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对秦始皇陵进行过几次较大规模的实地考古勘查活动?
秦仙梅
两千多年以前的世界历史舞台上,赫然醒目的秦始皇帝陵园工程,使当今学者们在《史记》、《汉书》、《汉旧仪》等诸多史书中找到了影子。然而,正是这些富丽堂皇的地宫结构及其匪夷所思的陪葬品的记载,给后代学者留下了强烈的迷离之感,吸引了一代又一代学人苦苦的探索和不懈的追求。
对秦始皇帝陵园最早进行实地考察的学者是明代的都穆。他在其考察成果《骊山记》中记载了:“自南登之,二邱并峙。人曰:此南门也。右门石抠,犹露土中。”并忠实记录了陵园内外城、门址的具体尺寸,给我们留下了关于陵园的第一份实测资料。
1906年,日本学者足立喜六实地测量了始皇陵封土的高度、形状及底边尺寸。他的《长安史迹考》记载:陵高76米,中间稍平,且有阶段,顶上广阔平坦,陵墓近于方形,东西宽约488米,南北宽约514米。
1917年,法国学者维克托·萨加伦也对秦陵封土进行了调查。他认为,在中国所有现存的古冢之中,这是最突出的一座。它有150英尺高,底座四边每边有1000英尺长,外形有高低三层,设计良好,整座坟象是三座小山重叠在一起。值得注意的是,他第一次观察到封土外形有高低不同的三层台阶。
对秦始皇帝陵园进行全面性的考古勘察是1962年在陕西省文管会的组织下展开的。王玉清、雒忠如及临潼县文化馆的彭子健三位先生对陵园进行了为期数月的考古调查与勘探,测绘出第一张陵园平面布局图,对内外城墙的厚度及长度,对封土的高度和底边尺寸进行了测量,钻探出内城的东西北三门和外城的东门,发现了陶质五角形管道两处、石质排水管道一处,建筑遗址三处,收集了各种秦砖、脊瓦、陶或石质水管道、瓦当、散水石和陶板,由此揭开了始皇陵考古史上崭新的一页。
1974年3月,秦兵马俑被农民打井偶然发现后,于7月15日,在国家文物局的直接支持下,秦始皇帝陵园的第一支考古队进驻了兵马俑坑工地,袁仲一、屈鸿均、崔汉林、赵康民、杭德洲及稍后一同前来参战的程学华、王玉清、杜葆仁诸位先生成为世纪考古幸事的第一批参与者。原以为十余天就能结束的工作,谁知一下子干到了现在,而谁又能想到,他们中有的人下半生竟会与秦俑、秦陵建立了千丝万缕、割舍不断的情结。
1995年3月,为配合临马公路的拓宽工程,在陵封土北边,发掘清理了由6组形制不同的大型建筑构成的陵寝遗址,1996年,发掘清理了陵园外城之外面积近300平方米的动物陪葬坑。1996—1997年间,在内外城之间的东南部又发现了一座面积达1.3万平方米的大型陪葬坑,还在五砂厂附近发现了200余座修陵人墓地。这些新的发现,为秦陵考古工作迎来了又一个新的阶段。
1998年7月,考古工作者对新发现的大型陪葬坑进行了试掘,从中出土了大批石质铠甲,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当年10月,由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和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合作组成联合考古队,对陵园开始进行有计划的考古发掘、保护和全面的勘探工作。在陵园内勘探了20万平方米,发现大型陪葬坑两座;对内外城东门遗址及东门之间的建筑遗址进行了全面钻探,发现内外城东门、东阙台遗址;并发现了南门遗址,对它们的结构有了全面崭新的认识;复原了内外城之间东侧的古河道并了解了其变迁情况;对地宫的外圹结构有了新的初步认识。20多年来,考古工作者历经曲折与艰辛,在陵园56.2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陆续发现了数百万平方米的建筑基址,600余座各种陪葬坑、陪葬墓及修陵人墓,发掘出土了5万多件各类文物,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不断成长和相继问世的一批辉煌巨著,成为20多年来秦陵考古工作的一座纪念碑。同时,文物修复与文物保护,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吸引了不同学科的科学家共同参与陵园考古工作;一个富有激情和才华的研究群体不断壮大,有力地提升了秦始皇帝陵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含金量,为申报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打下了坚实基础。
秦俑百题(修订本)/孟剑明主编.—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