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料汇编 > 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第三辑
提高警惕保卫边区
习仲勋
(民国三十五年八月二十八日)
上月中旬,在蒋介石的指示下,胡宗南曾召集了营以上军官会议,布置进攻陕甘宁边区的计划。我鄜县驻军捕获由洛川派进边区的高级侦探,供称系奉胡命调查进攻的路线。仅仅由于八路军在其他解放区特别在陇海前线及晋南的胜利自卫反击,中原中共部队的胜利突围与一部分突围部队的抵达陕南,蒋胡对陕甘宁边区的进攻计划才暂告破产。但是反动派对“民主中国的中心”(美人毕生语)陕甘宁边区,是不会放弃其进犯的阴谋的。在蒋介石的美制飞机轰炸延安(八月二日)之后,北平执行部蒋方委员郑介民竟公开宣布将对延安等地采取“自由行动”(十九日)。在榆林,蒋方正在强迫老百姓赶修飞机场。在南线正、栒、淳、耀、同、宜、中、洛各县,蒋方组织了所谓“反共游击队”。这些事实都说明在全国内战的情况下,反动派对边区的袭击危险,是严重的地存在着。因此,全边区军民必须大大提高自己的警惕性,一刻不放松地增强自己的自卫力量。
陕甘宁边区的军民,和其他解放区军民一样,渴望和平,热爱和平,但是当蒋介石不惜破坏和平,悍然进攻的时候,边区军民也一定会象其他解放区军民一样,给予坚决有力的回击。边区军民有把握粉碎蒋介石的进攻,这是因为:
第一、陕甘宁边区具有悠久的光荣革命历史。在抗战期内,由于毛主席和党中央的亲切指导和全体军民的努力,边区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各项建设都有显著的进步,边区的自卫力量因而大大增强。边区军民有能力建设自己的园地,他们也有能力保卫自己自由劳作的成果。去年七月关中军民在爷台山消灭进犯蒋军,就是一个例证。
第二、蒋介石放在西北的反共将军胡宗南十余年来已和西北人民结了深仇。陕西、甘肃、河南的成千成万壮丁被他抓去当兵,农民每年辛勤收获被他夺去一半以上(平均每亩地征实大斗二斗多附加二斗多,约合市斗一石),还要“征车”“征草”,百端勒索。加以特务横行,地方民主人士横遭杀害,社会秩序混乱不堪。因此老百姓对胡宗南痛恨澈骨,他们流传着这样的话:“胡宗南不死,老百姓活不成。”他们对于陕甘宁边区十分钦羡,称之为“天堂”。他们对于人民军队八路军十分爱戴,他们说:“盼八路,想八路,八路来了就有路。”可以肯定地预言,蒋军如敢于进犯边区,它的后方犹如火山一样,是有爆发的危险的。
第三、由于一贯的反共反人民教育,胡宗南部队军民关系恶劣,士气衰落,战斗力下降。在抗战八年中,胡部只有在河南和日军打过一次仗,而且一触即溃。胡宗南的兵抓自西北,他的官来自南方,不仅官兵不和,而且官与官之间亦是利害不一致,军官中只有具备浙(即浙江人)黄(黄埔系)陆(中央陆大毕业)一(由胡的一军一师出身的)跟(跟过胡宗南的)五个条件的人才有地位,一切条件不够的都受排挤,都抱不平。西北系的黄埔生除了董钊外,没有一个被重用。军队生活是上面腐化,下面饿肚,西安附近经常有面黄肌瘦的胡部士兵在民间讨饭吃。“我实在饿得撑不住了”,就是这些士兵常向居民发出的悲惨呼声。抗战胜利后,他们归家之心更切。可以设想,胡宗南如驱迫这样的兵来进攻边区,其后果也就可想而知。
第四、陕甘宁边区为全国人民希望所寄托的一座灯塔。保卫这座灯塔的力量,不仅有边区一百五十万军民的努力,不仅有解放区一万万四千万人民的拥护,而且还有全国人民的声援。
根据这个分析,不难想见人民的力量是强大的,蒋介石和胡宗南的地位是十分孤立的。如果蒋胡敢于向边区进攻,他们是注定了要失败的。可是这并不是说粉碎蒋介石的进攻,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相反的,它是一件艰巨的工作。但是这艰巨工作经过全边区军民的努力,是一定可以胜利完成的。
我们全边区干部对于当前局势应当有清楚的认识。我们应当在老百姓中间作广泛通俗的宣传,使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能提高警惕,都有自卫必胜的信心。某些干部中间存在着骄傲麻痹、松懈和脱离群众的倾向,应当加以克服。对这种倾向,如果采取自由主义的态度,即就是对人民不负责任的罪过。
全边区的军民们,一致起来,为保卫边区,保护秋收,准备粉碎蒋介石的进攻而奋斗!
全边区的部队指战员们,加强边境的戒备,加紧训练,加强政治工作,加强纪律教育,更加增强部队的战斗力,更加密切和人民的联系!
全边区的神枪手、地雷王、夜老虎、民兵英雄们,实行劳武结合,在生产中不忘自卫,一旦蒋军来犯,就要配合我正规军,断绝进犯者的交通,破坏进犯者的运输,不准进犯者喘一口气,不给进犯者一颗粮一根草,消灭蒋军的有生力量,并鼓动被迫进犯边区的国民党军官兵退出内战,勿作蒋介石、胡宗南的无谓牺牲品!
让我们更紧张的工作,使边区成为不可战胜的和平民主的堡垒!
(民国三十五年八月二十八日《解放日报》)
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第三辑/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编.—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8