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重要事件 > 抗日战争时期 > 延安整风运动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王明右倾机会主义是从共产国际那里来的

李鸿义


  一、共产国际与中共反对王明右倾投降主义的斗争
  王明右倾机会主义是从共产国际那里来的
  忽视独立自主,把抗日战争的领导权拱手让于国民党,是王明右倾投降主义最根本的特征。这一错误与盲目执行共产国际的指示有密切联系,是牺牲本国革命利益,服从苏联外交政策的产物。
  1935年8月,鉴于法西斯势力的日益猖獗和其发起的反苏反共攻势,共产国际召开了第七次代表大会,通过了《法西斯主义的进攻和共产国际为工人阶级反对法西斯主义的统一战线而斗争的任务》的决议,这一决议基本上是正确的。坚持了统一战线中必须保持党的独立性和加强党的领导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在工作决议中,作出了让各国共产党根据决议精神,独立地去解决本国复杂的政治问题和策略问题的新的决定,这在国际共运中具有重大的意义。但为时一年,共产国际关于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理论和策略就发生了变化。1936年7月,共产国际执委会召开会议,放弃了国际七大决定的把扩大苏维埃运动和人民反帝运动结合起来,把国内战争同民族战争结合起来,以建立统一战线的方针。反对国内战争,强调民族战争。在中国,主张巩固蒋介石和国民党的领导地位,以统率全国军队,结成苏联和南京政府的反日联盟。共产国际政策的变化,与南京政府和斯大林的态度有直接的联系。
  为了对付日本帝国主义的步步进逼,1934年夏起,国民党蒋介石政府就企图改善同苏联的关系,以争取苏联的援助。这一举动不仅导致了1935年春季南京政府与苏联恢复了外交关系,而且也影响到斯大林和苏联政府的态度。在反苏反共声浪甚嚣尘上,战争危险日趋严重的情况下,斯大林为了避免两线作战的不利态势,急于在东方寻找一个阻止日军入侵苏联的力量。斯大林认为中国共产党力量比较弱小,不能够完成这一任务。只有蒋介石和国民党才是他所寻求的力量。他说:“由于有我国的援助和英美盟国的援助,蒋介石即使不能打败日本的侵略,也能长期拖住它。”①斯大林的这些认识,是共产国际策略变化的重要原因。
  一贯以共产国际和苏联意图唯命是从的王明,在共产国际执委会7月会议后,不顾国内的实际情况,也改变了起先贯彻共产国际七大路线的态度。1936年7月,他在《新中国论》一文中,提出了“每个参加联军的队伍,担任全部战线中的一定防线,在完成总的抗日军事计划时,均服从统一的军事指挥。”这一观点成为王明右倾投降主义的萌芽,是他否认统一战线中独立自主原则,抹煞国共两党的本质区别,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国共两党军队实行统一指挥、统一编制、统一作战计划、统一作战行动、轻视游击战争作用等一系列右的错误的起点。毛泽东深刻地分析了王明右倾投降主义与共产国际和斯大林的关系,指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的王明‘左’倾冒险主义,抗日战争初期的王明右倾机会主义,都是从斯大林那里来的。”②
  

延安整风运动/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