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秦始皇陵 > 秦俑百迷

  [下一记录]

秦陵修陵人身份之谜

惠焕章,张劲辉,吴俏


  修建秦陵72万人,都是些什么人呢?
  司马迁在《史记》中曾将这70余万人称为“隐宫徒刑者”。但更多的地方称“郦山徒”。凡服各种劳役者均可称为徒。但传统的观点将《史记》中“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解释成了宫刑刑徒,这完全是受了“隐宫”二字的影响。从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竹简中证实,“隐宫”当是“隐官”之误。秦国不可能有72万刑徒,更不可能有72万宫刑刑徒。当然有一部分刑徒这样的社会罪犯包括在内。秦代严刑苛法,被抓到秦陵工程上服苦役是完全有可能的。秦始皇陵外城垣西北侧的郑庄,曾出土了十几件铁刑具,有铁颈钳与铁脚镣,这是修陵人中有刑徒的实证。
  虽然秦朝的社会性质早已成为封建社会,但是奴隶制的社会性质在一定范围内还大量存在,奴隶数量在整个社会中还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些奴隶分为官府奴隶和私人奴隶,在云梦睡虎地秦墓竹简中被分别称为“隶臣妾”和“臣妾”。据《汉书·项羽传》记载,在秦始皇陵工程中服役者又有人奴产子。奴隶的地位低下,他们的子女地位一样低下,一样也会被迫到秦陵服苦役。在70余万郦山徒中,人奴产子也占有一定的比例。
  1978年,陕西省的考古工作者在秦始皇陵外城垣西南侧的赵背户村发现了两处秦代墓葬群。其内有数具零乱而互相叠压的骨架。据当地农民说,此墓原长百米左右,其内排列着密集的骨架。这些死者基本上没有什么葬具和随葬品,仅有两具尸骨的周围垒起一圈残破的板瓦片。刑徒的劳动是惩罚性的,是不计报酬的无偿劳动。据云梦睡虎地秦墓竹简中记载,这些人的劳动是有报酬的,这可能是一群有罪当赎或欠官府债务以劳役抵偿的人。赵背户的墓葬,很有可能就是这些修建秦始皇陵者的墓地。其中的妇女儿童,可能是被迫而来的家属。从残破的板瓦片上的记载来看,这些人的籍贯在山东六国,这正是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征发来的修陵者。在郦山徒中,这些人同样占有很大比例。
  郦山徒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应该是各种工匠。他们要么是来自中央官府的手工业工人,要么是从民间征发来的工人。中央官府的工人可分为制陶业工人和制造兵器、车马器、金银细作等作坊内的工人。从秦始皇陵出土的砖瓦上发现的大量陶文来看,有一部分人不是一般干杂活的人,而是烧造砖瓦的技师。
  从郡县征集来的工匠就集中在秦始皇陵附近烧砖造瓦。各县的产品必须打上各县的印记,以便区分和监督其质量。修建秦始皇陵这样浩大的工程,必然需要多种工匠,如木匠、石匠、瓦匠、泥水匠、油漆匠等。这些工匠的名称虽有待于发现,但他们的存在,是不容怀疑的。 

秦始皇百谜/惠焕章,张劲辉,吴俏编著.—西安:西安出版社,2002.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