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著、史论 > 延安整风运动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高级干部重新学习党史和党的路线

李鸿义


  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时期,参加学习的高级干部比整风运动准备时期的人数大大增加,绝大多数高级干部都参加了,中共中央书记处把应学习的党的历史文献汇编成《两条路线》一书,该书包括了从党的成立到1943年22年内党的历史文献137篇,是当时高级干部在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时期主要的学习文件。为了指导党的干部正确地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作了一系列关于党的历史的报告。
  早在1942年3月30日,毛泽东就在中共中央学习组讲过《如何研究中共党史》,指出在整风中研究党的历史的重要性。他说:“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这当然不是说要把历史上每一件事统统搞清楚了才可以办事,而是要把党的路线政策的历史发展搞清楚。这对研究今天的路线政策,加强党内教育,推进各方面的工作,都是必要的。我们要研究哪些是过去的成功和胜利,哪些是失败,前车之覆,后车之鉴。”①关于如何研究党史,毛泽东说:“就是全面的历史的方法。”“通俗地讲,我想把它叫做‘古今中外法’,就是弄清楚所研究的问题发生的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空间,把问题当作一定条件下的历史过程去研究。所谓‘古今’就是历史的发展,所谓‘中外’就是中国和外国,就是己方和彼方。”②
  1944年3月3日至4日,周恩来在中共中央党校作了《关于党的“六大”的研究》的报告。报告指出,研究党史的基本方法是“要有合乎历史实际情况的眼光,要有今天整风的思想方法,两者缺一,就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要“先说事实,事实是对的,就说对,不对的就说不对,结论放在后面。”③报告详细分析了六大的主要问题有6个方面:(一)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和前途;(二)中国革命的动力和阶级关系;(三)大革命的经验教训;(四)革命形势和党的策略;(五)党的各项政策;(六)六大本身及其影响。报告最后说:“总起来说,六大关于革命的性质、动力、前途、形势和策略方针等问题的决定基本上是对的,所以说六大路线基本上是对的。”但“六大是有原则性的错误,对以后发生了坏的影响。毛泽东同志是正确的,但是六大决议在当时的影响更大,因为六大是全党性的,毛泽东同志还没有成为全党的领导,这是党的不幸。”“我们党的布尔什维克化,是从党一产生就开始的,是逐步发展的,毛泽东同志是一个代表”。④
  1943年7月6日刘少奇在延安《解放日报》上发表题为《清算党内孟什维克主义思想》的文章。他在文章中指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为指导,很好地总结我们党在各方面的斗争经验,还是今天我们全党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因为对这些经验的马克思主义的总结,是团结全党、教育全党、提高全党以至争取中国革命胜利的最重要的一环。”⑤
  1944年朱德在编写红军一军团史座谈会上发表讲话,从历史上总结建军的经验教训。讲话说明了一军团的来源、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湘南起义的经验教训,论述了毛泽东实事求是的思想同主观主义、教条主义思想的对立和斗争。由于中国共产党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在第一、二、三次反“围剿”中,都取得了很大的胜利。第四次反“围剿”虽然也打了一些胜仗,但以后教条生义已经把红军削弱,终于第五次反“围剿”中遭到失败。讲话强调“要很好学习毛主席实事求是和谦虚的态度。”“要把毛主席的思想真正搞通了才行。把毛主席的思想方法学好了,才能把事情办好,才不愧是毛主席的学生。”
  在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时期,党中央领导机关和高级干部,对于党的全部历史,特别是1931年初到1934年底这一时期中央的政治路线问题,进行了多次的讨论。同时还组织过去曾在各个革命根据地和红军中工作过的人员,召开了各地区和各部队的党史座谈会,如湘鄂赣边区、湘赣边区、鄂豫皖边区、闽粤边区、赣东北地区、闽西地区、潮梅地区党史座谈会,以及红七军、红五军团历史座谈会、华北座谈会等等。通过这些会议,使干部从切身的经验中,更好地认识党的历史上的路线是非问题。
  ①《党史研究》1980年第1期。
  ②同上。
  ③《周恩来选集》上卷,第157页。
  ④《周恩来选集》上卷,第186-187页。
  ⑤《刘少奇选集》上卷,第291页。
  

延安整风运动/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