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咸阳陵区 > 咸阳毕陌陵区

  [下一记录]

咸阳毕陌陵区

徐卫民


  秦孝公十二年,将都城从栎阳迁到咸阳,秦之所以把都城从栎阳迁到咸阳,是因为咸阳作为国都的条件较栎阳要优越得多。其一,从战略上来讲,秦从泾阳迁都栎阳后,在和魏国的战争中逐渐占上风,收复了失地,魏国由对秦的攻势而变为守势,遂把国都从安邑往东迁至大梁(今开封附近),秦人完成了迁都栎阳的任务。再要扩大对东方的战争,完成统一大业,只有迁都咸阳才合适。
  其二,咸阳作为国都较栎阳交通更为便利。交通是否便利是古今人们选定都城必先考虑的因素。咸阳附近的交通道路密集,可谓交通枢纽之地,来往于东南西北的人们都需经过此地,也是一个重要的渡口,著名的“咸阳古渡”正反映了这一情况。
  其三,地形优越,易守难攻。咸阳南临渭水,东依泾水,逶迤起伏的秦岭、嵯峨、九*诸山遥遥相望,南北环抱,东和北有泾水渭水阻挡,进可攻,退可守,是建都的理想场所。
  其四,在经济上的环境也优于栎阳。咸阳一带土地肥沃,是周代丰镐的的京畿地区,开发较早,比栎阳一带的盐碱地更利于发展农业。
  咸阳作为秦的都城达144年,直到秦的灭亡。秦咸阳随着秦国力的增强和对东方六国战争的胜利,都城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从渭河以北发展到渭河以南,形成“渭水贯都,以象天汉”的规模。因而秦咸阳陵区也经过了从渭北毕陌陵区向渭南秦东陵和秦始皇陵区的演变和发展。
  咸阳渭北毕陌陵区位于秦都咸阳的西北,共埋葬着两个秦王,即秦惠文王和秦武王。
  

秦公帝王陵/徐卫民著.—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