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料汇编 > 宜川文史资料第二辑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宜川县第一次解放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陕西省宜川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
1947年10月,全国解放战争已进入战略反攻阶段。西北战场敌我力量发生显著变化,黄龙山东起黄河、西至洛川、南至铜川广大地区,仅有敌6个团的兵分散驻守。根据敌人兵力分布及我解放区粮食困难等情况,中央军委决定:第二、四纵队南下黄龙山区,进行外线作战。
我军攻克韩城后,为了使黄龙解放区和陕甘宁解放区联系更加紧密,遂转兵北进,决定攻克宜川。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在宜川筑有国防工事,成为封锁解放区的重要堡垒和攻占延安后的主要补给基地。县城四面环山,城墙高达10米,城西南七郎山是敌主要阵地,与城北之虎头山,东南之凤翅山成鼎足之势。守敌为新编第9旅之27团、61旅之182团(欠三营)。七郎山和虎头山各有敌一个守备营,凤翅山有两个连守备。
10月19日,我二、四纵队包围了宜川城。当晚,我警3旅奉命率5团进抵宜川城南廓一带集结。10月20日,警一旅三团奉命夺取凤翅山,该团以一营正面进攻,三营绕道侧翼攻击。我警3旅五团奉命由城南攻击。配合二纵攻占七郎山,五团以一、二营为主攻,三营为预备队。
20日午后,警一旅三团进入进攻阵地,23时在我炮火掩护下,三团向凤翅山之敌发起攻击,经15分钟战斗,一营攻击前沿阵地;三营亦冲至敌外壕,因梯子短无法通过外壕,遂撤回原阵地。24时,一营又连续攻击三次,因三营协同不上无进展。21日5时停止攻击,监视守敌,以火力支援攻城部队。
21日拂晓,五团接近城郊,向南城楼攻击。在我炮火轰击下,城周围一片烟雾,敌火力被压制,我突击队迅速接近城墙架梯登城。守敌以大量集束手榴弹向城下投掷,阻我军登城、战斗十分激烈。当我二纵攻克七郎山后,敌即全线动摇,五团乘机突入城内。城内和凤翅山守敌弃城突逃。三团发起冲击,在我五团协同下,将城内之敌全歼。逃出城之敌人被我二纵追歼。至14时战斗结束。此战,俘敌宜川中将总指挥许用修、少将县长徐沛以下3300余人,缴获山炮、野炮4门,弹药百余吨。
在我军攻克宜川城后,21日胡宗南急令董钊率5个旅增援宜川,我4纵主力遂向固临转移。警三旅五团奉命开赴秋林地区,掩护二纵由圪针滩东渡黄河转运物资弹药后,亦撤至固临地区休整。不几天,延安的国民党军队从临镇、云岩、交里一路又来枪占宜川城。
(摘自《宜川党史通讯》)
宜川文史资料第二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陕西省宜川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