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论著 > 秦王扫六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八、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徐卫民


  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主要有进一步完善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建立了以郡县制度、官僚制度、等级制度为主的皇帝制度,并建立了相关的经济制度和文化制度;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文字、统一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推动中华文化共同体的发展和汉族的形成;修建以咸阳为中心、通达全国各地的陆路、水路交通网和传邮驿站网,夷平一些城郭险阻,既便于军队调动、维护国家的政治统一,又有利于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修筑长城等一批重大军事工程,巩固边防;收缴散落于民间的兵器,聚集于咸阳销毁,防范、镇压各种分裂国家和反抗朝廷的行为;巡狩四方,播扬声威,足迹遍布黄河上下、大江南北。
  (一)加强中央集权
  首先是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在统一后的一次廷议中,最高统治者称什么?肯定是不能称国王了,因为秦始皇认为他已统一全国,“德高三皇,功过五帝”,因而改称皇帝。与此同时,还规定皇帝的命令称诏,自称朕,命为制,印称玺。并废除了子议父、臣议君的“谥法”。在此之前,诸如“朕”、“玺”等字,老百姓是可以用的,其后就成为秦始皇的专利了。
  皇帝之下设立三公九卿职官。三公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为百官之长,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这是我国最早的三权分立形式,三公之间既互相监督,又互相牵制。此种制度后来一直对我国的官制改革起着重要作用。
  在三公之下设九卿,有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宗正、典客、少府、治粟内史、廷尉等,各有所职,各负其责。
  在地方,秦王朝实行郡县制,避免了周分封制造成的弊端,因为周初的分封制导致了天子权力下降,尾大不掉,从而形成了长达400余年的春秋战国分裂割据局面。郡县制的出现,代替了长期实行的血缘地域制度,是我国地方行政建制上的重大进步,直到今天仍然在实行着。
  将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0余郡。关于秦王朝到底有多少郡,历来有争论,莫衷一是。近几年在湖南张家界附近的里耶发现的秦简中,出现了洞庭郡,这是过去史书中从未出现的新郡。因此随着新的出土文献的出现,有关郡县的争论还将继续。郡中的官僚机构仿照中央,也实行三公制。郡设郡守,为一郡的最高长官,郡守之下,设郡尉和监御史,负责军事和监察。郡下设县,万户以上的叫县令,不满万户称县长。一县之下又设若干乡,乡设三老、啬夫、游徼。三老掌教化,啬夫负责征收租税和征发徭役,游徼负责治安。乡下设里。县以下还设亭。
  中央和郡县一级主要官吏,皆由皇帝直接任免,概不世袭。
  这样就形成了自上而下的严密统治网,是一个金字塔式的管理体系,非常有效。因此从秦始皇的管理体制和后来发现的文字资料来看,秦的管理机构和效率度是不错的。
  (二)制定法律,强化统治
  秦律早已遗失,最能体现秦法家思想的就是于1975年发现的湖北省云梦睡虎地秦简。发现的一千多支竹简,为秦律的一部分。从而为我们研究秦的法律提供了难得资料。实质上这批秦律就是在商鞅变法时以法家理论为指导而制定并逐步完善起来的。这批法律,属于行政法方面的有《置吏律》、《除吏律》、《除弟子律》、《尉杂》、《傅律》、《内史杂》、《徭律》、《寺空》、《军爵律》、《公车司马猎律》、《中劳律》、《屯表律》、《戍律》、《行书》、《传食律》、《游士律》、《属邦》;属于经济法方面的有《田律》、《厩苑律》、《仓律》、《金布律》、《关市》、《工律》、《工人程》、《军工》、《效律》、《藏律》、《牛羊课》等。《法律答问》主要是对刑法条文的运用和解释,涉及到《盗律》、《贼律》、《囚律》、《捕律》、《杂律》、《具律》等方面的内容。《封诊式》主要是诉讼程序法规和有关勘验、审讯等法律文书的程式①。这批出土的秦简为研究秦律和法家思想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第一手资料。然而这并不是秦律的全部,仅是其一部分,但我们通过对这一部分的研究,应该能对秦的整个法律制度大体有一个了解。
  《秦律》的出土对我们了解秦时的法律制度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资料。秦律涉及方方面面,是当时秦政府统治人民的法律依据。从发掘出土的秦律来看并不是非常严厉,这和文献资料有不同之处。我们不否认秦律的严酷性,但当时统一后刚建立一统天下的秦王朝,如果不实行严厉的法律也是无法进行有效的统治的。
  ①《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0年出版。
  (三)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秦始皇二十六年,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琅琊刻石”中记载有“器械一量,同书文字”。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文字异形的情况,秦统一后必须首先对文字进行改革,因为这是中央政令能否顺利下达的关键。于是规定文字以小篆代替原六国的文字(籀文),后狱吏程邈对民间流行的“隶书”进行整理,使之规范化,并加以使用。云梦秦简就是用隶书写成的。隶书的出现是我国文字由古体变为今体的重要里程碑。文字的统一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虽然目前全国有各种不正规的语言,包括各种方言,使人难于听懂,但由于文字是统一的,从而才不至于造成交流障碍,这对加强中央集权制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对货币的统一。币为一等,黄金为上币,单位为镒(合20两,一说24两),圆形方孔铜钱为下币,以半两为单位,便于交换和携带。这种圆形方孔钱一直使用了两千余年,可见其影响之深远。
  统一度量衡,把原秦国的度量衡制度推行到全国,把商鞅所造的标准量器加刻一道诏书再次颁行出来,作为统一度量衡标准。
  (四)决通川防,修筑道路。
  秦统一后,下令拆毁原六国之间修筑的长城、堡垒关塞等障碍物,决通了战国时期各国用于以邻为壑的堤防。修筑通往全国的道路,叫驰道,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车涂异轨”,城防巨堑,关塞亭障,严重阻碍政治的统一和经济文化的交流。秦始皇为了实行全国统一,修建了由咸阳通往全国各地的道路,四通八达。不仅修建了驰道,而且还修了直道。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首先实行“车同轨”,从公元前220年开始大修驰道一直持续到秦灭亡。驰道就是驰骋车马的宽广的道路,相当于现在的高速公路。路中央供始皇通行,列树标明,两旁任人行走。据《汉书·贾邹枚路传》云: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滨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充分反映出驰道的雄伟和宽阔气势。
  这些驰道都是以咸阳为出发点,伸向四方,是我国古代伟大工程之一。它对于全国政令的通达,抵御落后部族对内地先进地区的侵扰,加强各地文化的交流,促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秦始皇沿驰道五次出巡,就是要从政治上慑服原六国的统治者。
  从秦都咸阳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如下:
  第一,从咸阳顺渭河东行,出函谷关到关东。这条道路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这条道路的往来就更加频繁。其在关中的大体路线为咸阳、霸上、豁口、斜口、零口、潼关等,这条道路就是前面说到的“东穷燕齐,南极吴楚”,它在诸侯争霸和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战争中起着重要作用。汉以后与东方和东南的联系基本上使用这条道路。
  第二,由咸阳向西行,这条道路叫“回中道”,因中途建有回中宫得名。其回程部分从陇山道而返关中。这条驰道当是从首都咸阳出发,沿泾水,过今淳化县向北到甘肃省的宁县、合水、庆阳,然后向西南方向折至今渭源、陇西、天水,再东北通过陇山,沿洮河经今陇县、千阳、凤翔向东至首都咸阳。秦始皇第一次出巡,所经地区就是沿着这条路行进的。
  第三,从长安向东南,经商洛,出武关,到湖北。因途经蓝田谷和武关,所以称做蓝武道或武关道。这条利用丹江和汉江流域的交通道路在对楚国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四,由咸阳向东北,经栎阳、大荔,渡蒲津,到太原。秦晋间的交通,在周秦时期并不在河南的崤函附近,而是在渭河以北及涑水流域。这可从秦晋或秦魏两国间发生战争所涉及的地区得到证明。这条道路在秦与晋、秦与魏的争夺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第五,由咸阳到西南,通过子午道、陈仓道等到达巴蜀。秦在通向南及西南的交通要道口上均设有县,如杜县、周至县、户县、眉县、陈仓县等,反映出交通的重要性。业师史念海先生在《汉中历史地理》一文中认为:秦国在秦岭上修筑的栈道,至少有两条。刘邦破秦之后,受项羽封号,称汉王,王南郑各地,汉王之国,是由杜县南行。杜县在现在的长安县境。这分明是后来所称的子午道。后来由南郑北归,却是别由故道。故道是秦汉时的县名,故址在现在凤县附近。县名以故道相称,分明是以前的旧道。由这条路北行,就到了秦岭之北的陈仓。
  除驰道而外,还有直道。是为了对付北方匈奴,命令蒙恬修筑由咸阳直达北方九原的直道,全长1800里(约合今1400里)。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直通之”。《史记·蒙恬列传》亦云:“始皇欲游天下,道九原,直抵甘泉,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堙谷,千八百里。”司马迁随汉武帝北巡时路经秦直道,他说:“吾适北边,自直道归,行见蒙恬所为秦筑长城亭障,堑山堙谷,通直道,固轻百姓力矣!”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出,直道之兴建,是始皇帝下令的,而监修这条路的是镇守长城沿线的将军蒙恬。另外这条路是由首都咸阳和林光宫直抵北部边境城镇云阳和九原的一条军事性质的道路,因此需修建成一条便近的道路,以直为至上要求,这样才能缩短行程,节省时间,所以需“堑山堙谷”,无法寻河流绕道而行。
  对秦直道,学人多有研究和考察,业师史念海先生对直道遗迹的一些现状和途经路线有很好的研究,认为秦直道起由秦林光宫,沿子午岭主脉北行,经旬邑县石关,黄陵县艾蒿店,陕、甘两省交界处的五里墩,至黄陵县兴隆关(沮源关)后,沿子午岭主脉西侧的甘肃省华池县东,至铁角城、张家崾岘,又直北经陕西省定边县东南,复折东北方向达内蒙古乌审旗红庆河、东胜县西、昭君坟东,至内蒙古包头市西,即秦九原郡治所九原县①。这个结论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给秦直道沿途所经路线画的一个比较详尽的线路图。
  直道南起秦林光宫,其遗址在今淳化县的梁武帝村,它既是行宫别墅,供皇帝避暑时用,又可以说是北方防御匈奴的指挥部,由这里急行军,快马加鞭,三天三夜即可以直至阴山脚下,抗击匈奴南犯,皇帝可由此线北巡边疆,来回便捷、省时。据现在勘察情况看,直道在修建时充分利用了各种有利地形,以尽可能取直。
  ①《秦始皇直道遗迹的探索》,《文物》1975年10期。
  (五)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始皇三十一年(前216)下令“使黔首自实田”,在全国范围内命令土地私有者向政府申报占地实数,政府根据呈报的数额,征收田租,这是用法律的形式承认了土地私有制,封建土地所有制在全国范围内得到确认,这也反映出秦始皇对农业的重视。
  对于商人采取了打击的政策,实行“上农除末”。前214年把商人送到边疆戍边,在秦代商人的户籍称为市籍。政府对“有市籍者”采取种种打击办法。但秦始皇对于大商人则采取拉拢的办法,如对乌氏倮和巴寡夫清给予极高的荣誉。
  (六)加强思想统治,实行焚书坑儒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宴会,席间李斯针对博士淳于越的“以古非今”的言论,谴责儒生们“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要求除《秦纪》、医药、卜筮、农书以及国家博士所藏《诗》、《书》、百家语外,凡私人所藏儒家经典、诸子和其他历史古籍,一律限期三十日交官府销毁,逾期不交者,处以黥刑并罚作城旦;谈论《诗》、《书》者处死,以古非今者灭族,官吏见知不举者同罪,严禁私学,“以吏为师”。秦始皇支持了李斯的建议,下令焚书。
  第二年,又发生了坑儒事件。其原因是由于儒生和方士对始皇不满,说他“专任狱吏”、“乐以刑杀为威”、“贪于权势”。其起因是因为秦始皇害怕死,欲求长生不老药,秦始皇的五次出巡除了威慑六国贵族以外,还有寻长生不老药的目的。前219年,当他出巡到山东时,齐人徐福骗他说东海中有三仙山,山上有仙人,秦始皇听后大喜,根据徐福的要求,派数千童男、童女随他入海求仙,但徐福一去便杳无音讯。前215年,秦始皇巡行到碣石,又派燕人卢生去寻求仙人羡门、高誓,继而又令韩终、侯公等去求仙人的不死之药。仙人和不死之药当然无处寻找,不过卢生、韩终等皆为方士,一时尚使秦始皇深信不疑。卢生求仙、求药不得,先是向秦始皇献伪造的鬼神图书,后来又让秦始皇“微行以避恶鬼”,行踪隐密不为人知,这样“真人”才能至,不死之药才可得也,愚蠢的秦始皇果真照办,并自称真人,将关中的几百座宫殿用复道、阁道、甬道连接起来。但不死之药仍不可得。这时的卢生与另一方士侯生相谋,秦始皇如此专断暴戾,“以刑杀为威”,不如早日逃掉,“于是乃亡去”,秦始皇听到此事后大怒。于是下令让御史把咸阳诸生捉来审问,诸生相互告密,秦始皇便亲自圈定400余人,把他们活埋在咸阳。
  在西安市以东的洪庆迄今仍有坑儒谷。焚书坑儒事件,虽然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统治,但由于措施不当,对我国文化典籍造成极为严重的破坏。
  (七)销毁兵器,“徙民实边”
  统一后,为了保证其统治的稳定,下令销毁兵器。把缴回的六国兵器和吸收的民间兵器统统加以销毁,铸成十二个各重24万斤的大铜人置于宫廷外。
  大规模移民是秦始皇维护国家统一、政治安定的重要措施之一。其特点是次数多,规模大,持续时间长。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关记载达十二条之多。其中一次迁徙达三万户以上的大规模移民至少有五六次之多:
  1.秦始皇六年(前241),秦击败韩、魏、赵、卫、楚联军,攻克卫国。秦将卫国居民大量迁徙,“其君角率其支属徙居野王,阻其山以保魏之河内”。类似的移民很多。
  2.秦始皇八年(前239),王弟长安君成蟜叛变,“军吏皆斩死,迁其民于临洮”。
  3.秦始皇九年(前238),嫪毐叛乱,其部属“夺爵迁蜀四千余家,家房陵”。后来秦始皇又准许这些人回迁。
  4.秦始皇十二年(前235),宾客数千人窃葬吕不韦,“其舍人临者,晋人也逐出之。秦人六百石以上夺爵,迁。五百石以下不临,迁,勿夺爵”。
  5.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
  6.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秦始皇“南登琅邪,大乐之,留三月。乃徙黔首三万户琅邪台下,复十二岁”。
  7.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秦始皇“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谪遣戍”。据说当时共有五十万人戍守岭南地区。后来秦始皇又将数以万计的妇女迁往这些地区。
  8.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秦始皇在从匈奴手中夺回的地方设置一批郡县,并徙大批有罪者谪戍,“实之初县”。
  9.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秦始皇将一批“治狱吏不直者”迁居边疆,令他们“筑长城及南越地”。
  10.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在骊山一带修筑陵墓、离宫,“因徙三万家丽邑,五万家云阳,皆复不事十岁”。
  11.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秦始皇“益发谪徙边”。
  12.秦始皇三十六年(前211),秦始皇“迁北河榆中三万家”。
  此外还有许多没有见于具体记载的迁移,如《史记·货殖列传》中的一批富豪曾被迁往各地。根据上述记载估算,秦始皇下令迁徙人口数以百万计,甚至很可能达二三百万人以上。秦始皇大规模移民的原因和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充实边疆地区。
  秦始皇大规模移民的主要方向是边疆地区,移民路线指向北边、巴蜀、东越、南粤,其中向北方边地迁徙的人口数量最多。这些地区地处边疆,又都属于新占领的地区,向这里移民的主要目的是充实边防,巩固秦朝对这些地区的统治。
  这种移民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移民在边疆地区定居、生产,保证了对外用兵时的兵员和后勤补给。这些地区原来在经济、文化方面都比较落后,大批移民迁入以后,秦朝在这里设置郡、县等地方政权,移民带来了先进的农耕技术和汉族的礼乐文化。在北方牧区,主要是通过移民改变了居民的民族成分,变畜牧经济为农耕经济。在南方地区,新来的移民与当地土著杂居,相互影响,共同生活,促进了这个地区的开发。由于当时中原的华夏文化是优势文化,所以向边疆移民的总体效果是扩大了中华文化圈,促进了汉族的形成。
  其二,直接控制豪强大族。
  秦始皇统一天下不久,就下令迁徙各国贵族、天下豪强十二万家于咸阳地区。这些人都是六国的旧贵族和富商大贾。他们称霸一方,武断乡曲,兼并土地,盘剥小民,有些人还积极策划危害秦朝政权和国家统一的政治活动。秦始皇将他们迁徙到国都周边地区,既可以割断这些富豪之家原有的社会、政治、经济的基础和联系,使之失去昔日的威势,又可以加强中央政府对他们的直接控制,消除鞭长莫及、无力统驭之虞。这种迁徙将大量的财富、人口和智能向关中汇集,还可以充实京畿地区。秦始皇一举而收监控豪强大族、削弱地方敌对势力和加强京畿地区之效。
  其三,惩罚反叛、罪人。
  各种政治罪犯及其他罪犯、贱民是历次移民的重要对象。这种迁徙具有强制性,有的属于“谪徙”,是一种刑罚或惩罚。应当指出的是,秦朝对其中一些强制性的移民有所照顾,采取了某些鼓励措施。有些迁徙边疆的移民得到晋升爵位和免除赋役等待遇。
  尽管秦王朝采取了以上巩固统一的措施,但秦王朝只仅仅存在了15年便灭亡了。那么导致秦王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呢?学界也是众说纷纭。我认为秦速亡的原因是复杂的,但主要原因是由于秦王朝在统一以后,没有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因为当时社会经济衰败,百废待举,因此积极的办法就是应该以经济为核心,与民休息,发展生产,以改变经长期战乱以后经济萧条的局面。但是秦王朝并未这样做,而是反其道而行之,大兴土木,大量征发劳役从事非生产性的劳役。如大修离宫别馆、为自己修建陵墓等等,光修建阿房宫和秦始皇陵的劳动者就达七十余万人。
  秦始皇为了自己的奢侈豪华生活,还在全国修建了众多的离宫别馆,包括“规恢三百里”的阿房宫及绵亘数百里的上林苑,形成“关内三百、关外四百余”的规模。在北方为抵御匈奴的南侵,把原来秦、赵、燕三国北方的长城加以修葺,连接起来,形成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据史书记载:当时修秦始皇陵和阿房宫的劳动者最多时达七十余万人。秦当时全国约有两千多万人口,而参加各种劳役者达二百多万人,占全国人口的十分之一。使大量劳动力从事这些奢侈性建筑,而脱离了农业生产,严重制约和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秦统一全国后,由于连年的战争和长期的混乱给社会生产力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理应与民休息,恢复生产。但秦始皇却反其道而行之,把当时全国有限的财力、人力、物力用在了大兴土木上,从而造成“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力役三十倍于古”①的局面。这等于是雪上加霜,更使已经萧条的经济再度衰败。关于秦王朝的徭役情况,汉代人有淋漓尽致的描述:“秦王贪狠暴虐,残贼天下,穷困万民,以适其欲也,……力罢不能胜其役,才尽不能胜其求。”②“至于始皇,……收泰半之赋,发闾左之戍。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犹未足以赡其欲也”。③
  由于无休止的徭役、繁重的赋敛,造成“海内愁怨,遂而溃畔”④,“劳罢者不得休息,饥寒者不得衣食,亡罪而死刑者无所告诉。人与之为怨,家与之为仇,故天下坏也”,⑤“百姓靡弊,孤寡老弱不能相养,道路死者相望”。⑥
  在大兴土木工程之时,为了加强思想和文化上的统治,秦始皇实行了“焚书坑儒”的愚蠢政策,造成了一次对文化的严重摧残。由于他实行严刑酷法,使天下“赭衣塞路,囹圄成市”,严重激化了阶级矛盾。挣扎在死亡线上的劳苦大众已忍无可忍,一场酝酿推翻秦王朝的农民起义正在进行着。
  更为可悲的是,秦始皇非常迷信,受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很大,不相信科学和自然规律。他知道得来的江山不容易,希望二代、三代……万代传下去,因此非常害怕死,十分相信方士们提出的“长生不老”邪说。他后来率领百官群臣到泰山封禅,五次大规模的出巡,前呼后拥,浩浩荡荡,劳民伤财,虽有巡幸全国以达威慑之目的,但到东海寻求长生不死药则是不争的事实。为了求得长生不老之药,他多次上当受骗。焚书坑儒这一文化史上的悲剧正是其寻求仙药酿成的恶性悲剧。徐福带领五千童男童女到东海求药不还,去了日本。秦始皇自己还亲自出马,到东海中射鲛鱼,充分体现出他求长生不老的急切心情。为了求得长生药,他在东海边一住就是数月,但这些都是徒劳的。长生药未曾找到,反而因多次出巡,长途颠簸,劳累过度,而加速了秦始皇的死亡。在第五次出巡的路上就离开了不愿离开的人世,结束了他只有50年的生命。
  由于秦始皇一生最害怕死,所以当第五次出巡的车队行至平原津时,秦始皇虽已重病缠身,群臣也没有一个敢对秦始皇说“死”字。然而事实无情,秦始皇的病情有增无减,开始恶化,秦始皇自己也知道日薄西山,活不了多久。这时才想到了死后皇位继承问题,想起了老成持重富有政治头脑的长子扶苏(因提出反对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政策,而被贬往北方长城监军),想让扶苏继位,于是让随侍的中车府令赵高赐公子扶苏书信,叫他速回咸阳,守候丧葬。书信封好后,赵高却迟迟不发出,藏在手中,当出行的车队到沙丘(今河北巨鹿县东南)时,秦始皇就断了最后一口气。
  秦始皇死后,丞相李斯害怕国无君主,若贸然宣布死讯肯定会引起大乱,因此决定秘而不宣。当时知道秦始皇已死的人只有当时的丞相李斯、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及宦官赵高,他们把秦始皇的遗体载于可调节温度的輼輬车中,每日照常送饭食,而百官奏事及决断都由公子胡亥、中车府令赵高及丞相李斯传诏。与此同时,一个篡权阴谋由赵高、胡亥、李斯共同进行。由赵高、胡亥商议,密谋立胡亥为皇帝。李斯在赵高的诱惑下,利欲熏心,狼狈为奸。他们将秦始皇原来的诏书篡改,派使者赐剑给屯守北边的公子扶苏和大将蒙恬,说他们有罪,命令他们自杀。因为当时的扶苏为人正直,又有才能,受老百姓的拥戴,是他们篡权的最大障碍,而蒙恬当时带领数十万大军在北方防御匈奴。因此,胡亥要夺得继承权,必先除掉这两个核心人物。传送被篡改的诏书需要时间,因此为了等扶苏、蒙恬的死讯,拉秦始皇尸体的车队故意从北边绕一大圈,从井陉绕道九原再向咸阳折回。当时正值七月,天气炎热,秦始皇的尸体虽置于輼輬车中,仍开始腐烂发臭,赵高等人为掩人耳目,让车载一石鲍鱼紧随辊鲸车后,以假臭掩真臭。当车队行至咸阳时,扶苏、蒙恬已自杀的消息传来,李斯、赵高、胡亥等才公开发丧,九月将秦始皇的尸体埋葬于始皇陵中,即现西安以东35公里处的秦始皇陵大封土之下。
  秦始皇万万没有想到他这么快就离开人间,也万万没想到他死后,赵高、李斯等发动政变,篡改诏书,使他想立为皇帝的扶苏被赐死,而胡亥当上了皇帝,成为秦二世。
  胡亥从小娇生惯养,无政治头脑,根本没有治理国家的才能,因而大权被赵高独揽,遂演出了历史上有名的“指鹿为马”的闹剧。赵高为了进一步取代秦二世,便欲试探文武大臣的心态,一天在朝廷上赵高将一头鹿献给二世,竟说成是一头马。二世笑说,丞相错了,是鹿何谓是马?于是便问大臣,大臣惧怕赵高的淫威,有的说是鹿,有的说是马。事后赵高便将说是鹿的人全部杀害,群臣皆畏赵高。
  二世胡亥虽不理政事,但骄奢淫逸比其父亲秦始皇却有过之而无不及,使阶级矛盾更加激化。公元前209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爆发了,很快席卷全国,并迅速摧毁了秦王朝的统治。
  继秦而起的西汉王朝,吸取了秦王朝灭亡的教训,刚一立国,便实行黄老无为及与民休息之政策,发展生产,促进经济的繁荣,从而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局面,为汉武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①《汉书》卷二十四《食货志》
  ②《汉书》卷五十一《贾邹枚路传》
  ③《汉书》卷二十四《食货志》
  ④《汉书》卷二十四《食货志》
  ⑤《汉书》卷五十一《贾邹枚路传》
  ⑥《史记》卷一百一十二《平津侯主父列传》










秦王扫六合/徐卫民著.—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6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