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俑坑中出土的陶俑共划分为几个级别?其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
张 宁
秦俑坑中出土的陶俑可划分为四个级别:高级军吏俑、中级军吏俑、下级军吏俑、一般武士俑。其区别主要表现在服饰冠带上。
服饰在秦代也被深深地打上了封建等级的烙印。帽子为最主要的区别。高级军吏俑头戴鹖冠,其形状前半部如方形板状,后半部分开为二支扭曲旋转成双卷的雉尾形。其颜色多为深赭色,个别的为红色,冠带都是橘红色。冠的质地硬直,似为合革或多层漆布叠合作成。下级军吏俑头戴单板长冠,其形状如梯形板状,前半段平直,后半段扬起略呈45°角,尾部下折如钩。颜色为赭色或朱红色,个别的为白色。冠带为桔红色,质地与鹖冠同。中级军吏带双板长冠,形状、大小、宽窄相同,所不同者仅是在冠的正中有一条纵行缝,说明是由左右两片大小相同的长板并列拼合而成。其系结方法和颜色、质地与单板长冠相同。一般武士俑有的头戴帻,即古代的一软帽,即巾帻。帽的下沿至发际,恰好把发髻和头发全部罩于帽内。软帽的颜色以朱红色最多,个别的为白色或黑色,质地轻软,似用单层布帛制成。另外,骑兵俑头戴小冠,其形状犹如覆钵,圆顶,前沿浅短,后沿较深。两侧各有一长耳,耳的下端各连接一窄条形带,两带的末端用子母扣对接扣于领下,冠为赭色,用朱红色绘着三点一组的梅花形散点式纹样布满全冠。质地硬直,似为皮质。
就衣服而言,除骑兵俑和少数军吏俑外,其余均穿长度仅达膝部的长襦。不过高级军吏俑穿的长襦为双重,中级和下级军吏俑以及一般战士穿一重长襦。两者的形制基本相同。裤的形制有两种:一是长裤,又名大裤;二是短裤,又名小裤。长裤主要见于高级和中级军吏俑,以及骑兵俑身上。步兵俑和车兵俑基本上都穿短裤。
另外,秦俑坑出土的武士俑大部分都穿有履。形状基本相同,均为薄底、浅帮、后高前低,整体略呈舟形。高级军吏俑穿前头高高上挑的翘尖履;其他类俑足上穿的则为微翘尖履或圆头履、齐头履等。一般士兵俑有穿靴的,而军吏俑无穿靴者。这些微小的差别,似乎也反映了官吏和一般下层人在衣着方面的不同。
以上是反映在秦俑身上的服饰特点,从这里,我们也可以对秦人服装的特点有一些了解。
秦俑百题/孟剑明主编.—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