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论著 >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2011
秦始皇帝陵园陪葬坑破坏现象解析
陈治国
陈治国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馆员
内容提要 考古发掘和勘测发现,秦始皇帝陵园内的部分陪葬坑曾遭到火焚,坑内的陪葬品也大都有缺失和移动,对于这一现象,有学者认为这是秦人自己造成的,是当时的丧葬仪式的需要。本文据相关考古迹象和传世文献的记载,认为,在经过全面考古发掘的并遭到火焚和破坏的陪葬坑中,都有从外部进入陪葬坑的考古迹象,这说明这些陪葬坑建成之后,曾经有人从外部进入陪葬坑,并进行了焚烧和破坏,因此,陪葬坑的被焚烧和破坏,是人为原因造成的,而不是葬仪的需要,而破坏者最有可能是项羽的部队。
关键词 秦始皇陵园 陪葬坑 焚烧 破坏
秦始皇帝陵园是中国古代最为著名和重要的帝王陵园之一,其规模宏大,陪葬坑数量众多。经过多年的考古钻探和发掘,目前所知在陵园内外共发现规模大小不一的陪葬坑180多座,其中部分陪葬坑遭到了火焚和人为的扰动。对于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学者们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些见解,但到目前为止尚未取得一致的意见。目前,学术界大体上有三种观点,一是自燃说,即认为陪葬坑的焚烧是由于陪葬坑内部产生的沼气自燃而引起的。这种说法由于在陪葬坑中不具备沼气产生的条件而渐渐不被学界采纳。一是葬仪说,即陪葬坑中的火焚和人为的扰动现象是当时丧葬活动中的一种特殊礼仪的需要而故意为之,并不是后期他人为了盗窃或者泄愤而造成的。在有人从外部进入陪葬坑之前,陪葬坑已经遭到火焚而倒塌。这一观点最早由程学华先生提出,后来也有学者对此表示赞同或倾向于赞同;[1]一是后期人为破坏说,即认为陪葬坑是由于秦末农民起义军的破坏而被焚烧。[2]笔者对于这一现象也十分感兴趣,在此谈一谈自己对这一问题的一点看法,不成熟和不周到的地方望专家学者指正。
注释
[1]a.请参阅程学华:《秦陵、秦俑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考古与文物》1989年第2期。b.程学华、王育龙:《秦始皇陵陪葬坑综述》,《考古与文物》1998年第1期。c.刘占成:《“项羽焚烧秦俑坑”说质疑》,《秦文化论丛》第十二辑(下),三秦出版社,2005年。d.蒋文孝:《秦始皇陵陪葬坑焚烧原因再认识》,《文博》2009年第5期。
[2]a.秦俑考古队:《临潼秦俑坑试掘第一号简报》,《文物》1974年第11期。b.袁仲一:《秦俑坑的修建和焚毁》,《秦俑馆开馆三年文集》(内部资料),1982年。c.袁仲一:《秦始皇陵的考古发现与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d.党士学、张仲立:《也谈秦俑坑的洗劫与焚毁》,《文博》1989年第5期。e.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园考古报告(2000)》,文物出版社,2006年。f.申茂盛:《秦始皇陵大型陪葬坑焚毁情况的探讨》,《秦文化论丛》第十一辑,三秦出版社,2004年。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2011/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西安:陕西出版集团 三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