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著、史论 > 延安整风运动
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
李鸿义
二、《论联合政府》是毛泽东党建学说的系统阐述
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对立统一的原理,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逐步形成了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解决党内矛盾的主要方法,是党靠自身力量纠正缺点错误,达到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党内总是存在着先进与落后,正确与错误的矛盾。它们有的是新旧事物的矛盾在党内的反映,有的是阶级矛盾在党内的反映,有的是认识差异上的矛盾。党的进步和发展就是建立在这些矛盾的不断发展和不断解决的基础之上。党的生命力就在于能够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不断地清除和克服自身的缺点、错误和落后的东西,保持和发扬优点和先进的、正确的东西。丢掉了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党就失去了活力,就会变质,以至于停止自己的生命。因此,认真地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不断打扫和洗涤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保证党的肌体健康,加强党的团结,提高党的战斗力的锐利武器,是党的生命力的表现。
共产党是不怕批评的,无论是党的整体或党员个人,都必须实行批评和自我批评,才能防止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和侵袭。但是,批评有两种,一种是符合实际并用正确方法进行的批评;一种是不符合实际并且用错误方法进行的批评。毛泽东等党的老一辈革命家,总结了党的历史上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关于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一整套正确的方针和方法。“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是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一个总的方针,它包含两方面的意思。其一,是对缺点错误一定要揭发,不讲情面,以科学的态度加以分析和批判,以便使后来的工作慎重些,做得好些。其二,是揭发错误,批判缺点的目的,要象医生治病一样,完全是为了救人,而不是为了把人整死。任何犯错误的人,只要他真正愿意改正错误,就要欢迎他,把他的毛病治好,使他变成一个好同志。这两方面是不可分割的。不实行“惩前毖后”,就无从“治病救人”;没有“治病救人”的态度,也就不可能收到“惩前毖后”的效果。为此,必须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和自我批评,弄清是非,才能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团结。这就是团结和批评的辩证关系,它既区别于否认党内矛盾,一团和气的右倾方法,也区别于“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左”倾方法。当然,这里所说的从团结出发,是指从全党的团结出发,从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一个小集团,一个宗派的利益出发。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这体现了共产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性质,是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表现。
开展认真的、正确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是达到加强党内团结,增强党的战斗力的有效方法。为此,(1)态度要好,与人为善。不能用对待敌人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同志。(2)要搞“群言堂”,不搞“一言堂”。要允许别人讲话,允许别人讲不同的意见,甚至是反对自己的意见。实行“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要严禁压制批评的行为,保护批评者的民主权利。(3)实事求是,以理服人。要以事实为根据,以科学的态度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和环境,是则是,非则非,对事不对人。特别是对待思想上的问题,要充分说理,不能压服,简单粗暴的做法不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激化矛盾。(4)留有余地,耐心等待。思想批判从严,但决非“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犯错误的同志一时想不通,要善于等待,启发自觉,并欢迎和保护他们的每一微小的进步。
党的三大作风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体,生动地体现了党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正确对待人民群众和正确对待自己的科学态度,是保持党的正确性、革命性和先进性,促进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的胜利发展的保证,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继承和发展。
延安整风运动/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