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著、史论 > 第一野战军
浴血陕甘宁,踏破贺兰山缺,席卷大西北—(五)
钟仁
(五)解放大西北,赢得战争的全面胜利
(1949年7月至12月)
南京国民党反动政府被推翻后,穷途末路逃往台湾孤岛的蒋介石,仍想作最后的挣扎。他对这时仍盘踞西北的胡宗南和青宁“二马”等部及退缩在中南的白崇禧集团寄于一线希望,想依靠他们手中掌握的几十万兵力保住西北,屏障西南,以待卷土重来。
为尽快解放全国的每一寸土地,中央军委于1949年5月23日作出关于向全国进军的战略部署,确定第一野战军的任务是:向西北进军,消灭西北之敌,解放并经营陕、甘、宁、青、新5省。要求在年底前占领甘肃、宁夏、青海。然后兵分两路,一路由彭德怀率领位于西北,解放并经营新疆;一路由贺龙率领入川,配合第二野战军解放川、黔、康诸省。这样消灭胡宗南集团和青宁“二马”,解放大西北5省的重任,就光荣地落在了彭德怀指挥的第一野战军肩上。第一野战军就此开始准备转入战略全面进攻的新时期。
6月中旬至7月初,拨归第一野战军建制的第19、第18兵团,先后由禹门口、风陵渡西渡入陕,进到西安、三原、咸阳地区,与第一野战军会师关中。华北、西北部队会师后,第一野战军经请示中央军委批准同意,于1949年6月中旬,正式成立第1兵团、第2兵团。第1兵团司令员王震,政治委员张子意(张未到职,由王震兼任政治委员),孙志远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第1、第2、第7军。第2兵团司令员许光达,政治委员王世泰,副政治委员徐立清,参谋长张文舟,下辖第3、第4、第6军。这样,第一野战军不但在数量上大增,由15万人增至34.4万人(连同地方武装达40万人),而且统一了编制,创造了大兵团作战指挥的基础。此时,西北地区的国民党军的总兵力仍达30多万人(不包括新疆7万多敌军)。敌我双方相比,第一野战军兵力仅占相对优势,而不是绝对优势。(附战略全面进攻时期我军战斗序列表)
根据中央军委赋予的任务及敌我力量对比等情况,第一野战军确定战略全面进攻时期的作战方针是:大量歼灭敌人,巩固与扩大新解放区,首先集中力量与胡宗南主力作一次决战,然后集中主力与青宁“二马”集团决战。同时,大量发展地方武装,以巩固广大新区。并随着战争的胜利发展形势,加强对城市政策与民族政策的贯彻与执行,团结广大各族人民,争取迅速解放整个大西北。
胡宗南集团和青宁“二马”于陕中战役发动的反扑被第一野战军击退后,见解放军华北两个兵团又陆续到达陕西,于是不得不收缩兵力,被迫西撤。6月下旬,青宁“二马”退守彬县、长武、永寿一带。胡宗南主力由武功、周至向扶风、眉县收缩。另一部撤至宝鸡,由裴昌会统一指挥,转入防御。胡、马两集团这一部署的特点是互相利用,都想要借助对方力量,互为犄角,便于联合作战;又各怀鬼胎,企图保存各自的实力,摆脱被歼的命运。第一野战军为贯彻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关于解放大西北的战略部署和先牵“马”(青宁二马)再打“胡”(宗南)的指示精神,决心发起扶眉战役,由此揭开了西北战场战略全面进攻的序幕。战役方针是“钳马打胡,先胡后马”,力争于漆水河、千河之间歼灭胡宗南集团的主力。战役部署是:以第19兵团钳制“二马”,集中第1、第2、第18兵团,实施大迂回、大包围,首先歼灭扶风、眉县地区之胡宗南部主力,然后再歼灭青海马步芳部。战役于7月10日发起,7月14日结束,共歼敌1个兵团部4个军4.4万余人,解放扶风、眉县、凤翔、宝鸡等9座县城和800里秦川西部广大地区,胡宗南集团主力遭歼灭性打击,残部退守秦岭。青宁“二马”见势不妙,继续往西撤退至平凉地区。胡、马结成的作战联盟,从此不复存在,西北战场的形势由此发生了根本变化。
扶眉战役后,胡宗南集团虽然还有10多万兵力,但已无进攻关中的能力,而退守陇东的青宁“二马”,仍准备负隅顽抗,企图凭借平凉一带的险要地形和既设阵地,消耗第一野战军的力量,阻止人民解放军进军甘肃、青海、宁夏的步伐。第一野战军遵照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关于暂不进攻汉中胡宗南残部,集中兵力歼灭“二马”的决策,决心乘胡宗南集团与青宁“二马”相互隔绝之机,歼灭“二马”。战役部署是:以第18兵团主力位于秦岭以北、西安、宝鸡一线,钳制、监视胡宗南集团,集中第1、第2、第19兵团(附第18兵团的一个军),于平凉、泾川地区歼灭“二马”主力(陇东战役)。7月下旬战役发起,至8月上旬战役结束。在20多天时间里,第一野战军以风扫残云之势,前进千余里,歼敌万余人,解放了包括20多座城镇在内的陇东广大地区,分割了青宁“二马”,打开了解放兰州、宁夏的大门。
1949年8月中旬,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各路大军已分别进入赣南、福建、湘中;威逼两广和四川。蒋介石此刻还在幻想以“天府之国”四川为中心,由云南取得帝国主义的支持,苟延残喘或卷土重来。为阻止第一野战军主力翻秦岭、巴山南下四川,逃到广东的国民党政府特将青宁“二马”和胡宗南召到一起,策划“兰州决战计划”。即以青马据守兰州,以宁马和胡宗南部进行侧击,将第一野战军主力吸引和消耗于兰州。第一野战军原来甚为担心敌军不战而逃,此刻,敌军摆开决战架势正合我军意图。在西安解放后,兰州成了西北的反共中心,解放兰州,就基本上解决了西北的问题。如果让青马跑回其老窝青海,由于那里地广人稀,缺乏粮食,加之民族地区诸多不便,会给我军行动带来很多困难,势必要延长解放大西北的时间。
为加速解放大西北,迎接新中国的诞生,第一野战军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的指挥下,于8月21日向西北国民党统治的政治、军事中心,国民党西北长官公署所在地——兰州发起进攻。青马部队是以家族世袭统治和宗教控制为特点的封建军事集团,士兵长期受反共意识灌输,异常凶残野蛮。作战时往往前有敢死队,后有督战队。而我军因长途行军作战1个多月,未及休整,加之思想轻敌,准备不足,故第一天未能夺得敌一个阵地,伤亡还很大。彭德怀当机立断,命令各部停止攻击,总结经验教训,研究改进战术。25日,我军再次发起攻击,至26日,全部解放了兰州。兰州守敌除一部在逃向西宁途中溃散外,其余全部被歼。兰州解放后,第1兵团主力按预定计划,继续西进,9月5日,解放了青马的老巢——西宁。除马步芳和他的儿子马继援窜逃广州外,青马集团全军覆没,兰州战役胜利结束。此役,共歼敌4个整师4.2万余人,我军伤亡9.5千余人。
兰州战役后,退守宁夏的马鸿逵集团,仍企图作困兽之斗,以银川为中心,依据黄河天险,在南起靖远、同心,北至金积、青铜峡、灵武地域内,构成三道防线,由马鸿逵之子马敦静统一指挥,妄图阻止我军解放宁夏。兰州解放后,稍事休整的第19兵团,奉命挥师北上,解放宁夏,力争在开国大典之前拿下宁夏。毛泽东此时致电彭德怀:马鸿逵残杀陕北人民甚多,从来没有做过好事,对宁马军“力争全部缴械,其次则争取大部缴械,一部改编。总之改编的部队愈少愈好”。9月2日,第19兵团兵分3路,以排山倒海之势向宁夏进军。19日,敌81军军长马惇靖率部起义,被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第2军。至21日,敌人布置的3道防线全部被摧毁,19兵团乘胜西渡黄河,直捣银川。宁马军总指挥马敦静惧怕被俘,乘飞机逃往重庆。敌第128军军长卢忠良率残部投城。23日,第19兵团进驻银川,宁夏战役遂告结束。此役,共歼敌4个军部,6个整师及其他部队,总计4.2万余人,残酷统治宁夏达17年之久的马鸿逵集团就此彻底覆灭。我军仅伤亡700余人。
在第1兵团西进青海、第19兵团北上宁夏,分别解决二马的同时,第2兵团于9月4日兵分两路,沿河西走廊猛追逃往张掖、玉门的敌西北长官公署残部,发起河西走廊追歼战。9月21日,第2兵团与从青海跨越祁连山北上的第1兵团会师张掖。河西之敌西北长官公署、后方联合勤务第8补给区司令部、第91军、第120军等残部,在第1、第2兵团的威逼下,于酒泉宣布起义与投降。9月28日,我军胜利到达安西,结束了河西走廊追歼战。至此,国民党西北长官公署长官马步芳部和副长官马鸿逵部,被我第一野战军全部歼灭,甘肃、宁夏、青海3省宣告全部解放。在我军进行河西走廊追歼战的过程中,国民党甘肃省保安司令部副司令长官周祥初率5个团起义,经中央军委批准,该部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第1军,周祥初任军长,张希英任参谋长。
第一野战军相继解放陕西、甘肃、宁夏、青海4省后,西北仅剩新疆还在国民党统治下。中共中央、毛泽东非常重视新疆问题。9月8日,毛泽东在北平约见了前国民党西北长官公署长官张治中,希望他多做工作,要新疆国民党军政负责人,认清形势,顺从民意,率部起义。在第一野战军大兵压境的情况下,以新疆警备总司令陶峙岳和新疆政府主席包尔汉为代表的爱国人士,接受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八项和平条件,愿意走和平解决的道路。于9月25日和26日,分别通电起义。至此,大西北5省全部解放。10月初,彭德怀、王震、许光达等人与陶峙岳在酒泉进行会谈,准备将陶部7.6万余人整编为步兵4个师,骑兵1个师。10月10日,第1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王震奉命率第2军和第6军,由酒泉、玉门、安西分别以空运、陆运和徒步行军,向新疆进发。在长达1000至2000公里的长途跋涉中,第1兵团的广大指战员,战胜了气候严寒,粮食匮乏以及穿越茫茫沙漠、戈壁滩时所遇到的种种困难,在年底,把五星红旗插到了天山南北,胜利完成了进军新疆的任务。
新疆解放后,西北解放战争基本结束,但在陕南、陇南仍有胡宗南残部。第一野战军为配合第二野战军入川,全歼胡宗南集团,并解放陕南、陇南,完成解放西北的全部任务,中央军委决定以第18兵团拨归第二野战军建制,第18兵团在入川前,于12月5日发起陕南、陇南战役,历时27天,共歼敌8万余人。此役为西北解放战争的最后一役。至此,西北全境解放,并直接配合了第二野战军解放四川的作战。
西北全部解放后,按照中央军委的命令,新疆、甘肃、宁夏起义部队进行了统一整编。12月12日,彭德怀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正式宣布:新疆起义部队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2兵团,隶属第一野战军建制。陶峙岳任司令员,王震兼任政治委员,赵锡光任副司令员,饶正锡任副政治委员,陶晋初任参谋长,李铨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第9军(赵锡光兼军长,张仲瀚任政治委员,军辖第25、第26、第27师)、骑兵第7师、第8师。1950年1月,长期坚持新疆革命斗争的民族军,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军(军长列斯肯、政委顿星云,下辖第13、第14师及两个骑兵团),隶属第一野战军建制。
第一野战军从1949年7月转入战略进攻阶段的全面进攻时期至12月,历经半年时间,经过了7次较大的战役,前进4500公里,歼敌30万人(起义、投降者在内),完成了解放大西北的光荣历史任务。在全面进攻时期,第一野战军以大兵团连续作战,连续获得胜利并不断壮大,而敌人则迅速缩小直到被彻底消灭。1949年,第一野战军共补充子弟兵1.7万余人,解放兵7万余人。至1949年年底,第18兵团入川后,第一野战军与西北军区合并(1949年11月30日,中央军委决定)野战军扩大到43万余人,地方军扩大到15万余人,共为58万余人,并成立了1个野炮团,1个高炮营,1个战车团。在全面进攻时期,第一野战军既担负了战斗队的任务,又担负了工作队的任务。特别是兰州战役后,野战军抽调了一部分力量,建立了各军区与军分区。至1949年年底,共建立3个二级军区,即第19兵团兼陕西军区,第2兵团兼甘肃军区,第1兵团兼新疆军区;6个三级军区:除陕北军区外,第19军兼陕南军区,第1军兼青海军区,第65军兼宁夏军区,第2军兼南疆军区,第5军兼伊犁军区;33个军分区:陕西12个,甘肃10个,新疆10个,青海1个。在建立各级军区、军分区的同时,还发动群众建立了地方武装,协助政府建立省、市、县、区各级人民政权。
西北地区地广人稀,而全面进攻作战又必须是大兵团行动。为了保证作战的顺利进行,新老解放区的广大各族人民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半年时间里,人民群众总共出民工692万余人,出牲畜193万余头,出大车89万余辆,有的担架队从陕西一路跟随到甘肃酒泉。没有人民的支持,要获得战争的胜利是根本不可能的。
1949年11月,根据中央军委的命令,第一野战军与西北军区合并,彭德怀兼军区司令员,习仲勋任政治委员。第一野战军在解放了西北之后,又面临着如何巩固和保卫西北的新问题。西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当时共有17个民族,3200余万人,除汉族外,其余16个民族为629万余人。西北地域辽阔,交通不便,经济、文化落后,封建势力根深蒂固。在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各民族之间(尤其是回汉之间),长期存在隔阂和仇恨。敌胡宗南和青宁“二马”集团的残存分子及新疆的反动分子,则利用民族隔阂、宗教派别和各种反动会道门,招兵买马,进行武装叛乱。
为了肃清一切残存的敌人,巩固西北新生的革命政权,第一野战军暨西北军区遵照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指示,从1950年1月至1951年3月,以大力进行了清剿残匪的斗争。在清除匪患的斗争中,各部队在地方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正确执行党的方针政策,采取军事进剿、政治争取和发动群众三结合的指导原则,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了不同政策,发扬人民军队英勇顽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不畏严冬酷暑,顶风冒雪,连续作战,共歼灭土匪7.2万余人,缴获各种枪3.5万余支,基本上肃清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5省区的匪患,安定了社会秩序,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
在肃清匪患的同时,第一野战军还对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军,独立第1、第2、第3军等的起义部队进行了改造。改造好起义部队,使它变成为人民服务的军队,不仅对巩固西北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保卫和建设西北亦有重大作用。为此,第一野战军抽调了大批人员到起义部队中去工作,仅派到第22兵团的即有1560余名。在起义部队中,按照我军政治工作的要求,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和政治工作制度,开展政治民主,实行统一编制、统一制度和统一纪律,同时发动广大士兵,清除暗藏、潜伏的反革命分子,使起义部队面貌很快焕然一新。
1950年4月,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第一野战军和兵团番号撤销,所属部队归西北军区建制。
在全国解放战争中,第一野战军在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下,在野战军前委和彭德怀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直接指挥下,正确地贯彻执行了党的政策,团结了西北各族广大人民群众,克服了无数艰难困苦,胜利地转战山西、内蒙、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省区。在敌我兵力极为悬殊,战争条件极端复杂的情况下,依靠全体指战员英勇奋战,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持,第一野战军经过近3年的艰苦卓绝战斗,首先粉碎了国民党军对陕甘宁解放区发动的重点进攻,出色地完成了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保卫陕甘宁边区的伟大历史重任。继之,第一野战军转入战略进攻,解放了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5省区,并且以一部兵力配合第二野战军解放了西南地区。第一野战军从战争中成长锻炼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四大野战军之一。在西北解放战争中,第一野战军共歼灭敌:1个绥靖公署、1个长官公署、5个兵团部、4个省保安司令部、2个警备总部、1个补给区司令部、25个军部、61个整师、15个师部、85个整团、43个营,共计51.36万人。俘虏敌将级军官197名。在战争中,第一野战军广大指战员艰苦奋战,流血牺牲,共伤亡9.4万余人,其中光荣献身的革命烈士达1.8万余人(团以上干部50人)。涌现出“模范战斗连”(即“硬骨头六连”的前身)式的一大批先进战斗集体和成千上万个像“刺杀英雄刘四虎”、“爱兵爱民的旗帜吕顺保”、“断骨英雄张保英”、“杀敌战斗英雄王福”等模范个人。第一野战军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将永彪史册。
第一野战军/钟仁编著.—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