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论著 > 秦始皇帝陵园考古研究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第三节 秦始皇帝陵园考古主要发现

段清波

 
  经过四十多年的考古调查和发掘研究,已经判明秦始皇帝陵区文物遗址分布区总面积约60平方公里,其南至骊山,北达新丰塬下,东临代王街办,西界临潼城区,其中文物遗址密集区近20平方公里。目前已发现数百万平方米的建、构筑物基址,184座各类陪葬坑以及陪葬墓区及修陵人墓地,发掘出土了包括兵马俑、铜车马、石铠甲、青铜水禽、百戏俑、文官俑、各类青铜兵器等在内的各类珍贵文物5万余件。
  秦始皇帝陵园核心区为陵园,陵园整体布局以封土为中心,围绕封土有内外相套的两重南北向的长方形城垣,面积2.13平方公里。陵园内地上、地下的遗迹、遗物分布密集,已发现的主要地址有帝陵封土、地宫、寝殿、便殿、陪葬墓区、飤官遗址、园寺吏舍遗址、陵墙、东西门阙、廊房、铜车马坑、珍禽异兽坑,石铠甲坑、百戏俑坑、文官俑坑等。
  陵园以外已经发掘和探明的重要遗址有兵马俑一、二、三号坑,铜禽坑,马厩坑,五砂厂修陵人墓地,赵背户村修陵人墓地,姚池头村修陵人墓地,鱼池建筑遗址,丽邑遗址,五岭遗址,郑庄石料加工场和陶窑等遗址。
  一、建筑遗址
  1.地宫和封土
  现存的秦始皇帝陵封土呈覆斗形,高51.3米(以封土北边沿中部为基点),南北长350米,东西长345米,周长1390米,底部占地而积120750平方米;顶部为长方形平台,东西长24米,南北长10.4米,面积249.6平方米。封土堆下墓圹周围有一组环绕墓圹周边、上部高出地表30米左右、体量巨大、夯层厚约6—8厘米的台阶式墙状夯土台,东西夯土台的中间部位各留有一处缺口,与墓道重合,夯土台围的内部即墓室上部以粗夯土填充。台阶式墙状夯土台上窄下宽,内外均呈台阶状;东、西、北墙的外侧均为九级台阶,外侧台阶高3米,宽2米,南墙尚未勘探;东墙、北墙内侧现已发现六级台阶,南墙、西墙尚不清楚;东、西、北墙的外侧上部台阶上发现分布较为广泛的瓦片,瓦片堆积凌乱,靠近顶面的台阶上瓦片较多,中下部台阶上的瓦片也有零星的发现,但台阶式墙状夯土台的顶面几乎没有见到瓦片,顶面及各级台阶上没有发现红烧土和木炭遗迹。
  封土下为地宫,经物探考古得知地宫开挖范围东西长约170米,南北宽约145米;地宫底部东西长约80米,南北宽约50米,高约15米。地宫的底部距现地表约30米。
  2.城垣和城门
  陵园的城垣由内、外两重构成,相互套合呈“回”字形。东、西、南三侧外城垣上各有一城门,外城垣北墙正中区域没有发现城门①。内城垣东、西、南三面各有一门,北面设有二门;内城的东北角还有一小城;在内城一周的城墙内外,还发现环绕城墙的连绵不断的廊房建筑遗址。内、外城共发现9座城门。内、外城的东西四座城门规模巨大,形制相近;内、外城南门较之东、西门稍逊一筹。内、外城城门之上均有木构建筑。
  ① 最近在陵园外城北墙上发现了一些迹象,被认为是外城北门。根据此处的遗存特征与其他几座城门的对比,笔者认为它不具备门的特征。
  3.三出阙遗址
  在东、西内、外城门之间、司马道两侧,勘探中各发现一组迄今为止时代最早、级别最高的三出阙建筑遗址,遗址形制相似,结构相同,南北对称。其中东内、外城之间的三出阙规模稍大于西内、外城之间的三出阙。
  4.陵寝建筑遗址
  陵寝建筑是秦始皇帝陵园最重要的礼制建筑,有寝殿和便殿两组,寝殿是皇帝灵魂起居饮食的场所,内设皇帝起居、衣冠、几杖等象生之具,供后人祭祀。在内城的中部封土的北侧发现一处建筑基址,平面近方形,占地面积达3500余平方米,周围有回廊,中间有高台殿基,四周有粗砂铺就的散水,基址上还残留有瓦片、红烧土、灰烬等物。该基址可能即是陵寝建筑遗址。
  便殿是皇帝“休息闲宴”的场所,可能位于内城的北半部西区,寝殿北侧。现于该区已发掘的有两组宫殿建筑遗址:南面一组遗址共有6座建筑基址东西向作一字形排列,表明为一个建筑组群;北面一组遗址共有4座建筑基址,东西向作一字排列,成为一个建筑组群,其建筑规模和规格低于南面一组建筑。建筑基址中出土有青石板、瓦当、板瓦、筒瓦、脊瓦以及直径达61厘米的遮朽。以上两组遗址以北尚有大片遗址分布,一直延伸至内城的北墙。
  5.园寺吏舍遗
  园寺吏舍是管理陵园事务官吏的寺舍建筑,包括多处遗址。位于内、外城之间西门的北部,有南北排列的三组建筑。第一组建筑经过发掘清理,为四合院式,此处曾出土带有“丽山飤官”刻文的陶片多件,确认为飤官遗址。在遗址范围内还出土有错金银“乐府”铜钟、两诏铜权、青铜雁足灯等秦代珍贵文物。其余两组建筑应与飤官遗址性质相似,也是管理陵园事务官吏的寺舍建筑。
  陵园外城西垣西侧发现建筑遗址两处。第一处北距临马公路约170米,距外城垣约40米;出土有石柱础、铺地方石、子母口砖,以及带有印文的残瓦片等文物。第二处在临马公路北、晏寨乡医疗站西边的台地上,距外城垣约40米;该遗址破坏严重,曾发现铜斧、铜钺各1件。陵园外城北垣北侧发现建筑遗址一处,位于外城垣北侧接近西北角处,南距外城北墙40米,西距外城西北角170米;遗址上堆积有瓦砾、红烧土、灰烬等物。以上三处遗址据推测与武备有关,可能是负责守卫陵园官吏的处所,是园寺吏舍的一个组成部分。
  6.鱼池建筑遗址
  在陵园外城北侧1.3公里处,面积约右100万平方米。遗址横跨鱼池堡、鱼池、吴东、吴中四个自然村,历年来发现夯土墙垣、房屋建筑、排水管道、水井、灰坑等遗迹,推测这里可能是当年修建陵园时的官邸等建筑。
  7.秦陵地宫阻排水系统
  陵园地下深层阻排水系统由长1303米的东、西两段组成,东段为阻水设施,长778米,位于现封土东、南、西三侧;西段为排水设施,由位于现封土西侧的明井暗渠组成,平面布局呈“Z”形,起点在封土西边的东西轴线处,向西延伸108米,穿过内城西门后沿内城垣西侧向北220米,折向西197米,穿过外城垣后向北继续延伸,现已探出明井8段、暗渠7处,全长525米。
  8.五岭遗址
  五岭遗址是一处以夯土筑成的防洪堤遗址,在陵园外城以南,全长3500米,现残长1700米,最宽处宽度为89.2米,现保存的最高处为8.5米;其南侧是宽约20—40米,个别段落宽约80米的河道。防洪大堤是陵园之外骊山脚下的人工建筑,堤身以土夯筑而成。它的建成在一定时期内对陵园起到了重要的保护作用。
  二、陪葬坑发现概况
  截至目前,在陵园内外共发现184座各种类型的陪葬坑,其中陵园内77座,陵园外107座。下面按照由内向外的顺序,从东司马道开始,顺时针方向介绍一些内涵和位置均重要的陪葬坑。
  1.K0002号陪葬坑
  位于现封土南侧、内城南门正北100米处,北距现封土边缘95米,距原封土边缘约2米,在东西内外城垣之间的正中部位。平面呈倒“凹”字形,东西全长194米,占地面积达2100平方米。由两条斜坡门道、两个长方形主室和一条连接东、西两个主室的通道组成。就现有勘探资料而言,该陪葬坑的性质尚无法推断。
  2.K0006号陪葬坑
  位于现封土南侧西部,南距现封土约50米,东距K0002号陪葬坑约100米。该陪葬坑平面略呈东西向的“中”字形,东西长47米,南北宽2.7—11.8米,由斜坡道和前室、后室三部分组成,是一座坑体面积为144平方米的地下坑道式土木结构的陪葬坑。出土原大彩绘文官陶俑8尊,御手俑4尊,木车残迹1乘,马骨约20具以及铜钺、陶罐等。该陪葬坑是目前陵园已发现的陪葬坑中少见的未被焚烧破坏的陪葬坑。
  3.K0003号陪葬坑
  位于秦陵现封土西侧南部,南距内城南垣137米,西距内城西垣60米,东距封土西侧断崖7米。此坑紧贴封土,其东部还压在封土之下。呈不规则的长方形,南北总长度为157米,东西最大宽度64米,由斜坡门道、二层台、隔墙、过洞、通道等部分组成。K0003号陪葬坑是迄今为止在陵园内发现的结构最复杂、勘探难度最大的陪葬坑。坑内探出大量红色细泥陶片和少量动物骨骼,据推测此陪葬坑可能是为秦皇室,甚或秦始皇帝本人提供饮食的机构。
  4.K0003之北的陪葬坑(封土西侧二号陪葬坑)
  位于现封土西侧,K0003号陪葬坑北侧,其东靠近现封土西边沿,西距内城西垣35米。该坑南北长59米(内含门道19.8米),东西宽42米,面积2478平方米。该坑未经试掘,钻探亦未发现重要遗物,坑的内涵及性质不明。
  5. 铜车马陪葬坑 
  位于封土西侧中部,二号陪葬坑以北,距现封土西边沿17米,西距内城西垣约40米。平面呈“巾”字形,长和宽各55米,面积达3025平方米。1980年曾出土了两乘为原大1/2的彩绘铜车马,一号铜车马重1061千克,二号铜车马重1241千克,它们被誉为“青铜之冠”,铜车的主要零件用锡青铜制作,一些零部件用金银制作,造型准确,形象逼真,结构复杂,整个车马采用了铸接、焊接、铆接、套接、镶嵌、子母口相连等多种工艺方法,是先秦时期中国科技发展状况的集大成之作。
  6. 特大型组合式陪葬坑 
  位于现封土北侧,是一组由地下砖坯围墙围就的特大型组合式陪葬坑,东西长391米,南北宽176.5—200米,呈长方形,其间的总面积超过78982平方米。其内已经发现4座相对独立、彼此贯通的陪葬坑,砖坯围墙系用未经焙烧的砖坯砌就,这一建筑结构形式在秦陵陵园内尚属首次发现。砖坯围墙内的组合式陪葬坑中尤以K0101、K0201、K0205三座陪葬坑中用未经焙烧的砖坯砌成“凸”字形三出状平台最为特别,这些陪葬坑中数目众多的砖坯台以及砖坯台之间所形成的小过洞,有可能是《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所说的“宫观”在地下模拟的反映;组合式陪葬坑围墙的判读纠正了过去所认为的地下砖坯墙为地宫宫墙的认识。另外,在组合式陪葬坑之外的东南侧、现东侧封土边缘内外发现2座新的陪葬坑,分别编号为K0203、K0204,这两座陪葬坑平面均呈“甲”字形,由一条东西向的斜坡道和主室两部分构成。
  7. 跽坐俑坑和珍禽异兽坑
  位于西内外城垣之间,双门道马厩坑的东侧,东距内城西垣20米,西距外城西垣150米,北距西司马道约130米,分布范围东西长80米,南北宽25米,面积约2000平方米。共发现31座陪葬坑,其中跽坐俑坑14座、珍禽异兽坑17座。分南北向三行排列,自西向东分别是6个跽坐俑坑,17个动物骨骼坑,8个跽坐俑坑。出土有瓦棺及跽坐陶俑,瓦棺内有鹿、麂等动物遗骸。
  8.双门道“马厩坑”
  位于内外城垣西门之间的南侧、曲尺形马厩坑北,两坑间距约10米。平面近似方形,南北宽26.4米,东西宽22米,西侧设有两个斜坡门道,坑体面积约580平方米(不含门道面积)。
  9. 曲尺形“马厩坑”
  位于内外城垣西门之间的南侧,西端距外城西垣30米,东边距内城西垣约40米。平面呈曲尺形,由东西向和南北向两条主隧道及一些侧室、甬道、斜坡门道等组成,占地面积2375平方米,是土木结构的地下坑道式建筑。东西向隧道东西长117米,南北宽6.6—8.4米,南北向隧道南北长84.4米,东西宽约9米。其主体部分为宽6—9米的长条形坑道,马以三匹一组置于方盒状的木椁内,一组组密集地排列,还有为数不少的陶俑。东西向隧道北侧耳室内发现细绳纹砖坯砌筑炉灶台一座。
  10. K9901号陪葬坑(百戏俑)
  位于东内外城垣之间,石铠甲坑南侧39米,东西全长72米,坑体长40米,宽12—16米,由三个过洞构成,东西各有一斜坡门道。其中三号过洞出土了真人大小的彩绘陶俑,二号过洞出土有陶马的残片和青铜马蹄;在二号过洞棚木之上出土一大型铜鼎,高61厘米,重212千克。原大的彩绘百戏俑雕塑精细,造型准确,是秦帝国宫廷娱乐活动的生动反映。
  11. K9801号陪葬坑(石铠甲坑)
  位于东内外城垣之间的南部,东司马道南边。东西长130米,南北宽100米,南、北两边的东、西两端各有一个南北向的斜坡门道,总面积达1.3万平方米,是土木结构的地下坑道式建筑。试掘方内发现一大批各种形式的石质铠甲和头盔,是迄今为止埋藏最多的防护武器的场所。该坑的考古发掘工作尚在进行中,可能还会有其他的陪葬品出土。
  12. 上焦村马厩坑
  分布在陵园外城以外的东侧,在东西宽50米、南北长1900余米的范围内,共发现101座。从内涵上看,这些从葬坑包含马坑、跽坐俑坑、俑马合坑等三类。已试掘的坑内埋有马骨、跽坐陶俑、铜洗、铁工具等,并发现有“中厩”,“宫厩”、“小厩”、“大厩”、“左厩”等刻文。这些陪葬坑象征了中央政权和皇宫内的养马机构。
  13. 兵马俑陪葬坑
  秦兵马俑坑位于陵园外城之外的东侧,由排列有序的四个坑组成,其中四号坑未建成;已建成的一、二、三号坑中大约埋藏着8000余件陶质兵马俑。一号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面积1.426万平方米,是以步兵为主、战车与步兵相间排列的大型兵马俑军阵,估计共有陶俑、陶马6000余件,战车50余乘;二号坑平面呈曲尺形,东西最长处96米,南北最宽处84米,面积约6000平方米,是包含弩兵、车兵、步兵及骑兵的诸兵种混合军阵,共有陶俑、陶马1400余件;三号坑的规模较小,平面呈“凹”字形,东西长17.6米,南北宽21.4米,出土有战车l辆,陶俑68件,陶马4匹。
  14. 动物坑
  位于陵园外城北侧东部,南距外城北垣750米处,由主室和斜坡门道组成,平面呈南北向甲字形,主室南北长23.5米,东西宽10米,深6米,总面积近300平方米。主室中间为甬道,甬道两侧为8道相互对称的夯土隔墙,甬道南端又有一道夯土隔墙,这九道夯土隔墙将主室分为8区,形成16个对称的小房间。建筑方式与秦俑坑类似,也是在隔墙上搭设棚木,棚木上覆盖着细密的竹席,其上又以夯土填实。坑内埋藏着10余种禽兽及鱼鳖一类的动物。有学者推断该坑为象征太官属下的府藏坑。
  15. K0007号陪葬坑(铜禽坑)
  位于陵园外城东北角约900米处,陈王村北约100米。该陪葬坑平面略呈“F”形,是由一条斜坡门道、二条南北过洞及一条东西向过洞组成的地下坑道式木结构陪葬坑,总面积约925平方米。发掘出土原大的青铜水禽46件,种类有天鹅、鸿雁、仙鹤三类,还出土乐工俑15尊,以及其他一些乐器饰件。
  三、陵区墓葬发现概况 
  陵区范围内的墓葬共发现七处。
  1.封土西北角“甲”字形大墓
  位于封土西侧偏北,东距内城西垣约50米,南距封土中心至西城门轴线约80米,北距现封土北沿向西延线56米。为竖穴方室上圹墓,呈东西向,墓道在西。斜坡墓道东西长15.8米,南北宽3.6—4.4米;墓室近方形,东西长15.5米,南北宽14.5米,面积288平方米;墓室四周有生土二层台。该墓未发掘,墓内棺椁制度和陪葬物不明,仅在探孔中发现有红色漆皮残片及板灰或草木灰等遗迹。有学者认为“甲”字形大墓是公子高墓。
  2.内城北部东区的陪葬墓
  共发现中、小型墓葬33座。大都呈南北向,坐北面南,略呈南北向的三行排列,行距不太规整。墓葬的深浅不一,一般深3—5米,最浅者仅1.3米,最深者约10米。这批墓葬未试掘,内涵不清。根据墓的形制推断,其中14座竖穴土圹墓,墓主身份较低;其余19座墓中除1座外均为带墓道的中型墓葬,墓主身份较高。这一批陪葬墓的墓主可能是后宫中陪葬的嫔妃。
  3.西内外城垣间的陪葬墓
  位于西内、外城垣间司马道北侧约30米处。墓地东西长约170米,南北宽90米,面积1.53万平方米。墓地四周有夯土墙,其中东墙即内城垣西墙;四墙环绕的中部偏西处有一夯土墙将其分为东、西两区。此处共发现墓葬61座,其中49座分布于东区,4座在西区,另有8座在墓园西侧,墓园西墙与外城西垣之间。墓葬分布不规整。形制有甲字形和竖穴土圹两种。其中竖穴土圹墓53座,带斜坡形墓道的土圹墓8座。墓的大小不一,一般墓室长2—7米,宽1—3米。斜坡形墓道土圹墓的坡道均较短,并不位于墓室一侧的正中,而是稍偏左或偏右,呈刀把形。墓葬内未发现骨骼、陪葬品或其他遗物,是否为一批空墓有待于今后的发掘来证明。
  4.东内外城垣间的陪葬墓
  东内外城垣间,司马道以北发现3座小型竖穴土圹墓。
  5.上焦村陪葬墓
  位于外城东侧上焦村,东距小型马厩坑陪葬区5—10米,西距外城东垣350米。共有17座中型墓葬,均为东西向,南北作一字形排列,间距2—15米。已发掘了其中的8座,形制分为斜坡道竖穴土圹墓和斜坡道竖穴洞室墓两种。墓内尸骨极为凌乱,显然是刑杀致死,有学者认为墓主是被秦二世诛杀的秦始皇的公子和公主。
  6.兵马俑坑附近的墓葬
  兵马俑三号坑以西150米处发现一座“甲”字形墓葬,坐南面北,墓道长52米,宽5.5—11米,墓室平面为长方形,南北长17米,东西宽14米,深12米,面积298平方米。墓室周壁有生土二层台,钻探发现墓室底层有木炭。该墓与兵马俑坑之间的关系不明。
  7.砖房村大型墓葬
  2003年在陵园外西侧的砖房村发现“中”字形大墓1座,“甲”字形大墓4座,还发现陪葬坑1座。其中的中字形大墓属于陵区范围内地位仅次于秦始皇帝陵的高级贵族墓葬。
  四、其他遗存发现概况
  1.刘寨丽邑建筑遗址
  位于秦始皇帝陵以北新丰镇刘寨村一带,南北长约1000米,东西宽约500米,有厚达30厘米的瓦砾堆积;遗址西部(刘寨东)约6万平方米的范围内发现房屋基址多处,出土有带印文的板瓦、筒瓦,大、小型长条砖,云纹瓦当,以及成排的五角形陶水道等。丽邑是陵园建设过程中专门设置的为建设服务的机构,丽邑的设立保证了中央集权制建立过程中骊山陵园建设的顺利进行。遗址内发现大量的各式瓦片及大范围的红烧土。
  2.郑庄石料加工场遗址
  在陵园外城之外西北的郑庄附近发现一面积75万平方米的石料加工场,分石料堆放区、石料加工区、房屋建筑区三组,是陵园建设过程中几乎所有石质建材的加工场所,出土遗物丰富多样。
  3.陶窑遗址
  历年在陵园附近发现一些陶窑遗址,已清理的有6处13座,大多残破严重,分别是陵园西侧赵背户村窑址,3座;山任村窑址,2座。上焦村窑址,3座;西黄村窑址,1座;下和村窑址,1座;陈家沟窑址,3座。出土有粗绳纹板瓦、细绳纹筒瓦、云纹瓦当、细绳纹砖、陶质器皿、铁制工具等秦代遗物。
  4.修陵人墓地
  秦始皇帝陵园之外发现四处修陵人墓地,其中陵园西侧有赵背户、姚池头和五纱厂修陵人墓地,陵园东侧有山任村修陵人墓地。陵园外城垣以西修陵人墓地出土的陶文表明,当年的修陵人来自咸阳周围和山东、河南、河北、山西、江苏、甘肃、湖北等地;其身份有刑徒、居赀及官府和民间工匠。山任村修陵人墓地发现零乱的人骨120具,全是成年男性。

秦始皇陵园考古研究/段清波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3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