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文献 > 研究论著 > 陕西帝陵档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汉太上皇陵

陕西省文物局,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编


  汉太上皇陵亦称“万年陵”,是汉高祖刘邦之父的陵墓。“万年”是吉祥语,高祖以此作为太上皇的陵名。
  2003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一、地理位置与环境
  汉太上皇陵位于陕西省富平县杜村镇姚村南约2公里处(荆山塬东侧断塬之巅)。北距富平县城约9.1公里,东北距西魏文帝永陵约9.1公里,西距唐高祖献陵约10.5公里。荆山塬呈东北西南走向,西起买家坡,东至石川河西岸,塬面为黄土,高程492.0米。
  汉太上皇陵位于陕西省中部荆山塬,处于关中盆地与陕北黄土高原过渡区,地理趋势自然形成西北高东南低,且坡度较缓。历史时期荆山原草木葱翠,景色宜人。清代邑人韩文的《荆山记》把荆山当年的自然景观描述的淋漓尽致。石川河位于荆山塬北,在陵北2.5公里处西南向东北穿流而过。
  陵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3.1℃—26.3℃。年平均降雨量522.2毫米,多集中在7、8、9、10四个月。年平均日照时间2378.2小时。霜冻期从10月下旬至次年4月上旬,长达170多天。夏季有冰雹。汛期集中在7、8、9三个月。
  陵区内植被以落叶灌木林为主。
  咸铜铁路由塬下盘绕而去。西飞公司于太上皇陵南端半坡上建造了一座陈列室。此地民风淳朴,农耕悠久,人文郁盛。陵区周围皆为耕地。
  二、历史沿革
  汉太上皇刘执嘉(?一前197),又称太公,汉高祖刘邦之父。高祖十年(前197)七月,太上皇在栎阳宫(今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武屯乡西部古城村)去世,葬“万年”。《汉书·高帝纪》载:“十年秋七月癸卯,太上皇崩,葬万年陵。”
  《西安府志》载:“……十年秋癸卯,太上皇崩,葬万年陵。”注:“师古曰:‘高祖初居栎阳,太上皇葬栎阳北塬。’即今富平辖境之荆山塬(亦称掘陵原)东端之断塬。”
  《汉书·地理志上》载:“‘万年陵’设在汉栎阳城中,万年县为冯翊所辖。”
  《富平县志·樊志》载:“……左为八角冢,则太上皇也。”据此而知,当时皇陵为八角形。
  据《西汉十一陵》记:“万年陵”系太上皇之陵号,因分栋阳县境,置万年县,为奉陵邑,与栎阳县城同治。文献载:“汉太上皇陵附近曾经徙有‘资三百万以上’的富人‘千户’,赐予他们田宅,其任务就是守护太上皇陵。”
  《陕甘咨政录》载:“……地今属富平,……清乾隆乙未年修。”清乾隆四十年(1775)重修,次年立石记陵。碑在陵前立,是太上皇陵最早建立的记陵标志碑。
  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农历腊月十二月夜,太上皇陵区遭八级地震(即关中大地震),一日震20余次,陵区建筑与陵园地面文物遭毁。
  陵南30米,有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陕西巡抚毕沅敬书“汉太上皇陵”碑一通。
  1983年6月,富平县人民政府树立文物保护标志碑。
  2003年9月24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并公布保护范围。
  2006年12月20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树立文物保护标志碑。
  三、汉太上皇陵基本状况
  汉太上皇陵由皇陵陵区、后陵陵区、从葬坑(陪葬坑)、陪葬墓区、礼制建筑和陵邑等几个部分组成。皇陵陵区四门门阙址和四周夯筑恒墙,因年代久远以及被陵区周围现代建筑所破坏,难以考证门阙和垣墙遗址。
  (一)皇陵陵区
  汉太上皇陵封土为覆斗形,坐北面南。残存为四棱台状式几何体,东西55米,南北50米,高12米,夯层5厘米—15厘米。陵墓底部平面呈方形。陵墓顶部平面皆方形,东西约长25米,南北约长26米。冢顶部中心有一凹型坑,坑东西长22米,南北长23米,深2.5—3.0米。疑是陵墓被盗掘或明嘉靖时关中大地震,形成墓室塌落所致。
  陵墓四面正中各有一条墓道通向墓室,南、北、西三条墓道大小、形制基本相同,墓道平面呈梯形,墓道口宽6米—7.5米,接近封土的墓道部分宽14米—15米,封土外墓道长31—34米,墓道底部为台阶状坡道,坡底为12.5度—16.5度。东墓道比上述三条墓道规模大,墓道平面形状近似梯形,墓道口宽10米,接近封土处墓道宽35米,封土外墓道长82米,墓道底部亦为台阶状坡道,坡度为14.5度。
  (二)后陵陵区
  皇后陵系万年陵同茔异穴合葬墓。据《汉书·高帝纪下》载:“十年(前197)夏五月,太上皇后崩。”李奇注:“高祖后母也。”《后汉书·虞延传》载:“光武帝(刘秀)东巡,经过陈留小黄,见到昭灵后的陵园。”由此而知,太上皇后,历史上有二人。一为刘邦生母,即追尊的昭灵后;刘邦起兵时已卒,葬于河南陈留小黄。另一人为刘邦的后母。万年陵的合葬者或是昭灵后的衣冠冢,即所谓招魂之葬,或是高祖的后母。
  昭灵皇后墓位于太上皇陵西北120米处,封土保存甚差。现存封土,底部东西22米,南北26米,残高8米。此墓只有一条墓道,在墓北正中,墓道平面为梯形,墓道口宽6米,另一端宽20米,墓道长41米,墓道底部为台阶状,坡度为22.5度。就其规模与位置来看,此墓应为太上皇的同茔异穴形式的合葬墓。
  (三)建筑遗址
  附属建筑遗址发现四处:第一处在丘陵北200米;第二处在皇后墓北150米;第三处在皇后墓西110米;第四处在墓西北240米。
  太上皇陵附近的建筑遗址,分布面积较大。在皇陵北200米,有一片建筑遗址,东西长100米,南北长50米。汉代文化层厚达1.5—2米。遗址内出土的西汉初期的云纹、四叶纹瓦当,还有少量的汉初沿用的秦代葵纹瓦当。建筑遗址与万年陵之间曾出土过为数不少的墨绿玉圭,推测这些是当时的祭祀用品。昭灵皇后墓以北、西北、西各有一处建筑遗址,汉文化层厚达1米有余。
  (四)陪葬区
  1.陪葬坑:在汉太上皇陵东部发现两座陪葬坑。一个太上皇陵东墓道东南25米,坑口东西7米,南北10米,深14.9米。耕土下即夯筑五花土,夯土下为木板,板下即放置陪葬品的坑室。从探孔中发现,坑室内有红色漆皮、木炭等。坑室高约0.9米。另一陪葬坑在皇陵东墓道东北12米,坑口东西长4米,南北长8米,深7.1米。坑内亦为五花土夯筑。皇后陵墓附近发现三座陪葬坑。其一在墓南3米,其二在墓西南2.5米,其三在墓东北6米。皇陵与后墓附近还有可能发现更多的陪葬坑。
  2.陪葬墓:西汉初期,一些皇亲国戚死后葬于柏阳北塬,墓均分布在太上皇陵以东,文献记载有魏媪、薄昭等人陪葬。
  (五)陵邑
  陵邑城址平面为长方形,东西长2500米,南北长1600米。城门东西各三座,南北可能各两座,城门门道宽6米。城内道路纵横,东西向横贯全城的干路三条,宽15米左右。南北向大街三条。宫殿区主要分布在城址中部等。万年邑和柏阳城实际是一城两名或是一城内设两个县署机构,不是万年县在栎阳城之中另筑一座小城。在万年陵西北950米处,发现有一座小城,南北长约130米,东西长约75米,部分城垣至今尚存。
  (六)陵区附属物:碑刻
  陵墓正南30米处,有一通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陕西巡抚毕沅书“汉太上皇陵”碑。
  万年陵在汉代皇陵之中建置最早,形制完整,为研究西汉王朝初期的社会、文化、政治、陵寝制度等提供了基础资料。
  四、保护管理
  保护标志情况
  1983年6月,富平县人民政府树立标志碑,质地为石灰石。
  2006年12月,陕西省人民政府树立标志碑。质地为青灰色石灰石。
  汉太皇陵有行政管理机构的管理,对陵区的安全保护落实到人。





陕西帝陵档案/陕西省文物局,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编.—西安:三秦出版社,2009.1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