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是怎么形成的
惠焕章,陈战鹏编著
春节俗称“过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炎黄子孙无论走到哪里,即使是遥远的欧洲、美洲、大洋洲,过年的习俗始终保持着。每年春节,海内外华人普天同庆,喜气洋洋,共祝祖国繁荣富强。
过年的习俗是怎样形成的呢?这是许多朋友经常提到的问题,其实这种古老的习俗来源于我们的始祖黄帝时期。
传说在远古时代,有—种动物极其凶残,它们过着群居的生活,集体出动寻觅食物,多时上千只,少则几百只。它们在哪里活动,哪里的人和其他各种动物都要遭殃,尤其是冬季更为猖獗。这种动物名字就叫“年”。据说一群年一次可吃掉几十个人和上百只其他动物,所以人们谈“年”色变。
为了避免年群对人类的危害,每到冬天先民们都集中力量和年做斗争,外出狩猎的人都回到群居的洞穴,大家团聚在一起,共同对付年群的袭击与侵害。在与年做斗争的过程中,人们发现年虽然残暴凶恶,但却最怕火,遇见火光就立即拼命逃窜。狡猾的年袭击人类往往趁夜间进行,而人们一旦发现年群来犯,就迅速点燃火把,手持武器,大声呼喊着冲向年群,直到它们逃得毫无踪影。第二天清晨,住在各个洞穴中的人们都早早起来,互相走动看望问好,发现大家都平安无事,就互相拱手作揖表示祝贺。小孩还要给长辈叩头,感谢他们保护了大家的平安。从此以后,便形成了大年初一过年的习惯。
黄帝统一各部落以后,与应龙、力牧等大臣一起商议彻底根除年群为害人类的办法,有人主张迁居躲避,有人主张大肆捕杀,大家各抒己见,众说纷纭。黄帝最后表态,彻底消灭年群,以除后患。因此,每年严冬时节,各部落都集中力量组织捕杀年群。经过连续十几个冬天的捕杀,年群为害人类的现象基本上得到有效的控制,其种群数量在急剧减少。可是年并不甘心就这样绝种,它又变成一只九头鸟,大年三十晚上飞到各家各户去闻飘出的肉香,有时不由得掉下涎水来。人们认为九头鸟掉涎水不吉利,就烧柏树叫把它呛走,所以每年除夕之夜,人们都点燃事先采集的柏树叶,用产生的浓烟驱赶九头鸟。后来,人们用柏树做成一枝枝香点燃。久而久之,三十晚上烧香便演变成为一种习俗,并代代相传,人们以这种方式祝福自己的家庭来年好运。
黄帝轩辕氏百谜/惠焕章,陈战鹏边住.—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