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陵考古新发现——百戏俑
孟剑明
1999年3—4月,在秦始皇陵园东南部内外城垣间发现了一座面积近800平方米的陪葬坑(考古发掘编号为K9901),经过试掘,出土了一批半裸体彩绘陶俑。并在陶俑上部发现一件青铜巨鼎,一段铜扁条,四只青铜马蹄,一段石马缰,一件陶俑手臂,一些陶盆残片及铜镞、铁矛、鼓形石质文物等。
这些彩绘俑面部和身体肌肤裸露部分均为浅粉红色,所有陶俑只穿著陶塑彩绘厚短裙,其它部位裸露,裙下都有各种纹饰,其中以菱格纹为主,另有星象纹、谷芽纹、“S”纹等。这些俑姿态各异,栩栩如生,雕塑精细,有直立状、双手卷衣状、一手插腰一手高举、双腿前弓后箭状、半跪状,根据这些俑的造型姿势,可称之为百戏俑。现已修复起五尊。这五尊俑头部均残,但从足部到肩颈部保存较好。1号俑形体相对较瘦小,双腿正立,左手握住右腕,双臂交叉于腹前,在其左臂上部发现竖向排列的三个戳划文字“咸阳亲”,应是作俑工匠故里名和人名。3号俑形体高大健壮,姿态威武,胸部和双臂肌肉暴突,肋骨显现,腹部大而微鼓,肚脐外露,裙带系于脐下。右臂向上高举,左臂贴身,左手大拇指插入腰带内侧,左腿前躬,右腿斜蹬,展现出一副彪悍猛士的雄姿和风采。5号俑在所有陶俑中形体最高大魁伟,双脚正立,双手置于腹前,握着裙前的方形前搭,卷成半筒形。这一块前搭可能是以皮革制成,上端与腰带相连。裙带前后均有一处带花。此俑双臂刚劲有力,裸露的双脚肥大宽厚。特别是其左臂与左肋处有一圆柱形物的痕迹,可能是长木柱一类东西的遗迹,此圆柱形物一直通到脚下,上至肩部以上。K9901新出土的这批陶俑,形态健硕瘦削不等,姿态各异,风格、特点与秦兵马俑截然不同,从现已修复的陶俑分析,这些陶俑可能是象征着秦代宫廷娱乐活动的百戏俑。
春秋战国时期,竞技类的杂技项目就已经逐渐形成,种类也日益增多,如技击、跑狗、爬竿、扛鼎等,百戏逐渐成为当时各国统治阶层的主要娱乐项目之一,甚至就连被东方六国视为戎翟之地的秦国,此时也出现了缘竿之戏(在咸阳秦三号宫殿遗址的廊墙上,发现有秦孝公时绘制壁画,画面上绘有两长杆交叉成三角开,有一杂技艺人正缘竿而下),百戏这一娱乐活动,发展至秦代已日趋成熟,其中的扛鼎更受到重视。反观K9901出土的百戏陶俑,其中3号陶俑全身用力,右臂上举作扛重物状,可能就是秦代扛鼎力士的形象再现。秦始皇在平定诸侯、统一六国,加强中央集权制的同时,也集六国的伎乐俳优等艺人于咸阳,统称“角抵俳优之戏”,并将“角抵”等作为检阅军队时的一项重要内容,使春秋战国时期逐渐成熟的百戏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据《史记·李斯列传》记载,秦二世在甘泉宫“作角抵优俳之观”,由此可见,至秦代百戏已登上秦宫廷大雅之堂,成为秦代宫廷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据文献记载,秦时杂技百戏的名目繁多,演技也相当成熟。从K9901陪葬坑出土的百戏俑来看,5号陶俑身材魁梧,肌肉发达,在左臂与身体间还有一径10厘米的空隙,推测原来应当垂直插置有竿状的物体,大概应是秦代顶橦大力士的形象再现;而3号陶俑扭胯鼓腹,右臂上举,尽管因手臂残失,其所举何物已不得而知,但其姿态可能是在挺举重物。
在陶俑的身上还发现有“咸阳亲”、“高”等匠刻名,其刻划文字方式和在秦兵马俑身上发现的如出一辙,为我们了解塑造陶俑艺术大师的姓名提供了宝贵的线索。秦代百戏俑的首次出土面世,为我们揭示了秦代陶俑的新类别,形象地展现出了秦代斑斓多彩的杂技世界,将活泼清新的宫廷娱乐文化徐徐展示在人们的面前。我们相信,随着K9901陪葬坑的全面发掘,将会使我们以全新的视角,更加深入地认识和了解秦代宫廷娱乐文化。
秦俑百题(修订本)/孟剑明主编.—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