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文献 > 研究论著 > 陕西帝陵档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第三章 秦代帝陵 秦始皇陵

陕西省文物局,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编


  秦始皇陵是中国第一个统一封建王朝缔造者秦始皇的陵墓。秦始皇继位后即沿骊山营陵,其陵墓及其附属的建筑物,陪葬坑、陪葬墓开创了中国帝王的陵寝制度。陵园面积占地56.25平方公里,整个陵园规模宏大、气势雄伟。
  1956年,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秦始皇陵为第一批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61年,国务院公布秦始皇陵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秦始皇陵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
  一、地理位置与环境
  (一)地理位置
  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的骊山北麓的洪积扇上,南依骊山,北临渭水,地势南高北低,呈阶梯坡形递减。
  秦始皇陵区的南侧正对着骊山北麓一排南北向峡谷的谷口,计有大小谷口十余个。其中庞家沟对着兵马俑坑,瓦窑沟对着小型马厩坑及陪葬墓区,大水沟正对着秦始皇陵墓。
  (二)自然环境
  1.地貌
  秦始皇陵位于黄河流域中部关中盆地,地势南高北低。陵园处于山前洪积扇裙,洪积物为第四系由老至新的含泥、砂砾、卵石和沙、砂质粘土互层,厚度约200米,垂直分布不明显,水平分布现象显著,由山前向平原,颗粒变细。扇面纵坡倾斜,前缘坡度较小,后缘坡度较大,地势南高北低,沟壑众多,地貌破碎,水流侵蚀强烈。
  2.气候
  陵园所处区域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因受局部地形主导因素强烈影响,气候较周围地区温和湿润,具有四季冷、暖、干、湿分明的气候特点:春季升温迅速,干燥多风;夏季炎热高温,日照强烈;秋季温和湿润,时有阴雨;冬季寒冷干燥,雨雪偏少。年平均气温13.1℃,1月平均气温0.2℃,7月平均气温24.6℃,年平均日照2154.7小时;无霜期在219天;年平均降水553.3毫米。
  3.土壤
  陵园所在的渭河平原以褐土、棕壤为主的原生土壤经几千年农耕熟化,形成多重高肥力次生土壤。
  4.水资源
  陵区东侧有沙河、玉川河;陵西侧有五里河、临河等,均发源于骊山,并注入渭河。这些河流均为季节性河流。渭河在陵区北。骊山储存有丰富的地热水资源。著名的华清温泉,水源充盈而质优,埋藏较浅,富水性好。
  5.自然灾害
  洪水侵扰是其面对的主要自然灾害。考古勘探表明,在建设之初,修建者就考虑了防洪问题,在陵园南边靠骊山一侧专门修建了防洪大堤。但在两千余年中,洪水屡次冲刷陵区,冲毁了防洪堤,并在陵园内、外城的南部地面,以及秦兵马俑陪葬坑上部覆盖了数米厚的石块和沙石。
  6.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西安市临潼区环境保护局2006年前三年来设点监测结果,秦始皇陵所在地区空气环境未被污染。地表水、地下水质量良好。
  声学环境质量方面,临潼区环保局调查资料统计,整体声学环境尚可。噪声源有生活噪声、施工噪声、交通噪声。噪声系物理污染,不具有积累效应。
  二、历史沿革
  (一)修建沿革
  秦始皇(前259一前210)姓赢名政,秦庄襄王之子。公元前246年立为秦王,时年13岁。从公元前238年亲理朝政至公元前221年,先后消灭了韩、赵、魏、楚、燕、齐等诸侯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制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公元前210年七月逝于河北沙丘平台,同年九月葬在位于西安临潼的骊山。
  秦始皇陵在公元前246年开始修建,历时38年,最多时动用劳动力72万人。占当时全国劳动力的四分之一。对于陵墓的修建,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秦始皇初即位,穿治骊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佘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馆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辙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据《汉书·楚元王传》记载:“其高五十余丈,周回五里有余”,折合今天约120米高。由于秦末农民起义被迫完工。
  修建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始皇初继位(前246)至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统一全国。
  第二阶段从统一至始皇三十七年(前210)死葬于骊山,这是秦陵的大规模营建期。
  第三阶段为秦二世时的修陵工程,秦二世二年冬,秦二世将修陵的工徒调去打仗,才被迫停止修陵,从此结束了秦陵的修建。
  (二)建置沿革
  陵区所处地域为商之丽国,周之骊戎国,秦之骊邑,汉之新丰,隋因之,唐之昭应县辖地。宋大中祥符八年取绕县城之临水、潼水为名,改称“临潼”,元、明、清沿袭,元属奉元路,明、清临潼属西安府,中华民国初同清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归渭南专署管辖,1983年划归西安市至今。
  (三)管理沿革
  1961年,国务院公布秦始皇陵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62年,省文管会在秦始皇陵立碑。
  1984年,对秦始皇陵进行植树绿化。
  1987年,秦始皇陵(含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中国第一批“世界遗产名录”名单。
  2000年,对秦始皇陵墓碑进行更新,对秦陵覆斗台进行整修。
  (四)发现沿革
  1906年,日本学者足立喜六测量了陵墓封土的高度及周边尺寸。
  1917年,法国学者维克托·萨加伦考察秦始皇陵封土。
  1958年10月,秦始皇陵北侧发现铜钟,上有铭文“丽山园,容十二斗三升,重二钧十三斤八两”。
  1962年,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组织人员考察秦始皇陵园,测绘出第一张陵园平面图。
  1973年11月,陵北发现郑家庄秦始皇陵石料加工场遗址。
  1974年3月,陵东发现兵马俑一号坑,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1975年至2000年,又陆续发现了鱼池遗址。
  1976年2月,陵园内发现错金银乐府钟。
  1976年4月,陵北发现博茕。
  1976年5月,陵东发现兵马俑二号、三号坑,马厩坑、陪葬墓等遗址,1、2、3、4号建筑遗址,珍禽异兽坑,修陵人墓地,陶窑遗址,铜车马坑等。
  1982年,测出秦始皇陵封土中含高量成分的水银。
  三、基本状况描述
  秦始皇陵园面积为56.25平方公里。秦始皇陵筑有内外两重夯土城垣,象征着都城的皇城和宫城。陵冢位于内城南部,呈覆斗形,现高51米,底边周长1700余米。据史料记载,秦陵中还建有各式宫殿,陈列着许多奇异珍宝。秦陵四周分布着大量形制不同、内涵各异的陪葬坑和墓葬,现已探明的有400多个。
  考古发现表明,陵园共有两道南北向、长方形城垣。内城垣周长3870米,外城垣周长6210米。秦陵以地宫为中心设置了多类型的陪葬坑及地面宫殿。陪葬坑有秦兵马俑坑、铜车马坑、珍禽异兽坑、马厩坑以及刑徒墓地;现存建筑基址及遗存有寝殿、便殿、防洪堤、石料加工场等。1998年底,又陆续发现了石铠甲坑、百戏俑坑、文官俑坑及铜水禽坑等一系列新陪葬坑。
  考古调查和发掘研究表明,秦始皇陵陵园文物遗存分布区东起戏水河,西至临潼城区,南到骊山,北达新丰塬下。目前已发现大小形状不同的各类陪葬墓、从葬坑、礼制建筑基址等600余处,出土了包括秦兵马俑在内的珍贵文物5万余件。
  (一)建筑遗址
  1.封土和地宫
  现存的秦始皇陵封土呈覆斗形,高56米。其南北长515米,东西宽485米;封土下为地宫。考古钻探得知:其南北长460米、东西宽392米,地宫的底部距现地表至少在30米左右。
  2.城垣和城门
  陵园的城垣分为内、外两重,宽均为8米,系夯筑而成。外城垣南北长2188米、东西宽970米,总面积达213万平方米,四面各有一城门;内城南北长1355米、东西宽580米,面积78.59万平方米;内城的东北角还有一南北长695米、东西宽330米的小城;在内城的东西南三面各有一门,北面设有二门,内外城共有10座城门。东西内外城的四座城门规模巨大,形制相近,南北长77米、东西宽23米左右;内外城南门较之东西门稍逊一筹,东西长68米,南北宽15米左右。在内城一周的城墙内外,还发现环绕城墙的连绵不断的廊房建筑。
  3.寝殿遗址
  寝殿是皇帝灵魂起居饮食的场所,内设皇帝起居衣冠几杖象生之具,供后人祭祀。位于内城的北半部,封土的北侧,平面近方形,总面积达3000余平方米,四周有粗砂铺就的散水,基址上还残留有瓦片、红烧土、灰烬等物。是当年祭祀秦始皇帝灵魂的主要场所。
  4.便殿遗址
  是皇帝“休息闲宴”的场所,位于内城的北半部西区,由三到四座东西向的建筑遗址排列组成,一直延伸至内城的北墙。建筑基址中出土有青石板、瓦当、板瓦、筒瓦、脊瓦以及直径达61厘米的遮朽。
  5.园吏寺舍遗址
  是管理陵园官吏的寺舍建筑,位于内、外城之间西门的北部,由南北排列的三组建筑组成,第一组建筑已经局部清理,为四合院式,此处曾出土带有“丽山飤官”刻文的陶片多件,在遗址范围内还出土有错金银“乐府”铜钟、两诏铜权、青铜雁足灯等秦代珍贵文物。
  6.三出阙遗址
  在东西内外城之间,勘探发现了两组迄今为至时代最早、代表最高等级的三出阙遗址,遗址形制相似,结构相同,南北对称。其中东内外城之间的三出阙规模稍大于西内外城之间的三出阙,东三出阙南北长46米、东西最宽处15米左右。
  (二)陪葬坑
  在秦始皇陵区已经发现181座各种类型的陪葬坑,其中陵园外104座,陵园内77座。
  1.兵马俑陪葬坑
  秦兵马俑坑位于陵园之外的东侧,由排列有序的三个坑组成,坐西向东呈品字形排列,其间大约埋藏着8000件陶质兵马俑。兵马俑陪葬坑均为土木混合结构的地穴式坑道建筑,从各坑的形制结构及其兵马俑装备情况判断,一号坑象征由步兵和战车组成的主体部队,二号坑为步兵、骑兵和车兵穿插组成的混合部队,三号坑则是统领一号坑和二号坑的军事指挥所。一号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10米,南北宽62米,面积1.26万平方米,是以战车、步兵构成的长方形军阵坑道式建筑,坑内排列着大约6000件兵马俑;二号坑平面呈曲尺形,长96米,宽84米,面积6000平方米,是包含弩兵、车兵、步兵及骑兵的诸兵种混合军阵;三号坑的规模较小,东西长17.6米,南北宽21.4米,由南、北厢房及开间三部分构成。
  2.石铠甲陪葬坑
  位于内外城之间的东南部,东西长130米,南北宽100米,四角各有一个南北向的斜坡门道,总面积达1.3万平方米,试掘方内发现一大批各种形式的石质铠甲和头盔;是迄今为止埋藏最多的防护武器的场所。
  3.百戏俑陪葬坑
  位于内外城之间的东南部,石铠甲坑的南侧,全长72米,宽12-16米,由三个过洞构成,东西各有一斜坡门道。其中三号过洞出土了与真人大小的彩绘陶俑,二号过洞出土有陶马的残片和青铜马蹄;在二号过洞棚木之上出土一大型铜鼎,高61厘米,重212千克。原大的彩绘百戏俑雕塑精细,造型准确,是秦帝国宫廷娱乐活动的生动反映。
  4.跽坐俑坑和珍禽异兽坑
  位于石铠甲坑北侧35米处,由七条宽约6米的坑道组成一平面呈“巨”字形的大型陪葬坑,东西长153.4米,南北宽38-94米;钻探中发现有二层台、棚木、铺地木及少量的被焚烧的骨块。
  5.御府储藏坑
  位于秦始皇陵园现封土西南约50米处,该陪葬坑平面略呈“中”字形,坑体为东西向,由斜坡道和前、后室三部分组成,是一座坑体面积为144平方米的地下坑道式土木结构的陪葬坑。出土原大彩绘文官陶俑8尊,御手俑4尊,木车残迹一乘,马骨约20具以及铜钺、陶罐等。该陪葬坑是目前陵园已发现的陪葬坑中唯一未被火焚的陪葬坑。
  6.动物坑
  位于陵园外城东北约900米处,该陪葬坑平面略呈“F”形,是由二条南北过洞及一条东西向过洞组成的地下坑道式木结构陪葬坑,总面积约925平方米。在已发掘清理的24平方米内,出土包括青铜鹤在内的原大青铜禽类文物10余件,陶俑若干件,该坑的发掘工作尚在进行中,其他遗迹、遗物有待于进一步发掘清理。
  7.含铜车马的陪葬坑
  位于封土西侧20米平面呈“巾”形,长和宽各55米,面积达3025平方米。1980年曾出土了两乘比例为原大长度1/2大小的彩绘铜车马,一号铜车马重1061千克,二号铜车马重1241千克,它们被誉为“青铜之冠”,铜车的主要零件利用锡青铜制作,一些零部件用金银制作,造型准确,形象逼真,结构复杂,整个车马采用了铸接、焊接、铆接、套接、镶嵌、字母口相连等多种工艺方法,是先秦时期中国科技发展状况的集大成之作。
  8.上焦村马厩坑
  分布在秦始皇陵园外城以外的东侧,在东西宽50米、南北纵长1900余米的范围内,共发现98座。从内涵上看,这些从葬坑包含马坑、跽坐俑坑、俑马合坑等三类。已试掘的坑内埋有马骨、跽坐陶俑、铜洗、铁工具等。并发现有“中厩”、“官厩”、“小厩”、“大厩”、“左厩”等刻文。这些陪葬坑象征了中央政权和皇宫机构内的养马状况。
  9.双门道马厩坑
  位于内外城之间的西门南侧,平面呈方形,设有两个斜坡门道坑体,面积约580平方米。
  10.曲尺形马厩坑
  位于内外城之间的西门南侧,坑南端东西长117米,南北宽6.6—8.4米,东端南北宽84.4米,东西宽8.6—9.4米。其主体部分为宽6—9米的长条形坑道,马以三匹一组置于方盒状的木椁内,一组组密集地排列,还有为数不少的陶俑。
  11.跽坐俑坑和珍禽异兽坑
  在西内外城垣之间发现了31个,分三行排列,自西向东分别是6个跽坐俑坑,17个动物骨骼坑,8个跽坐俑坑。出土有瓦棺及跽坐陶俑,瓦棺内有鹿、麂等动物遗骸。
  12.御府储藏坑
  在封土的外侧四周环绕着十多个从葬坑,其中陵东三坑南北排列,位于五条斜坡墓道之前,内藏有携带武器的车马;陵南三坑东西向排列,藏有大型陶俑;陵西两坑,位于墓道之南,其南坑南北长80米,东西宽50米,北坑近方形;陵北15坑,其中阙门之东的大坑,东西长50米,南北宽35米,在其两耳室内发现有铜质和木质车马。
  13.动物坑
  位于外城的东北部750米处,由主室和斜坡门道组成,平面呈南北向甲字形,主室南北长23.5米,东西宽10米,深6米,总面积近300平方米。主室中间为甬道,甬道两侧为8道相互对称的夯土隔墙,甬道南端又有一道夯土隔墙,这九道夯土隔墙将主室分为8区,形成十六个对称的小房间。建筑方式与秦俑坑类似,也是在隔墙上搭设棚木,棚木上覆盖着细密的竹席,其上又以夯土填实。坑内埋藏着10余种禽兽及鱼鳖一类的动物。
  14.K0002陪葬坑
  位于秦始皇陵园内城南门正北100米处,东西全长194米,有两个斜坡门道、两个主室和一条通道五部分构成。
  15.K0003陪葬坑
  位于秦陵现封土西南角,该坑南北长157米,东西宽64米。
  16.K0004陪葬坑
  位于秦始皇陵西侧内外城之间,外城西门内侧以南,该坑平面呈“十”字形,东西向,全长42.3米,宽19.5米。
  (三)墓葬
  陵区内的墓葬发现了九处。
  内城封土的西北角有一“甲”字形大墓。内城的北部小城内发现有33座中小型墓,可能是后宫中陪葬的嫔妃墓;西部的内外城垣之间发现有61座中小型墓;东部的内外城之间东门北侧目前通过钻探又发现3座小型墓葬。在外城的东侧上焦村发现了17座中型墓葬,已发掘了其中的8座,墓内尸骨极为凌乱,显然是刑杀致死的。
  另外还发现三处修陵人的墓地,一处位于赵背户,103座;一处位于姚池头村北,属于乱葬性质的坟地;一处位于五纱厂东侧,有220座墓。修陵人墓地出土的陶文表明当年的修陵人来自咸阳周围和山东、河南、河北、山西、江苏、甘肃、湖北等地;其身份有刑徒、居赀及官府和民间工匠。在兵马俑坑的附近还发现一座大型墓葬。
  2003年在陵园外西侧砖房小学一带,发现墓葬19座(大型墓葬5座,小型14座),窑址3处,陪葬坑1处。
  (四)陵园附属设施
  1.防洪堤
  在陵园外城以南,现残长1500米,宽约80米,面积约40万平方米,残高2-8米。防洪大堤是秦始皇陵园之外骊山脚下的人工建筑,堤身以土夯筑而成。它的建成对陵园起了重要的保护作用。
  2.鱼池遗址
  在陵园外城北侧1.3千米处,面积约有100万平方米。遗址横跨四个自然村庄,历年来发现夯土墙垣、房屋建筑、排水管道、水井、灰坑等遗迹,这里可能是当年修建陵园时的官邸等建筑。
  3.石料加工场
  在陵园外城之外西北的郑庄附近发现一面积75万平方米的石料加工场,分石料堆放区、石料加工区、房屋建筑区三组,是陵园建设过程中几乎所有石质建材的加工场所,出土物丰富多样。
  4.刘寨丽邑建筑遗址
  位于秦始皇陵北新丰镇刘寨村一带,面积75万平方米,是陵园建设过程中专门设置的为建设服务的机构,丽邑的设立保证了中央集权制建立过程中丽山陵园建设的顺利进行。遗址内发现大量的各式瓦片及大范围的红烧土。
  (五)文物
  秦兵马俑坑1974年出发现,共有兵马俑坑三座。坑内同时出土有8000余件兵马俑,四万多件青铜兵器。秦陵封土西侧出土的青铜车马,被誉为中国的“青铜之冠”。秦始皇陵出土的文物数量众多,种类齐全,设计合理,制作精细,体量较大。
  在陵东1500米处的兵马俑1、2、3号坑中发现陶俑、陶马8000余件,木质战车100余乘。陵西铜车马坑出土两乘为原大长度1/2的铜车马。
  在车马坑、陪葬坑、墓葬和陵区遗址内,还出土青石质甲衣、石胄、铜鼎、百戏俑、铜钺形器、铜水禽、陶俑及金、银、铜、铁、陶、玉质等随葬品,乐府钟、铜斤权、石博琼、陶质筒瓦、板瓦、脊瓦、瓦当、花纹砖、建筑石构件及五角形陶水道,圆形陶水管、陶漏斗、曲尺形石水道等排水设施构件、墓志瓦文等。
  秦始皇陵出土文物有极大的价值,为全方位研究秦代政冶、经济、军事、文化、艺术等,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四、价值与意义
  (一)秦始皇陵开创了中国帝王陵墓制度的先河
  秦始皇是中国第一个皇帝。他不仅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军事制度,而且还开创了中国的帝王陵墓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规模庞大,设计完善的帝王陵寝。
  君王之墓最早称陵始于春秋战国。赵肃侯十五年(前335)起寿陵,此事载于《史记·赵世家》。到秦惠王时,规定“民不得称陵”,“陵”便成为帝王墓葬的专用名词了。到秦始皇时,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高五帝”将“陵”改为“山”,称自己的“陵”为“丽山”,同时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帝王墓葬制度和陵园布局的先例。
  寝便殿制度虽然在秦东陵有所发现,但是形成规模则在秦始皇时期。《后汉书·祭祀志》中记载:“至秦始出寝,起于墓侧,汉因而弗改。”《历代山陵考》也云:“三代以前无墓祭,至秦始皇起寝于墓侧。”从而代替了先秦时期的享堂墓,即把祭祀地点由陵上移至陵侧,形成了陵侧起寝、陵旁建庙的制度。这种制度在中国延续两千余年。
  陵邑制度也起始于秦始皇陵。秦始皇十六年,“置丽邑”,丽邑是为秦始皇陵而设立的,开了中国历史上帝王陵设立陵邑之先例。正如《后汉书·光武王传》所云:“园邑之兴,始自强秦”。秦之丽邑故城位于秦始皇陵园北侧约2.5公里的刘家村东,地面上堆积着大量的残砖瓦片、红烧土、建筑材料等。占地面积达250万平方米。陵邑制度到汉代得到了重大发展,汉代在咸阳原上设立了五个陵邑。
  (二)古代泥塑艺术的宝库
  秦兵马俑,无论在数量上、质量上,还是在考古发现上,都是世界上所罕见,它对于深入研究公元前2世纪秦代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和艺术等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材料。秦始皇兵马俑是以现实生活为题材而塑造的,艺术手法细腻、明快,手势、脸部表情神态各异,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时代特征,显示出泥塑艺术的顶峰。秦兵马俑的雕塑直接继承了中国古代写实艺术的传统,但并不囿于传统,在艺术风格和艺术技巧上开创了新的境界,标志着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已趋于成熟,并形成了中国雕塑艺术的民族风格。
  秦兵马俑的雕塑艺术可用四个字来概括:即大、多、精、美。所谓大是指兵马俑坑的规模大、陶俑的个体大,气势非常壮观。所谓多是指兵马俑的数量多,约8000个兵马俑,是世界雕塑史上的奇观。所谓精是指每一个兵马俑都经过精雕细刻,栩栩如生。所谓美是指兵马俑全部是写实主义的杰作,千人千面。
  (三)“青铜之冠”——铜车马
  1980年12月,出土彩绘铜质车马,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所发现的年代最早、形体最大、结构最复杂、制作最精美的铜铸马车。两乘铜车马雍容华贵,富丽堂皇。无论是铸造艺术,还是雕塑艺术,都是非常高超的。它与兵马俑交相辉映,为始皇陵增添了新的光彩,也为研究秦代历史、铜冶铸技术和古代车制提供了实物资料,被誉为中国古代的“青铜之冠”。
  五、相关研究情况
  秦始皇陵园的研究,是伴随着田野考古勘探和发掘的进程由浅入深逐步展开的。可以大致分为三个方面:
  (一)考古工作
  “秦始皇陵一号铜车马修复技术”项目荣获199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项目主持:吴永琪。
  《秦始皇陵铜车马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98年。
  《秦始皇陵铜车马修复报告》,文物出版社,1998年。
  《秦始皇帝陵园考古报告》,科学出版社,2000年。
  《“文官俑坑”发掘简报》,发表于《文物》2002年第3期。
  《临潼秦俑坑试掘第一号简报》,获陕西省第三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一号坑发掘报告(1974-1984)》,文物出版社,1988年。这是10年发掘成果和研究心得的总汇集。
  二号坑第一阶段发掘工作,荣获国家文物局1996至1998年度田野考古一等奖。
  二号坑棚木模型课题组,1999年获陕西省文物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二)历史研究
  1.学术交流和学术活动
  关于秦始皇陵的历史研究,秦俑博物馆1984—2004年组织了六次学术研讨会。主题先后是关于秦俑坑的属主问题、秦俑的军事内容、秦俑艺术、秦俑与秦文化、秦代的中西文化对比和秦俑文物的科学保护等内容。
  2.科研组织和出版著作
  《秦俑秦文化丛书》主编袁仲一,副主编何清谷、张文立、吴永琪,1993年7月出版,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了《秦文字类编》、《秦史人物论》、《秦刑法概述》、《秦陵传说轶事》、《秦建筑文化》、《秦陵铜车马与车马文化》、《咏秦诗》、《秦政治思想述略》、《秦成语典故》、《秦始皇帝评传》、《秦帝国史》、《秦宫廷文化》、《秦始皇陵兵马俑文物保护研究》、《秦文字通假集释》、《秦俑学》、《秦史研究论著目录》、《秦都城研究》、《秦军事史》、《秦学术史探赜》19册。
  1993年,秦文化研究辑刊——《秦文化论丛》出版,秦俑博物馆主办,每年出版一辑,面向海内外广泛收集单篇论文。
  (三)文物保护研究
  对于秦始皇陵开展的文物保护研究工作主要有:对文物彩绘的保护、秦俑坑土遗址防风化防干裂的保护、秦陵铜车马与青铜器藏品防锈蚀的保护、陶质文物防酥解、防震的保护、文物陪葬坑防霉保护等。
  1.中德合作研究秦俑文物彩绘保护工作
  秦陵铜车马、陵园内出土的百戏俑、青铜水禽及三个秦兵马俑坑埋葬着7000多件陶俑和大批战车兵器,原本都绘有各种鲜艳的彩绘,经两千多年的地下埋藏,绝大多数彩绘已消失,有些彩绘已脱离了陶体,粘附在与其接触的土壤上,但还有少数的文物遗迹仍保留着彩绘的残迹,有的颜色比较鲜艳完整。可惜的是已变得非常脆弱,出土后对环境的变化十分敏感,失去彩绘。
  1991年以来,秦俑馆与德国巴伐利亚州文物保护局共同合作研究秦俑彩绘保护方法。经过多年合作研究,使秦俑彩绘保护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基本解决了秦俑彩绘保护迫切性难题。
  2004年,“秦俑彩绘保护技术研究”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秦俑坑土遗址的保护
  秦俑博物馆先后完成了秦俑一号坑东壁的加固复原和土隔墙加固保护,秦俑三号坑南北厢房的加固保护,秦俑二号坑防霉保护。
  3.秦俑馆和比利时杨森公司合作研究秦俑坑防霉工作。
  4.秦俑馆开展秦陵铜车马与青铜器文物的防锈蚀保护。
  5.秦俑馆开展陶质文物的保护研究及秦陵石铠甲坑和青铜水禽坑文物的保护。
  六、调查和发掘情况
  明代的都穆最早实地考察秦始皇帝陵园。在他的考察成果《骊山记》中,忠实地记录了陵园内外城、门址的具体尺寸。
  1906年,日本学者足立喜六来到秦始皇陵,实地测量了封土的高度、形状及底边尺寸;11年后,一位叫维克托·萨加伦的法国学者也对封土进行了调查,第一次观察到封土外形有高低不同的三层台阶。以上三位的工作仅限于对地面建筑的踏查,对陵寝制度方面尚未涉及。
  1962年,在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的组织对秦始皇帝陵园第一次全面的考古勘察工作。测绘出第一张陵园平面布局图,对内外城墙的夯层厚度及城墙的长度进行了测量,钻探出内城的东西北三门和外城的东门,测量了封土的高程和底边尺寸,并发现了有陶质五角形水管的管道两处、一处石质排水管道,以及三处建筑遗址,收集了各种秦砖、瓦脊、陶或石质水管道、瓦当、散水石和陶板。
  1958年,在始皇陵东侧的安沟村出土了一件丽山园铜钟,底部有铭文17字,即“丽山园,容十二斗三升,重二钧十三斤八两”,这是第一件证实文献上秦始皇帝陵园原名为“丽山园”的实物证据。
  1974年7月15日秦始皇帝陵园开始考古发掘。20多年来,陆续发现了数百万平方米的建筑基址,600余座各种陪葬坑、陪葬墓及修陵人墓,发掘出土了5万多件各类文物,一批研究著作相继问世,秦陵考古的深度和广度超过了国内任何一座帝王陵园。
  七、文物展示情况
  秦始皇陵的室内陈列展示以秦俑博物馆为中心,在陈列展览的研究、策划、设计、制作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精力、物力和财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长期陈列展示
  1.一号坑、二号坑、三号坑遗址陈列
  1979年10月1日,一号兵马俑坑遗址陈列正式与观众见面。当时陈列较为简略,1992年和2003年进行重点装修改造,使整体参观环境得到改善。
  三号坑遗址陈列,1989年9月27日开放,陈列由三部分组成,重点在于遗址陈列和辅助陈列。
  二号坑遗址陈列,1994年10月14日对外公开展出。
  2.兵马俑专题陈列
  秦俑馆开馆之初,就有了兵马俑专题陈列,展出总面积约500平方米。1983年又推出了新版兵马俑专题陈列。这个陈列以秦史为背景,以兵马俑一号坑为主体,适当展出二、三号坑的部分文物,说明秦史、秦始皇、秦陵、兵马俑之间的相互关系。
  3.铜车马陈列
  1983年10月,二号铜车马修复完毕,同年10月1日对外公开展出。
  1988年5月1日一号铜车马展出。此后的十年间,铜车马陈列曾做过数次不同程度的调整与修改。
  1999年铜车马陈列的第三次重大改变。搬进了新建的“秦始皇陵文物陈列厅”,展出文物为秦陵一、二号铜车马及其附属物。
  4.秦俑馆馆史陈列
  5.秦俑坑试掘出土文物展
  (二)临时展览
  1.秦俑博物馆内展览
  25年来,秦俑博物馆先后举办多种规模的临时展览20多个,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宣传效果。择其要者分述如下:
  (1)秦俑友谊展,1986年10月1日—1993年开展。
  (2)秦俑馆十年成果展,1989年9月28日至12月31展出。
  (3)秦始皇陵园出土文物展,1994年7月20日至1996年7月31日展出。
  (4)“历尽艰辛,铸就辉煌”一秦俑发现25周年、秦俑馆开馆20周年纪念展,展出时间为1999年10月6日—2002年11月18日。
  (5)比利奇“兵马俑与体育”油画展,展出时间2002年7月19日至9月25日。
  (6)文官俑特别展,展期2001年6月13日—2002年4月25日。
  (7)彩绘跪射俑特别展,2002年4月26日开展—2003年1月25日展出。
  (8)彩绘“绿脸俑”特别展,2002年5月4日至7日展出。
  (9)“秦公钟、秦公镈特别展”,2003年1月26日至4月25日展出。
  (10)“咸阳出土秦汉文物精华展”,2003年4月28日—2004年3月13日展出。
  (11)“百戏俑特别展”,2001—2003年先后展出三次。
  (12)“青铜鹤特别展”,2003年10月1日至7日“十一黄金周”特别展出七天。
  (13)秦军乐器特别展,2004年1月17日开展。
  (14)青铜水禽特别展,为“五一”黄金周专门奉献,2004年5月1至7日展出。
  2.在外举办的临时展览
  (1)2002中外世界遗产风情展,展览时间为2002年8月14日至25日。
  (2)神州风采——世界遗产在中国大型展览,展览时间为2002年12月30日至2003年7月1日。
  (3)兵马俑全国巡回,第一次在1983年至1988年,历时四年半;第二次是2002年,历时两年。
  (4)兵马俑出国出境展,从1976年至2003年底,兵马俑已先后出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接待观众2000多万人次。
  八、保存现状
  秦始皇陵历史上遭受各种破坏较为严重。据史书记载,秦末农民起义时就曾大规模破坏。再加上两千多年的自然损坏,封土堆仍为四方锥形,地宫似未遭受大规模毁坏,地面上的寝殿、便殿、门阙以及园寺吏舍等建筑物都被焚烧、毁坏极为严重,地面遗存很少,内外城垣破坏严重,个别地方仍高出地表1—3米,其余仅存墙基,兵马俑坑遭受过焚烧和人为破坏。根据近些年的考古探查、发掘,目前已发现的陵园东侧内外城之间的石铠甲坑、百戏俑坑、府藏坑,外城东北角铜水禽陪葬坑都遭受不同程度的焚烧和人为破坏损坏。
  九、保护管理
  (一)保护标志情况
  保护标志的文种为汉语,标志牌和说明牌位于秦始皇陵大门口东西两侧,界桩分布于内外,其中外城界桩16个,内城界桩10个。
  标志牌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代:秦;国务院总编号:第164号;古墓葬分类号:3。
  说明牌是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一九六一年三月四日公布。古墓葬编号为第三号。
  标志牌、说明牌自立牌之日起无变更情况,外城界桩分别于2003年、2004年分期对其更新,目前共有26个。
  (二)保护情况
  1961年3月,秦始皇陵被国务院确定为首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74年3月,发现秦兵马俑,陕西省革委会文化局成立秦俑考古队,负责秦俑坑考古勘探、发掘事宜。
  1979年10月1日,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正式开馆。
  1984年,成立了秦陵文管所。
  1987年12月,秦始皇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秦陵所在地另有群众性文物保护组织。












陕西帝陵档案/陕西省文物局,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编.—西安:三秦出版社,2009.1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