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季陵
陕西省文物局,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编
王季陵传为周文王之父王季的陵墓,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户县。
1957年,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陕西省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地理位置与环境
王季陵位于户县玉蝉乡陂头村。地处陕西关中盆地中部,南依秦岭,北临渭水,被山带水,地理条件优越,此处地貌为扇形洼地,地表坡度小于1度,气候温和,土层较厚,水利条件好,但排水不畅,雨季地表常积水。昔日涝水支流及胡公泉等水合流注于原涝河故道,在涝河始流古道——陂头堡东南,至今其形可辨,并于此处成陂。因陂鱼甚美,故名美陂。后因美陂为水,故给“美”加水为“渼”。唐著名诗人岑参、杜甫等慕名而至,且有赋诗尚存。陵区周围种植有小麦、玉米等各种农作物。
二、历史沿革
王季系周文王之父,太王(古公亶父)第三子,后稷十三世孙。
据史书记载太王(古公亶父)共生三子:长太伯、次虞仲、幼季历,季历生子昌。季历有才能,继承周王位。季历时征伐戎狄部落取得胜利,周渐强盛,不断向东发展,成为商西方一个强大方国。殷王文丁为遏制周的发展,杀季历。姬昌继位。姬发(武王)伐纣灭殷,建立周朝,武王追封季历为“王季”。
《战国策》云,“魏惠王死,葬有日矣,天大雨雪,群臣……请驰期更日,太子曰:……子勿复言。惠子……公驾而见太子曰:昔王季历葬于楚山之尾,*(上亦下水)水啮其墓,见棺之前和。文王曰:嘻,先君必欲一见群臣百姓也夫,固使*(上亦下水)水见之,于是出而为之张于朝,百姓皆见之,三日而后更葬”。《史记·周本纪》皇甫谧注云:葬户县之南山。
旧志云:陵在渼陂西,护陵地为民侵占。知县王九皋从公丈量,陵内地共九亩八厘,内除陵冢占地二亩一分五厘,实有护陵空地六亩九分三厘。门外西南角地一段,该地五厘,永为抛荒。复将墙垣四角并门两旁,俱立封堆,埋界石,仍刻碑竖仪门外,春秋致祭。今陵墓虽有颓废,但其形基本尚好。
陵前二通墓碑为清代所立。一为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陕西巡抚毕沅书:“周王季陵”碑,高2.30米,宽0.80米;另一为户县知县汪以诚所立,碑高为1.5米,宽0.60米。碑文为陕西按察司佥事张宗孟撰,记载清顺治年重修陵墙、陵门等事。
1957年,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王季陵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王季陵基本状况
王季陵1982年实际勘察,陵园南北长113米,东西宽65米,总面积为7345平方米。其中,陵基东西长41.40米,南北宽31.80米,面积为1052平方米,护陵地6293平方米。陵封土呈圆丘形,底径30余米,高12.21米,为覆斗形陵墓。该陵地面建筑,今已无存。冢南300米处有土阙1对,现呈圆丘形,底径8—13米,高约5米。陵周围有古柏12株,石碑2通。
1980年春,农田基建中,在陵之西侧,曾出土过大量的秦汉时云纹瓦当。
历史文献记载,春秋以前的帝王,虽追求厚葬,但地面上并不起陵,即:“厚衣之以薪,藏之中野,不树不封。”王季陵在《吕氏春秋》、《战国策》等史书均有记载,然而学界对此陵存有疑问。该墓虽未发掘,但就其形制及墓前的石碑、土阙等,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帝王陵墓,仍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
四、文物调查
1956年9月—10月,陕西省文物普查工作队对王季陵作首次调查。
1958年3月—4月,陕西省文管会对王季陵进行第二次文物调查。
1980年11月—12月,咸阳市文化局、文管会进行全区文物普查,对王季陵作了调查。
1988年8月,陕西省开展文物普查,对王季陵作了详细调查。
五、保护管理
立有两个保护标志碑,一为1994年陕西省西安市人民政府立,“陕西省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周王季陵”标志牌,位于墓冢南侧,其质地为青石,规格为:宽100厘米,高118厘米,厚50厘米。其背面为周王季陵简介。
另一为1981年10月1日户县人民政府立。户县文管处且在墓周围栽有约20个水泥界桩以示保护。界桩立标日期为2002年,规格为17.5×17.5厘米,高50厘米。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户县文物管理部门建立了县、乡(镇)、村三级文物保护管理网络,并建立群众保护组织。
陕西帝陵档案/陕西省文物局,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编.—西安:三秦出版社,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