告,审理此案的监察御史薛季昶诬奏她与德妃同祝祷,上奏时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煞有介事地说:“庞氏所为,臣子所不忍道。”武则天提拔薛季昶为给事中,庞氏处斩。其子窦希瑊向徐有功讼冤,徐有功上奏,明庞氏无罪,牒停刑。薛季昶告徐有功党援恶逆,罪当弃市。徐有功闻讯泰然,寝食无异平日。武则天召他去责问:“卿比断狱,失出何多?”徐有功回答:“失出,臣下之小过;好生,圣人之大德。愿陛下弘大德,则天下幸甚。”武则天默默地听他讲完,不再责备。庞氏因此免死,与其三子流于岭表,她丈夫润州刺史窦德谌贬罗州司马。徐有功除名,但不久又起用为左司郎中,后来官至司刑少卿。他曾对人说:“今身为大理,人命所悬,必不能顺旨诡辞以求苟免。”他“前后为狱官,以谏奏枉诛者,三经断死,而执志不渝,酷吏由是少衰”。(22)张*(上族下鸟)评价这位耿直之士,“若值清平之代,则张释之、于定国岂可同年而语哉”。(23)
其十四是长寿二年(693年)一月的安金藏案。前尚方监裴匪躬和前内常侍范云仙——即一年多前在洛阳牧院被来俊臣截舌者——私谒皇嗣被腰斩。又有人告皇嗣有异谋,武则天命来俊臣审讯李旦左右的人,酷刑之下,众人不胜楚毒,咸欲屈打成招,其中一个太常工人安金藏大声对来俊臣说:“公既不信金藏言,请剖心以明皇嗣不反。”(24)说着“引佩刀自剖其胸,五藏并出,流血被地,因气绝而仆”。武则天听说,即命用舆辇抬入宫中,派御医整治内脏,用桑皮线缝合抢救。第二天安金藏苏醒,武则天亲去看望,叹息道:“吾有子不能自明,不如尔之忠也。”(25)并命令来俊臣停推此案,皇嗣得免于难。
其十五是同年二月的六道使杀流人案。武则天登基,诛杀许多宗室大臣,其家人亲族流放在外数以万计,傅游艺或李秦授曾以谶语有“代武者刘(流)”,说武则天诛杀此辈,不然一旦同心为逆,社稷必危。武则天派原和来俊臣一起编写《罗织经》的酷吏万国俊往岭南按问,万国俊在广州把流人都召集起来,矫制赐自尽,流人号呼不服,万国俊把他们驱至水边,全数处死,一朝杀300余人。还诬奏“诸道流人咸有怨望,若不推究,为变不遥”。武则天“深然其奏”(26),又派出酷吏刘光业、王德寿、鲍思恭、王大贞、屈贞筠等五人分赴剑南、黔中、安南诸道按流人,“其实赐墨敕与牧守,有流放者杀之”。(27)于是开展了一场杀人竞赛,刘光业杀900人,王德寿杀700人,其余少者亦杀500人,不少远年杂犯流人,并非与武则天革命有关的人犯也同被杀害。事后武则天知道冤滥,下制:“被六道使所杀之家口未归者,并递还本管。”(28)赦免了幸存的流人及其家属,准许他们回归乡里。被称作“六道杀人使”的这几名酷吏,不久都相继死去,无一寿终,有的最后精神失常,得了现世报应。
其十六是同年四月的苏干案。苏干是隋代名相苏威曾孙,唐太宗驸马苏勗之子,时为冬官尚书,主管工部,来俊臣诬奏苏干垂拱中为魏州刺史时与琅琊王李冲有私书往复,因而下狱死。
其十七是延载元年(694年)九月的王弘义案。王弘义即永昌二年捕杀作邑斋的赵、贝二州父老200余的流氓,这时为左台侍御史,因罪流放琼州(今海南岛琼山县琼山镇),妄称有敕追还,途中遇侍御史胡元礼,按验,王弘义词穷,以“与公气类”哀告,胡元礼说:“元礼今为御史,公乃流囚,复何气类?”(29)将王弘义杖杀。那时酷吏来俊臣已由御史中丞贬为殿中丞,又因赃再贬同州参军,朝中酷吏一时没了主心骨,刑场大狱清闲了许多。
其十八是当年九月的李昭德案。其父李乾祐贞观末为御史大夫,因与中书令褚遂良不和被贬官。李昭德明经出身,有吏干,如意元年(692年)七月取代武承嗣为相,武承嗣诋毁他,武则天说:“自我任昭德,每获高卧,是代我劳苦,非汝所及也。”(30)他先后杖杀王庆之、侯思止,摧屈来俊臣党羽,但“专权用事,颇为朝野所恶”。(31)在群起而攻之下,武则天也起嫌恶之心,这时将他贬为钦州南宾尉,没几天,又命免死配流。
先此一个月,宰相崔元综也坐事流振州,他每“奉制鞫狱,必披毛求疵,陷于重辟”。被流放后,“朝野莫不称庆”。(32)
次年正月,新入相的周允元与酷吏司刑少卿皇甫文备上奏,告宰相豆卢钦望、韦巨源、杜景俭、苏味道、陆元方附会李昭德,不能有所匡正,都贬为外州刺史。宰相又一次大换班。
其十九是证圣元年(695年)二月的僧怀义案。怀义原名冯小宝,洛阳市上卖药人,因与唐高祖千金公主的侍儿有私,公主将他推荐给寡居有年的女皇帝,说:“小宝有非常材用,可以近侍。”(33)度为僧以便出入禁中,遂“有嫪毐之宠”(34)。又令与太平公主之夫薛绍合族,改姓薛,人称薛师。宗楚客讨好地称他“从天而降”,是“释迦重出,观音再生”。(35)垂拱初为白马寺主,督作明堂、天堂,用财如粪土。还屡任大总管,统帅军队出征突厥,官至右卫大将军,封鄂国公。后来他厌入宫中,私度有膂力少年千人为僧,畜养于白马寺。证圣元年正月,怀义因御医沈南璆成为武则天新的男宠,心中愠怒,放火烧了自己好不容易督造成的天堂和明堂。武则天姑念旧情,还为他遮掩隐讳,不加追究,仍命他重造明堂、天堂。怀义因而益骄倨,终于让武则天痛恶,太平公主奉命密选身强力壮的宫人数十以防之。二月的一天,太子公主乳母张夫人,一说是建昌王武攸宁,指挥壮士将他杀于瑶光殿前,尸体载送白马寺。其侍者僧徒被流放到远州恶地。
当年正月武则天还抓捕惩治了淫秽不堪的河内老尼及其弟子。自言能合长生药的武什方在外获悉事败自杀身死。
僧尼中的妖妄邪恶势力遭到一次打击。
其二十是万岁通天二年(697年)初的綦连耀案。这是一谋反案,罪魁是太原元谋功臣刘世龙之侄刘思礼。术士张憬藏看相,说他当历箕州,位至太师。于是想入非非,以为太师之职,位极人臣,非佐命无以致之,恭维洛州录事参军綦连耀说:“公体有龙气”,綦连耀则说刘思礼:“公是金刀,合为我辅。”暗定君臣之契。他们阴结朝士,托相术,到处许人以三品富贵,对愿上钩者讲:“綦连耀有天分,公因之以得富贵。”(36)万岁通天二年,凤阁舍人王勮知天官侍郎事,用刘思礼为箕州刺史,以应相术预言。王勮是与骆宾王一同名列“初唐四杰”的王勃之兄。其弟王助为监察御史,对明堂尉吉顼说:綦连耀名“应两角麒麟也。耀字光翟,言光宅天下也”。(37)不料吉顼写状交给来俊臣,将此事上告,武则天命武懿宗推按,刘恩礼在狱,广引朝士,冀以自免,陷海内名士凡36家於诛罪,计有宰相李元素(38)、孙元亨、天官侍郎石抱忠、刘奇、凤阁舍人王处、来庭、给事中周譒、太子司议郎路敬淳、司礼员外郎刘慎之、右司员外郎宇文全志、泾州刺史王勔和王勮、王助兄弟等,其亲党连坐被流放者千余人。武懿宗先宽恕刘思礼在外,令广引逆徒。刘思礼自以为得计,从容自若,凡与自己有小忤龃龉者,必诬引陷之枉死,及众人就戮之后,武懿宗收诛刘思礼。
武懿宗是武则天堂侄,封河内王,“推鞫制狱,王公大臣,多被陷成其罪,时人以为周兴、来俊臣之亚焉”。(39)
这是酷吏政治后期的一桩大案。来俊臣因此得以复用,从被贬为合宫尉的九品小官擢升为正五品上洛阳令,他的得志,又使酷吏政治有半年的猖獗。
其二十一是大约与上同时的樊惎案。司刑府史樊惎被来俊臣党人罗告,以谋反罪诛。其子讼冤于朝堂,朝中竟没人敢为之申理,只得援刀剖腹自杀表示抗议。秋官侍郎刘如璿见而泣叹,被来俊臣奏为党恶逆,下狱处绞刑,武则天下制改流瀼州。
其二十二是乔知之案。左补阙乔知之有美妾碧玉,十分宠爱,为之不娶妻室。武承嗣巧取豪夺,以教诸姬歌舞为名,强借留家不许还,又迫使乔知之从军讨契丹,留边多时。乔知之思碧玉不止,以晋石崇爱妾绿珠故事作《绿珠怨》寄碧玉,诗曰:
石家金谷重新声,明珠十斛买娉婷。
昔日可怜偏自许,此时歌舞得人情。
君家闺阁不曾关,好将歌舞借人看。
意气雄豪非分理,骄矜势力横相干。
辞君去君终不忍,徒劳掩袂伤铅粉。
百年离恨在高楼,一代容颇为君尽。(40)碧玉得诗,饮泪不食,三日后投井,殉情自尽,尸体捞出后,得诗於裙带,武承嗣大怒,讽酷吏罗告。乔知之才从军中归来,便被斩于市南,破家籍没。
其二十三是万岁通天二年(697年)六月的李昭德案。李昭德为相,屡挫酷吏,与来俊臣积怨尤深。秋官侍郎皇甫文备也曾被他辱于庭。延载元年九月他因擅权罢相后这时又起用为监察御史,来俊臣、皇甫文备二人共诬他谋反,下狱,判死刑。
其二十四是来俊臣案。诬告李昭德得手后来俊臣利令智昏,还欲将武氏诸王、太平公主、皇嗣、庐陵王一起罗织,诬他们与南北牙禁军同反,阴谋被卫遂忠揭发,诸武及太平公主恐惧,共发其罪,来俊臣下狱,被判处极刑。
武则天还以为他有功想赦免,奏状三日不批,群臣疑虑不安。宰相王及善奏:“俊臣凶狡不轨,所信任者皆屠贩小人,所诛戮者多名德君子。臣愚以为,若不剿绝元恶,恐动摇朝廷,祸从此始。”(41)吉顼奏:“俊臣聚结不逞,诬遘贤良,赃贿如山,冤魂满路,国之贼也,何足惜哉!”武则天这才批准处决。六月的一天,李昭德与来俊臣这一对仇人一同弃市,在刑场二人犹怒目相眦。行刑后,“士庶莫不痛昭德而庆俊臣”,对这名酷吏魁首,“国人无少长皆怨之,竟剐其肉,斯须尽矣”。(42)尸骨被践踏成泥。武则天知天下恶俊臣,下制:“宜加赤族之诛,以雪苍生之愤。”洛阳士民闻讯相贺于路:“自今眠者背始帖席矣。”(43)
和前一阶段滥刑的实施情况相比,这阶段有些不同之处。
首先,这时的打击对象集中于文武官员,宰相班子成员的变动尤为激烈。这八年里,共用38人为相,每人的平均任期仅为一年,比上阶段里平均任期二年零二个月还短得多,这在帝制社会宰相史上也是罕见的。但是,处罚不都像以前那么重了。比如在这时被贬逐过的许多官员,后来又陆续起用了。其中狄仁杰等九人还曾再为宰相,而在前一阶段里被贬后又起用为宰相的只有蹇味道一个。
在这八年里,滥刑本身也有些变化。以天授三年(692年)一月武则天在狄仁杰等七人一案里放出“以恩止杀”的话和七月严善思打击罗织之党为标志,滥刑开始有所收敛。证圣元年(695年)正月和次年九月,刘知几和陈子昂的表疏,都言及“今六合清晏而赦令不息”,“比来刑狱久清,罪人全少”。(44)纷纷要求节用赦宥。十月,武则天下《减大理丞废秋官狱敕》,也说司刑寺“既罕囚徒,静无推案”,弹起“丹笔刑官,已绝埋梧之所;黄沙狱户,将为鞠草之场”的高调(45)。这些文字传递了政治形势在逐渐转变的信息。随后虽曾因起用来俊臣,又杀气腾腾地闹了半年,那不过是酷吏政治行将就木前的回光返照了。来俊臣问斩后,其党徒也都配流岭南。这是14年漫长的恐怖酷吏政治结束的标志。
数月后,女皇武则天与后来的开元名相姚崇间有一席著名的谈话:
圣历初,则天谓侍臣曰:“往者周兴、来俊臣死后,更无闻有反逆者,然则以前就戮者,不有冤滥耶?”姚崇对曰:“自垂拱已后,被告身死破家者,皆是枉酷自诬而死。告者特以为功,天下号为罗织,甚於汉之党锢。陛下令近臣就狱问者,近臣亦不自保,何以辄有动摇?被问者若翻,又惧遭其毒手,将军张虔勗、李安静等皆是也。赖上天降灵,圣情发寤,诛锄凶竖,朝廷乂安。今日已后,臣以微躯及一门百口保见在内外官更无反逆者。乞陛下得告状,但收掌,不须推问。若后有征验,反逆有实,臣请受知而不告之罪。”则天大悦曰:“以前宰相皆顺成其事,陷朕为淫刑之主。闻卿所说,甚合朕心。”(46)武则天用银千两赏赐为她开脱的姚崇,奖励他为自己搞滥刑铺设了下台的台阶,为酷吏政治的历史安排了一个戏剧性的尾声。不过她的内心似乎并没有因此就平静下来。圣历二年(699年)二月,她幸嵩山,过缑氏,谒升仙太子庙后立的升仙太子碑,是她撰文并书写的,碑铭中有“日月至明,不能免盈亏之数”,(47)隐约其辞,似乎也有为酷吏政治忏悔之意,圣历三年(700年)正月,武则天祭祀嵩山后派使臣投放金简,1982年在登封中岳嵩山峻极峰北侧大石缝中被发现。这通金简长36.3厘米,宽8.2厘米,重247克,镂刻文字:“大周圀主武曌,好乐真道,长生神仙,谨诣中岳嵩高山门,投金简一通,乞三官九府除武曌罪名。大岁庚子七*(外匚内出)甲申朔七乙甲寅,小使*(上一下忠)胡超稽首再拜谨奏。”(48)长期用酷吏搞滥刑,使武则天自己不能摆脱负罪感,于是有这类投金简向据说能为人赦罪解厄的道家天官、地官、水官三帝神仙祷告,求为她解除罪名。这至今仍完好地矗立在偃师缑氏镇的升仙太子碑和新发现的金简,使我们能窥见这位淫刑之主内心永远惶惧不安的一角。
①《陈子昂集》卷3《为朝官及岳牧贺慈竹再生表》。
②《旧唐书》卷85《徐有功传》。
③《旧唐书》卷186上《丘神勣传》丘被诛在天授二年十月,同书《周兴传》周被诛在十一月。从《资治通鉴》。
④《朝野佥载·补辑》。
⑤《旧唐书》卷186上《索元礼传》。
⑥《旧唐书》卷186上《来俊臣传》。
⑦《旧唐书》卷186上《傅游艺传》。
⑧《旧唐书》卷87《李昭德传》记为“延载初”。从《资治通鉴》卷204《考异》。
⑨⑩《新唐书》卷99《李纲传附李安静传》。
(11)《旧唐书》卷193《列女·崔绘妻卢氏传》。
(12)《旧唐书》卷89《狄仁杰传》。
(13)《旧唐书》卷85《徐有功传》。
(14)《旧唐书》卷186上《侯思止传》。
(15)《新唐书》卷122《魏元忠传》。
(16)《旧唐书》卷191《李嗣真传》。
(17)《旧唐书》卷199上《东夷·高丽传》。
(18)《资治通鉴》卷205长寿元年七月条。
(19)《新唐书》卷204《严善思传》。
(20)《旧唐书》卷186上《索元礼传》。
(21)《旧唐书》卷51《睿宗肃明皇后刘氏传》。
(22)《旧唐书》卷85《徐有功传》。
(23)《朝野佥载》卷4。
(24)《大唐新语》卷5。
(25)《新唐书》卷191《安金藏传》。
(26)《旧唐书》卷186上《万国俊传》。
(27)《纪闻》,引自《资治通鉴》卷205《考异》。
(28)《旧唐书》卷186上《万国俊传》。
(29)《旧唐书》卷186上《王弘义传》。
(30)(31)《旧唐书》卷87《李昭德传》。
(32)《旧唐书》卷90《崔元综传》。
(33)《旧唐书》卷183《薛怀义传》。
(34)(35)《朝野佥载》卷5。
(36)《旧唐书》卷57《刘世龙传附刘思礼传》。
(37)《朝野佥载》卷2。
(38)李元素长寿元年九月贬岭南后延载元年十月又复相。
(39)《旧唐书》卷183《武懿宗传》。
(40)《朝野佥载》卷2。
(41)《旧唐书》卷90《王及善传》。
(42)《朝野佥载》卷2。
(43)《资治通鉴》卷206神功元年六月条。
(44)《陈子昂集》卷8《上军国机要事》。刘知几的上表,《唐会要》卷40《论赦宥》与《资治通鉴》卷205所载文字略有差。
(45)《唐大诏令集》卷82。
(46)《旧唐书》卷96《姚崇传》。
(47)《金石萃编》卷63。
(48)张文彬《武则天的生平事业》,《武则天与乾陵》,三秦出版社1986年。
这相当于武则天称帝的前期。这个时期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和斗争围绕着武则天要巩固帝位这一中心问题展开,武姓诸王与李氏争夺帝位继承权的斗争也很激烈。由于李唐宗室反对派的势力已被摧毁,这时滥刑主要用来打击反对派官僚。其间天授中和长寿二年(693年)两次遣使分赴诸道杀流人,殃及百姓,“宁岁为之饥馑,氓庶以之流离”①,引起社会不安。
这时期里发生的主要政治案件有以下24个,大部分是酷吏经办的。
其一是天授元年(690年)十月的宗秦客案。武则天堂姊之子凤阁侍郎宗秦客垂拱年间潜劝太后革命,武则天称帝后擢升他为内史,一个月后他即因贪赃罪贬为遵化尉,他的弟弟宗楚客、宗晋卿配流岭表。内史邢文伟连坐,贬珍州后自杀。年初遭周兴构陷贬儋州的前宰相韦方质被杀。
其二是李行褒兄弟案。道州刺史李行褒及其弟榆次令李长沙为酷吏唐奉一所告,以谋复李氏之罪被诛。徐有功固争不成,反被周兴诬为“故出反囚,罪当不赦”。②武则天不许系问,但仍免徐有功官。此案发时日不详,《资治通鉴》系于天授元年末。
其三是天授二年正月的刘行感兄弟案。尚衣奉御刘行感和他兄弟雅州刺史刘行实、渠州刺史刘行瑜、兄子鹰扬郎将军刘虔通等被酷吏来子珣诬谋反被诛。这是当年在盱眙县抵抗徐敬业而擢官的刘行举的兄弟侄子。又毁其父左监门大将军刘伯英的棺柩。宰相史务滋与来俊臣同审此案。来俊臣奏史与行感有私交,欲为遮掩反状。武则天怒,命来俊臣追究,史务滋恐惧自杀。他是武周革命后才和宗秦客等一起提上相位的。
其四是天授二年(691年)一二月的丘神勣周兴案③。丘是著名酷吏之一,自武则天指派他去巴州杀废太子李贤后“深见亲委”,垂拱四年镇压琅琊王李冲起兵后亲自挥刃尽杀博州官吏,“破千余家”,因功加左金吾卫大将军。此时下诏狱伏诛。有人告周兴与丘神勣通谋,武则天命来俊臣鞫审,张鷟记载了这有名的“请君入瓮”故事:
唐秋官侍郎周兴与来俊臣对推事。俊臣别奉进止鞫兴,兴不之知也。及同食,谓兴曰:“囚多不肯承,若为作法?”兴曰:“甚易也。取大瓮,以炭四面炙之,令囚人处之其中,何事不吐!”即索大瓮,以火围之,起谓兴曰:“有内状勘老兄,请兄入此瓮。”兴惶恐叩头,咸即款伏④。按法律,周兴罪当死,武则天赦免其死,改流岭表,在路上被仇家杀。
酷吏索元礼,扬州起兵后在洛州牧院首按制狱,他“性残忍,推一人,广令引数十百人,衣冠震惧,甚于虎狼”。⑤他和周兴前后杀戮各数千人,武则天“亦杀之以慰人望”。
丘神勣被诛后,武则天立故太子李贤长子李光顺为义丰王,算是对李贤亡魂的一种安慰罢!
其五是同年八月的张虔勖、范云仙案。张虔勖即嗣圣元年奉命与程务挺率禁兵入宫废唐中宗的羽林将军,事后擢升玉钤卫大将军。范云仙为内侍,亦有大将军衔。这时俱陷于狱。来俊臣审鞫,张虔勖等“不堪其苦”,向徐有功陈诉,来俊臣怒,命卫士乱刀杀之,枭首于市。范云仙自言历事先朝,也称冤诉苦,来俊臣不让他讲话,命截去其舌。“士庶破胆,无敢言者”。⑥九月,来俊臣又杀岐州刺史云弘嗣,和杀张虔勖一样,先砍头再造假案上奏,“敕旨皆依,海内钳口”。
其六是同年九月的傅游艺案。傅游艺即两年前带头上表劝进者,他载初元年(689年十一月改元)任合宫主簿(正九品上),一年之内历左补阙(从七品上)、给事中(正五品上),武周革命入相为鸾台侍郎(正四品上)同平章事,天授二年五月又加银青光禄大夫(从三品),服色在一年之间由青、绿而朱、紫,时人号为“四时仕宦”⑦。他还被赐姓武氏,其兄傅神童亦为冬官尚书,一时并受荣宠。但不过一个多月傅游艺便停知政事,降为司礼少卿。这时他还做梦登湛露殿,把这事告诉了亲信。不想被告发,以谋逆罪九月下狱自杀。武则天犹命以五品礼葬之。傅游艺在任时曾诬族皇枝,又首谋发六道使杀各地流人,所以在两唐书中被列入酷吏或奸臣列传。
其七是同年十月的岑长倩案。岑长倩是唐太宗宰相岑文本的侄子,武周革命时他屡陈符瑞,又上疏请改皇嗣李旦姓武,他自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四月入相,在位整十年,是则天朝最有资格的元老了,也因忤诸武意下制狱。当时凤阁舍人张嘉福使洛阳人王庆之等数百人上表,请立武承嗣为皇太子。岑长倩以皇嗣在东宫,不可更立。另一位资历较浅的宰相格辅元也表示反对,两人坚持不肯在奏表上署名。岑长倩还奏请切责上书者,出告示令解散。得罪了正跃跃欲试谋夺储君位置的武承嗣一伙。岑长倩和格辅元被武承嗣谮下制狱。当时一代名儒欧阳询之子宰相欧阳通也固争不可改立武承嗣为皇太子,于是来俊臣又胁迫岑长倩子岑灵原诬引欧阳通等数十人同反,来俊臣刑讯拷问,五毒备至,欧阳通终无异词。来俊臣又编造假供上奏,岑长倩、格辅元、欧阳通三位宰相一同被诛。
王庆之以为可以得逞,继续大肆活动。武则天问他:“皇嗣我子,奈何废之?”王庆之反问:“今谁有天下,而以李氏为嗣乎?”伏地以死泣请不已。后来还屡次求见,固请不止。武则天不耐烦了,命凤阁侍郎李昭德杖责以示教训。李昭德领旨将王庆之拉到光政门外,对朝士宣布:“此贼欲废我皇嗣,立武承嗣”,命人将他狠揍一顿,耳目皆出血,然后杖杀。鼓噪要废皇嗣改立武承嗣在宫外闹事的几百个市井轻薄恶少这才一时散去⑧。
其八也是天授二年十月的乐思晦、李安静案。乐思晦是唐高宗宰相乐彦玮之子,当年刘洎子上诉其父为褚遂良谮死,称冤请雪,被乐彦玮反对而止。乐思晦这时也任宰相,被酷吏杀。同时的右卫将军李安静是隋唐间名臣李纲之孙,其兄李安仁永徽年间为太子左庶子,李忠被废,“寮属奔散,独安仁泣拜而去。”⑨当武则天革命改唐为周时,王公百官皆上表劝进,李安静正色拒之。“独无所请”⑩。这时下制狱,来俊臣逼他供认谋反,李安静回答:“以我唐家老臣,须杀即杀!若问谋反,实无可对。”终于也死在来俊臣手里。这一家五世同堂,辈以义烈闻名。
乐思晦与李安静罹罪原因不明,看来是被酷吏罗织,查三代算老账致累。
其九是天授三年(692年)一月的狄仁杰案。此案中被来俊臣罗告的有三名宰相,即狄仁杰、任知古、裴行本,还有司农卿裴宣礼、前文昌左丞卢献(11)、御史中丞魏元忠、潞州刺史李嗣真。
当时有规定,下狱者一经讯问便承认谋反的可以减死罪,来俊臣以此诱迫他们认罪,狄仁杰叹息道:“大周革命,万物惟新,唐朝旧臣,甘从诛戮。反是实!”违心地服罪。判官王德寿还逼他诬引新入相的杨执一,武则天的本家外甥。狄仁杰痛不欲生,呼:“皇天后土,遣仁杰行此事!”以头触柱,血流满面,吓得王德寿告罪而退。狄仁杰趁狱中放松了看管,拆下被头帛,书写冤状,藏入绵衣里,交给王德寿,说天热了,让家人拆去丝绵。狄仁杰子狄光远拆出帛书,持以上告。武则天看后问来俊臣,来俊臣诡称狄仁杰等下狱,备受优待,苟无事实,安肯承反。武则天派通事舍人周琳前往检查,周琳唯唯诺诺,不敢抬眼皮。来俊臣还让王德寿伪造狄仁杰谢死表,交使者呈上。
狄仁杰等性命危在旦夕,这时出了一救星,竟是三个月前被处死的宰相乐思晦不满十岁的男儿。这位勇敢少年上殿求见,对武则天说:“臣父已死,臣家已破,但惜陛下法为俊臣等所弄,陛下不信臣言,乞择朝臣之忠清,陛下素所信任者,为反状以付俊臣,无不承反矣。”武则天意有所寤,召见狄仁杰,问他为何承认谋反,狄仁杰回答:“向若不承反,已死于鞭笞矣。”武则天又问为何作谢死表,弄清其中有诈,於是得免死。但按当时规定,凡被告,无论有罪无罪,都要受贬责处分,狄仁杰贬为彭泽令,任知古贬江夏令,裴宣礼贬夷陵令,魏元忠贬涪陵令,卢献贬西乡令,裴行本和李嗣真流岭南。
武承嗣和来俊臣、张知默等屡次抗表请申大法,武则天不许,一反过去的腔调,声称:“朕好生恶杀,志在恤刑。涣汗已行,不可更返。”(12)来俊臣又说出自南来吴裴房著姓的裴行本罪尤重:“潜行悖逆,告张知謇与庐陵王反不实,罪当处斩。”秋官郎中徐有功驳奏:“俊臣乖明主再生之赐,亏圣人恩信之道。为臣虽当嫉恶,然事君必顺其美。”(13)语气委婉地支持武则天施恩於无辜,裴行本被救,竟免一死。
同案下狱的魏元忠,即当年督促李孝逸迅速平定扬州的监军,无赖出身的侍御史侯思止按问时冲他喝道:“急认白司马,不然,即吃孟青。”孟青是杀博州起兵的琅琊王李冲的孟青棒,意思是不招供便用棒打。魏元忠不像不吃眼前亏的狄仁杰,还顶撞这个侯大,侯大怒,倒曳之,元忠慢慢爬起来,还说:“我薄命,如乘恶驴坠,脚为蹬所挂,被拖曳。”侯思止更怒更曳,扬言要以拒捍制使罪,奏斩之。魏元忠情急生智,唬这个不识字的恶棍:“侯思止,汝今为国家御史,须识礼数轻重。如必须魏元忠头,何不以锯截将,无为抑我承反。奈何尔佩服朱紫,亲衔天命,不行正直之事,乃言白司马、孟青,是何言也!非魏元忠,无人抑教。”一番教训,使侯思止摸不着头脑,以为自己信口胡说惹了大祸,“惊起悚怍”,连声说:“思止死罪,幸蒙中丞教。”搀扶魏元忠上床坐,恭恭敬敬地请教,魏元忠“就坐自若”,把这个愚昧不堪的酷吏美美捉弄了一顿。此事流传开来,时人以为谈谑之资,武则天听了也大笑不止(14)。后来魏元忠被召还复职,武则天问他:“卿累负谤铄,何邪?”魏元忠答:“臣犹鹿也,罗织之吏如猎者,苟须臣肉为之羹耳,彼将杀臣以求进,臣顾何辜?”(15)
同案的李嗣真,曾为御史中丞知大夫事,一年前上疏谏酷吏纵横,“恐为社稷之祸”,武则天未予理会,他被出为潞州刺史,这时被酷吏诬陷,配流岭南。万岁通天年间征还,死于途中,“则天深加悯惜”(16)。
此案前前后后一些事使武则天较多地了解了酷吏们的种种劣迹,促使她考虑改变法滥刑酷的作法,狄仁杰等这一批官员的免死,是继处死周兴、丘神勣、索元礼等酷吏之后迟迟走出的又一步。
其十也是天授三年一月的泉献诚案。泉献诚是高丽人,其父泉男生为高丽莫离支泉盖苏文的嗣子,莫离支相当于唐兵部尚书兼中书令职位,乾封元年(666年)泉男生继承该职,因内讧,被二弟逐出国而投唐。泉献诚被唐授左卫大将军,领羽林军。天授年间,武则天出内库金宝,令宰相及南北衙文武官内择善射者五人赌之,泉献诚第一,他奏曰:“陛下令简能射者五人,所得者多非汉宫。臣恐自此以后,无汉官工射之名,伏望停寝此射。”(17)武则天很赏识这意见,接受了。酷吏来俊臣找他索取金银宝货,泉献诚拒之不理,被构以谋反,下狱后被缢杀。后来武则天知其冤枉,追赠官爵,以礼改葬。
其十一为同年夏秋间的严善思案。监察御史严善思“公直敢言。时告密者不可胜数,太后亦厌其烦,命善思按问,引虚伏罪者850余人,罗织之党为之不振。”(18)因此被来俊臣诬陷,“谪交趾,五岁得还”。(19)
严善思打击罗织之党,是由于武则天指使支持才奏效,当时还有宰相李昭德、右补阙朱敬则、侍御史周矩等纷纷上疏面奏,攻讦酷吏的奸诈凶暴,要求省刑宽仁,武则天开始改变一年前对这类疏奏不予理会的态度,“由是制狱稍息”(20),酷吏稍稍收敛,武则天本人也似因政治空气有所和缓而心境轻松,已届古稀之年,不仅不衰老,反而齿落更生,当年九月因此改元长寿,取其吉祥。
其十二是长寿元年(692年)九月的李游道案。政治气候乍暖还寒,新案迭出。涉及此案的共有李游道、王璿、袁智弘、崔神基、李元素等5名宰相和春官侍郎孔思元、益州长史任令辉等人,被酷吏王弘义罗告,都流岭南,其中王璿是王德俭子,崔神基是崔义玄子,父辈都是武则天争皇后位时出过大力的亲信。李元素亳州谯人,其兄李敬玄“与赵郡李氏合谱”,所以《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二上》称之为赵郡李氏南祖房,其实伪冒。此时他们被酷吏罗告的具体情节不详,但整到他们头上也是一种新的动向。
这时酷吏来子珣坐事流死爱州(今越南清化)。
其十三是长寿二年正月二日(692年12月4日)的皇嗣妃刘氏、窦氏案。刘氏是李旦元配夫人,文明元年唐睿宗即位,她被册为皇后,这时降为皇嗣妃,是宁王李宪的生母。窦氏“姿容婉顺”,封德妃,是唐玄宗的生母。这一天她俩入宫朝武则天於嘉豫殿,同时遇害,被杀的原因是武则天宠信的户婢团儿欲私于李旦,被拒有憾,于是作桐人偷埋在二妃院内,诬为她们厌蛊咒诅的证据,将二妃害死,当时秘密埋瘗宫中,尸骨不知所在。景云元年(710年)睿宗即位后追谥刘氏为肃明皇后,窦氏为顺圣皇后,“招魂葬于东都城南”(21),韦团儿还想害皇嗣李旦,有人把实情上告,武则天立即将韦团儿处死。二妃冤死后李旦心里痛苦但口不敢言,“居太后前,容止自如”。情状十分可怜。
德妃母庞氏那时也因夜祷求解除妖异被奴告,审理此案的监察御史薛季昶诬奏她与德妃同祝祷,上奏时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煞有介事地说:“庞氏所为,臣子所不忍道。”武则天提拔薛季昶为给事中,庞氏处斩。其子窦希瑊向徐有功讼冤,徐有功上奏,明庞氏无罪,牒停刑。薛季昶告徐有功党援恶逆,罪当弃市。徐有功闻讯泰然,寝食无异平日。武则天召他去责问:“卿比断狱,失出何多?”徐有功回答:“失出,臣下之小过;好生,圣人之大德。愿陛下弘大德,则天下幸甚。”武则天默默地听他讲完,不再责备。庞氏因此免死,与其三子流于岭表,她丈夫润州刺史窦德谌贬罗州司马。徐有功除名,但不久又起用为左司郎中,后来官至司刑少卿。他曾对人说:“今身为大理,人命所悬,必不能顺旨诡辞以求苟免。”他“前后为狱官,以谏奏枉诛者,三经断死,而执志不渝,酷吏由是少衰”。(22)张*(上族下鸟)评价这位耿直之士,“若值清平之代,则张释之、于定国岂可同年而语哉”。(23)
其十四是长寿二年(693年)一月的安金藏案。前尚方监裴匪躬和前内常侍范云仙——即一年多前在洛阳牧院被来俊臣截舌者——私谒皇嗣被腰斩。又有人告皇嗣有异谋,武则天命来俊臣审讯李旦左右的人,酷刑之下,众人不胜楚毒,咸欲屈打成招,其中一个太常工人安金藏大声对来俊臣说:“公既不信金藏言,请剖心以明皇嗣不反。”(24)说着“引佩刀自剖其胸,五藏并出,流血被地,因气绝而仆”。武则天听说,即命用舆辇抬入宫中,派御医整治内脏,用桑皮线缝合抢救。第二天安金藏苏醒,武则天亲去看望,叹息道:“吾有子不能自明,不如尔之忠也。”(25)并命令来俊臣停推此案,皇嗣得免于难。
其十五是同年二月的六道使杀流人案。武则天登基,诛杀许多宗室大臣,其家人亲族流放在外数以万计,傅游艺或李秦授曾以谶语有“代武者刘(流)”,说武则天诛杀此辈,不然一旦同心为逆,社稷必危。武则天派原和来俊臣一起编写《罗织经》的酷吏万国俊往岭南按问,万国俊在广州把流人都召集起来,矫制赐自尽,流人号呼不服,万国俊把他们驱至水边,全数处死,一朝杀300余人。还诬奏“诸道流人咸有怨望,若不推究,为变不遥”。武则天“深然其奏”(26),又派出酷吏刘光业、王德寿、鲍思恭、王大贞、屈贞筠等五人分赴剑南、黔中、安南诸道按流人,“其实赐墨敕与牧守,有流放者杀之”。(27)于是开展了一场杀人竞赛,刘光业杀900人,王德寿杀700人,其余少者亦杀500人,不少远年杂犯流人,并非与武则天革命有关的人犯也同被杀害。事后武则天知道冤滥,下制:“被六道使所杀之家口未归者,并递还本管。”(28)赦免了幸存的流人及其家属,准许他们回归乡里。被称作“六道杀人使”的这几名酷吏,不久都相继死去,无一寿终,有的最后精神失常,得了现世报应。
其十六是同年四月的苏干案。苏干是隋代名相苏威曾孙,唐太宗驸马苏勗之子,时为冬官尚书,主管工部,来俊臣诬奏苏干垂拱中为魏州刺史时与琅琊王李冲有私书往复,因而下狱死。
其十七是延载元年(694年)九月的王弘义案。王弘义即永昌二年捕杀作邑斋的赵、贝二州父老200余的流氓,这时为左台侍御史,因罪流放琼州(今海南岛琼山县琼山镇),妄称有敕追还,途中遇侍御史胡元礼,按验,王弘义词穷,以“与公气类”哀告,胡元礼说:“元礼今为御史,公乃流囚,复何气类?”(29)将王弘义杖杀。那时酷吏来俊臣已由御史中丞贬为殿中丞,又因赃再贬同州参军,朝中酷吏一时没了主心骨,刑场大狱清闲了许多。
其十八是当年九月的李昭德案。其父李乾祐贞观末为御史大夫,因与中书令褚遂良不和被贬官。李昭德明经出身,有吏干,如意元年(692年)七月取代武承嗣为相,武承嗣诋毁他,武则天说:“自我任昭德,每获高卧,是代我劳苦,非汝所及也。”(30)他先后杖杀王庆之、侯思止,摧屈来俊臣党羽,但“专权用事,颇为朝野所恶”。(31)在群起而攻之下,武则天也起嫌恶之心,这时将他贬为钦州南宾尉,没几天,又命免死配流。
先此一个月,宰相崔元综也坐事流振州,他每“奉制鞫狱,必披毛求疵,陷于重辟”。被流放后,“朝野莫不称庆”。(32)
次年正月,新入相的周允元与酷吏司刑少卿皇甫文备上奏,告宰相豆卢钦望、韦巨源、杜景俭、苏味道、陆元方附会李昭德,不能有所匡正,都贬为外州刺史。宰相又一次大换班。
其十九是证圣元年(695年)二月的僧怀义案。怀义原名冯小宝,洛阳市上卖药人,因与唐高祖千金公主的侍儿有私,公主将他推荐给寡居有年的女皇帝,说:“小宝有非常材用,可以近侍。”(33)度为僧以便出入禁中,遂“有嫪毐之宠”(34)。又令与太平公主之夫薛绍合族,改姓薛,人称薛师。宗楚客讨好地称他“从天而降”,是“释迦重出,观音再生”。(35)垂拱初为白马寺主,督作明堂、天堂,用财如粪土。还屡任大总管,统帅军队出征突厥,官至右卫大将军,封鄂国公。后来他厌入宫中,私度有膂力少年千人为僧,畜养于白马寺。证圣元年正月,怀义因御医沈南璆成为武则天新的男宠,心中愠怒,放火烧了自己好不容易督造成的天堂和明堂。武则天姑念旧情,还为他遮掩隐讳,不加追究,仍命他重造明堂、天堂。怀义因而益骄倨,终于让武则天痛恶,太平公主奉命密选身强力壮的宫人数十以防之。二月的一天,太子公主乳母张夫人,一说是建昌王武攸宁,指挥壮士将他杀于瑶光殿前,尸体载送白马寺。其侍者僧徒被流放到远州恶地。
当年正月武则天还抓捕惩治了淫秽不堪的河内老尼及其弟子。自言能合长生药的武什方在外获悉事败自杀身死。
僧尼中的妖妄邪恶势力遭到一次打击。
其二十是万岁通天二年(697年)初的綦连耀案。这是一谋反案,罪魁是太原元谋功臣刘世龙之侄刘思礼。术士张憬藏看相,说他当历箕州,位至太师。于是想入非非,以为太师之职,位极人臣,非佐命无以致之,恭维洛州录事参军綦连耀说:“公体有龙气”,綦连耀则说刘思礼:“公是金刀,合为我辅。”暗定君臣之契。他们阴结朝士,托相术,到处许人以三品富贵,对愿上钩者讲:“綦连耀有天分,公因之以得富贵。”(36)万岁通天二年,凤阁舍人王勮知天官侍郎事,用刘思礼为箕州刺史,以应相术预言。王勮是与骆宾王一同名列“初唐四杰”的王勃之兄。其弟王助为监察御史,对明堂尉吉顼说:綦连耀名“应两角麒麟也。耀字光翟,言光宅天下也”。(37)不料吉顼写状交给来俊臣,将此事上告,武则天命武懿宗推按,刘恩礼在狱,广引朝士,冀以自免,陷海内名士凡36家於诛罪,计有宰相李元素(38)、孙元亨、天官侍郎石抱忠、刘奇、凤阁舍人王处、来庭、给事中周譒、太子司议郎路敬淳、司礼员外郎刘慎之、右司员外郎宇文全志、泾州刺史王勔和王勮、王助兄弟等,其亲党连坐被流放者千余人。武懿宗先宽恕刘思礼在外,令广引逆徒。刘思礼自以为得计,从容自若,凡与自己有小忤龃龉者,必诬引陷之枉死,及众人就戮之后,武懿宗收诛刘思礼。
武懿宗是武则天堂侄,封河内王,“推鞫制狱,王公大臣,多被陷成其罪,时人以为周兴、来俊臣之亚焉”。(39)
这是酷吏政治后期的一桩大案。来俊臣因此得以复用,从被贬为合宫尉的九品小官擢升为正五品上洛阳令,他的得志,又使酷吏政治有半年的猖獗。
其二十一是大约与上同时的樊惎案。司刑府史樊惎被来俊臣党人罗告,以谋反罪诛。其子讼冤于朝堂,朝中竟没人敢为之申理,只得援刀剖腹自杀表示抗议。秋官侍郎刘如璿见而泣叹,被来俊臣奏为党恶逆,下狱处绞刑,武则天下制改流瀼州。
其二十二是乔知之案。左补阙乔知之有美妾碧玉,十分宠爱,为之不娶妻室。武承嗣巧取豪夺,以教诸姬歌舞为名,强借留家不许还,又迫使乔知之从军讨契丹,留边多时。乔知之思碧玉不止,以晋石崇爱妾绿珠故事作《绿珠怨》寄碧玉,诗曰:
石家金谷重新声,明珠十斛买娉婷。
昔日可怜偏自许,此时歌舞得人情。
君家闺阁不曾关,好将歌舞借人看。
意气雄豪非分理,骄矜势力横相干。
辞君去君终不忍,徒劳掩袂伤铅粉。
百年离恨在高楼,一代容颇为君尽。(40)碧玉得诗,饮泪不食,三日后投井,殉情自尽,尸体捞出后,得诗於裙带,武承嗣大怒,讽酷吏罗告。乔知之才从军中归来,便被斩于市南,破家籍没。
其二十三是万岁通天二年(697年)六月的李昭德案。李昭德为相,屡挫酷吏,与来俊臣积怨尤深。秋官侍郎皇甫文备也曾被他辱于庭。延载元年九月他因擅权罢相后这时又起用为监察御史,来俊臣、皇甫文备二人共诬他谋反,下狱,判死刑。
其二十四是来俊臣案。诬告李昭德得手后来俊臣利令智昏,还欲将武氏诸王、太平公主、皇嗣、庐陵王一起罗织,诬他们与南北牙禁军同反,阴谋被卫遂忠揭发,诸武及太平公主恐惧,共发其罪,来俊臣下狱,被判处极刑。
武则天还以为他有功想赦免,奏状三日不批,群臣疑虑不安。宰相王及善奏:“俊臣凶狡不轨,所信任者皆屠贩小人,所诛戮者多名德君子。臣愚以为,若不剿绝元恶,恐动摇朝廷,祸从此始。”(41)吉顼奏:“俊臣聚结不逞,诬遘贤良,赃贿如山,冤魂满路,国之贼也,何足惜哉!”武则天这才批准处决。六月的一天,李昭德与来俊臣这一对仇人一同弃市,在刑场二人犹怒目相眦。行刑后,“士庶莫不痛昭德而庆俊臣”,对这名酷吏魁首,“国人无少长皆怨之,竟剐其肉,斯须尽矣”。(42)尸骨被践踏成泥。武则天知天下恶俊臣,下制:“宜加赤族之诛,以雪苍生之愤。”洛阳士民闻讯相贺于路:“自今眠者背始帖席矣。”(43)
和前一阶段滥刑的实施情况相比,这阶段有些不同之处。
首先,这时的打击对象集中于文武官员,宰相班子成员的变动尤为激烈。这八年里,共用38人为相,每人的平均任期仅为一年,比上阶段里平均任期二年零二个月还短得多,这在帝制社会宰相史上也是罕见的。但是,处罚不都像以前那么重了。比如在这时被贬逐过的许多官员,后来又陆续起用了。其中狄仁杰等九人还曾再为宰相,而在前一阶段里被贬后又起用为宰相的只有蹇味道一个。
在这八年里,滥刑本身也有些变化。以天授三年(692年)一月武则天在狄仁杰等七人一案里放出“以恩止杀”的话和七月严善思打击罗织之党为标志,滥刑开始有所收敛。证圣元年(695年)正月和次年九月,刘知几和陈子昂的表疏,都言及“今六合清晏而赦令不息”,“比来刑狱久清,罪人全少”。(44)纷纷要求节用赦宥。十月,武则天下《减大理丞废秋官狱敕》,也说司刑寺“既罕囚徒,静无推案”,弹起“丹笔刑官,已绝埋梧之所;黄沙狱户,将为鞠草之场”的高调(45)。这些文字传递了政治形势在逐渐转变的信息。随后虽曾因起用来俊臣,又杀气腾腾地闹了半年,那不过是酷吏政治行将就木前的回光返照了。来俊臣问斩后,其党徒也都配流岭南。这是14年漫长的恐怖酷吏政治结束的标志。
数月后,女皇武则天与后来的开元名相姚崇间有一席著名的谈话:
圣历初,则天谓侍臣曰:“往者周兴、来俊臣死后,更无闻有反逆者,然则以前就戮者,不有冤滥耶?”姚崇对曰:“自垂拱已后,被告身死破家者,皆是枉酷自诬而死。告者特以为功,天下号为罗织,甚於汉之党锢。陛下令近臣就狱问者,近臣亦不自保,何以辄有动摇?被问者若翻,又惧遭其毒手,将军张虔勗、李安静等皆是也。赖上天降灵,圣情发寤,诛锄凶竖,朝廷乂安。今日已后,臣以微躯及一门百口保见在内外官更无反逆者。乞陛下得告状,但收掌,不须推问。若后有征验,反逆有实,臣请受知而不告之罪。”则天大悦曰:“以前宰相皆顺成其事,陷朕为淫刑之主。闻卿所说,甚合朕心。”(46)武则天用银千两赏赐为她开脱的姚崇,奖励他为自己搞滥刑铺设了下台的台阶,为酷吏政治的历史安排了一个戏剧性的尾声。不过她的内心似乎并没有因此就平静下来。圣历二年(699年)二月,她幸嵩山,过缑氏,谒升仙太子庙后立的升仙太子碑,是她撰文并书写的,碑铭中有“日月至明,不能免盈亏之数”,(47)隐约其辞,似乎也有为酷吏政治忏悔之意,圣历三年(700年)正月,武则天祭祀嵩山后派使臣投放金简,1982年在登封中岳嵩山峻极峰北侧大石缝中被发现。这通金简长36.3厘米,宽8.2厘米,重247克,镂刻文字:“大周圀主武曌,好乐真道,长生神仙,谨诣中岳嵩高山门,投金简一通,乞三官九府除武曌罪名。大岁庚子七*(外匚内出)甲申朔七乙甲寅,小使*(上一下忠)胡超稽首再拜谨奏。”(48)长期用酷吏搞滥刑,使武则天自己不能摆脱负罪感,于是有这类投金简向据说能为人赦罪解厄的道家天官、地官、水官三帝神仙祷告,求为她解除罪名。这至今仍完好地矗立在偃师缑氏镇的升仙太子碑和新发现的金简,使我们能窥见这位淫刑之主内心永远惶惧不安的一角。
①《陈子昂集》卷3《为朝官及岳牧贺慈竹再生表》。
②《旧唐书》卷85《徐有功传》。
③《旧唐书》卷186上《丘神勣传》丘被诛在天授二年十月,同书《周兴传》周被诛在十一月。从《资治通鉴》。
④《朝野佥载·补辑》。
⑤《旧唐书》卷186上《索元礼传》。
⑥《旧唐书》卷186上《来俊臣传》。
⑦《旧唐书》卷186上《傅游艺传》。
⑧《旧唐书》卷87《李昭德传》记为“延载初”。从《资治通鉴》卷204《考异》。
⑨⑩《新唐书》卷99《李纲传附李安静传》。
(11)《旧唐书》卷193《列女·崔绘妻卢氏传》。
(12)《旧唐书》卷89《狄仁杰传》。
(13)《旧唐书》卷85《徐有功传》。
(14)《旧唐书》卷186上《侯思止传》。
(15)《新唐书》卷122《魏元忠传》。
(16)《旧唐书》卷191《李嗣真传》。
(17)《旧唐书》卷199上《东夷·高丽传》。
(18)《资治通鉴》卷205长寿元年七月条。
(19)《新唐书》卷204《严善思传》。
(20)《旧唐书》卷186上《索元礼传》。
(21)《旧唐书》卷51《睿宗肃明皇后刘氏传》。
(22)《旧唐书》卷85《徐有功传》。
(23)《朝野佥载》卷4。
(24)《大唐新语》卷5。
(25)《新唐书》卷191《安金藏传》。
(26)《旧唐书》卷186上《万国俊传》。
(27)《纪闻》,引自《资治通鉴》卷205《考异》。
(28)《旧唐书》卷186上《万国俊传》。
(29)《旧唐书》卷186上《王弘义传》。
(30)(31)《旧唐书》卷87《李昭德传》。
(32)《旧唐书》卷90《崔元综传》。
(33)《旧唐书》卷183《薛怀义传》。
(34)(35)《朝野佥载》卷5。
(36)《旧唐书》卷57《刘世龙传附刘思礼传》。
(37)《朝野佥载》卷2。
(38)李元素长寿元年九月贬岭南后延载元年十月又复相。
(39)《旧唐书》卷183《武懿宗传》。
(40)《朝野佥载》卷2。
(41)《旧唐书》卷90《王及善传》。
(42)《朝野佥载》卷2。
(43)《资治通鉴》卷206神功元年六月条。
(44)《陈子昂集》卷8《上军国机要事》。刘知几的上表,《唐会要》卷40《论赦宥》与《资治通鉴》卷205所载文字略有差。
(45)《唐大诏令集》卷82。
(46)《旧唐书》卷96《姚崇传》。
(47)《金石萃编》卷63。
(48)张文彬《武则天的生平事业》,《武则天与乾陵》,三秦出版社1986年。
武则天本传/胡戟著.—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