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陵整修工程是如何规划的
惠焕章,陈战鹏编著
依照规划设计,整修后的黄帝陵将包括庙前区、庙区、神道、功德坛和陵园几部分。
庙前区采用“入口广场——轩辕桥——龙尾道——庙前广场”的空间序列,以平直的轩辕桥与陡然升高的龙尾道的空间对比形成气势,沿途以石阙、石牌坊、石华表、石灯等小品,构成传统文化的特征。
庙祭按5000人的规模设计。新建的“祭祀大院”由院门、大殿、廊庑、钟鼓楼组成,形成天地合一、博大精深的氛围。
神道本着“曲不离直”的原则,沿陵轴线北上,沿途设以人文内涵的标志。
功德坛是颂扬先祖功业、为谒陵人抒发激情的室外空间场地。坛后修造两条对称的石阶,向北进入密林中的神道。功德坛平面为圆形,直径54米,分内、中、外三个环壁,正面设天鼎、地鼎、人鼎,鼎高1.3丈。环壁上以浮雕形式表现黄帝及炎黄子孙对人类进步的贡献。功德坛东临轩辕庙,西望县城,南对印台山,北接陵道,是庙祭后谒陵的连接点。
位于桥山之巅古柏深处的黄帝陵是朝圣的高潮,将引入铸鼎升天等民间传说,以增加神奇色彩。陵园以汉武仙台、墓冢及墓后的山峰形成一个整体,以满山葱茏的古柏为依托,给人以庄严、肃穆、神圣的感觉,整个建筑将突显汉代风格。
黄帝轩辕氏百谜/惠焕章,陈战鹏边住.—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