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陵
陕西省文物局,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编
安陵是西汉第二位皇帝惠帝刘盈的陵墓。
1956年,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国务院公布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地理位置与环境
安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地处五陵塬上,地形呈西北高、东南低,海拔高465—490米,塬面开阔,地势平坦。自然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3.1℃,极端最高气温42℃,极端最低气温-18℃。年日照2182小时,年降水量545毫米,夏季有伏旱,初秋有连阴雨,早霜始于11月上旬,晚霜终于3月下旬。无霜期219天。全年多东北风,平均风速2.7米/秒,冬季多西北风最大风速18米/秒。
安陵所在地区交通便利,陇海铁路,横贯东西穿境而过,咸铜铁路、西三高速公路南北贯通。
塬面由深厚的黄土组成,土壤肥沃,灌溉便利,耕作历史悠久。主产的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红薯等。经济作物有棉花、油菜、花生、芝麻、西瓜等。蔬菜有辣椒、黄瓜、萝卜、芹菜、西红柿、茄子等。
二、历史沿革
(一)人物简介
汉惠帝刘盈是西汉第二位皇帝,公元前210年—公元前188年在世,高祖长子,其母吕雉。公元前195年即位,在位期间和亲匈奴,稳定边境形势,继续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修筑了长安城。在长安城的建设中,他继高祖建立了长安大市(即东市)以后,于公元前189年又修建了西市,完成了长安城主要商业市场的建设。刘盈把皇宫从长乐宫移至未央宫,由此西汉未央宫成为天子之皇宫。长安城的大体格局,惠帝时期已基本确定。惠帝为人仁弱,目睹其母囚禁戚夫人,并残酷地把她变成“人彘”,终日哭泣染疾,抑郁而死。在位8年,终年23岁,葬于安陵。
西汉末年,绿林军、赤眉军相继占领了长安。赤眉军退出长安后,恣意发掘汉诸陵,安陵遭到破坏。
(二)管理机构沿革
1981年,为咸阳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1985年,更名为秦都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1987年,变更为渭城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1993年,变更为咸阳文物局城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三、安陵基本情况
安陵陵园为长方形,东西940米,南北840米,内有陵墓两座。安陵封土高大,为覆斗形,底部东西长170米,南北长140米;顶部东西长65米,南北长40米;高25米。陵区分布有孝惠张皇后陵、陪葬墓、从葬坑等,其陵北还有安陵邑。
安陵陵西270米处为孝惠张皇后陵。张皇后,名嫣,刘盈外甥女(鲁元公主所生),与刘盈系甥舅成婚,吕后操纵了这门亲事。诸吕被翦灭时,受株连,被迫退处北宫。死后葬安陵,史书记“不起坟”,现地面封土或为其后所建。封土为覆斗形,底部东西长60米,南北宽50米;顶部边长20米;高12米。
陵东为陪葬墓区,西距安陵900米处存有封土11座。陪葬者有赵王如意、鲁元公主、陈平、张苍、杨雄等,较大者为鲁元公主墓,规模近于帝陵,封土为覆斗形,底边东西长140米,南北宽120米,高19米。其夫张敖墓位于鲁元公主墓东60米,夫妻陪葬安陵,但张敖墓封土规模远小于鲁元公主墓。安陵东2公里狼家沟发现从葬坑,早年曾出土一批较为珍贵的陶质文物,有武士俑和牛、羊、猪等共计278件。
安陵邑位于安陵北约900米,陵邑平面为长方形,东西长1586米,南北宽445米。东墙和北墙现仍依稀可辨,城基宽约9米,残高2—3.6米。门址附近发现多种西汉瓦当和涂朱的云纹瓦当。
安陵是咸阳塬上西汉九陵之一,其选址合理,布局规整,陵邑垣墙仍存。惠帝在位8年,和亲匈奴,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并修筑长安城,为西汉王朝的巩固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惠帝安陵,对于研究西汉陵寝制度和陵邑建制,以及西汉前期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四、相关研究情况
安陵的相关研究,起步于20世纪30年代,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开始受到重视和支持。先后出版、发表了的著述有:
“西汉陵寝”,《中国营造学社汇刊》1932年3期。
“西汉诸陵位置考察”,《考古与文物》1980年创刊号。
“汉安陵的勘查及其陪葬墓中的彩绘陶俑”,《考古》1981年第5期。
“西汉陵寝概况”,《中原文物》1985年2期。
“关于西汉帝陵形制诸问题探讨”,《考古与文物》1985年5期。
《西汉十一陵》,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西汉帝陵分布的考察——兼谈西汉帝陵的昭穆制度”,《考古与文物》1989年3期。
“西汉诸陵调查与研究”,《文物资料丛刊》1982年6月。
“西汉帝陵的朝向分布及相关问题”,《文博》1988年4期。
《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西安地图出版社,1998年。
五、考古调查、发掘与保护
1949年以来,对安陵主要进行了三次大的普查和一次考古发掘调查工作。
1950年,陕西省文管会在安陵狼家沟从葬坑内清理出陶武士俑、陶猪、陶羊、陶牛等珍贵文物278件,保存基本完好,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曾先后在国内外进行交流展示。
1957年,第一次全省文物普查时,对安陵进行了调查。
20世纪70年代初,咸阳市博物馆对安陵进行了勘查及其陪葬墓的局部清理发掘。
20世纪70年代,咸阳地区文管会对安陵进行了考古调查。
1980年,第二次全省文物普查时,对安陵进行了调查。
1989年,第三次全省文物普查时,对安陵进行了调查。
2001年6月,在修建五陵塬道路时,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对安陵陵区进行考古钻探、调查试掘,进一步探明了陵园的遗址范围,为进一步加强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2002年3—5月咸阳市考古研究所对安陵陵园、附属建筑遗址及陪葬墓进行考古调查。
安陵设有安陵文管所,为专职保护机构;陵区设有群众文保小组和文物保护协会。
陕西帝陵档案/陕西省文物局,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编.—西安:三秦出版社,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